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基石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考试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撞而契合的产物,是指有意味的具体形象,即“意”与“象”的融合。其在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与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
“意”和“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言。东汉王充将“意”与“象”合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其在《论衡·乱龙篇》说:“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彖,示义取名也。”曹魏时代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有“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一段文字,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
从文学的创作来看,即从内心的“意”到关注的“象”,再至依托的“言”:从文学的欣赏来看,即从依托的“言”到关注的“象”,再至所传达的主观“意”。
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而又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从此以后,对“意象”的认识及其在文艺美学上的地位就确定了下来。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而同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中的“意象”。
由“意”“象”至合成词“意象”,经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和语义转换,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学术语终于生成,并得到后世认同,被广泛运用于文学鉴赏、批评之中。
“意象”作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经历了一个由哲学、文化概念向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演变的过程。以“意象”品评文学作品,更能准确地表述作家构思谋篇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诗中的形态与情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述读者阅读鉴赏时所获得的审美快感。
总之,“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或者说是显现在具象中的意味,是“意”与“象”的融合,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意象”如同是组件、基础、构架,不同的“意象”有机结合而组成文学作品,作品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也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而来。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沉浸在“意象”的海洋之中,“意象”也成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摘编自雷江红《浅析中国传统“意象”的起源和发展》)
材料二:
意境为什么能引起强烈的美感?
“意境”引起人的美感,首先就是它的生动形象。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某种情感的特征,意境中的景物都经过情感的过滤,芜杂的东西都被过滤掉了,所以说是情中景。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借景言情”。所谓借景言情,就是用形象说话。当然也并不是说生活中任何一种形象都能引起美感,只有艺术家在自然形象中抓住那种富有诗意的特征,才能引起人的美感。
意境之所以感染人就是因为形象中寄托了艺术家的感情。意境中的形象来自自然,又能超脱自然,从属于表现情感。郑板桥画一幅无根兰花图,画面上几朵无根无叶的兰花,偃仰横斜随风翻舞。这兰花的形象,正是艺术家自己的形象,表现了他对清代腐朽现实的不满和孤高的性格。在这里自然的特征和艺术家情感的特征是统一的,而且前者从属于后者。当自然景物被反映在艺术中,它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一种艺术语言,透过自然景物表现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由于表现思想感情的需要可以对自然形象进行取舍、集中、夸张以至变形。
意境是一种创造。在意境中所使用的语言、色彩、线条都很富有表现力,既表现了情感,也描绘了景色的美。“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闹”字,就体现了运用语言的技巧,这个“闹”字就好在它既反映了春天杏花盛开,雀鸟喧叫,自然从寒冬中苏醒,一切都活跃起来,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心中的喜悦。意境的形成是艺术家的创造,技巧则是实际创造的本领。通过精湛的技巧才能达到情景交融。赞赏意境,同时也是赞赏艺术家的技巧。
意境中的含蓄,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意境的这种特性是和它对生活形象的高度概括集中分不开的。所谓“意则期多,字惟求少”,这是说以最少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至于如何才能做到用以少概多的形式表现丰富的内容,关键在于抓住主要特征(唤起特定情感的特征),而不必罗列全部细节,要给欣赏者留有想象的余地,要相信读者是聪明的,可以根据形象提供的条件去掌握形象内容。所以在意境中既能做到形象鲜明,又不是一览无余。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体验,抓住了景物中那些能唤起特定情感的特征,就能够调动读者的想象,发挥意境的感人的力量。
(摘编自杨辛、甘霖等《美学原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意象作为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是出现得很早并且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重要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
B.文学创作的过程是一个由情感到意象再到语言的转化过程,文学欣赏的过程与文学创作的过程相同。
C.艺术作品中的自然景物蕴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艺术家情感的特征决定作品中自然景物的特征。
D.飞禽走兽,山川河流,春花秋月,一旦被反映在艺术中,就不再是单纯的客观存在,而成为一种艺术语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盲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
B.“意象”概念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晋代的挚虞第一次把它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引进文学领域。
C.意象表现情感,郑板桥笔下的无根无叶兰花,表现了他对清代腐朽现实的不满和孤高的性格。
D.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创造意境,必须经由用情感过滤、筛选形象来营造意境的环节。
3.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意境“含蓄”这一特征的一项是(3分)( )
A.《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传统戏曲《秋江》里,仅靠老渔翁一支桨和演员陈妙常摇曳的舞姿可令观众“神游”江上。
D.八大山人画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别无一物;齐白石画一枯枝横出,站立一鸟,别无所有,却均能在无画处营造妙境。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请结合材料相关论述,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七句为例,谈谈你对“意象”与“意境”关系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村野的火星
王愿坚
彭绍明醒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多时了。他真想再睡一会儿,哪怕打一个盹儿也好。这像头发一样披散着的、长长的榕树根,把人严严地罩住,又挡风又保密;这厚厚的树叶子又软又暖和……可是不行,时间实在不早了。
他仰起头望望外面。林子里漆黑漆黑的,什么动静也没有。只有树梢头鸟巢里的鸟儿,大概为了挤紧些取暖,咕咕地叫两声,把几根枯枝抖落下来。风,轻轻地摇落败叶,晃着竹林,最后在林边上抓住了几片枯黄的草叶,像吹口哨似的,发出单调而又尖厉的响声。这声音使树林显得十分凄冷,使人更加心烦。
他吃力地坐起身,把盖在身上的枯草、落叶轻轻地拨了拨,把那件单军衣穿好。他顺手掏了掏口袋,从里面抓出了半截生红薯,啃了两口,又半躺在地上,习惯地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了听,然后从怀里掏出驳壳枪,扳开机头,用拇指把枪栓一顶,“唰”地推上了一颗红子。他关上保险,一手持枪,一手扶地,悄悄地爬出了树林。
林子外面是一片空旷的田野。月亮,像被谁刮了一勺,剩下个细细的牙儿贴在天上,沉静地盯着地面。天似乎更高了,星星稀稀朗朗的;三星正挂在前面不远处那棵大樟树的梢头。
他倚棵小树坐下,摸索着把伤口又扎了扎,把剩下的一点红薯塞进口里。他四下里望望,田野里是那么空旷、寂静,只有淡淡的月光把他干瘦的影子斜斜地投射在地面上。
彭绍明开始这夜游的生活已经整整一个星期了。他是红三军团五师一个连队的通信员。长征的部队突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以后,正兼程向湘水前进。就在离湘水不远处,部队接受了阻击尾追的敌人的任务。任务是艰巨的:为了整个长征部队能安全渡过湘水,阻击部队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把敌人挡住。
战斗异常激烈,敌人排炮密集地轰击着这个小小的山头,整连整营的白军集团冲锋。战士们拼死地坚持着,熬过了艰苦的一天。傍晚,阵地终于被敌人突破了,连队接到了立即撤出战斗的命令。可就在小彭向各排传达完命令,向连长报告的时候,两颗炮弹在他的身边炸开来,一阵昏黑,他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他醒来了,朦胧中闻到一股刺鼻的血腥气味;睁眼一看,他正躺在一个人的怀里。这是连队指导员,早在中午就负了重伤,连队撤离时,他正昏迷。醒来后,他忍着伤痛在阵地上爬了一圈,在收拾烈士遗物时,发现了彭绍明。他看到彭绍明身体还有些温乎,便拖着他来到了这里隐蔽起来,而他自己因为胸部伤势太重又加上这一阵劳累,已是奄奄一息了。看见彭绍明醒来了,指导员强打起精神,把自己的驳壳枪和两条子弹递给了他。
“好,把这些东西交给你。”他把彭绍明的共青团团证和自己的党证放在彭绍明手里,用力抓住他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小彭,你记住:不管你走到哪里,你都是个少共团员,是革命的……就……就是剩一滴血,也要为……民……流!”说完,他手一松,闭上了眼睛。
彭绍明带上战友的遗物和要求,沿着山石和丛林坚持着向西走。他原希望能赶上自己的部队,但当他走到江边上时,只见江岸上一片火把通明,敌人已经修好了被红军炸毁的浮桥,大队的国民党军队正急急忙忙地拥过江去。他要想赶过这密密层层的追兵,赶上自己的部队,已经不可能了。
他躲在一丛小树后面,望着那滔滔的江水和成群的敌兵,呆呆地坐着,思索着,直到天快亮了,才拿定了主意:往回走,只要有一口气,也要回到苏区去!回到自己人中间,去进行斗争!
为了安全地通过白区,他不得不昼伏夜行:白天,他找个僻静的山坳、树丛躲藏起来,睡上一会儿;夜里,当路断人稀的时候他拄根竹杖,一瘸一拐地赶路。渴了,到水塘里喝口生水;饿了,到收获过的红薯田里扒点剩下的红薯啃啃。就这么着,一天天,一步步地往东赶。
这些,对于一个负了伤的、十七岁的娃娃说来,是够困难的了,但都还能够忍受。最使他难耐的,还是这可怕的孤独。他是在红色政权下面长大的。过去,在童子团里,小朋友成群结队地在一起念书、劳动。参加了红军,又是在一个和乐的大家庭里学习和战斗。而现在,却是一个人,披星戴月,踯躅在这荒凉的郊野里。直到这时,他才深深地感到,一个人离开了集体,是多么痛苦。这种对孤独的恐惧,对回到集体的热望,也成了他激励自己的力量。
“走,快点走,多走一步就早一点赶到苏区,早一点见到自己的亲人!”可是,他前面的路是越来越困难了:人在一天天消瘦下去,步子越跨越小,开始每夜还可以走四五十里路,以后自己也觉得出,走的路一天天在缩短;而现在,由于伤口恶化,竟然连站也站不住,看来只得爬行了。
他把竹杖扔开,咬紧了牙,两手使劲按住了那凉冰冰的地面。田埂一条条在他的肚皮下面退去,那座墨黑的小树林离他渐渐远了。
月亮早已看不见了,三星越过了中天,斜挂在西边,北斗星那杓柄也歪到了地平线的下面。深秋的深夜,像寒冬一样凉;收割后的稻根上,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一层霜花,风,也更急、更刺人。彭绍明觉得自己仿佛不是在旱地上赶路,倒像全身浸在冰冷的水里游泳。他几乎全身都贴在地面上,霜花沾满了袖口、裤腿和前胸,后背流着汗水,差不多全身都湿透了。每一阵冷风吹来,他都要把颈子一缩,打一个寒战。
爬行越来越困难。双手早在前半夜就擦破了,流出了一缕缕鲜血,使他不得不改用双肘支撑着往前挪动;而现在肘部的衣服也已经磨破了。伤口像无数针尖在扎,一阵阵刺心地疼。肚子早已响过多次,大概那点红薯根头早已消化完了。他紧赶了几步,来到一条高高的田埂下面,背着风躺下来。
“嘿,要是有一口热汤喝……”他倚着田埂,望着眼前这片收割后的稻田。以前,他是多么热爱这晚秋深夜的田野啊!四次反“围剿”的时节,部队都是在这样的夜里行军的。只要前面喊一声:“原地休息!”他就会以谁也赶不上的动作,很快把包袱解下来扔在这样开旷的稻田里,一溜烟似的向村子跑去。常常是他第一个跑进村子,轻轻地敲着一家的门:“老乡,开门,我们是红军!”于是一笼通红的火焰就在灶膛里烧起来了。然后他又是第一个提着一桶滚开的水来到路边。连长、指导员……一个接一个把茶缸子伸过来。他舀上一茶缸开水,把冰冷的手在滚烫的茶缸上暖一暖,从蒲包里抓出一小撮饭粒搁进水里,然后倚着包袱舒舒坦坦地躺下,看着天上的星星,喝着热茶,说着,笑着;要是情况允许,连长再揪着耳朵“动员”一下,他那尖尖的嗓子还会来上一段“兴国山歌”。那是多么惬意啊!……想着,想着,他觉得自己眼睛发涩,眼前朦朦胧胧的,仿佛已经回到那个生活中去了。
1957年11月7日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彭绍明在深秋时节只穿了单军衣,饿了只能啃两口生红薯,身上又受了伤,但他为了回到苏区,仍然坚持行军。
B.指导员身负重伤,仍然竭力救助彭绍明,在临终前嘱托彭绍明要坚持革命,指导员的遗志是彭绍明前进的重要动力。
C.彭绍明原本希望追上长征队伍,但是他看到白军已渡过湘江,即将追上红军,他感到绝望,不得已掉头向东。
D.彭绍明为了安全到达苏区,只能昼伏夜行,起初还能走路,后来伤势严重,不得不爬行,这表明他的行军越来越困难。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起笔不凡,从彭绍明在晚上睡醒入手,再描写他的心理活动,设置了悬念,能激发读者探寻他的事迹的好奇心。
B.小说在介绍彭绍明的身份时,采用了抽丝剥茧之法,随着情节的推进,读者知道了彭绍明是一位17岁的少共团员。
C.“彭绍明开始这夜游的生活已经整整一个星期了”,这句话是对上文的概括和补充,也引出后文对原因的叙述。
D.小说多次通过彭绍明的回忆,叙述他在苏区的成长经历和四次反“围剿”时夜里行军途中休息的往事,丰富了情节。
8.文章塑造了彭绍明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9.文章多处描绘了自然环境,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差,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选自韩愈《师说》)
乙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师者,所以传进受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本无可师,强聚道路交臂之人,曰师曰弟子云者,曾不如童子之师习其句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妆以艺术者之有其实也。使师之为道,出于童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下,则是为师者之罪也。今世以无忌惮相高,张口辄骂欧曾,摇笔即毁朱陆。古人姓氏,道听木审,议论其学术文章,已累幅见于坊书矣。乳儿粉子,轻儇浅躁,动欲越过前人,抗然自命;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盖不特耻为弟子,相率而耻不为师。吁!其可怪也。昔者孙明复之为师也,以石守道为之弟子,执杜履,待左右,明复坐则立,升降拜则扶之,师弟子之礼,若是其重也。故何北山之于来学未尝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北山可以为师,避师名而不为,其惧重如此!羲老而失学,欲求为弟子者也,羲其敢留今世之无耻哉?反昌黎之意,作《续师说》以谢之。
(选自黄宗羲《续师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故何北山/之于来学未尝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
B.故何北山之于来学/未尝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
C.故何北山/之于来学未尝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
D.故何北山之于来学/未尝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的短暂停顿为读。
B.“六艺”,文中指《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书都是文中所说的“经”。
C.“弟子”,文中指年幼的人,《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一句的“弟子”与此同义。
D.“昌黎”,韩愈的别称,因韩愈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其为“韩昌黎”“昌黎先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愈认为童子之师只是教习句读而不能传道受业解惑;黄宗羲却认为他们比并无水平却自称老师的人更有真才实学。
B.《师说》中认择师应不唯身份与地位,只要有“道”即可为师;而《续师说》中却认为只有学识渊博、兼备师德之人才有资格为师。
C.《续师说》中孙明复以石守道为弟子,而何北山却避师名而不为师。作者将二人进行对比,表达对孙明复好为人师的批评。
D.黄宗羲“反昌黎之意”作《续师说》,不是反对韩愈提倡的“师道”,而是劝勉世人少浮躁,所以两文都是为了促进“师道”传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分)
盖不特耻为弟子,相率而耻不为师。(4分)
韩愈《师说》为了批评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运用了对比论证来分层论述。请简要说明。(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秦州杂诗(其一)①
杜甫
满目悲生事②,因人作远游。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③秋。西征问烽火,心折④此淹留⑤。
【注】①此诗是作者携家前往秦州(甘肃天水一带)投奔从侄杜佐和旧友赞公所作。②生事,即生计。③鱼龙、鸟鼠,即鱼龙河、鸟鼠山,代指秦州的山水。④心折,即心惊。⑤淹留,即久留。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首联“满”字传神,极写悲况之广,“远游”交代路途遥远,绾涉后面的陇山、关隘、鱼龙与鸟鼠。
B.颔联“迟回”“浩荡”一语双关,既写出了秦州山关的地势特征,也流露出了诗人当时复杂的心情。
C.颈联对仗工整,借山水写出了秦州一带的空旷宁静,以此衬托诗人因远游而生难以言状的悲苦情。
D.“心折”二字呼应开篇“悲”字,结构上首尾呼应,情感上引出思虑,战事不断,秦州还能淹留?
16.有人评价诗中“悲”字乃一篇之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悲”的原因。(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两句既体现了诗人把酒当歌的洒脱,又感叹人生短暂的无奈。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两句是“,”。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的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飞机进入另一片空域,云海消失,乾坤朗朗。到了秦岭,_______①_________的山群,青翠而圆润。放眼看去,山的形与势,逐渐明晰。万千峰壑,如风吹波浪,_______②_________,自然成纹:大自然真是神奇!过了一会儿,视野里呈现出另一种底色——明黄。( ),起起伏伏。哦,黄土高原。它从何而来?“风成说”渐成共识:黄土来自其西北部的蒙古高原以及中亚等干旱沙漠区。亿万年来,冬春季节,这些地区西北风盛行。粗大的石块,留守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聚成沙漠;而细微的粉沙和黏土随风飞扬,遭到秦岭和太行山的阻拦,便栖息下来,累积成一片大约62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大河流过,嫁与高原,是为黄河。生命和生物开始繁衍,文化和文明渐渐发酵。于是,寄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群,便与这片土地________③________,成为一个民族最鲜明的胎记。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本段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浓浓淡淡的,是明黄与绿色、紫色、红色等交汇在一起
B.与明黄交汇在一起的绿色、紫色、红色等,浓浓淡淡
C.浓浓淡淡的,是与明黄交汇在一起的绿色、紫色、红色等
D.明黄与绿色、紫色、红色等交汇在一起,浓浓淡淡
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三星堆遗址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厚度。悠久绵延的中华文明如同一棵历史沃土培育的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从枝叶可以追溯到根脉。三星堆遗址便与古蜀文明的起源密不可分。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认为:“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是分别位于成都平原至川东及三峡一带的两支青铜文化,其文化面貌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又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大文化圈。自夏时期起,这个文化圈内开始渗入一些二里头文化的因素,而至商时期,又大量接受了二里头和殷墟文化的影响。这就是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在我国考古学文化总谱系中的位置变得非常重要。最早的宝墩文化距今大约4500年左右,可谓历史悠久,其积淀亦因之深厚。”
三星堆遗址彰显着中华文明的文明高度。恩格斯曾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以此论断反观三星堆遗址,其文明特征极为显著。从陶器上看,三星堆早期的陶盂与二里头早期的陶盂,除了陶质和大小以外,几无区别;三星堆的“将军盔”,也与河南安阳殷墟的同类器物非常近似。从青铜器上看,三星堆的铜尊、铜罍明显受到了殷商青铜礼器的影响,可知在与彼时中原文化的交流融汇中,古蜀文明得到了较大发展。
21.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2.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修改。(3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学习是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学习之道,以更好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自身修养……
请以“学习”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B 2.B 3.A 4.①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结构。②首先提出“意象”是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的重要概念这一论题。③然后以时间为序,阐释了“意象”由哲学、文化概念向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演变的过程。④最后总结“意象”的基本内涵及作用。 (答出一点得一分,共四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5.①意象是形成意境的组件和基础,意境是意象有机结合之后的整体和升华(意境是由意象构成的)。②这七句诗包含了“万山”“层林”“碧江”“百舸”“长空”“雄鹰”“游鱼”等七个意象,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生机盎然的秋景图。③这些意象的融合营造了一个阔大壮美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答出一点得2分,共6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过程相同”错误,文学欣赏的过程和文学创作的过程是相反的。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晋代的挚虞第一次把它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引进文学领域”错误。结合“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而又引进文学理论”分析,应是南朝梁代刘勰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A.相比较而言,用白描手法描绘的田园风光画不及其他选项“含蓄”。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依据材料一“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撞而契合的产物,是指有意味的具体形象,即‘意’与‘象’的融合。其在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与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首先提出“意象”是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论题;
依据材料一“‘意’和‘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言。东汉王充将‘意’与‘象’合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而又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由‘意’‘象’至合成词‘意象’,经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和语义转换,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学术语终于生成,并得到后世认同,被广泛运用于文学鉴赏、批评之中”“意象’作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它经历了一个由哲学、文化概念向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演变的过程”,接着以时间为序,阐释了“意象”由哲学、文化概念向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演变的过程;
依据材料一“总之,‘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或者说是显现在具象中的意味,是‘意’与‘象’的融合,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意象’如同是组件、基础、构架,不同的‘意象’有机结合而组成文学作品,作品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也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而来,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沉浸在意象的海洋之中,‘意象’也成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最后总结意象的基本内涵及其作用。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材料内容及探究文本问题,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意象’如同是组件、基础、构架,不同的‘意象’有机结合而组成文学作品”,材料二“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某种情感的特征,意境中的景物都经过情感的过滤,芜杂的东西都被过滤掉了,所以说是情中景”可知,意象是形成意境的组件、基础,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整体、升华。
首先看《沁园春·长沙》中的意象选择,“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意象有“万山”“层林”,“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意象有“碧江”“百舸”;“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意象有“长空”“雄鹰”“游鱼”等。这些意象组合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是一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
根据材料一“‘意象’……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撞而契合的产物,是指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材料二“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某种情感的特征,意境中的景物都经过情感的过滤,芜杂的东西都被过滤掉了,所以说是情中景”“当自然景物被反映在艺术中,它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一种艺术语言,透过自然景物表现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可知,意象与意境都寄托了艺术家的情感。这幅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图中就寄寓着作者的情感。
“万山”“层林”“碧江”“百舸”“长空”,诗人选取的这些意象营造了一个阔大壮美的意境,既能反映诗人的阔大胸怀,又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革命的激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词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而“万类霜天竞自由”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6.C 7.D 8.①革命意志坚定。彭绍明在战争中负伤,脱离了红军队伍,在物质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仍然心向革命,表明了他的革命意志坚定。
②艰苦奋斗,不惧艰险。彭绍明昼伏夜行,喝生水,吃生红薯,腿不能走路,就爬着走,毅然决然地向着苏区前进,反映了他艰苦奋斗、不惧艰险的品质。(答出一点得2分,共四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9.①标明人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文中对寒风、霜花等景物描绘,表明故事发生在深秋时节;文中对星星月亮前后变化的描绘,表明时间的推移,反映彭绍明爬行时间之久;对树林和稻田的先后描写,表明彭绍明爬行距离之远。
②衬托了彭绍明光辉的革命战士形象。文中写鸟儿紧挨着取暖,寒风呼啸,稻根挂着霜花,这些景物写出了当时气温之寒冷,这样艰难的环境,反衬了彭绍明光辉的形象。
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对稻田的描绘,引出了彭绍明对往事的回忆,使得文章情节更加充实,更能突出小说主题。(答出一点得3分,共6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但是他看到白军已渡过湘江,即将追上红军,他感到绝望,不得已掉头向东”错误。彭绍明只看到白军渡过湘江,他不可能超过国民党军队而回到长征队伍里,最后决定向东回到区。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小说多次通过彭绍明的回忆,叙述他在苏区的成长经历……”错误。“他在苏区的成长经历”是小说插叙里交代的,不是通过彭绍明回忆的。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革命意志坚定。“可就在小彭向各排传达完命令,向连长报告的时候,两颗炮弹在他的身边炸开来,一阵昏黑,他失去了知觉”,彭绍明在战争中负伤,脱离了红军队伍,“只要有一口气,也要回到苏区去!回到自己人中间,去进行斗争”“渴了,到水塘里喝口生水;饿了,到收获过的红薯田里扒点剩下的红薯啃啃。就这么着,一天天,一步步地往东赶”,渴了喝口生水,饿了捡红薯啃啃,只要有一口气,也要回到苏区去。在物质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仍然心向革命,表明了他的革命意志坚定。
艰苦奋斗,不惧艰险。“他不得不昼伏夜行:白天,他找个僻静的山坳、树丛躲藏起来,睡上一会儿;夜里,当路断人稀的时候他拄根竹杖,一瘸一拐地赶路。渴了,到水塘里喝口生水;饿了,到收获过的红薯田里扒点剩下的红薯啃啃。就这么着,一天天,一步步地往东赶”,彭绍明昼伏夜行,一瘸一拐地赶路,喝生水,吃生红薯;“由于伤口恶化,竟然连站也站不住,看来只得爬行了”“爬行越来越困难。双手早在前半夜就擦破了,流出了一缕缕鲜血,使他不得不改用双肘支撑着往前挪动”,由于伤口恶化,腿不能走路,就爬着走,双手擦破了流出鲜血,就改用双肘支撑着往前挪动。毅然决然地向着苏区前进,反映了他艰苦奋斗、不惧艰险的品质。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标明人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深秋的深夜,像寒冬一样凉;收割后的稻根上,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一层霜花,风,也更急、更刺人。”文中对寒风、霜花等景物描绘,表明故事发生在深秋时节;“月亮早已看不见了,三星越过了中天,斜挂在西边,北斗星那杓柄也歪到了地平线的下面。”文中对星星月亮前后变化的描绘,表明时间的推移,反映彭绍明爬行时间之久;“田埂一条条在他的肚皮下面退去,那座墨黑的小树林离他渐渐远了”“收割后的稻根上,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一层霜花”,对树林和稻田的先后描写,表明彭绍明爬行距离之远。
衬托了彭绍明光辉的革命战士形象。“只有树梢头鸟巢里的鸟儿,大概为了挤紧些取暖,咕咕地叫两声,把几根枯枝抖落下来”,鸟儿紧挨着取暖;“风,轻轻地摇落败叶,晃着竹林,最后在林边上抓住了几片枯黄的草叶,像吹口哨似的,发出单调而又尖厉的响声。这声音使树林显得十分凄冷,使人更加心烦”,风摇落败叶,晃着竹林,树林显得十分凄冷;“深秋的深夜,像寒冬一样凉;收割后的稻根上,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一层霜花,风,也更急、更刺人”,收割后的稻根挂着霜花;这些景物写出了当时气温之寒冷,这样艰难的环境,反衬了彭绍明光辉的形象。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嘿,要是有一口热汤喝……’他倚着田埂,望着眼前这片收割后的稻田。以前,他是多么热爱这晚秋深夜的田野啊!四次反‘围剿’的时节,部队都是在这样的夜里行军的。……”彭绍明望着眼前这片收割后的稻田,想起了以前的事情。对稻田的描绘,引出了彭绍明对往事的回忆,使得文章情节更加充实,更能突出小说主题。
D 11.C 12.C 13.(1)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是士大夫们瞧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2)大概不只是以做学生为耻,甚至相互都认为不做老师也是可耻的。
14.①古代的圣人,跟从老师并向他请教;现在的一般人,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②人们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③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却成群地聚在一起讥笑人家。(答出一点得2分,共6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所以何北山对于来求学的人,不肯接受他们的拜师之礼。何北山的意思是认为如果没有品德,宁肯使老师的位子空着,来等待以后的有学识之人,不能够让为师之道从自己这里开始败坏。
“故何北山之于来学”中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以待后之学者”中,“待”与“后之学者”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
C.“文中指年幼的人”“与此同义”错误。“弟子”,学生。/年幼的人。句意:难道仅仅是学生的过错吗?/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兄长。
D.正确。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C.“作者将二人进行对比,表达对孙明复好为人师的批评”错误。作者举孙明复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对待世道要慎重,并未批评孙明复好为人师,且文中孙明复、何北山之间也不存在对比关系。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之”,这些;“不齿”,瞧不起;“乃”,竟然。
(2)“特”,只;“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率”,都。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手法技巧的能力。
由“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可得出:古代的圣人,跟从老师并向他请教;现在的一般人,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可得出:人们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
由“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可得出: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却成群地聚在一起讥笑人家。
参考译文:
甲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它们作为疑惑,就最终不能解除了。生在我前面,他领会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跟随他学习;生在我后面,如果他领会道理也早于我,我也跟随他学习。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很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并向他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比圣人差得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人们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的老师,是教孩子书本的文字,学习断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解答疑难问题。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指“句读之不知”)向老师学习,有的(指“惑之不解”)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就成群地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觉得近乎谄媚。”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士大夫们瞧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才德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领会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之道,写了这篇《师说》赠送给他。
(选自韩愈《师说》)
乙
呜呼!师道没有流传下来,难道仅仅是学生的过错吗?同样也是老师造成的。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不懂得道理(道理没有听闻),不精通学业(学业不精通),有疑惑却不能解答,那么就没有资格称之为老师。本来没有什么可教授,却强行聚集道路上擦肩之人,称“老师”称“弟子”等等,这些人还不如教授句读的童子之师,或是传授实际技艺、技术的巫医乐师百工这类人有实际作用。如果说老师对于道理的传授,甚至比不上童子之师、巫医、乐师、百工,那么这就是当老师的过错了。现在世人都把无所忌惮之人视作高明之人,张口就骂欧阳修曾巩等人,动笔就诋毁朱熹陆九渊等人。连古人的姓氏都只是道听途说,没有弄清,就议论人家的学术、文章,(这样的文字)已在坊间书籍上连篇累牍地出现了。年轻识浅的人,轻浮浅薄,动辄就想超过以前的人,自认为与前人相当;如果世上没有孔子,自己就不应当在弟子之列。大概不只是以做学生为耻,甚至相互都认为不做老师也是可耻的。哎!真是太奇怪了。过去孙明复做老师,收石守道做弟子,石守道拿着手杖鞋子侍奉左右,孙明复坐着的时候,石守道一定站着,进出都扶着老师,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礼节,像这样一般慎重。何北山对于来求学的人,不肯接受他们的拜师之礼。何北山的意思是认为如果没有品德,宁肯使老师的位子空着,来等待以后的有学识之人,不能够让为师之道从自己这里开始败坏。北山可以做老师,却避开师名而不去做,(对待师道)他就是像这样慎重啊!我年纪大了,很少时间去学习,你们想要寻求作我的弟子,我哪里敢冒当世之不韪,做出这样的无耻之事呢?反推韩愈的意思,写下这篇《续师说》,作为推辞的理由吧。
(选自黄宗羲《续师说》)
15.C 16.①穷困潦倒、全家生计无依之悲。“悲生事”“因人”,点明家境困苦,要投靠他人而生活。②投靠亲友,漂泊不定之悲。诗人居无定所,只得携家到秦州投奔从侄、朋友而远游。③途中山川险恶,举步维艰之悲。过陇山与险关,涉鱼龙河,度鸟鼠山,一路艰险万分。④战事不断,家国不宁之悲。一路西征,不停的战火,让诗人担心秦州也不是安宁之所。(答出一点得3分,共6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宁静”错误,应为“寂寥”;“因远游而生难以言状的悲苦情”以偏概全,不止远游。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首句“满”字大境界,满眼饥荒令人悲伤,表现安史之乱背景下,百姓流离失所,艰难谋生。作者一家是千万个家庭之一,生事犹生计,所经历的困境也是千万个家庭之一,所抒发的个人情感也具有代表性。
“因人作远游”依附他人远游异乡。表达穷困潦倒、全家生计无依之悲。
颔联“迟回,徘徊”,实际是抒发内心的犹豫不定。“怯”字即表现陇山的山路崎岖,又指代心情担忧,与“迟回”相照应。“浩荡”是大境界的词,即是到了。到了大震关,前面的怯字并没有生出到达的喜悦,反而是极目之处忧愁之大。颈联两句“水落、山空”表明季节深秋。“鱼龙”川名,“鸟鼠”山名,皆是途中地名,又仿佛途中实景。“水落”,深秋渡河,水少的景况。“山空”,万木凋零,所以鸟鼠深“秋”。途中山川险恶,举步维艰之悲。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尾联是写诗人一边向西跋涉,一边不断打听前方有无战事,最后以“此地亦不可久留”的心情结束全诗。战事不断,家国不宁之悲。
17.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共6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当、摧、折、事、颜、贤。
18.①隐隐约约 ②变化无穷 ③融为一体(答出一点得一分,共3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运用拟人手法。(2分)赋予河流以生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河与高原的高度融合,增添了黄土高原这个文明发祥地给人的亲切感。(3分) (共5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0.D 21.B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后文“放眼望去,山的形与势,逐渐明晰”可知,前文是说作者初到秦岭,离群山较远,因此山群应当是模糊,看不清的,填写“隐隐约约”“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很不清楚,感觉很不明显。若隐若现: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若有若无: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第二处,语境描写山峰连绵起伏,像风吹波浪,形状不断变换,选择“变化无穷”“变化多端”。变化无穷:变化多端,没有止境。变化多端:形容变化很多、很大,没有头绪。
第三处,语境是说人群与土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整体,选择“融为一体”。融为一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
1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表达效果的能力。
“大河流过,嫁与高原,是为黄河”运用拟人修辞,赋予大河以人的动作行为,将大河流过黄土高原,比拟成大河嫁给了黄土高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河与黄土高原融为一体的情境,并且用“嫁与”更有画面感,增添了黄土高原这个文明发祥地给人的亲切感。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
“浓浓淡淡”放在后面,与后文“起起伏伏”句式一致,衔接更好,排除A、C项;
再比较B、D两项,前文陈述的对象是“明黄”,因此应当用“明黄”作主语,“明黄与绿色、紫色、红色等交汇在一起”与后文衔接更紧密,排除B项。
故选D。
22.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在我国考古学文化总谱系中的位置变得非常重要。最早的宝墩文化距今大约4500年,可谓历史悠久,其积淀亦因之深厚。(改出一点得一分,两点得3分。共两处错误,每处两种修改方法,详情见解析)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子为比喻句,本体是“中华文明”,喻体是“大树”。
A.夸张,对偶,“万里”“百年”夸张,极言距离之远、时间之久;“万里”对“百年”、“悲秋”对“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形成对偶。
B.比喻,将堆积在枝头的白色雪花比喻成了满树绽开了朵朵白色的梨花。
C.无修辞,是借举止动作抒情。
D.借代,反问,借“汗青”代指“史书”,“人生自古谁无死”是反问。
故选B。
2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两处语病:
第一处是句式杂糅,“这就是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在我国考古学文化总谱系中的位置变得非常重要”是“这就是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在我国考古学文化总谱系中的位置”和“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在我国考古学文化总谱系中的位置变得非常重要”的杂糅,任意保留一种句式即可;
第二处是成分赘余,“最早的宝墩文化距今大约4500年左右”重复赘余,去掉“大约”或者“左右”。
23.例文:
多方学习 批判创新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当代中国,我们不仅要纵向学习,也要横向学习,更要批判创新,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纵向学习者,学习历史也。“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我们既要学习先人的优秀思想,也要从苦难中管窥民族的灵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历史是中华民族永葆活力的活水,通过学习民族的历史,可以从中汲取力量,不忘初心,为国家发展注入活力。历史也孕育着未来,所有的未来都以过去为渊源,5000年历史是我们在世界洪流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由此观之,学习民族的历史是国家发展的底气,要注重纵向学习。
横向学习者,学习他国也。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任何一个过家都不能孤立地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变的更加开放,对外国更加包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共同发展。近些年来,我国政策对留学生大力补贴,鼓励海外留学。在一些技术不足的领域,我国积极向他国学习,科技发展迅速;反观清末闭关锁国,与外国隔绝,故步自封,排斥异类,国家衰败。可见,我们不能只纵向学习,更要学习他国优秀的东西,横向学习。
纵横诚可贵,批判创新价更高。在学习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择其善者而从之。鲁迅在“拿来主义”中也表明要批判性地接受,全面西化是不可取的。从别人那学来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要转化为适合自己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道在日新,艺亦需日新也;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在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一项技艺或一个理论,是在不断发展的,不断更新的。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批判性学习他国文化,中华民族才能永续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努力学习,练就过硬本领,勤做学习派,让青春在为祖国的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学习永无止境,纵向学习,横向学习,批判创新,有我们青年参与其中,相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
材料中“人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学习之道”,学习之道,可以是学习方法,学习的态度,学习的途径,学习的方向等。“以更好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自身修养”,是说学习的归宿,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旨归。“学习”这个话题的写作范围很宽泛,学生能下笔的也比较多。可以写学习方法,如温故知新,注重实践,循序渐进,熟读精思等。可以写学习的途径,如向古人学习,向身边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可以写学习的态度,要端正态度,要持之以恒,要主动投入。可以写学习的目标,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升能力,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服务社会。
写作时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写议论时,分论点的拟写不可过于简单,要注意内容上的具体,不可泛泛而谈。如争做时代青年,为建设科技强国的美丽中国梦而学习;勇立时代浪尖,为肩负富家强国之责任而学习;肩负时代责任,为创新和谐的中国美好明天而读书。注意分论点句式上的一致,使文章具有整体上的建筑美,如“学贵有疑,见疑求问后解惑,学识由此长;学活于用,学毕熟知而能用,才能从中育”。运用论据时,尽可能新颖,用当下的热点素材,尽量少用过于老旧的素材,古人素材不可过多,要让文章具有时代感。写记叙文,选材要新颖,立意要独特,尽量不要局限在个人学习的小圈子里,也不要局限在校园的学习中,可以是习惯养成的学习,可以是走向社会的学习,可以是闪光精神的学习,让文章有一定的深度。另外可以要借助细节来写人记事,让文章生动感人。
立意:
1.乐学善学,充实人生。
2.学以致远,成就未来。
3.以热爱促学习,以学习促人生。
4.终身学习,学而成长。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外国语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外国语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学森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学森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