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3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3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01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3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02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3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3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展开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3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叙述,错误的是(B )
    A.最早发现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是萨顿
    B.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运用的是假说—演绎法
    C.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材料是果蝇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解析 萨顿最早发现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正确;萨顿利用推理法,观察、分析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错误;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摩尔根及其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绘出了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
    2.[2024银川检测]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用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D )
    A.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F1全部为红眼,推测白眼对红眼为隐性
    B.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雌蝇均为红眼,雄蝇为红、白眼各占一半,推测红、白眼基因可能在X染色体上
    C.F1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后代雌雄个体中红、白眼都各占一半,结果符合预期
    D.摩尔根实验结果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解析 一对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这种性状是显性性状,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F1全部为红眼,推测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对红眼为隐性,A不符合题意;F1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中雌蝇均为红眼,雄蝇为红、白眼各占一半,雌雄表型不同,所以推测红、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B不符合题意;若相关基因用A、a表示,F1中雌蝇(XAXa)与白眼雄蝇(XaY)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XAXa、XaXa、XAY、XaY,比例为1∶1∶1∶1,后代雌雄个体中红、白眼都占一各半,结果符合预期,C不符合题意;摩尔根实验结果证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不能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符合题意。
    3.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B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都与性别相关联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
    D.X、Y染色体上也存在等位基因
    解析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的遗传而传递给后代,因此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都与性别相关联,A正确;XY型生物体的体细胞内可能含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也可能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XY),B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C正确;X、Y染色体存在同源区段,所以X、Y染色体上也存在等位基因,D正确。
    4.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有多种,包括年龄决定型(如鳝)、染色体数目决定型(如蜜蜂)、染色体形态决定型(如果蝇等XY型、鸡等ZW型)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A.X、Y染色体或Z、W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不都与性别相关联
    B.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可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验证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还是ZW型
    C.染色体形态决定型本质上是基因决定了性别
    D.上述材料能反映生物性别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解析 X、Y染色体或Z、W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都与性别相关联,A错误。用隐性性状的雌果蝇(白眼雌果蝇)与显性性状的雄果蝇(红眼雄果蝇)杂交,若子代雌性均为红眼,雄性均为白眼,则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若不出现上述结果,则为ZW型,B正确。染色体形态决定型本质上是基因决定了性别,C正确。上述材料能反映生物性别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D正确。
    5.[2024南阳一中检测]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遗传病,下列推断错误的是(D )
    A.该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B.男性的该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方,又只会传递给女儿
    C.可以通过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的方式为该病患者优生提供依据
    D.一对患病夫妇的正常子女携带父母传递的致病基因
    解析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A正确;根据X染色体的传递规律可知,男性的该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方,又只会传递给女儿,B正确;该病是伴性遗传病,可以根据性别鉴定,来为该病患者优生提供依据,C正确;若相关基因用D、d表示,一对患病夫妇的正常子女的基因型为XdY,一定不携带父母传递的致病基因(XD),D错误。
    6.[2024昆明三中模拟]下列关于伴性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A )
    ①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往往多于男性
    ②伴性遗传的基因存在于性染色体上,其遗传和性别相关联
    ③Y染色体上没有X染色体上基因的等位基因
    ④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的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遗传来
    ⑤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过程中不会表现出伴性遗传的特性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解析 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往往多于男性,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①正确;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其遗传和性别有关,称为伴性遗传,②正确;在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Y染色体上有X染色体上基因的等位基因,③错误;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对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言,正常情况下,雄性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方,且一定会遗传给雌性后代,④正确;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过程中也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遗传过程中会表现出伴性遗传的特性,⑤错误。
    7.[2023临沂模拟]研究人员在小鼠群体中筛选到一种脊柱弯曲的突变体,均表现为雌性,且发现控制脊柱弯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将任意一只脊柱弯曲的雌鼠与脊柱正常的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表型及所占比例均为1/3脊柱弯曲雌鼠、1/3脊柱正常雌鼠和1/3脊柱正常雄鼠。以下推测错误的是(D )
    A.脊柱弯曲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控制脊柱弯曲的基因纯合致死
    C.脊柱弯曲的雌鼠均为杂合子
    D.F1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脊柱弯曲个体占1/3
    解析 由题意可知,控制脊柱弯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任意一只脊柱弯曲的雌鼠与脊柱正常的野生型雄鼠杂交,所得F1的表型及比例均为脊柱弯曲的雌鼠:脊柱正常的雌鼠:脊柱正常的雄鼠=1:1:1,说明脊柱弯曲的雌鼠为杂合子,脊柱弯曲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A、C正确;假设控制脊柱弯曲的基因用B来表示,由题意分析可知,亲本脊柱弯曲雌鼠的基因型为XBXb,野生型雄鼠基因型为XbY,二者杂交,F1中雌鼠的基因型为XBXb、XbXb,雄鼠的基因型为XbY、XBY,由于不存在脊柱弯曲的雄鼠,因此可推断基因型为XBY的雄鼠死亡,即控制脊柱弯曲的基因纯合致死,B正确;F1中雌鼠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XBXb、1/2XbXb,雄鼠的基因型均为XbY,F1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脊柱弯曲个体占1/7,D错误。
    8.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Ⅲ片段上的基因只存在于男性体内,Ⅰ片段上的基因只存在于女性体内
    B.Ⅱ片段上的基因的遗传特点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完全相同
    C.Ⅰ片段上的基因不存在等位基因,并且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患病概率高于女性
    D.同胞姐妹体细胞内至少有一条X染色体相同
    解析 女性无Y染色体,Ⅲ片段是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该片段上的基因只存在于男性中;由于男性有X染色体,Ⅰ片段上的基因既存在于女性体内,也存在于男性体内,A错误。Ⅱ片段虽然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但是该片段上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其遗传特点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完全相同,B错误。女性体内有两条X染色体,Ⅰ片段上的基因可存在等位基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患病概率高于女性,C错误。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其中一条X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因此同胞姐妹体细胞内至少有一条X染色体相同,D正确。
    9.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已知果蝇的眼色红眼和白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如图)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科学家发现果蝇与人的性染色体组成和性别的关系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C )
    A.F1中无论雌、雄果蝇均表现为红眼,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白眼是隐性性状
    B.F2的表型和比例说明控制白眼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C.摩尔根等人让F2中的雌果蝇和纯合红眼雄果蝇杂交去进一步验证
    D.Y染色体在人的性别决定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对果蝇的性别决定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解析 亲本具有相对性状,F1中无论雌、雄果蝇均表现为红眼,可知红眼是显性性状,白眼是隐性性状,A正确;F2中只有雄性果蝇出现了白眼,说明控制白眼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B正确;摩尔根等人通过测交实验验证其假说,即让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C错误;从果蝇与人的性染色体组成和性别的关系表可以看出,只要具有Y染色体(无论X染色体的条数有多少)的人都表现为男性,说明Y染色体在人的性别决定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对果蝇来说,XXY型个体表现为雌性,而没有Y染色体的X型个体却表现为雄性,说明Y染色体对果蝇的性别决定没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可能由X染色体条数决定性别,D正确。
    10.人类性别与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有关,有该基因的个体表现为男性,否则表现为女性。鸡的性别取决于Z染色体上的DMRT1基因的表达量,其表达量与该基因的数目呈正相关,高表达量开启睾丸发育,低表达量开启卵巢发育,没有Z染色体的个体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
    A.增加一条性染色体的ZZW鸡的性别为雄性
    B.增加一条性染色体的XXY人的性别为男性
    C.母鸡性反转为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的后代雌雄比例为1:2
    D.不论人类还是鸡,都是由性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决定性别
    解析 性染色体增加一条的ZZW个体其DMRT1基因表达量高,开启睾丸发育,性别为雄性,A正确;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决定人类性别中的男性,故XXY的人的性别为男性,B正确;正常情况下,雄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W,若一只母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W)性反转为公鸡,其性染色体组成没有发生改变,仍为ZW,该公鸡(ZW)与正常母鸡(ZW)交配的后代有3种基因型,即ZZ:ZW:WW=1:2:1,但由于缺少染色体Z会致死,所以后代中只有ZZ和ZW两种,性别分别为雄性和雌性,该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的后代中雌雄比例为2:1,C错误;据题干信息可知,人类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决定男性性别,鸡的性别与Z染色体上的DMRT1基因有关,两者均是由性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决定性别,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2024贵阳模拟,12分]已知小鼠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野生型个体的体色和尾型分别为灰色和长尾。研究人员通过诱变处理获得了一批黄色突变小鼠和一批短尾突变小鼠。为研究小鼠体色和尾型的遗传方式,研究人员利用这两种突变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不考虑相关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
    注:表中F1为亲本的杂交后代,F2为F1随机交配的后代。
    (1)由实验结果可推知,短尾是 隐性 (填“显性”或“隐性”)突变的结果。若要进一步研究控制长尾/短尾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要对 乙 组F2中的 短尾 (填“长尾”或“短尾”)个体进行性别鉴定。鉴定后,若该杂交组合的F2的表型、性别及其比例为 灰色长尾雌∶灰色短尾雌∶灰色长尾雄∶灰色短尾雄=3∶1∶3∶1 ,则可判定控制长尾/短尾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丙组F1出现2∶1表型比例的原因是 黄色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
    (3)丁组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的表型及比例是 黄色长尾∶灰色长尾=2∶3 。
    解析 (1)由乙杂交组合可知,F1(长尾)随机交配,F2中长尾∶短尾=3∶1,则长尾为显性性状、短尾为隐性性状,即短尾是隐性突变的结果。乙组F2中长尾∶短尾=3∶1,乙组可用于研究控制长尾/短尾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设相关基因为A/a,若控制长尾/短尾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的基因型均为Aa,F2中长尾(A_)∶短尾(aa)=3∶1,无性别差异,F2的表型、性别及其比例为灰色长尾雌∶灰色短尾雌∶灰色长尾雄∶灰色短尾雄=3∶1∶3∶1;若控制长尾/短尾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F1长尾个体(XAXa、XAY)随机交配,F2中长尾(XAXA、XAY、XAXa)∶短尾(XaY)=3∶1,即短尾全为雄性,所以选择乙组F2中的短尾个体进行性别鉴定,可用于判断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2)由丙组黄色突变体与黄色突变体杂交产生的F1中黄色长尾∶灰色长尾=2∶1可知,黄色对灰色为显性,且显性基因纯合致死。(3)由丙组可知,黄色对灰色为显性,且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设相关基因为B/b,再结合(1)(2)分析可知,丁组亲本杂交组合为AABb×AAbb(BbXAXA×bbXAY),F1中黄色长尾∶灰色长尾=1∶1,单独分析B/b,F1产生的配子中,B占1/4,b占3/4,F1随机交配,F2中黄色∶灰色=[2×(1/4)×(3/4)]∶[(3/4)×(3/4)]=2∶3,且F2个体均表现为长尾。
    12.[8分]回答下列与遗传有关的问题。
    图1
    图2
    (1)图1是人类性染色体的差别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图。有一种遗传病,仅由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该病致病基因位于图中的 Y的差别 部分。
    (2)图2是某家族关于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则:
    ①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②从理论上讲,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概率是1/2。由此可见,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
    ③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1/4 。
    解析 (1)该种遗传病仅由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故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Y染色体遗传,X染色体上不存在该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即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Y的差别部分。(2)①由题图2可知,Ⅰ-1和Ⅰ-2不患甲病,而Ⅱ-2患甲病,可判断甲病为隐性遗传病,然后再根据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女病父必病”的特点排除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可能,最终确定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②根据Ⅰ-1和Ⅰ-2患乙病,而Ⅱ-1正常,可知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再结合“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是1/2”可知,乙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③假设控制甲、乙两种病的基因分别为A、a与B、b,则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因Ⅲ-1的Xb来自Ⅱ-2),Ⅱ-3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Ⅱ-2与Ⅱ-3生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2/3×1/2=1/3,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3/4,故生出同时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1/3×3/4=1/4。
    一、选择题
    13.如图为某果蝇体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直刚毛(Z)对焦刚毛(z)为显性;棒眼(E)对圆眼(e)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的分布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
    A.焦刚毛基因与棒眼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Z、z和E、e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可通过焦刚毛♀×直刚毛♂的子代表型判断这对同源染色体是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
    D.E、e基因在减数分裂中有时会随姐妹染色单体的片段交换而交换
    解析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Z、z和E、e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如果这对同源染色体是X染色体,则焦刚毛♀(XzXz)×直刚毛♂(XZY)的子代中雌性个体均为直刚毛(XZXz)、雄性个体均为焦刚毛(XzY);如果这对同源染色体是常染色体,则焦刚毛♀(zz)×直刚毛♂(Z_)的子代可能是雌雄个体均为直刚毛(Zz),也可能是雌雄个体均有直刚毛和焦刚毛。因此,可通过焦刚毛♀×直刚毛♂的子代表型判断这对同源染色体是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C正确。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互换,这种染色体片段的互换并不是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之间,D错误。
    14.[2024泰安检测,多选]果蝇的灰身、黑身分别由2号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将数目相等的灰身雌蝇与黑身雄蝇组成一个种群,该种群内的果蝇自由交配多代后,统计发现种群内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数量比为3∶1,但性比(雌蝇与雄蝇的数量比)发生变化。假定该种群性比的变化是由性染色体上的隐性不完全致死基因m导致的,m纯合可导致部分果蝇胚胎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CD )
    A.新组成的果蝇种群中,亲本果蝇均为纯合子
    B.若性比大于1,则m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
    C.若性比小于1,则m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D.若性比等于1,则m基因不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
    解析 由题干可知,果蝇的灰身、黑身分别由2号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亲本果蝇(雌雄蝇数量相同)的基因型为B_(雌蝇)和bb(雄蝇),该群果蝇自由交配多代后,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数量比为3∶1,可推知bb占1/4,计算可知b与B的基因频率相等,均为1/2,由于自由交配不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F1产生B配子和b配子的概率均为1/2,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全为纯合子,A正确。结合题中信息“m纯合可导致部分果蝇胚胎致死”分析,当m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时,只有雄性个体中含m基因,即雌性个体数多于雄性个体数,性比大于1;当m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雄性致死个体(XmY)多于雌性致死个体(XmXm),从而使性比大于1,B错误,C错误。当m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时,自由交配多代后,雄性个体中隐性纯合个体(XmYm)与雌性个体中隐性纯合个体(XmXm)所占的比例相当,性比可等于1,故D错误。
    15.[2024常州检测]某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该昆虫幼虫的正常体壁(D)对油质体壁(d)为显性。一对正常体壁的雌雄亲本杂交,F1中雄性全部为正常体壁,雌性为正常体壁:油质体壁=1:1。已知d基因使卵细胞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
    B.雄性亲本为杂合子,F1中有部分个体只能产生雌性后代
    C.油质体壁性状只能出现在雌性个体中,不可能出现在雄性个体中
    D.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产生的后代中雌雄比例为3:1
    解析 根据一对正常体壁的雌雄亲本杂交,F1中雄性全部为正常体壁,雌性为正常体壁:油质体壁=1:1,可判断D/d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若D/d基因仅位于W染色体上,与题干不符。若D/d基因位于Z、W染色体同源区段,则一对正常体壁的雌雄亲本杂交有两种情况,一是ZDZ-×Z-WD,后代雌性均为正常体壁,与题干不符;二是ZDZ-×ZDW-,由于d基因使卵细胞致死,故当雌性亲本基因型为ZDWd时,后代没有雌性个体,雄性全部为正常体壁,与题干不符;当雌性亲本基因型为ZDWD时,F1均为正常体壁,与题干F1出现油质体壁不符,故排除D/d基因位于Z、W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A项正确。进一步分析可知,D/d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ZDZd、ZDW。
    由于d基因使卵细胞致死,即群体中没有Zd类型的卵细胞,因此群体中不可能出现油质体壁雄性个体(ZdZd),C项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F1的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ZdW:ZDW=1:1,由于含有d基因的卵细胞致死,所以F1雌性个体产生的可育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为ZD:W=1:2,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产生的后代中雌雄比例为2:1,D项错误。
    16.黑腹果蝇群体中X染色体上出现了两个隐性突变基因,分别为棘眼基因(e)、翅横脉缺失基因(c),其相对性状均为野生型。科学家完成了如下杂交实验,下列推测错误的是(C )
    A.亲本雄蝇的基因型为XecY
    B.亲本雌蝇产生了四种卵细胞,且比例为XeC:XEc:XEC:Xec=9:9:1:1
    C.F1中e基因的频率是1/3
    D.F1个体随机交配,F2中翅横脉缺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9/16
    解析 已知黑腹果蝇群体中X染色体上出现了两个隐性突变基因,分别为棘眼基因(e)、翅横脉缺失基因(c),其相对性状均为野生型。则亲本中雄蝇的基因型为XecY,结合题图可知,子代中棘眼、野生型:野生型、翅横脉缺失:野生型:棘眼、翅横脉缺失=9:9:1:1,可推出亲本雌蝇的基因型为XEcXeC。由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亲本雌蝇(XEcXeC)与棘眼、翅横脉缺失雄蝇(XecY)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可表示雌蝇产生的卵细胞的类型及比例,因此亲本雌蝇产生了四种卵细胞,且比例为XeC:XEc:XEC:Xec=9:9:1:1,B正确;只考虑E和e基因,亲本的基因型为XEXe、XeY,XEXe产生的雌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E:Xe=1:1,XeY产生的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e:Y=1:1,则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EXe:XeXe:XEY:XeY=1:1:1:1,F1中e的基因频率为(1+2+1)÷(2+2+1+1)=2/3,C错误;只考虑C、c基因,亲本的基因型为XCXc、XcY,XCXc产生的雌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C:Xc=1:1,XcY产生的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c:Y=1:1,则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CXc:XcXc:XCY:XcY=1:1:1:1,F1雌蝇产生的雌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C:Xc=1:3,F1雄蝇产生的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C:Xc:Y=1:1:2,故F2中翅横脉缺失个体(XcXc、XcY)所占的比例为3/4×1/4+3/4×1/2=9/16,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7.[2023大庆三模,15分]果蝇的亮红眼和朱红眼两种表型分别由两种单基因隐性突变形成,眼色表现为亮红眼或朱红眼的个体均被称为突变型。已知两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为确定相关基因具体位置,以纯合亮红眼雄果蝇和纯合朱红眼雌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杂交结果如表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互换及染色体变异),假设控制亮红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分别用a、b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用果蝇进行实验,通过 假说—演绎法 (填科学方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根据表格中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可初步判断基因a、b中至少有一个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F1雌雄蝇性状表现不同(或F1雌雄蝇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 。根据F2的性状表现进一步分析,可推断a、b不能都位于X染色体上,原因是 若基因a、b均位于X染色体上,F2中雄性应均为突变型,与已知实验结果不符(合理即可) 。
    (3)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基因a、b分别位于 常染色体、X 染色体上。F2中突变型的基因型有 8 种,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1/2 。
    (4)假设上述杂交实验为正交,可通过选择 纯合亮红眼雌果蝇和纯合朱红眼雄果蝇 作为亲本进行反交实验来验证(3)中得出的结论。请预期实验结果: F1中果蝇全为野生型,F2中朱红眼只在雄性中出现,亮红眼在雌雄中均有出现(合理即可) 。
    解析 (1)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观察表格中F1的表型,野生型全为雌性、突变型全为雄性,即F1雌雄性状表现不同(或F1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说明基因a、b中至少有一个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F2的雄果蝇中出现了野生型,假设a、b基因均在X染色体上,那么亲本纯合亮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aBY,纯合朱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AbXAb,F1雄性基因型为XAbY,雌性基因型为XAbXaB,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雄性(XAbY、XaBY)应均为突变型,与实验结果不符,说明a、b不能都位于X染色体上。(3)假设a在X染色体上,b在常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BBXaY、bbXAXA,F1应全为野生型,与结果不符,因此a在常染色体上,b在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aaXBY、AAXbXb,F1基因型为AaXbY、AaXBXb,F2中突变型的基因型有1/16AAXbY、1/8AaXbY、1/16aaXbY、1/8AaXbXb、1/16AAXbXb、1/16aaXbXb、1/16aaXBXb、1/16aaXBY,一共8种,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4)若上述杂交实验为正交,可选择纯合亮红眼雌果蝇和纯合朱红眼雄果蝇作为亲本进行反交实验来验证(3)中得出的结论。即亲本杂交组合为aaXBXB×AAXbY,则F1果蝇全为野生型(AaXBXb、AaXBY),F2中朱红眼只出现在雄性中,亮红眼在雌雄性个体中均有出现。
    18.[2023巴蜀中学适应性考试,12分]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要确定该性状的遗传方式,需从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及显隐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以长翅雌果蝇与残翅雄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根据杂交结果绘制部分后代果蝇的系谱图,如图甲所示。不考虑致死、变异和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
    (1)为判断果蝇残翅性状的遗传方式,据图甲分析:根据 Ⅰ3和Ⅱ3 (填序号)个体,首先可以排除为伴Y染色体遗传;其次,还可以排除的遗传方式是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理由是 若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Ⅱ4、Ⅱ1、Ⅱ2雌果蝇均为残翅 。
    (2)若控制果蝇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Ⅲ1与Ⅲ2杂交的子代中雄性长翅果蝇的概率是 3/8 。
    (3)以系谱图中呈现的果蝇为实验材料,若仅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残翅性状的遗传方式,应选择 Ⅱ1和Ⅱ3(或Ⅱ2和Ⅱ3,或Ⅱ4和Ⅱ3 ) 作为亲本杂交。
    (4)若果蝇残翅性状是由控制长翅的基因中缺失一段碱基序列造成的,现利用Ⅱ3为材料,对其长翅(残翅)的基因进行电泳检测,若残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结果如图乙左列所示,请在图中补充残翅分别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相关电泳结果。
    如图所示:
    解析 (1)题图甲中,由Ⅰ3和Ⅱ3可知,该性状的遗传方式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由Ⅰ3和Ⅱ4,Ⅰ2和Ⅱ1、Ⅱ2可知,该性状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若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Ⅱ4、Ⅱ1、Ⅱ2雌果蝇均为残翅。(2)若控制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题图甲可知,Ⅱ3的基因型为XAY,Ⅱ2的基因型为XAXa,Ⅲ2的基因型为1/2XAXA、1/2XAXa,根据配子法可知Ⅲ2可产生3/4的XA,Ⅲ1的基因型为XAY,可产生1/2的Y,故Ⅲ1和Ⅲ2的子代中雄性长翅果蝇占3/4×1/2=3/8。(3)根据题意要求,实验亲本组合可选Ⅱ1和Ⅱ3、Ⅱ2和Ⅱ3、Ⅱ4和Ⅱ3。(4)若果蝇残翅性状是由控制长翅的基因中缺失一段碱基序列造成的,当残翅分别为常染色体显性、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时,题图甲Ⅱ3的基因型分别为aa、XAY,表型均是长翅,故只有240kb条带。
    19.[11分]某种二倍体昆虫触角的丝状(A)对棒状(a)为显性,等位基因A、a位于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回答下列问题:
    (1)XY型性别决定方式中,XY为雄性、XX为雌性;ZW型性别决定方式中,ZZ为雄性、ZW为雌性。为确定该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某实验小组让丝状触角雄虫与棒状触角雌虫杂交,若子代 都表现为丝状触角或雌雄昆虫的触角均为丝状:棒状=1:1 ,则其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
    (2)若该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触角的形状还受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b的控制。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而出现羽状触角,基因B则没有该效应。某棒状触角雌虫与丝状触角雄虫杂交,所得F1中羽状触角雄虫所占比例为1/8。
    ①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 BbZaW、bbZAZa ,F1中丝状触角个体所占比例为 1/2 。
    ②请设计测交实验来鉴定该昆虫自然群体中某棒状触角雌虫的基因型,简要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及结论。
    杂交组合: 该棒状触角雌虫与羽状触角雄虫杂交 。
    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子代中出现羽状触角个体,则其基因型为BbZaW;若子代均表现为棒状触角,则其基因型为BBZaW 。
    解析 ZW型性别决定方式的雌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ZW,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雌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1)让丝状触角雄虫与棒状触角雌虫杂交,分析该昆虫性别决定方式如表:
    (2)①根据常染色体上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而出现羽状触角,基因B则没有该效应,可知基因型为bbZaZa、bbZaW的个体表现为羽状触角。结合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分析,某棒状触角雌虫(B_ZaW)与丝状触角雄虫(_ _ZAZ-)杂交,所得F1中羽状触角雄虫(bbZaZa)所占比例为1/8[1/4(ZaZa)×1/2(bb)],可推出亲本的基因型为BbZaW、bbZAZa。F1中丝状触角个体(BbZAZa、BbZAW、bbZAZa、bbZAW)所占比例为1/2×1/4+1/2×1/4+1/2×1/4+1/2×1/4=1/2。②可用测交法鉴定自然群体中某棒状触角雌虫的基因型,即让该棒状触角雌虫(B_ZaW)与羽状触角雄虫(bbZaZa)杂交,若子代中出现羽状触角个体(bbZa_),则其基因型为BbZaW;若子代均表现为棒状触角(BbZa_),则其基因型为BBZaW。
    一、选择题
    20.[情境创新]某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动物从出生到成年,雌雄个体在外观上几乎完全一样,仅凭肉眼难以区分性别。在X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1(灰红色)对B2(蓝色)为显性,B2对B3(巧克力色)为显性。现有一只灰红色个体和一只蓝色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巧克力色的个体。则有关亲代蓝色和子代巧克力色个体的性别描述正确的是(D )
    A.亲代灰红色个体一定为雌性
    B.子代巧克力色个体可能为雌性
    C.亲代灰红色个体一定为雄性
    D.亲代蓝色个体雄性、雌性都有可能
    解析 一只灰红色个体(XB1_)和一只蓝色个体(XB2_)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巧克力色的个体,则该巧克力色子代只能为雄性。亲本可以为灰红色雄性(XB1Y)×蓝色雌性(XB2XB3),也可以为灰红色雌性(XB1XB3)×蓝色雄性(XB2Y),两种杂交组合都可以出现XB3Y的巧克力色雄性后代,A、B错误;亲代灰红色个体可能为雄性或雌性,C错误;亲代蓝色个体雄性、雌性都有可能,D正确。
    二、非选择题
    21.[角度创新/2023泉州联考,8分]罗非鱼(非洲鲫鱼)是我国主要养殖水产品,其肉质鲜美、少刺、蛋白质含量高。在罗非鱼人工养殖中,雄性鱼比雌性鱼生长快。为增加鱼产量,可以采用控制罗非鱼性别的方法进行罗非鱼的全雄化培养。
    (1)莫桑比克罗非鱼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霍诺鲁姆罗非鱼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用这两种罗非鱼进行杂交,以莫桑比克罗非鱼为 母本 (填“父本”或“母本”),霍诺鲁姆罗非鱼为 父本 (填“父本”或“母本”),可以使F1性染色体组成均为XZ,性别为雄性,说明 Z 染色体与Y染色体表现出相同特点。
    (2)利用雌激素处理莫桑比克罗非鱼的雄性仔鱼,可以使其雌性化,得到转化系雌鱼。上述现象说明了生物的
    性状表现 由基因决定,同时受环境影响 。性染色体组成为YY的罗非鱼表现为超雄鱼。莫桑比克罗非鱼转化系雌鱼与正常雄鱼杂交,F1的性别及比例为 正常雌鱼:正常雄鱼:超雄鱼=1:2:1 。为区分F1中的正常雄鱼与超雄鱼,将F1的雄鱼分别与正常雌鱼进行杂交,若F2性别表现为 只有雄性 ,则该雄鱼为超雄鱼。
    解析 (1)莫桑比克罗非鱼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霍诺鲁姆罗非鱼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若F1性染色体组成均为XZ,性别为雄性,则需要以莫桑比克罗非鱼(XX)作为母本,霍诺鲁姆罗非鱼(ZZ)作为父本杂交获得。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XX表现为雌性,XY表现为雄性,若F1性染色体组成均为XZ,性别为雄性,说明Z染色体与Y染色体表现出相同特点。(2)利用雌激素处理莫桑比克罗非鱼的雄性仔鱼,可以使其雌性化,得到转化系雌鱼,说明生物的性状表现由基因决定,同时受环境影响。利用转化系雌鱼(XY)与正常雄鱼(XY)杂交,根据分离定律可推测F1中正常雌鱼(XX):正常雄鱼(XY):超雄鱼(YY)=1:2:1。为区分F1中的正常雄鱼(XY)与超雄鱼(YY),可将F1的雄鱼分别与正常雌鱼(XX)进行杂交,图解如下:
    性染色体组成
    XX
    XXY
    X
    XY
    果蝇的性别




    人的性别




    杂交组合
    P
    F1
    F2

    短尾突变体×短尾突变体
    灰色短尾
    灰色短尾

    短尾突变体×野生型
    灰色长尾
    灰色长尾∶灰色短尾=3∶1

    黄色突变体×黄色突变体
    黄色长尾∶灰色长尾=2∶1
    黄色长尾∶灰色长尾=1∶1

    黄色突变体×野生型
    黄色长尾∶灰色长尾=1∶1

    子代
    表型
    野生型果蝇(只)
    突变型果蝇(只)
    F1
    77♀
    73♂
    F2
    63♂:60♀
    102♂:98♀
    遗传图解
    F1表型
    若该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

    子代都表现为丝状触角或子代雌雄昆虫的触角均为丝状:棒状=1:1
    相关试卷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3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3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共6页。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微专题3基因分离定律的重点题型: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微专题3基因分离定律的重点题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微专题4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分析: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微专题4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分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3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