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拔高训练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1页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拔高训练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空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约为0.0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气体错误的是
    A.目前使用的膜分离法从空气中分离出CO2属于化学变化
    B.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可用作大棚蔬菜的温室肥料
    C.CO2可溶于水,实验室一般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D.CO2气体通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再加热溶液,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2.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实验步骤如下:
    I、关闭K1和K2,加热c,通入足量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II、一段时间后,打开K2,继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Ⅲ、打开K1,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Ⅳ、停止通入二氧化碳,停止加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步骤I中b、d处纸花均不变色
    ②步骤Ⅱ中b、d处纸花均变色;
    ③步骤Ⅲ中烧杯内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
    ④只通过步骤Ⅱ中的现象可以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⑤只通过步骤Ⅲ中的现象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⑥只通过步骤Ⅲ中的现象可以说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A.1B.2C.3D.4
    3.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生煤炉的房间放一盆水防煤气中毒
    B.用发霉的花生榨食用油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D.使用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4.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别出心裁的点火仪式吸引全球无数目光,中国此举证明了自身是使用清洁能源的主要践行者,也是环保意识的世界倡导者。下列有关低碳生活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纸张“双面低碳打印”技术应用在日常学习办公中
    B.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C.在生产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广泛使用酒精、煤气,既可解决能源问题,也能完全消除温室效应
    5.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铁铸成锅
    C.汽油做燃料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6.今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备受关注,到2030年全国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努力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不使用一次性餐具B.大力增加绿地面积
    C.大量使用燃油车代步D.使用无纺布购物袋
    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和CO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B.CO2和CO 都具有还原性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C与CO2反应需要吸收热量
    8.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制取一氧化碳并还原氧化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资料:
    A.甲酸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a处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改变
    C.反应过程中a处黑色固体变红
    D.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大气
    9.不能鉴别O2和CO2的方法是( )
    A.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C.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D.分别通入稀盐酸
    10.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制取一氧化碳并还原氧化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资料:
    A.甲酸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a处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改变
    C.反应过程中a处黑色固体变红
    D.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大气
    1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金刚石切割大理石B. 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C. 氮气用于食品防腐D. 硫酸用于铅酸蓄电池
    12.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
    二、非选择题
    1.小敏向充满的软塑料瓶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盖紧瓶盖,充分振荡后如右图所示。她根据塑料瓶变瘪了证明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小敏的说法 (填是或否)合理,理由是 ,写出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
    (1)空气中能够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 。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3)下列做法利于保护空气的是______(填序号)。
    A.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B.积极植树
    (4)举出一个氮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
    (5)臭氧与氧气均是由氧元素组成,但其化学性质不同,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工业冶炼金属”的过程。在实验室做了CO还原CuO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他们称得装有CuO粉末的试管重102g,反应完全后,恢复到室温称量,试管和固体残留物共重100.4g,并收集到CO2气体4.4g。
    (1)图中A处实验现象是___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酒精灯火焰上金属网罩的作用是__,该装置的缺陷是__;
    (3)102g – 100.4g = 1.6g,1.6g表示____;(填序号)
    A.氧化铜的质量
    B.铜的质量
    C.实验后固体减少的质量
    D.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该反应制得铜的质量为__。(写出计算过程)
    4.下图中A与B两装置分别表示种子和幼苗进行的生理作用,A、B装置间用玻璃管连接。请据图回答:

    (1)向A装置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幼苗的光合作用将 (填“加强”或“减弱”),其原因是 。
    (2)B装置中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要验证幼苗是否进行呼吸作用,可将图中连接B装置的玻璃管左端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中,同时对B装置进行 处理。
    5.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验证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
    ①进入装置 B 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和
    ②C 处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D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对于该实验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 实验开始时,先缓慢通入二氧化碳,D 中无明显现象
    b 装置 B 中无明显现象,说明该装置中没有发生反应
    c 装置 E 的作用是将尾气点燃,防止污染空气
    d 实验结束后,装置 C 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装置 D 中增加的质量

    相关试卷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当堂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