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清远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数学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清远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英语无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清远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政治无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清远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地理无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清远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物理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2024清远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无答案
展开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有删改)
材料二:
乡土作为人类诞生的摇篮,成了人类共同拥有的童年记忆。当人类成群结队地涌向文明发达的城市之后,人们的情感与乡土仍然有着不能阻断的精神联系,乡土成了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也是滋补作家的肥沃土壤。马克·吐温对家乡密西西比河的乡村生活的描摹,福克纳对美国南方风情画般的描绘,以及屠格涅夫、契诃夫、托尔斯泰对俄罗斯的广阔草原、森林和乡村生活的由衷赞美,都已证明乡土像母亲一样孕育了诸多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在中国,从乡土小说的奠基者——鲁迅、茅盾、沈从文、废名,到后来的汪曾祺、孙犁、莫言等,他们始终痴情地关注着那片充满苦难与温情的乡土。
一般意义上的“乡土文学”作家是以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这是相对于其他生活领域(如城市、军营、知识界等)而言的。这些“乡土作家”特别地关心乡间外观上和一般生活形式上区别于其他生活领域的特色,他们努力追求自己笔下乡间的独特性,并一律带有较为浓重的“乡恋”色彩。与此不同,莫言笔下的乡间世界基本上是在同一空间内展开的。高密东北乡,中国一个古老、充满苦难的乡村,它不是历史主义者眼中的某个特定阶段的乡村,而是一块永恒的土地,被时间滤去了历史附着在乡村生活表面的短暂性特征,其生活呈现为最基本的形态:吃、喝、生育、暴力、死亡……他努力书写高密东北乡人的贫苦,写出他们的艰难抗争,写出他们虽贫困却有着不屈的精神、美好的道德与淳朴善良的人性,表现了作家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园去整合现实、祈求故土复兴的美好愿望,成就了他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高度。
(选自黄志刚《莫言小说乡土情结探源》,有删改)
材料三:
乡土情结作为中国人集体潜意识里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由农耕文明和儒家思想演化而来,其基本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其一,归隐山林的乡土情结。归隐山林源于志士或诗人对世俗社会人情世故的厌恶,更是对乡土自然的内心向往。他们远离尘世的喧嚣,而甘享乡居的宁静。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最形象的注解。
其二,思念故乡的乡土情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乡思亲本身就是一种浓厚的乡土情结,正是这种乡土情结的存在,即使“少小离家老大回”,但乡音始终未改。对于故土,国人始终是难以割舍的。
其三,衣锦还乡的乡土情结。《史记·项羽本纪》中写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项羽为何乌江自刎?从这句诗中可窥其因。衣锦还乡的乡土情结是人的欲望和价值扩大化的一种体现。因为在很多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事业的成功只有得到乡人的认可才是最大的荣耀。
(选自高申贵《关于中国人乡土情结的文化思考》,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口流动率小,区域间接触就少,由此产生地域上的限制,因此乡土社会具有地方性。
B.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自由”不同在于,人们遵行规矩便可获得自由,无须法律保障。
C.在乡土社会,人们的熟悉感是在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这在法理社会不易形成。
D.中国人的信用是在乡土社会习得养成的,而在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信用就不具有可靠性。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乡土成了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也是滋补作家的肥沃土壤,孕育了一大批“乡土文学”作品。
B.文中的“与此不同”,是指莫言描绘的乡间基本在同一空间,被时间滤去短暂性特征,而呈现出生活最基本的形态。
C.乡土情结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特点之一,其产生与农耕文明、儒家思想密切相连,很多古诗文都表达了这种心态。
D.莫言的乡土小说着力追求心中的理想家园,寄予对故土复兴的美好愿望,远胜于中国人乡土情结的三种基本类型。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证明乡土社会“熟悉性”的论据的一项是(3分)
A.“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
B.“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C.“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绝不会因之认错了人。”
D.“有人在你门上敲着要进来,你问:‘谁呀?’门外的人会回答你一个大声的‘我’。”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某市高中学校准备联合开展关于“乡土文化”的主题研习活动,作为学校代表,小刚想就上述三则材料做成一个演示文稿,准备在活动中做汇报。请你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为小刚撰写一份发言提纲。(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借 粮
王愿坚
一九四九年渡江之后,我们这支部队接受了新的任务,沿着闽赣边境的崇山密林,向敌人溃逃的东南边疆前进。这时,我在这支部队的先头团政治处工作,被分配到前卫营搞借粮。
这天,接到了参谋处发出的行军路线。打开地图一看,我们营的宿营地点是在崇安县境一个叫作灵田的村子。这个村子虽然在大山丛中,但估计至少也有二百多户人家。我兴冲冲地上了路。①可是当我走了一夜,从拂晓的晨雾里看清了这个村子的面貌时,像一跤跌到水井里。这哪里是个村子,简直像个乱坟岗: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子,遍地是碎砖烂瓦,屋里地上的茅草,有一人多深。
几百人待在这里,不论怎么样也得先想想办法呀。我喊过通信员小吴,一道沿着荒草小径,向那些竹篱小院走去。②太阳越升越高,我那颗心却越来越往下沉;这些人家不是妇女就是小孩,一看都是一些贫苦人家,不用说借粮,就是找个向导也困难了。
我们正失望地往回走,突然小吴喊了声:“老大爷!”我抬头一看,一位老大爷的身影一晃闪进一家院子不见了。我们赶忙也跟进院去,只见那位老大爷正在低着头整理什么,听到脚步声,抬头瞟了我们一眼。
我放大嗓门向他解释:我们是人民解放军,想临时借用点粮食……他只是淡漠地望着我们。没办法,我只好招呼了一声通信员:“走!”小吴倒不知愁,边走还哼着:“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
走出大门没有几步,忽然后面脚步匆匆,那位老人跟着赶出来了,忽然喊道:“喂,小伙子……”
我们又莫名其妙地站下来。只见那老人紧三步赶上来,伸手拉住小吴,把他推了个半转身,抓着小吴背的挂包,端详起来。他脸上刚才那种怒气冲冲的神色没有了,换上了一副惊喜的笑容。他看了半天,小心地问:“你们是中央军?”
“不,我们是人民解放军,就是过去的红军,现在回来了!”那时候咱们人民解放军还没有什么特殊的标志,我只好这样回答他。
彼此一谈,话就多起来。老人像见了多年不见的子女,激动着,絮絮叨叨。从老人的谈话里,我才知道这块儿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后期,就建立过革命政权。像南方所有老根据地一样,自从红军长征北上之后,遭到了国民党反动军队、地主、恶霸疯狂地摧残。
老人满怀感情地说:“当年红军临离开这里的时候说过:我们会回来的。③我们就是靠这些话,才活到今天啊!”
本来,我们真想纵情地谈下去,和这位革命老人叙叙离别之情,但是部队吃饭要紧哪,我只好把话转到借粮的问题上。我抱歉地说:“大爷,按说你这儿受了这么多苦,是不应该再让你受累了,可是……你看看,能挪就挪一些,要不,咱再想办法……”没等我说完,他把我的肩膀一拨,打断了我的话,伸手从屋角抓过一把铁锹递给我,说:“走!”就一步跨出了门。
我们都被他这突然的动作弄得糊里糊涂,接过铁锹,怔怔地跟在他后面走着。出了门,拐了个弯,来到一座破烂房框子跟前。他朝一堆碎瓦指了指,说:“帮一手吧!”一头就刨下去。碎瓦刨光了,是一堆新土;新土出清了,是一块木板;木板揭起来,是一个大瓦缸;把缸上的稻草拿掉,原来是满满的一缸白米。
“怎么样?上等白米!百十口人吃一顿足够了!”老人指着米得意地说,“前天来过的那些国民党兵,连一顿红薯秧子都没吃到熟的。”说着,他又纵声地笑了。
我却没有笑,激动地拉住老人的手,说:“老大爷,谢谢你!找秤来吧!我们借用一部分。”
“什么,秤?我没有那玩意儿,也不用那玩意儿!”他又恢复了刚才说话时那种执拗的神气。“不,上级有规定,这是借粮救急,称一称,有个数,以后咱们政府好还你!”“还干吗要还,自己的人吃了还要还?”看样子,刚才我的解释算白说了。我还想再给他说个明白,他摆了摆手说:“算了,来,帮我把它弄上来!”
我们把米缸抬上来,搬到屋里。刚放实,他又说了:“你快叫人来做饭——走了一夜,早吃早歇息!米不够,一会儿就凑了来。”说着,从墙上摘下一只老牛角,撇着腿,一颠一拐地走出去了。刚走到门口,又拐回来说:“米,都下锅!锅不够大,到外面找;你就说程元吉——程老三说让用的!”
他走出去没多久,村头就传来一声声悠长的牛角号声。我向四处望望,西面山梁上、树丛旁、竹林边出现了人影——村里的青壮年随着号角的召唤都回来了。
我打发小吴去报告营长,并叫炊事员带杆秤来。炊事员来了以后,我把米的一半倒在米箩里,称了称,六十斤,满够营部吃的了。让炊事员淘米下锅,我赶出去再找那位程老大爷。转了一圈没找到。当我转回来时,却意外地听到了这老人的大嗓门:“……反正已经洗了,不吃怎么办?”我知道出了事,一步跨进去,可不是,原来那老人早已回来,瞅瞅炊事员不注意,舀了一盆水,把瓦缸里的米一股脑儿都洗了。
接着,程老爹告诉我,村里的人都回来了,一说就凑出了七百多斤粮食,还凑了些青菜、笋芽、鸡蛋……
这样一来;全营一天的吃饭问题就这么顺顺当当地解决了。我怀着极其兴奋、感激的心情,随着老人挨家办理了借粮手续;为了照顾人民的生活,又退回了一部分粮食——可是真费了不少的唇舌。
(节选自王愿坚《三张字条》)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描述“我”看到村庄荒凉破败的情状:感到浑身冰凉,担心不能完成借粮任务。
B.程元吉一听到小吴唱红军歌曲,就立刻对“我们”有了全新认识,马上就和我们交流。
C.村民凑了很多粮蛋菜,我们又费尽唇舌退回一部分,体现了解放军部队与百姓互帮互爱。
D.句子③充分体现了村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也解释了人民解放军赢得战争胜利的力量源泉。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所在部队的新任务反映了当时的革命形势,交代了“我”新分配的任务,并为下文“我”遇到的有关故事做好铺垫。
B.句子②用太阳之“高”和“我”内心之“沉”的细节来巧妙对比,体现“我”对可能无法完成工作的担忧并引出程元吉出场。
C.文中交代“程元吉知道我们是过去的红军”情节时,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来刻画程元吉,体现出人物刻画细致的特点。
D.村民埋米、青壮年躲藏等细节侧面反映国民党军队抢粮抓人的残暴,与解放军借粮后挨家挨户办理借粮手续形成了鲜明对比。
8.程元吉这一人物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设置误会、制造冲突能造成情节的波澜,增加可读性,是小说创作的常用技巧。本文和茹志鹃《百合花》中“借被”的情节都体现了这一技巧。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二:
严生①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吾实不敢当也。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师友箴》②,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
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耶?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闭口耶?
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白。
(选自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有删改)
[注]①严生:严厚舆秀才,曾问学于柳宗元。②《师友箴》:柳宗元所写的一篇谈论从师交友的文章。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苟去A其名B全C其实D以其余易E其不足F亦可交G以为师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爱其子”的“爱”指爱护,这和“不敢倦,不敢爱”中的“爱”意思相同。
B.“行且求中以益己”的“益”指充实,这和“是故圣益圣”的“益”词义不同。
C.士大夫,是指古代官僚阶层,也指有名望、有学问的读书人,《师说》中指前者。
D.足下,是对他人的敬称,先秦时期用以尊称国君或同辈,后来多用以尊称同辈。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认为“句读”是小的学问,并不属于他所主张的师者“传道受业解惑”的内容。
B.从材料二看,严生是要拜柳宗元为师的,而柳宗元颇有顾虑,尤其害怕被世人嘲笑。
C.柳宗元认为圣人是不容易做的,又自认为才能比不过韩愈,因此拒绝严生向他问道。
D.从两则材料看,韩柳时期的唐朝社会风气是以从师学习为耻的,尤以贵族阶层为盛。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4分)
(2)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4分)
14.材料二结尾提到“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其中的“世俗累”在材料一中有哪些具体体现?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5~16题。
插 秧 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 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 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 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田歌(节选)①
唐·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②如《竹枝》。
[注]①这是刘禹锡担任连州刺史时写的一首诗。②嘤咛:轻声细语。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诗前两句是说插秧时节,全家无论男女老幼,一齐到田间劳动,人人各司其职。
B.杨诗三四句运用比喻,把斗笠、蓑衣分别比作盔、甲,营造出紧张的劳动气氛。
C.刘诗前四句描写田园风光,通过白描和比喻,想象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D.刘诗五六句写到农夫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在白水之中,色调分外和谐。
16.同样是赞美劳动,两首诗所描绘的劳动者形象和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 ▲ , ▲ ”两句运用叠词,描绘出一幅迷蒙隐约的美丽画卷,极具生活气息。
(2)《涉江采芙蓉》中,“ ▲ , ▲ ”两句写出了游子从眼前想到此后生涯,想到两个相爱之人却不能相聚相守,游子的情绪更加黯然销魂。
(3)苏轼在《赤壁赋》开篇借“ ▲ , ▲ ”两句描绘秋风微拂下的秋江,表现自己怡然平静的心境。
(4)虽说泰山险不过华山,雄不过恒山,但登泰山也是非常艰辛的,尤其是在天气恶劣之时,正如姚鼐在《登泰山记》一文中所写“ ▲ , ▲ ”。
(5)即将到来的2024年是龙年,央视官宣2024年春晚主题为“龙行龘龘, 欣欣家国”。龘(dá),意为腾飞。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龙”在古诗文多有出现,比如“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生活中,我们时常感到疲惫。有人认为疲劳是体质问题,有人认为疲劳是正常生理现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A 。
人的精神和体力在一定时间阶段里是有限的。长期劳动过后,身体很自然地会进入疲劳状态,之所以认为疲劳实际上是一种中毒现象,是因为当人们的肌肉工作时,血液中会产生大量的尿酸、乳酸、氨等物质,形成疲劳素, B 。同时,疲劳素进入人体细胞后,细胞的活力和清除毒素的能力有所下降,这样会影响细胞正常的生长和死亡程序,①同时会促使人体各种器官功能性紊乱。 C ,容易感冒生病,②就是因为劳累减弱了身体的抵抗力。
不过,③我们倒也不用谈“毒”色变,④疲劳在劫难逃,只要好好休息就能缓解。当人体在休息时,身体内的这种疲劳素的产量就会降低,分解也会适当加快,疲劳感就会逐渐消退。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上天的考虑,也许是对的。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的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20.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慢慢”“处处”“渐渐”,说说它们和“慢”“处”“渐”相比,语意上各有什么不同。(3分)
21.下列句子中的“又”与文中加点的“又”,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
B.她们故意一遍又一遍地问她:“你们那儿一天吃几顿饭?”
C.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D.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格言联璧》中有不少口耳相传的至理名言阐释了读书治学的道理,为求学者指明学习之道。像“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说的是读书最可贵的在于能够质疑,有疑问才能使人开始思考;读书在于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才能最终弄清道理而有所成就。反观现在,许多人读书并不如此。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宣城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4宣城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杭州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4杭州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4,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04,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