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生物的出现B.水体的运动C.风的形成D.火山的喷发
2.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A.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上海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雅丹地貌是发育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沉积岩或沉积物上的风蚀地貌。左图示意新疆罗布泊地区雅丹地貌分布,右图示意②观测点雅丹地貌的空间形态及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该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4.左图中①、②、③三个观测点开始发育雅丹地貌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
5.研究发现,河流在罗布泊②地雅丹地貌形成过程中有较大影响,其影响包括( )
A.河流堆积扩大雅丹总体面积B.河流堆积减小雅丹相对高度
C.河流侵蚀削低雅丹单体顶部D.河流侵蚀拓宽雅丹单体范围
2021年8月,《古脊椎动物杂志》在线发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关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古近纪豫鼠新种的研究成果。新发现的豫鼠化石是已知所有豫鼠种类中个体最大、齿冠最高、齿尖齿脊最壮的一个种,因此被命名为粗壮豫鼠。下图为粗壮豫鼠上颌骨化石的CT三维重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根据新发现的豫鼠化石,推测豫鼠属呈现的演化趋势是( )
A.颊齿逐渐变小B.齿冠高度增加C.个体重量减轻D.齿尖齿脊变细
7.粗壮豫鼠所在的地质年代( )
A.铁、金、镍、铭等重要成矿期B.蕨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森林
C.地质历史上唯一重要的成煤期D.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形成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增强作用,用玻璃瓶设计了以下实验(左图)并获取了相关数据(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8.二氧化碳之所以对温室效应有增强作用,其主要是因为它( )
A.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B.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使大地增温
C.破坏臭氧层,增加到达地面的紫外线D.通过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9.实验小组认为两组实测数据的差距与预估相比不够显著,下列改进措施合理的是( )
A.将瓶子悬空放置B.将内瓶底涂成黑色
C.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D.将纵坐标间隔扩大
读某区域两个时刻等压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20时时,黄海地区的风向为( )
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南风D.偏北风
11.下列四地中,风力明显加大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2.图中20时,M地与丙地相比,其风力大小及主要原因是( )
A.大,M地地面摩擦力小B.大,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C.小,M地地面摩擦力大D.小,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又称除霾塔。位于西安市的除霾塔,主体由空气导流塔和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如下图)。玻璃集热棚棚顶由镀膜玻璃组成,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铺鹅卵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符合白天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的示意图是( )
A.B.
C.D.
14.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的环境条件是( )
A.晴朗无风的白天B.晴朗无风的夜晚
C.阴雨多风的白天D.阴雨多风的夜晚
15.地面铺鹅卵石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白天的除霾效率B.提高阴雨天的除霾效率
C.减小集热棚内外的温差D.降低集热棚内的夜间温度
海洋中上下层水温的差异,蕴藏着一定的能量,称为海水温差能(或海洋热能)。人类利用它可以发电,且温差越大,发电量越多。如图示意太平洋某经线上①、②、③、④海域水温随深度的变化。据此下面小题。
16.利用海水温差发电最多的海域是( )
A.①B.②C.③D.④
17.表层海水密度由大到小依次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
18.海水温差发电与陆地水能发电的共同优点是( )
A.投资成本少B.技术要求低C.清洁无污染D.发电量稳定
为完善洪水排泄的缓冲功能,江苏省某高校试点建设“海绵校园”。下图为该高校试点建设的“海绵校园”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海绵校园”对水循环影响最显著的环节是( )
A.降水B.蒸发C.下渗D.水汽输送
20.下列有关“海绵校园”说法正确是( )
A.铺设透水砖增加了地表径流B.绿化面积增加有利于截蓄降水
C.蓄水池增加了地表径流总量D.海绵校园建设降低了空气湿度
海水盐度与冰点(水的凝固点温度)呈负相关。下图为“哈得孙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哈得孙湾海水盐度比同纬度其他海区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②入海径流③海区封闭程度④海水水位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2.哈得孙湾海区( )
A.表层盐度自南向北降低
B.开始结冰时间较同纬度海区晚
C.表层盐度夏季较冬季低
D.全年通航时间较同纬度海区长
下图为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成员在武夷山东、西坡考察山地植被时绘制的两坡相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3.该小组成员对山地矮林的描述为:矮林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且多低矮,树干弯曲多分枝。据此推测,此地山地矮林的生长环境可能为( )
A.低温、湿润、多风B.高温、干燥、无风
C.低温、湿润、无风D.高温、干燥、多风
24.影响武夷山相同植被带在东、西坡分布的海拔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C.地形D.土壤
丹霞同学暑假在我国旅行时拍到了甲、乙、丙、丁四幅景观图(见下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对甲、乙两图分析合理的是( )
A.甲地貌区降水丰富,流水侵蚀显著B.乙为丹霞地貌,风化作用形成
C.甲地貌区降水较少,导致植被稀疏D.乙地貌为风蚀蘑菇,风力沉积而成
26.丙图河流地貌发育过程中( )
A.受惯性力作用,右岸侵蚀严重B.受两侧山地影响,侧蚀作用加强
C.河流下游落差大,河道明显加深D.可能发生裁弯取直,形成牛辄湖
27.丁地貌由顶部到边缘( )
A.沉积物粒径越来越大B.海拔高度越来越高
C.河流水道越来越分散D.沉积厚度越来越大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其含量与气候、植被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人类活动等有关。下图示意我国伊犁河谷不同植被带0~10厘米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影响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层深度B.降水C.海拔D.人类活动
29.土壤有机碳通过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是土壤碳与大气二氧化碳交换的主要形式,若草地开垦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会发生明显变化。推断该土地利用的变化可能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
A.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B.减弱了土壤有机碳的分解
C.全球气候变暖加剧D.南极地区臭氧空洞加剧
室外滑雪作为一项体育休闲项目,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滑雪场的雪来源于自然降雪和人工取水造雪。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0.图示丙地与戊点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
A.599米B.699米C.799米D.899米
31.某旅游公司决定在该区域投资修建一个现代化滑雪场地,图中最合理的地方是( )
A.甲B.乙C.丙D.丁
当地时间2021年10月7日22时41分,在山脉连绵的日本千叶县(35.6°N,140.1°E)西北部发生了6.1级地震,震源深度80km。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2.此次地震最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
A.滑坡B.山洪C.泥石流D.火山喷发
33.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①若在室内,躲到大房间
②若在室内,用棉被护住头部
③若在室外,避开高大建筑
④若在室外,尽量躲到大树上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年“抗疫”期间,各省借助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推出加强疫情防控的创新举措—健康码。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程记录,综合用户填写的信息,形成红、橙、绿不同颜色的健康码。下图为某用户健康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不同颜色健康码的生成与使用,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数字地球
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遥感技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5.健康码能够识别居民疫情健康信息的原理是借助手机的以下功能( )
①查询疫情分布
②记录移动轨迹
③获取每日体温
④共享用户信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3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图1为“四川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材料二: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材料三: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穿堂风”形成的地理原理是________,图中“林草地面”和“石子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比较图1中“穿堂风”气流的流入区和流出区气温(T入、T出)、气压(P入、P出)差异________,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图2中的________(填数字)。
(3)与低碳生活密切相关的是图2中的________(填数字)环节,低碳生活可以使这一环节________(增强或减弱)。
(4)结合图2回答,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________,大气温度升高,同时________增强,从而达到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5)暑假去西藏旅游,需准备防晒霜、厚衣服等物品,这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区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气温低的缘故,请解释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气温低原因________。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高一期末复习期间,小慧同学对地理必修一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梳理,手绘了水循环的示意图,并结合绘图把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进行了适当总结。地理老师大明发现小慧的知识梳理和归纳有待完善和修订,请你帮助小慧同学一起来完善和修订。
37.水循环示意图中,缺失的两个环节是________和________。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图示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____。
38.关于植被的总结中,对________(填“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的描述有错误,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
39.对乙地土壤深厚原因的叙述有误,应改为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________(填“较快”或“较慢”),________能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40.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________共同构成的。按照存在位置和状态,水可以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________与人类社会关系最密切。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火山喷发是地下岩浆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喷发的过程,属于内力作用导致,与太阳辐射无关,D正确;太阳辐射为地球上水循环、大气循环以及生物循环提供了动力,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万物生长靠太阳,因此水体的运动、生物的出现、风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ABC错误。故答案选D。
2.答案:D
解析: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A错误;上海常规能源短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B错误;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但能量较为分散,C错误;上海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推广太阳能屋顶能缓解能源紧缺,D正确。故答案选D。
3.答案:B
解析:雅丹地貌通常是指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经风化、流水冲蚀和风蚀作用形成的土墩和沟槽。表现为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读图可知,罗布泊地区长条形土墩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延伸,并且西北和东南侧有山地阻挡风力,因此排除西北风和东南风,AC错误;该地位于新疆地区,南部有青藏高原阻挡西南季风对该地的影响,西南季风对该地影响小,D错误;在罗布泊东北地区山地有缺口,东北风经过狭小山口吹入,由于两侧山地影响,狭管效应,使东北风力加大,长期侵蚀形成的。B正确。故选B。
4.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雅丹地貌是发育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沉积岩或沉积物上的风蚀地貌。罗布泊当地沉积物主要是由西侧的塔里木河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由图可看出,罗布泊最大范围能够覆盖①观测点,后来由于塔里木河来水减少,导致罗布泊面积逐渐变小,向西萎缩。①观测点最先出露地表受到风蚀,然后是②观测点,而③观测点离缩小的罗布泊最近,最后出露接受风蚀,形成雅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②观测点的位置最靠西,离塔里木河最近,因此河流带来泥沙形成的堆积物使地势逐渐升高,从而减小了该地雅丹的相对高度。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答案:B
解析:根据新发现的豫鼠化石特点,可推测豫鼠属呈现出颊齿逐渐增大、齿冠高度增加、体重增长、齿尖齿脊变粗的演化趋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答案:D
解析:豫鼠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快速发展时代为新生代。前寒武纪是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A错误;在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B错误;古生代、中生代是地质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成煤期,C错误;新生代,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奠定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且这一时期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D正确。故选D。
8.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几乎不吸收,但可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A正确,B、D错误;破坏臭氧层的是氯氟烃,而不是二氧化碳,C错误。故选A。
9.答案:B
解析:将瓶子悬空放置,瓶内空气吸收地面传播辐射的能力减弱,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减弱,减弱了效果,A错误:将内瓶底涂成黑色增加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从而增加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B正确;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则测量的不是空气的温度,C错误;将纵坐标间隔扩大不能使实测数据变化,D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山东半岛位于黄海附近,结合10月8日20时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于等压线,然后根据北半球向右偏转30°~45°可知,20时黄海地区的风向为偏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答案:C
解析:比较两图可知,丙地等压线变得更为密集,故丙地风力明显加大,C正确。甲、乙、丁处等压线变得稀疏,所以风速减小,ABD错误。故选C。
12.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20时,M地和丙地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接近,BD错误;M地地处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面摩擦力小,风力大;丙地地处内陆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面摩擦力大,风力小,A正确,C错误。故选A。
13.答案:B
解析:除霾塔利用玻璃集热棚吸收太阳辐射,使集热棚内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周边地区气温较集热棚内低,(含霾)气流从周边向集热棚内运动,经过过滤后沿导流塔上升,最终进入大气,起到除霾的作用,B项正确。
14.答案:A
解析:晴朗无风的白天,鹅卵石升温快,且集热棚吸收太阳辐射多,有利于集热棚内气温的升高,使集热棚内外的温差更大,有利于周边地区的气流向集热棚内流动,此时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A项正确。晴朗无风的夜晚集热棚内外的温差没有晴朗无风的白天大,除霾塔工作效率不是最高,B项错误。阴雨多风的天气,空气中的霾大多被沉降或吹散,空气质量较好,除霾塔工作效率不高,C、D项错误。
15.答案:A
解析:鹅卵石比热容小,升温快,可以在白天吸收热量,提高白天棚内温度,进而提高白天的除霾效率,A项正确。地面铺鹅卵石对于提高阴雨天的除霾效率作用不大,B项错误。增大集热棚内外的温差有利于提高除霾效率,减小集热棚内外的温差不利于提高除霾效率,不是地面铺鹅卵石的主要作用,C项错误。降低集热棚内的夜间温度,不利于夜间棚内空气上升,不利于除霾,D项错误。
16.答案:A
解析:题干中指出:海水温差发电,是利用海水中上下层水温差异,温差越大,发电量越多。结合图中可知:①海域表层水温最高,④海域表层水温最低,各海域底层温度差异不大,故海水上下层水温差异最大的是①,其温差发电量最多,故选A。
17.答案:D
解析:影响海水密度主要因素是温度、盐度和深度,其中影响表层密度最主要因素是温度,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小,从图中可知:四海域表层水温是①>②>③>④,推测海水密度是④>③>②>①,故选D。
18.答案:C
解析:与陆地水能发电相比,利用海水温差发电投资大,技术要求高,AB错误;其共同点都是清洁能源,无污染,可再生,发电不稳定,C正确,D错误,故选C。
1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为完善洪水排泄的缓冲功能”,结合图上信息增加绿化面积和铺设透水砖,可知“海绵校园”建设中增加绿化面积和铺设透水砖主要是为了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轻内涝,因此“海绵校园”对水循环影响最显著的环节是下渗,C对;故选C。
20.答案:B
解析:增加绿化面积可有效地截留蓄积雨水,增加下渗,铺设透水砖也主要是为了增加下渗,增加地下蓄水池的水量从而减少地表径流总量,B对,A、C错;海绵校园的建设有利于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增加植物的蒸腾,可增加空气湿度,D错。故选B。
21.答案:B
解析: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溶解度等。该海域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四周陆地径流注入越多,盐度越低;该海区较为封闭,只有北部一个出口,与外界海水交换少,②③正确,与太阳辐射、海水水位无关,①④错误。选B。
22.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哈得孙湾北部与外界海水有交换,盐度较高,表层盐度自南向北升高,A错误;由材料可知,海水盐度与冰点(水的凝固点温度)呈负相关,哈得孙湾海水盐度低,从而使该海湾的结冰点较同纬度其他海区更高,使得哈得孙湾海水结冰早,全年通航时间较短,B、D错误;夏季河流径流量大,稀释作用强,表层盐度夏季较低,C正确。
2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矮林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可推测其生长环境气温较低,B、D两项排除。“树干弯曲多分枝”说明其生长环境多风,C项排除,A项正确。
24.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相同的植被带在东坡分布的上限更高,说明东坡水热条件更好,C、D两项排除。东、西坡纬度相当,热量差异较小,但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更多,水分条件更好,故主要影响因素为水分,B项正确。
25.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甲为丹霞地貌,由于当地降水丰富,流水强烈冲刷、侵蚀而形成,A正确;丹霞地貌由于山腰地势陡峻,缺土少水,植被稀疏,C错误;乙为雅丹地貌,由盛行风侵蚀形成,B、D错误。故选A。
26.答案:D
解析:丙地貌为河流侧蚀形成的河曲地貌,受惯性力作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A错误;侧蚀主要发生在地形平坦的河段,两侧山地不会导致侧蚀加强,B错误;河流下游落差较小,C错误;弯曲河道因弯曲过度,会发生裁弯取直,被废弃的部分河道形成牛轭湖,D正确。故选D。
27.答案:C
解析:图中,丁地貌为冲(洪)积扇,由扇顶到扇缘沉积物粒径越来越小,A错误;海拔高度越来越低,B错误;河流水道越来越分散,C正确;沉积厚度越来越小,D错误。故选C。
28.答案:C
解析:图示反映伊犁河谷不同植被带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较大。结合所学相关地理知识分析,山地植被类型往往取决于气候中的水热条件,而山地海拔是山地气候的主导因素。综上分析,海拔是影响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9.答案:C
解析:由题干“土壤有机碳通过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是土壤碳与大气二氧化碳交换的主要形式”可以推知,土壤有机碳的分解是大气二氧化碳的重要来源。草地开垦为农田,有利于土壤中有机碳的分解,进而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加剧,C正确。草地开垦为农田,有利于土壤中有机碳的分解,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A错误,B错误;南极地区臭氧空洞加剧与土壤有机碳的变化无关,D错误,故选C。
30.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等高距为100米,中间有一条河流,说明为山谷,故丙地的海拔范围是500~600米,戊点海拔范围是1200~1300米,故居民点的地势高差为600~800米,图示丙地与戊点的最大高差可能是799米,故C项正确,故选C。
31.答案:A
解析:甲地位于平缓谷地,有一定的起伏,适合修建一个现代化滑雪场地,A正确;乙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不适合修建一个现代化滑雪场地,B错误;丙地位于河谷,没有坡度,不适合修建一个现代化滑雪场地,C错误;丁地等高线重合,为陡崖,不适合修建一个现代化滑雪场地,D错误;故选A。
32.答案:A
解析:此次地震发生在山脉连绵的日本千叶县,由此可知,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且千叶县位于地震带上,多断裂构造,故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滑坡,A项正确。山洪和泥石流都需要暴涨洪水或者暴雨天气出现,材料中没有体现此类天气状况,B、C两项错误。地震的发生不一定会伴随火山喷发,且材料没有体现,D项错误。
33.答案:C
解析:发生地震时,若在室内,应躲到墙角或者卫生间,这些地方容易撑起一个求生空间;大房间面积较大,不利于躲避坍塌的建筑物,①错误,但符合题意。若在室内,要尽量用棉被护住头部,这样可以减轻建筑物坍塌时带来的伤害,②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若在室外,要避开高大建筑以防止坍塌造成的伤害,③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若在室外,地震容易导致大树断裂倒塌,不适合当成躲避场所,④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C项。
34.答案:B
解析:首先,需要获得用户的行程记录,需要对用户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利用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次,通过用户填写的信息、用户的地理位置以及当前疫情的实际情况,对相关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不同颜色的健康码,用到了“分析”功能,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②③正确。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面状信息的获取,数字地球是将地理信息数字化之后,借助计算机系统来管理的技术,均不是不同颜色健康码生成与使用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①④错。故选B。
35.答案:C
解析:健康码能够识别居民疫情健康信息,需要对手机所在的地理位置进行记录,借助了手机记录移动轨迹的功能,同时手机也需要共享用户信息,支持相关软件对手机定位系统的信息进行授权获取,②④正确。这种疫情健康信息的识别获取并不是利用手机进行查询疫情分布,①错。手机并不能获取每日体温,③错。故选C。
36.答案:(1)热力环流 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2)T入≥T出,P入
(3)④ 减弱
(4)地面辐射(③) 大气道辐射(④)
(5)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晴天多,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射强: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解析:(1)穿堂风利用的是石子地面和林草地面的比热容差异,从而使得地面受热不均产生空气的流动,运用的是“热力环流”的原理。林草地面的比热容大,白天增温慢,夜晚降温慢,石子地面比热容小,白天增温快,夜晚降温快,因此图中“林草地面”和“石子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2)读图,结合指向标,图中“穿堂风是近地面的风,其气流运动方向是由北向南(北风),从林草地面吹向石子地面,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流入区气流上升,气温高、气压低;流出区气流下沉,气温低、气压高。右图中①是未经削弱的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地面辐射,对应③。
(3)低碳生活主要是针对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中对应④大气逆辐射。低碳生活减少碳排放可以减轻大气逆辐射。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地面辐射,这样就能保持棚内的温度,同时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达到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5)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同时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37.答案:下渗 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大循环)
解析:结合图示以及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水循环示意图中缺少下渗和地下径流两个环节。该水循环联系了陆地和海洋,属于海陆间循环。
38.答案:落叶阔叶林 有明显季相变化 无茎花、板根现象
解析:落叶阔叶林春季发芽,秋季落叶,夏季葱绿,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无茎花、板根现象(该现象多出现在热带雨林中)。
39.答案:较慢 成土母质
解析: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乙地地形相对较为平坦,地表疏松物质被侵蚀的速率较慢,成土母质能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40.答案:岩石圈 陆地水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共同构成。陆地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与人类社会关系最密切。
山东省莱西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莱西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莱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莱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自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自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