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巩固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溴麝香草酚蓝在pH为6.0~7.6的溶液中呈蓝色,遇酸变为黄色。若将二氧化碳气体持续通入少量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中,溶液最终的颜色为
A.蓝色B.无色C.黄色D.红色
2.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
A.若不慎将稀盐酸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
B.若不慎将火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阿伦尼乌斯认为:每个溶质微粒能解离出多个氢离子的酸是多元酸,能解离出多个氢氧根离子的碱是多元碱。根据这一理论,下列物质属于多元酸的是
A.硝酸B.盐酸C.硫酸D.氢氧化钙
4.将 CO、CO2、H2、N2 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A.N2 和 COB.H2 和 N2C.CO2 和 N2D.只有 N2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的惰性——用来填充灯泡B.金刚石的硬度大——用于防毒面具
C.氢气的可燃性——作火箭的燃料D.氢氧化钠易潮解———作某些气体干燥剂
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金属遇酸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
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7.现有含一氧化碳的某混合气体,同学们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若A中固体变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的质量增加。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A中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为红棕色
②一氧化碳中一定混入了二氧化碳
③该装置存在缺陷
④B、C装置顺序调换可以判断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氢气
⑤混合气组成可能是CO、H2、CO2
A.1B.2C.3D.4
8.有关CaO说法错误的是
A.俗称熟石灰B.与水反应放热
C.可作食品干燥剂D.可通过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
9.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AB.BC.CD.D
10.如图所示进行的小实验,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的简易净化B. 接通电源小磁针偏转
C. 用力使铜片变弯D. 向生石灰中加水
二、判断题
1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但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金属( )
12.建筑上用熟石灰与沙子混合来砌砖,用石灰浆粉刷墙壁,主要原理是: 。( )
13.可用NaOH固体作食品干燥剂( )
14.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纸上写字,观察其脱水性( )
15.生石灰放置空气中,由块状变为粉末状,周围空气变干燥( )
三、综合应用题
16.2011年3月,日本强烈地震后,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外泄,有关131-I(碘-131)的相关报道成为热门话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131-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
①131-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②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127-I,它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原因是 。
(2)专家指出,服用碘片(有效成分为KI)可以治疗碘-131造成的辐射,但服用碘酒(有效成分为I2)却会引起碘中毒.KI和I2的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3)A、B、C、D、E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E是实验室一种常见溶液,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请回答:
①C的一种用途是 ;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上述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可用“甲+乙→丙+丁”表示,其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
17.酸、碱、盐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联合制碱法”可制得纯碱,发明此方法的科学家是 (填字母序号)。
A.拉瓦锡B.门捷列夫C.侯德榜D.张青莲
(2)某NaCl样品中可能含有MgCl2、Na2SO4和CaCl2等杂质,为探究杂质的成分并得到纯净的NaCl,某化学小组将样品配成溶液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①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 。
②请写出加入碳酸钠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小华认为上述方案未得到纯净的NaCl,请写出X固体中除NaCl之外还有什么成分 。
(3)利用数字化设备,测得4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时溶液的pH变化,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①当滴入溶液体积为V1mL时,所得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 色。
②若取某时刻反应后的溶液进行蒸发,结果得到两种固体,则所取溶液的pH在图像中对应的点为 (填“a”、“b”或“c”)点。
③下图“ ”中微粒的符号为 。
④当加入稀盐酸质量为100g时溶液pH=7,请计算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8.回答下列问题:
(1)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其质量分数会 ,这是由于浓盐酸具有较强的 ,所以浓盐酸必须保存。
(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某浓度的稀盐酸90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6.48g。(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食品充氮防腐剂
B
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热
人工降雨
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实验室干燥气体
D
氢氧化钙能与酸反应
中和胃酸
参考答案:
1.C
【详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可使得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色,故选C。
2.A
【详解】A、稀盐酸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故错误;
B、火碱(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正确,故正确;
C、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抹布扑盖,操作正确,故正确;
D、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故D正确。
故选:A。
3.C
【详解】A、一个硝酸分子电离后产生1个氢离子,不属于多元酸,不符合题意;
B、一个HCl分子电离后产生1个氢离子,不属于多元酸,不符合题意;
C、一个硫酸分子电离后产生2个氢离子,属于多元酸,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详解】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将水除去,故最后剩余的气体是氮气。故选D。
5.B
【详解】A、稀有气体的惰性说明化学性质很稳定,用来填充灯泡可以延长灯泡寿命,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与金刚石的硬度大没有关系,错误;C、氢气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可做火箭的燃料,正确;D、氢氧化钠易潮解能吸收水蒸气,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正确。故选B。
点睛: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
6.D
【详解】A、金属遇酸有气体产生,但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故A错误。
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都是氧化物,如CaCO3,故B错误。
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C错误。
D、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蜡烛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D正确。故选D。
7.B
【分析】A中固体变色是因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铁,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澄清石灰水中因有二氧化碳生成则变浑浊。残留气体带出B中的水蒸气进入C,C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C的质量一定增加。
【详解】①根据分析,A中氧化铁转化为了铁,则现象是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错误;
②因为有二氧化碳生成,则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说明原气体是否带有二氧化碳,错误;
③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A中反应后残留的二氧化碳进入BC不能被吸收,会从C排入空气,污染空气,所以缺少尾气处理装置,该装置存在缺陷,正确;
④B、C装置顺序调换,则浓硫酸中质量增加可说明有水生成或原混合物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氢气,错误;
⑤混合气组成可能是CO、H2、CO2,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氢气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水和铁,则A中固体变色,生成的二氧化碳和原来的二氧化碳进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带有水蒸气的气体进入浓硫酸中C的质量增加,现象相符,正确;
2条正确,故选B。
8.A
【详解】A、氧化钙俗称生石灰,而不是熟石灰,该选项说法错误;
B、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热,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可作食品干燥剂,该选项说法正确;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9.D
【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故不符合题意;
B、干冰升华会吸热,所以常用于人工降雨,故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常用于干燥酸性和中性气体,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中和胃酸,故符合题意。
10.D
【详解】A、水的简易净化利用过滤和吸附除去水中的难溶性固体和异味和色素,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接通电源小磁针偏转,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用力使铜片变弯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向生石灰中加水,水和生石灰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11.正确
【详解】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一般会产生氢气,如铁和盐酸的反应;反之,能和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如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例如碳酸钙和盐酸产生氯化钙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但是碳酸钙不是金属,故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睛】能和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活泼金属,碳酸盐、碳酸氢盐
12.正确
【详解】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建筑上用熟石灰与沙子混合来砌砖,用石灰浆粉刷墙壁,主要原理是氢氧化钙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填:正确。
13.错误
【详解】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通常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故“可用NaOH固体作食品干燥剂”是错误的。
14.正确
【详解】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纸上写字,过一会后会观察到字迹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故题干说法正确。
15.正确
【详解】生石灰的是氧化钙的俗名,其化学式为CaO,生石灰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周围空气变干燥,故正确。
16. 53 质子数相同 分子结构不同 金属除锈(合理即可) 2NaOH+CuSO4=Cu(OH)2↓+Na2SO4 Fe2O3+3CO2Fe+3CO2
【详解】(1)①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于131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所以131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故填:53;
②碘原子127I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原因是它们的原子中质子数相同,故填:质子数相同;
(2)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碘酒中的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KI中的碘是碘离子,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所以,KI和I2的性质不同,故填:分子结构不同.
(3)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氧化铁反应,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和硫酸铜反应,氧化铁能与一氧化碳和盐酸反应,故B、C、D是盐酸、氢氧化钠和氧化铁中的一种,A和E是一氧化碳和硫酸铜中的一种,E是一种常见的溶液,故E是硫酸铜,A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故B是氧化铁,氧化铁还能与盐酸反应,故C是盐酸,D是氢氧化钠,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①C为稀盐酸,工业上可用于除铁锈、实验室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医学上是一种制药的原料,D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故填:金属除锈,2NaOH+CuSO4=Cu(OH)2↓+Na2SO4;
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填:Fe2O3+3CO2Fe+3CO2.
17.(1)C
(2) Na2SO4、CaCl2 BaCl2
(3) 蓝 a H2O 7.3%
解:设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7.3%
答: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解析】(1)
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成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发明此方法的是科学家侯德榜,故选C。
(2)
①第一步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无明显现象,则样品中无氯化镁,加入碳酸钠产生沉淀,则证明杂质含氯化钙,白色沉淀2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沉淀有剩余,含有硫酸钡,则可证明杂质含硫酸钠,所以样品中含的杂质是Na2SO4和CaCl2;
②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方程式为:;
③因加入了过量的氯化钡,且氯化钡不与稀盐酸反应,所以得到的X固体中除NaCl外还含有氯化钡。
(3)
①当滴入溶液体积为V1mL时,溶液pH>7呈碱性,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②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若反应后的溶液进行蒸发,结果得到两种固体,则证明氢氧化钠有剩余,此时溶液呈碱性pH>7,对应的点为a点;
③图示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图,其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则空白处微粒代表的是水,化学式为H2O;
④加入稀盐酸质量为100g时溶液pH=7,则证明恰好完全反应,已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结合方程式即可计算出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8.(1) 减小(或变小) 挥发性
(2)80%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90g-96.48g=3.52g,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有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解析】(1)
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其质量分数会减小,这是由于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所以浓盐酸必须保存,故填:减小(或变小);挥发性;
(2)
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填空与简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随堂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课后测评,文件包含101常见的酸和碱doc、101常见的酸和碱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