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精品课件+导学案+教学设计+同步练习(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精品课件+导学案+教学设计+同步练习(部编版),共4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李白五言诗——“二三”或“二二一” 如“举头/望明月”“离离/原上/草”。七言诗——“二二三”或“二二一二” 如“春风/不度/玉门关” “留取/丹心/照/汗青”。峨眉山月歌李 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qiānɡyú峨眉山月歌李 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市西南。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平羌:江名,即青衣江。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在今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君:指同住峨眉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今重庆一带。注释峨眉山月歌李 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静静流淌的水面上。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而下去往渝州。诗意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又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李白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峨眉山月歌》①热爱大自然的浪漫情操。②对故地(四川)的恋恋不舍之情。③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本文的诗眼是“思”。诗人借“山中月”和“江水流”两个意象来传达眷念之情,“月” 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诱导物。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即,如同思友之情。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更加深沉。这样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 。山中月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李 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写景(一、二句)——描写峨眉山的美丽景色。抒情(三、四句)——抒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结构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年轻时月夜初离蜀地的情景,连用五个地名,结构精巧,抒写离别故土亲友时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杜 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qí/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寻常:经常。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江南:这里指今湖南一带。落花时节:暮春,阴历三月。君:指李龟年。注释江南逢李龟年杜 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当年我经常在岐王府里与崔九的堂前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时节再次遇见了你。诗意江南逢李龟年杜 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于是写下这首诗。《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崔九堂前”这两个词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达官贵人之家),是鼎盛的开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集中的地方,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诗人对“全盛日”的美好回忆。 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赏析江南逢李龟年杜 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落花时节”,暗喻了世运的衰颓(tuí)、 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叹。把前后两相对照,大有风光不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赏析江南逢李龟年杜 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虽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中。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前两句写过去之胜,后两句写现在之衰,以乐景衬哀情,“江南好风景” 繁华美景时节“落花时节”相逢,隐写世乱时艰,字里行间暗寓无限的悲叹。运用了对比手法,抒写了时代的变迁,流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和伤感之情。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 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qiǎnɡbànɡ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 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①行军:行营、军营。②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③故园:故乡。④送酒:化用典故,陶渊明重阳日在宅边的菊花丛中闷坐,刚好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于是痛饮至醉而归。⑤傍:靠近。注释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在远方思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它虽然无人欣赏,孤寂而凄凉,但也一定不负秋阳,在沦陷都城的断壁残垣间竞相绽放。诗意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 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人。著名的唐代边塞诗人,曾任嘉州刺史。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为“高岑”。岑参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因史书载时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他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劈头一个“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赏析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 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化用典故,“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赏析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 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接着诗人将对亲朋好友思念的感情,浓缩到了“故园菊”上。“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赏析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 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千万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国事的忧虑,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取得和平的渴望。赏析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 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远,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和对和平的渴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李 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受降城:地名,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回乐烽:烽火台名。芦管:笛子。一作“芦笛”。征人:出征或戍边的军人。尽:全。注释夜上受降城闻笛李 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李 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大漠苍凉旷远。在这万籁俱寂的夜里,夜风中不知何处吹起凄凉幽怨的芦笛声,陡然唤醒了“征人”绵绵不绝的乡愁。诗意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河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市)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李益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这首诗就是由此而来。 《夜上受降城闻笛》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夜上受降城闻笛李 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巧运回旋跌宕之笔,写“吹芦管”而以“不知何处”领起,自然引出结句:“一夜征人尽望乡。” 赏析夜上受降城闻笛李 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尽”字笼括所有征人,一个“望”字,真可谓用到极致了。 “望”字照应“不知何处”。征人原已思乡,今闻悠扬哀怨的笛声从家乡那边飘来,便无不回头“望乡”。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心中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赏析本诗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人描绘了一幅有色有声有情的边塞月夜图。山峰、沙地、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视觉、听觉与感觉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全诗通过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怀的哀愁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