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286107/0-17061597148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286107/0-17061597149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286107/0-17061597149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1至4页,第Ⅱ卷(非选择题)4至6页,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华传统文化蕴含大量化学知识,下列关于“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为铜”的过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铁釜中的铁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C.用红色激光笔照射胆矾溶液,能看到光亮的通路 D.铁的氧化性比铜强
2.将某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或者)露置于空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两端的物质均为碱性氧化物 B.②两端的物质都为钙盐
C.③两端物质间发生复分解反应 D.④两端的物质间不反应
3.实验时要根据物质性质明晰原理,注意安全操作.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将用剩的钠块放回原试剂瓶中保存
B.金属钾着火用沙土盖灭
C.炽热的铁水注入潮湿模具成型
D.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内验证与水反应产生
4.用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含有数目为
B.呼吸面罩中完全失效,转移电子数目为
C.和的混合气体含氧原子的数目为
D.常温常压下与足量的铁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铝制餐具可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B.应用储氢合金可解决液化氢气耗能高、储存不便等问题
C.可做食用碱
D.五彩缤纷的烟花所呈现的是金属元素的焰色
6.我国在可控核聚变研究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符号可以表示为T B.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C.的中子数为2 D.粒子的质量相同
7.钠、铁、铜等金属在空气中容易变质腐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很活泼,在湿润空气中久置变质为
B.表面包裹一层植物油可以减缓锈蚀
C.生活中大量使用铝制品的原因是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D.古铜器表面生成铜绿,说明铜在空气中腐蚀时和参与反应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氯气通入溶液:
B.氯水中次氯酸见光分解:
C.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9.下列实验中仪器使用合理的是( )
A.用慑子夹持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B.用坩埚蒸发食盐水得固体
C.用分液漏斗、铁架台、烧杯完成过滤操作 D.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钾元素的焰色
10.实验室中下列物质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B. C. D.
11.某同学配制溶液,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A.应选用规格的容量瓶 B.图甲为将烧杯中热的溶液转移至容量瓶
C.图乙是定容操作,胶头滴管应伸入容量瓶内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12.右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相关推断不合理的是( )
A.a是一种清洁能源 B.c、d都能与溶液反应
C.b形成的两种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D.b转化为d需加氧化剂
13.短周期主族元素A、B、X、Y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与X同主族,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B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C.B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离子个数比为的离子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
14.市售“84消毒液”显碱性,其有效成分是.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制备“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
B.加入溶液有沉淀生成,证明“84消毒液”中含有
C.消毒液作用于物体表面时适当放置一段时间效果更好
D.用次氯酸盐代替做消毒剂,存储更方便、使用更安全
15.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设计恰当的是( )
A.A B.B C.C D.D
16.下列实验现象与操作相对应的是( )
A.A B.B C.C D.D
17.下列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18.某小组测定中杂质的质量分数,设计实验:取固体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经干燥后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下列方案评价不合理的是( )
A.若换用盐酸溶解固体则不易达到实验目的
B.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前可经浓硫酸干燥
C.碱石灰盛装在如右图仪器中
D.该方案中只测得m和n无法计算出的质量
19.是一种常见化工原料,工业上可通过电解熔融制备金属.下图中a为含钠化合物,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a是 B.b是
C.中只含共价键 D.在水中的电离可表示为:
20.已知反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X是 B.是还原产物
C.每生成,共转移电子 D.反应中的得到电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21.(13分)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钠与水的反应,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用品]、水、石蕊试液、玻璃片、小刀、滤纸、________、烧杯
(2)[实验设计与实施]
(3)[结论]可由现象________(填序号)证实猜想.
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________.
22.(15分)人体内含有60多种元素,其中C、O、等为大量元素,、I等为微量元素.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图1 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大量元素中位于同周期的是________(填名称);C、O构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根据图1,铁元素所有核素的质子数均为________.
(3)根据图2,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
(4)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用“>”、“<”、“=”填空.
①碱性:________;②还原性:________
(5)实验比较金属性以及、I非金属性.
23.(6分)右图是饮用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阅读标签并计算.
(1)每瓶水最多含的物质的量
(2)镁离子浓度最大时的物质的量浓度.
24.(13分)电子工业中常用覆铜板为基材制作印刷电路板,原理是利用溶液作为“腐蚀液”将覆铜板上不需要的铜腐蚀,使用后的“腐蚀液”可回收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腐蚀电路板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过量试剂①为________;过量试剂②为________.
(3)鉴别滤液③中的金属阳离子,应滴加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
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取滤液③加入试管中,逐滴加入溶液.填写下列表格:
25.(13分)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模拟工业生产氯水和漂白粉.
A B C D E
(1)气体发生装置A应选用________(填“甲”、“乙”或“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甲 乙 丙
(2)装置B中试剂为________.
(3)制备氯水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装置D用以制备漂白粉,三颈烧瓶中盛装冷的________(写试剂名称);采用多孔球泡而非常规导管导气的原因是________.
(5)探究新制氯水的性质:用胶头滴管将氯水滴加到含有酚酞的稀溶液中,当滴到一定量时,红色突然褪去.
①[提出猜想]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猜想Ⅰ:氯水具有漂白性;
猜想Ⅱ:________.
②[验证猜想]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_,若溶液变红,则证明猜想Ⅱ正确;反之则猜想Ⅰ正确.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1.A 2.D 3.C 4.B 5.A 6.D 7.C 8.C 9.D 10.B 11.A 12.B 13.D 14.B 15.D 16.B 17.A 18.D 19.D 20.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21.(13分)
(1)镊子(2分)
(2)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且原子半径大,在化学反应中极易失去电子(2分)
①钠与水反应迅速,有气体生成(1分)
②钠块熔化成光亮的小球(1分)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2分,反应放热1分,熔点低1分) ③蓝(1分)
(3)③(1分) (3分,方程式1分,双线桥2分)
22.(15分)
(1)碳、氧(2分) (1分) (2)26(1分) (3)第四周期族(2分) (4)>(1分) <(1分)
(5)Ⅰ.氨水(1分) Ⅱ.颜色变为棕黄色(1分) 作空白对照组(1分) Ⅲ.②(2分)
Ⅳ.的非金属性强于I(2分,或者的氧化性大于,其他合理也可)
23.(6分)
(1)(3分,过程1分,计算结果1分,单位1分)
(2)(3分,过程1分,计算结果1分,单位1分)
24.(13分)
(1)(2分) (2)铁(1分) 盐酸(1分)
(3)溶液、氯水(2分,各1分,顺序错不得分)
先没有明显的现象,滴加氯水后溶液变红(2分)
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2分)
(4)(1分) (2分)
25.(13分)
(1)乙(1分) (浓)(2分)
(2)饱和食盐水(2分) (3)装置C(2分)
(4)石灰乳(1分) 增大氯气与石灰乳的接触面积,提高氯气的吸收速率和利用率(2分)
(5)氯水显酸性,消耗(2分) 溶液(1分)
说明:
1.本试卷中其它合理答案,可参照此评分标准酌情给分.
2.方程式未写条件或条件不完全、不写“↓”或“↑”均扣一分,不配平不得分.
A
B
C
D
实验目的
制备胶体
观察钠燃烧的现象
证明热稳定性:
实验室收集氯气
装置
操作
现象
A
向固体滴加几滴水,用温度计测定温度变化
温度升高
B
用玻璃棒蘸取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涂抹在试纸上
试纸变蓝
C
在盛有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D
将镁条投入冷水中,滴加两滴酚酞,充分反应
无明显现象
猜想
钠可能具有强还原性,依据是________
实验
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加几滴石蕊试液,取绿豆大小的一块钠,吸千表面煤油,放入水中
实验现象
分析及结论
①钠浮于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小;________
②钠形状的变化:________
________
③溶液变为________色
有碱生成
目的
比较的金属性
比较、I的非金属性
选择试剂
氨水、溶液、溶液、溶液、盐酸
新制氯水、溶液、蒸馏水
装置
操作及现象
Ⅰ.①向试管中加入溶液,然后滴加过量的________,直至不再生成白色絮状沉淀.
②将生成分装两只试管,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盐酸,另一支试管中滴加溶液.观察到两只试管中沉淀均完全溶解.
③换成溶液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只能在盐酸中溶解.
Ⅱ.如图所示,向点滴板孔穴1、2中滴加溶液.
孔穴1内现象是________
孔穴2的作用是________
解释
Ⅲ.由上述操作________(填“①”、“②”或“③”)可知: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结论:金属性
Ⅳ.由孔穴1内的反应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饮用矿泉水
净含量:
配料表:纯净水、硫酸镁、氯化钾
保质期:12个月
主要成分:水
钾离子:
镁离子:
氯离子:
硫酸根离子
序号
现象
用方程式解释现象
①
开始无明显现象
________
②
稍后出现白色沉淀
③
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红褐色沉淀
________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可用简易量热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天府新区实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模拟化学试题(2)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天府新区实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模拟化学试题(2)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P-31,600 0 g 氢氧化钠固体,5 g 的 NaClO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 56,5 ml Na2O与0,5 g HClB.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