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课件.pptx
    • 教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课件第1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课件第2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课件第3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课件第4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课件第5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课件第6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课件第7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课件第8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设计第1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课件pptx、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三宝庙
      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公庙”,马来西亚有“三宝山”,印度尼西亚有“三宝庙”“三宝井”“三宝洞”。想一想:为什么用“三宝”命名呢?其中含有怎样的历史信息?
      西洋,地理概念,在不同时期含义有所不同。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1)经济基础:明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2)科技条件:拥有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3)其他条件:政府的支持;郑和的个人能力等。
      郑和,原姓马,回族,云南人。明军攻克云南后,11岁的郑和被俘,被送进皇宫当了宦官。后来跟随燕王朱棣,屡建战功,被赐姓郑。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十分器重他,提拔他为宦官首长太监。因他小名“三宝”,所以人称“三宝太监”
      材料一 成祖……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清]张廷玉等《明史》  材料二 西洋诸国,对明朝出品之陶瓷、丝绸、钱币等等,都极喜爱……在返程中,郑和官船亦购买或交换一些中国所缺之香料、染料,宝石、象皮、珍奇异兽等等。——路程《中国历史之谜》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
    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异宝。
    时间:次数:船数:人数:到达地区:最远到达:
    27 000多人(首次)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7次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郑和的船队有严整的编队,船只分工明确,分别承担载人、载货、运粮、装淡水等任务,还有战船护航。仅首次下西洋时,就有27 000多人,其中有使臣、官兵、航海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宗教人士、翻译、医生、厨师、工匠等。郑和的船队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能够准确地测定航区、航线和船位,有效地利用季风、海流进行航行。
    ◎郑和远航绘制的航海图(局部)
      郑和的船队为保证航行时的协调一致,采用了多种通信手段。白天升旗为号,夜间悬灯为号,遇到天气恶劣视野不良时,则用吹喇叭、敲锣打鼓的方式。整支船队的进退、集合、升帆、抛泊等行动,都在统一号令下进行。
    三大航海家航海活动比较表
      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
      中国造船水平高、航海技术高、国家实力雄厚等。
      从人类航海活动的角度看,如何评价郑和的远航活动?
      郑和的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明太祖时,积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友好关系,“命使出疆,周于四维,历邦国,足履其境者三十六”。明成祖时,除了派郑和下西洋,还向各国派遣使臣50多次,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往来。一些国家也纷纷遣使来中国,还有几个国家的国王到中国访问。其中,浡泥国、苏禄国的国王来中国访问时因病去世,就安葬在中国。
      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货满千船。——[明]朱九德《倭变事略》  连舰数百,蔽海而至,浙东、西,江南、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清]张廷玉等《明史》
      倭寇在东南沿海,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明代《倭寇图卷》(局部)
      画面描绘了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
      明朝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商品贸易兴盛,在地理上又靠近日本,因此成为倭寇侵扰的对象。当时明朝的不少官僚、富豪也下海经商,其中一些官僚、奸商以及沿海海盗与倭寇相勾结,为虎作伥,趁火打劫,使倭寇更为嚣张。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
      第一阶段:1561年,台州之战
      结果: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倭患。
      第二阶段:进入福建、广东地区
      结果:先后消灭两地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戚继光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文集《止止堂集》中有200多篇诗作。下面是其中的一些诗句:“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些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
      抒发了戚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这首军歌表现了怎样的战斗意志?
    凯歌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戚继光《止止堂集》
      这首军歌说明戚家军军纪严明,训练有素,能征善战,上下团结,作战能力强;表达了戚家军同仇敌忾、不除倭患誓不罢休的决心。因此,这首军歌表现了戚家军面对侵略者誓死捍卫国家安全以及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坚强意志。
      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愿望。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智慧才能。
      为什么说抗倭战争是反侵略战争?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寇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倭寇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威胁到沿海地区民众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因此,戚继光等人领导的抗倭斗争,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葡萄牙殖民者几次侵入我国广东、福建、浙江地区,都被我国军民赶走。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谎称遇到风浪,请求暂时借地晾晒货物。他们买通广东地方官员,许诺每年缴纳白银500两,得到允许,在澳门上岸,擅自搭篷建房,进行贸易。1573年,他们将500两白银改交明朝政府,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但是,澳门的领土主权仍然属于中国。明政府在澳门设置守澳官,驻扎军队,对澳门实施全面管理。
    前提:国力雄厚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
    七下西洋,规模浩大,前所未有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友好之行
    背景:倭患危害严重概况:浙江台州大捷,福建、广东抗倭性质:反侵略斗争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背景:欧洲殖民者侵略我国沿海地区时间:1553年
    增进中国与亚非的友好往来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

    相关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课件pptx、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课件pptx、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课件pptx、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