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点的集合(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8/15300886/0-17064883374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 点的集合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 点的集合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导入,揭示课题,发现生活中的点,了解点的概念,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点,学生创作,优秀作品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美术中点的概念,知道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认识“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尝试体验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注意整体画面色彩和谐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创造、表现的欲望,提高艺术修养。
学情分析:
这是六年级上册的第二课,学生对于新鲜的学习内容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农村学校教学资源紧缺,美术课上的较少 ,学生的美术功底比较薄弱。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合理利用点的组合的规律、疏密变化,注意整体画面色彩和谐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请你猜猜我是谁?
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
你能猜到那是什么吗?
那么你看到了什么? (点)
再退远一点,现在看到什么了吗?(是苹果)。
这些点集合在一起形成的图画给予我们美的享受。
二、认识“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讲述概念。
(一)介绍修拉
修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法国点彩派画家。他把各种颜料挤在调色板上,不经过调和,用小号油画笔蘸取颜料,直接在画布上用点排列作画,画面有五颜六色的点构成,达到他追求的“最和谐,最明亮,最多彩的艺术效果”。
(二)出示点彩派概念及特点。
三、发现生活中的点,了解点的概念。
(一)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自然中的点。(出示图片)
豹身上的点,体现大自然的造化神奇。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在自然界中找到各种各样的点:豹皮上的斑点、花园里的点点小花、夜空中的星星。从高楼往下看,大树是点,车辆是点,人物也是点。抬头看,飞机、小鸟也都是点。用点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画。
(二)小组思考、讨论:什么是点?点是什么样子的?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点?
只要在相对空间中较小都可以看成点。
点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元素,点的形式多样,色彩各异。
四、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点。
《殉教者》(马赛克镶嵌壁画局部)(希腊) 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壁画,以点及面,追求绘画效果。
《黑屋顶》(中国画) 吴冠中 把房顶、窗户概括成不同形状的点,组成一幅形式感很强的画面。
《构成》 维克托*瓦萨里(法国) 用圆圈圆点组合成具有惊人视错觉的瞬间效果。
《山水 (中国画)》 黄宾虹 点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地表现了多样的物像。
《蜡染 》(苗族) 以有规则的点组成的图案,装饰感强。
五、学生创作。
(一)出示多种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学会用多种绘画形式来创作丰富多彩的点的集合作品。
(二)技法点击。
(三)提出作业要求:1)用点画的方法进行创作或临摹
2)注意点的大小、疏密、形状、 颜色的变化。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六、优秀作品展示。
展示优秀作品
学生持画上台展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 点的集合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导入新课,寻找,渗透概念,欣赏,感受魅力,提示,学生创作,评价,展示作品,收拾与整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 点的集合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画面上点的形状,提示,学生创作,评价,展示作品,收拾与整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 点的集合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