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文字版无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294794/0-17063118992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文字版无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294794/0-170631189936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文字版无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294794/0-170631189938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文字版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文字版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范围:八年级上册全册)
说明:
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班级等。用2B铅笔把对应的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作图除外)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且不能折叠。考试结東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关系的句子(即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默写杜牧的《赤壁》。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xù mù( )
(2)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zhēn zhuó( )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3)然而它仍然wú dòng yú zhōng( ),让自己牺牲。
(4)街上行人mó jiān jiē zhōng( ),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校史是学校发展历程的见证制记载,是校园文化传承的真实写照,是历代师生
的精神凝聚。
B.3月2日,贵州梵净山惊现瀑布云海奇观,绝美的瀑布云海在山问缓缓蔓延开
来,倾泻而下,如梦如幻。
C.喷泉旁边的那几棵柏树修剪得惟妙惟肖,连叶片的数量都基本相同。
D.听闻武警官兵即将借宿学校的消息后,学生们都自发收拾书桌、清理教室,并
自出心裁地在黑板写下留言欢迎武警官兵。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否是重点学校,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能”后面加“否”)
B.该纪录片不但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互换位置)
C.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身体,二是白天经历的事情,三是儿童时期的经历。(在“身休”后面加“的状态”)
D.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还是会感到有点儿凉,有时甚至还会打寒战。(将“不管”改成“尽管”)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某学校艺术社团日前在校园宣传展板上,介绍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引发同学们的关注。
交响乐演绎鲁迅作品
著名作曲家叶小纲创作了交响乐《鲁迅》,以《社戏》为序曲,共有《闰土》《阿Q》《祥林嫂》等九个乐章,演绎鲁迅的文学作品。
京剧韵白朗诵古诗词
在《朗读者》节目中,京剧名家王佩瑜用京剧韵白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种新奇的朗诵形式,令人眼前一亮,不少年轻人也从中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
___________________
大型杂技剧《神话》借助杂技特有的肢体语言,讲述关于天地开辟、万物起源的中华创世神话。该剧编导表示:“杂技为神话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及想象空间。”
(1)细心的同学发现选文中遗漏了一个小标题,请你参照选文中的标题拟一个供社团选用,不超过10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团组织同学们讨论:艺术家们用这样的“奇葩”方式组合,到底是“奇妙”还是“奇怪”?请说出你的见解,并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盐铁官榷取茶利①,诏下,所在②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且厚③赋毒之乎!”命吏阁诏④,吏争曰:“天子诏何敢拒?吏止死,公得免窜⑤邪?”对曰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⑥。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挺身为民,卒不加劾。
【注释】①榷取茶利:通过对茶实行专管专卖而谋利。榷(què),专卖。②所在:指盛产茶叶的地方。厚:增加。④阔诏:搁置诏书。⑤窜:被流放。⑥尔曹:你们。
6.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岂不诚大丈夫哉( )(2)往之女家( )
(3)以顺为正者( )(4)威武不能屈( )
7.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每组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益昌不征茶/征于色
B.妾妇之道也/行天下之大道
C.戒之曰/必敬必戒
D.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尝射与家圃
9.请用三条“/”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对 曰 吾 敢 爱 一 身 移 暴 于 民 乎 亦 不 使 罪 尔 曹
10.根据你对甲文中“大丈夫”的理解,判断乙文中的何易于能否称得上“大丈夫”,
结合他的所作所为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纵观古今中外,许多人可以称得上“大丈夫”,请举出一位人物,并做简要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细菌与安全
①我们都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上也充满了细菌。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再多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也改变不了有害细菌让我们寝食难安的事实。人们吃出问题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细菌无关——比如河豚中毒或者对各种食物过敏,其他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
②到目前为止.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在121摄氏度下加热15分钟以上。即使没有把细菌全部杀死,剩下的也成不了气候。但是许多食物要是加热到这种程度,就没法吃了。通常的食品加工,只是把细菌的量减少到一定浓度,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就行了。
③比如说牛奶,所谓巴氏灭菌的“鲜奶”是把牛奶加热到72度左右15秒。经过这样处理,细菌量会减少到初始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在冰箱里放两三周,细菌量也不会长到对人有害的地步。如果是超高温灭菌,则把牛奶加热到135度以上,1秒钟就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细菌,即使是放在常温下也能保证几个月没有问题。当然,这都是指密封保存的情况。如果对着瓶嘴喝一口,这些处理几乎就算白做了,其中的细菌生长速度会大大增加。其他食物也是如此。
④无数食品科学家和工程师花了不计其数的工夫,想要找到比加热更好的杀死细菌的方式。然而到目前为止,最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还是加热。中餐原料有很多不注意卫生的地方,但是中餐的安全问题却不严重,关键就在于中餐一般都是经过高温烹饪、现做现吃。西方的蔬菜多数是生吃的,所以从种植、运输、保存到分销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监控。否则,沙拉吃下去,就开始拉肚子了。
⑤对于个人来说,注意食品安全,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厨房、冰箱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经常清洁(比如用酒精、醋等都有不错的效果),并且保持厨房通风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家里的食物,尽量减少存货,做饭做菜,尽量吃多少做多少。因为减价而囤积大量原料,或者做一次饭吃上一两周,都会为细菌繁殖提供广阔的天空。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再买回家保存,简直就是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
12.本文首先引出了“① ”这一说明对象,然后举例说明② 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最后说明③ 对个人食品安全的重要性。(3分)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篇介绍细菌与饮食安全的说明文,采用了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B.“人们吃出问题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细菌无关一—一比如河豚中毒或者对各种食物过敏,其他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中“绝大多数”不能删掉,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③段采用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加热在杀菌方面的功效。
D.西方的蔬菜多数是生吃的,常缺乏加热这一程序,所以很多环节要进行严格监控。
14.根据上文有关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链接材料】
小明最近总是拉肚子,妈妈带小明去医院检查,没有身体上的健康问题,医生告诉妈妈除了小明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妈妈也应该注意全家的食品安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对此,妈妈和小明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试提出合适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熟悉的声音
何佳
①从来没有想过,会对声音如此敏感和渴望。
②宅在家里的那些日子,每天从窗外传来社区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喇叭声,上午和下午,由远及近地响起来,又逐渐远去。还有哨声,是紧邻小区的消防队发出来的,每天早上6点多钟响起,7点多的时候还要再响一次,高亢嘹亮。应对疫情以来,每当听到这些按时响起的声音,就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安心,让我焦虑不安的心平静下来。
③我渴望着更多声音。向每一缕吹进窗内的风儿问好,下雨的时候,与窗前的每一滴雨交谈。我家二楼和顶楼种了花草和蔬菜。常有很多鸟儿光临,麻雀叽叽喳喳吵个不停,我也听得如痴如醉。有些菜起苔开花了,菜花招来不少蜜蜂,它们嗡嗡地鸣唱着采蜜。菜地里培育了南瓜、冬瓜、丝瓜,还种了四季豆和豇豆。一场春雨后,果蔬纷纷发芽。刚冒出土的小小芽孢,像举起的小拳头,充满着生命的力量,我仿佛能听到它们生长的声音。柑橘树、葡萄树上缀满小果子,像一串串小铃铛。花盆里的花也长得很好,月季花、绣球花的花枝上,有很多花蕾,有的已经打开,有的还在苞里。小小的、翠绿的、粉红的,一嘟噜一嘟噜的花蕾,仿佛在交谈。
④家两个多月后,我第一次上街。各种声音一起朝我耳边涌来:火锅店烫锅咕咕冒泡的声音,店铺伙计的吆喝声,挑橘子卖的果农与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路边小摊上铁铲在锅里翻动油炸三角粑的声音……也有相互打气鼓劲的声音:“生意清冷只是暂时的,哥子稳起、雄起!”
⑤“大家都稳起、雄起!”
⑥最喧闹的是高笋塘广场。
⑦馆老板吆喝:“东边客西边客,东西南北四方客,请进店里把脚歇——”
⑧这些热闹的、有人气的、熟悉的声音又回来了。我如饥似渴地倾听着这些久违而亲切的声音,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天多么的来之不易啊!
⑨春意越来越浓,好消息也渐渐多起来。我在网上购置了一些果树苗,趁一个下雨天,与两个弟弟相约回老家栽果树。老家在重庆境内的燕山乡泉水村。以前回老家,要开三个多小时车。现在高速公路从老家门口过,开车半小时就进入燕山乡。车在青山绿水中穿行,空气新鲜,景色秀美。
⑩一路上雨渐渐下大了,这是立春之后下得比较大的一场春雨,对庄稼来说,这是一场喜雨。到了老家,正是午饭时间,远远近近的乡村房舍飘起了袅袅炊烟。亲戚们都争着请吃饭,招呼的声音里透着真情实意。我们不想给亲戚添麻烦,出发前已准备好一些熟食。又到亲戚家地里拔些蔬菜,然后在大兄弟家闲置的厨房里,自己动手做起饭菜来。伴随着屋后泉水涌出的咕咕声,屋下燕儿的呢喃声,一桌饭菜很快做好。那满满一桌土生土长的新鲜菜蔬,仿佛让人听到乡村深处生机勃勃的声音,一时食欲大增。
⑪正是麦苗青、青菜花黄的季节。午饭后我上田野里走一走,一边采摘野菜,一边聆听声音。水从一丘一丘的田坎翻出来,又一丘一丘往下流。流动的声音急促而不可阻挡。河开、地开、眉开,清朗之气上升,我仿佛听见大地粗粗地呼出一口气,从呼吸的声音里听见澎湃的力量。
⑫地气升涌,心气复元。大地变得松软又湿润,水塘里的水一波波地往上鼓涌,鲜活而润泽。顶着斗笠披着蓑衣的农人,手拿锄头在培护田坎。干裂的田坎,趁着春雨要培护瓷实。大水牛正在水田里打滚。老牛大概知道,大地生机盎然,盼望多日的鲜嫩将来到嘴边。有农人在修理犁头和锄头,为春播作准备,吱吱嘎嘎的声音格外动人。正是下种的好季节,大地的脉管里仿佛也传出躁动和嚣响声,源源不断地涌现能量。这些声音恰似青山起春雷,又如天公重抖擞。我心爱的土地正在生机勃发!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5月2日)
15.第①段中,“我”为什么从来没有想过会对“声音”如此敏感和渴望?以此开篇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3分)
小小的、翠绿的、粉红的,一嘟噜一嘟噜的花蕾,仿佛在交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以《熟悉的声音》为题,第⑨段却写了以前及现在回老家的路程、路况等内容,你认为是否多余?说说你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全文,你会发现作者围绕“声音”行文,注重空间变化,试着体会一下作者的匠心,简要分析。联系生活实际,请分享你在疫情期间听到的某种声音。(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10分)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题目。
①众所周知,萤火虫的身上带有一盛灯。它会在自己的身上点燃这益灯,在黑夜中照耀自己行进的路程,这就是它成名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②雌萤那个发光的器官,长在它身体最后三节。前两节的每一节下面都会发光,形成宽宽的节形。而位于第三节的发光部位比前两节要小得多,只有两个小小的点,发出的光亮可以从背面港中卖团而在这个小昆虫的上下面都可以看得见光。
③雄萤则不一样,与雌萤相比,它只有尾部最后一节处的两个小点,且只能在下面发光。
④我曾经在显微镜下,观察过这两条发光带:在萤的皮上,有一种白颜色的涂料,形成很细很细的粒形物质—光就是发源于这里。在这些物质的附近,分布着一种非常奇特的器官,它们都有短干,上面还生长着很多细枝。这种枝干散布在发光物体上面,有时还深入其中。
⑤我很清楚地知道,光亮产生于萤的呼吸器官。世界上有一些物质,当它和空气相混合以后,立即便会发出亮光,有时甚至还会燃烧,产生火焰。此等物质,被人们称为“可燃物”。而那种和空气相混合便能发光或者产生火焰的现象,则通常被人们称作“氧化作用”。萤能发光,便是这种氧化作用的一个很好的例证。萤的灯就是氧化的结果。那种形如白色涂料的物质,就是经过氧化作用后剩下的余物。氧化作用所需要的空气,是由连接着萤的呼吸器官的细细的小管提供的。至于那种发光物质的性质,至今尚无人知晓。
⑥萤还有一个本领,就是完全有能力调节它随身携带的亮光。也就是说,它可以随意地将自己身上的光放大一些,或者是调暗一些,或者是干脆熄灭它。
⑦那么,这个聪明的小动物,究竟是怎样行动才达到它调节自身光亮的目的呢?经过观察我了解到,如果萤身上的细管里面流入的空气量增加了,那么它发出来的光亮度就会变得更强一些:要是哪天萤不高兴了,把气管里面的空气的输送停止下来,那光的亮度自然就会变得很微弱,甚至是熄灭了。
⑧每次当我想要捕捉那些十分幼稚可爱的小动物的时候,它们总是爱和我玩捉迷藏。就在刚才,我明明清清楚楚地看见它在草丛里发光,并且飞旋着,但只要我的脚步稍微有一点儿不经意,发出一点儿声响,或者是不小心触动了旁边的一些枝条,那个光亮立刻就会消失掉。
⑨然而,雌萤的光带,即便是受到了极大的惊扰,也不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比如,把一个雌萤放在一个铁笼子里,空气可以流通。然后,我们在铁笼子旁边放上一枪。面对这样暴烈的声音,萤似乎什么也没有听到,或是听到了,也置之不理,它的光亮依然如故。于是,我又换一种方法试探,取一个树枝,再把冷水洒到它们身上。但是,这种种方法都失败了,各种刺激居然都不奏效,没有一盏灯会熄灭,顶多是把光亮稍微停一下。然后,我又拿了我的一个烟斗,往铁笼子里吹进一阵烟去。这一吹,那光亮停止的时间长久了一些。还有一些竞然停熄掉了。但即刻之间便又点着了。等到烟雾全部散去,那光亮便又像刚才一样明亮了。
假如把它们拿在手掌上,然后轻轻地一捏。只要你捏得不是特别重,那么,它们的光亮并不会减少很多。总之,到目前为止,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办法让它们全体熄灭光亮。
(1)文段选自 国昆虫学家 (人名)的《昆虫记》。(2分)
(2)将下面的文段与本文对比,说说二者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4分)
萤火虫体长0.8厘米左右,腹部可见腹板6-7节,末端有发光器,可发出荧光。雄虫大多有翅,雌虫无翅,身体却比雄虫大,不能飞翔,但荧光比雄虫亮。萤火虫靠体内产生的一种化学反应来发光,通过控制发光器官内化学反应的开始与结束,以使光产生或消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文,结合相关内容,说说你所体会到的作者的科学精神。(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19.根据要求完成作文(50分)
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残留生命印记的一刻,令我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在撰脱烦恼的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也许是在震撼于自然的伟大之后,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充满阳光。
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思想积极健康,有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文字版,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综合运用,古诗文默写,鲁迅曾评价杜甫,下列说法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长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六单元;名著导读,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文字版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