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模拟试题(附答案)
展开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考场号、考场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考场号”、“考场座号”栏涂上自己的考场号和考场座号。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长期的劳动中,人类逐渐学会如何说话、制作工具和使用火,从而进化成了‘人’。”这里的“进化”应发生在( )
A.旧石器时代 B.河姆渡文化时期 C.半坡文化时期 D.尧舜禹时代
2.考古学者得出“人类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一论断,主要依据是( )
A.化石 B.史书 C.传说 D.神话
3.西周与夏、商两朝相比,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国土而推行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4.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B.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
C.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 D.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
5.下图是中国某原始农耕遗址里干栏式建筑的复原图。该建筑是用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而成的,它应当属于( )
A.河姆渡遗址 B.陶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半坡遗址
6.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二里头遗址反映出( )
A.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C.西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王朝 D.秦朝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7.“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约”体现了战国时期哪个学术流派的思想( )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8.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举措是( )
A.合纵联横 B.商鞅变法 C.兴修水利 D.焚书坑儒
9.“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材料中的“动机”是指( )
A.树立皇帝绝对权威 B.弘扬传统思想文化 C.消灭种种异端学说 D.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10.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表
表中反映西汉( )
A.官僚机构臃肿 B.中央的实力弱于封国 C.国力强势 D.社会稳定
11.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人们能用到便宜且好用的纸要感谢( )
A.司马迁 B.蔡伦 C.华佗 D.张仲景
12.中国历来有“易代修史”的传统,“二十五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是“十五史之首”。其作者生活在( )
A.秦朝 B.西晋 C.西汉 D.东晋
13.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进一步完善了秦王朝创造的监察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表现在( )
A.推行郡县制度 B.实行分封制度 C.建立刺史制度 D.创立科举制度
14.被后人誉为“农圣”的是( )
A.贾思勰 B.张仲景 C.祖冲之 D.王羲之
15.我国古代不乏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中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
A.赤壁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16.下图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形势图。它是( )
A.西汉形势图 B.三国鼎立形势图 C.周朝形势图 D.南朝形势图
17.归纳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下图学习笔记,归纳的学习主题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8.学习历史需要了解和掌握历史纪年方法。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公元280年”可以表述为( )
A.公元2世纪初 B.公元2世纪末 C.公元3世纪末 D.公元3世纪初
19.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除西晋短期统一外,其他朝代都处在分裂状态。但是,这一时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表现在( )
A.实现了民族大交融 B.人民安居乐业 C.社会稳定 D.统治开明
20.读下图,能准确解读该图的一项是( )
A.民族大交融 B.从分裂到统一 C.分封制盛行 D.经济重心南移
21.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他是( )
A.张仲景 B.贾思勰 C.王羲之 D.祖冲之
22.我国书法成为专门的艺术,供人们欣赏是在( )
A.东汉以后 B.西汉以后 C.南朝以后 D.秦朝以后
23.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魏碑书体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如图所示)这表明魏碑艺术( )
A.是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时代结晶 B.是书法开始成为专门艺术的标志
C.被称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D.其书法名家的代表为锤繇和胡昭
24.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下面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是( )
A.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 C.繁荣开放 D.国家统一
25.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是( )
A.《兰亭集序》 B.《洛神赋图》 C.《史记》 D.《齐民要术》。
26.《洛神赋图》是著名的绘画名作,其创作者是东晋著名画家( )
A.顾恺之 B.王羲之 C.贾思勰 D.曹操
27.下列史实能在《史记》查阅到的是( )
A.焚书坑儒 B.北魏迁都洛阳 C.刘备建立蜀国 D.三国鼎立
28.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编写的著作是( )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女史箴图》 D.《洛神赋图》
29.《三国志》中说:诸葛亮在临死前,吩咐在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需要其他陪葬物。这表明诸葛亮( )
A.赏罚分明,突出法制 B.为国损躯,忠心耿耿
C.生活腐化,挥霍一空 D.为官清廉,严于律己
30.下列哪一文化艺术成就有吸收外来文化艺术?( )
A.云冈石窟 B.《史记》 C.《兰亭集序》 D.《水经注》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三小题:31题14分、32题13分、33题13分)
3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班固《汉书》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交通、文字方面采取的措施。(4分)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3分)
(2)材料二描述了我国历史上哪一盛世局面?(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什么状况?(2分)概括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3分)若你想了解同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好查阅当时哪一农学著作?(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的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艺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北方哪个民族威胁汉政权?(1分)
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始于哪位皇帝?(2分)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再转运到哪个地区?(2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自称鲜卑拓跋氏是黄帝的后裔,与中原华夏同源共祖。
——《魏书》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改革措施,规定以汉语代替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联姻;参照南朝典章改革北魏政治制度,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其一系列举动推动了北魏发展,有效地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了文明进步和民族交融。
——摘编自《孝文帝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称与中原华夏同源共祖。这里的“祖”是指谁?(1分)这反映了孝文帝什么思想?(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鲜卑族社会习俗的变化。(4分)其变化带来了什么影响?(6分)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5AABCA 6-10ABBDB 11-15BCCAA 16-20BBCAB 21-25DAABA 26-30AABDA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三小题:31题14分.32题13分.33题13分)
31.(1)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车同轨);(1分)统一文字(书同文字)。(1分)意义:(车同轨)有利于各地交通往来;(1分)(书同文字)有利于政令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1分)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1分)
(2)文景之治。(2分)
(3)状况: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2分)原因:南方的战乱较少,(1分)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劳动力(1分)和先进生产技术。(1分)农书:《齐民要术》。(2分)
32.(1)匈奴。(1分)张骞通西域(2分)。
(2)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2分)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物种、(1分)贸易(1分)文化(1分)和技术(1分)的交流。
(3)汉武帝;(2分)欧洲。(2分)
33.(1) 黄帝;(1分)汉化思想。(2分)
(2)变化:用汉语;(1分)穿汉服;(1分)改汉姓;(1分)与汉姻;(1分)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2分)加速封建化,(2分)增强了北魏的实力。(2)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5AABCA 6-10ABBDB 11-15BCCAA 16-20BBCAB 21-25DAABA 26-30AABDA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三小题:31题14分.32题13分.33题13分)
31.(1)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车同轨);(1分)统一文字(书同文字)。(1分)意义:(车同轨)有利于各地交通往来;(1分)(书同文字)有利于政令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1分)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1分)
(2)文景之治。(2分)
(3)状况: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2分)原因:南方的战乱较少,(1分)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劳动力(1分)和先进生产技术。(1分)农书:《齐民要术》。(2分)
32.(1)匈奴。(1分)张骞通西域(2分)。
(2)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2分)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物种、(1分)贸易(1分)文化(1分)和技术(1分)的交流。
(3)汉武帝;(2分)欧洲。(2分)
33.(1) 黄帝;(1分)汉化思想。(2分)
(2)变化:用汉语;(1分)穿汉服;(1分)改汉姓;(1分)与汉姻;(1分)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2分)加速封建化,(2分)增强了北魏的实力。(2分)
内容
类别
人口(万)
郡(个)
中央
450
15
封国
850
39
·三国鼎立
·西晋的短暂统一
·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魏孝文帝改革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共6页。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