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教学设计,共6页。
题目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学科
美术
年级
授课教师
工作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这节课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和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成就,并达到开拓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欣赏艺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想着问题观看视频图片的过程为主,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欣赏能力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在欣赏古代建筑的同时,增强保护古建筑的意识,因为那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的艺术瑰宝。
教学重难点
关键
重点
一、通过对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面的分析。
二、天坛祈年殿建筑的多种寓意,建筑物与空间环境、园林的配合,强化了建筑物的视觉形象。
难点
古建筑有较多的专业术语,需结合具体的图像,深入浅出地讲清楚。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不断的播放视频与图片,让学生通过视觉的冲击加深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印象。使学生对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古代建筑类型很多,主要包括:故宫(宫殿)、天坛(坛庙)少林寺(寺观)、佛塔、江南民居(民居)和苏州拙政园(园林)等(出示类别,学生举例)以宫殿和坛庙开始今天的课程。
一、带问题观看录象《中国古代建筑—故宫片段》:
(1)故宫的建筑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2)故宫在布局上采用什么形式?
(3)故宫外部色彩主要是哪两种?
(出示图片,简介故宫)(故宫是我国古代明清的皇宫,是保存的最完整,最宏伟,最有代表性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纵深961米,宽753米,拥有9900多间房子,分中、东、西三路和几十个院落,旨在表现封建等级观念和皇权至上的威严气势。其中中路也是旧北京城贯穿南北的中轴线。故宫的主要建筑都布置在这条中轴线上,如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即被称为"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还有皇帝和皇后,太子等生活的地方称为"后朝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其御花园等。从而形成了以南北纵向排列的中路的建筑群。)
二、屋顶的类别及基本的木架结构(展示图片和结构框架)提出问题:看图思考屋顶的形式为什么有区别?
(如:前朝三大殿,体量不同,且分别采用不同的屋顶形式:太和殿是重檐庑殿顶,中和殿为四面坡单檐攒尖顶,保和殿是重檐歇山顶。这不仅是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如重檐庑殿顶只能用于最高等级的宫殿建筑上。三斗五升的木架结构。)
三、观看纪录片《中国古代建筑—天坛片段》并回答问题。
1、天坛是皇帝的什么场所?
2、天坛布局有什么特点?
(位于北京崇文区,始建于明朝初年。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
天坛是北京最大的园林景观,坛内祈年殿成为古都北京的象征。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天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布局特点] 天坛由南部的圜丘坛和北部的祈谷坛组成。天坛的建筑可以总结为: 一条中轴线, 三道坛墙, 五组建筑, 七星石, 九座坛门。
注:五组建筑:圜丘坛建筑群;祈谷坛建筑群;斋宫建筑群;神乐署建筑群;牺牲所建筑群。)
为了让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引起学生参与课题的兴趣。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下,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更多了解。
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一皇权政治需要,在故宫与天坛建筑中的体现。
引导
(3分钟)
讲授新课(30分钟)
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一、 宫殿建筑(故宫)
(1)独特木结构体系;
(2)庭院式组群布局;
(3)完美的色彩运用。
二、天坛布局特点:
天坛由南部的圜丘坛和北部的祈谷坛组成。
天坛的建筑可以总结为:
一条中轴线, 三道坛墙, 五组建筑, 七星石, 九座坛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讲授新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部分,讲授新课,拓展练习,课堂板书,课堂总结,课堂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