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第1页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第2页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3页。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庸》慎独的前提是“道不可须臾离也”,也就是说在道面前人的言行都是敞开的,都是没有秘密的。《大学》讲究“正心”心是知晓一切的,因而要诚恳。忏悔是佛教修行的一个重要法门,在佛教徒的修行生活中无处不在,可见人在佛面前是无法隐瞒过错的。在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人在上帝面前是无法隐藏的。无论是中国儒家、佛教的忏悔还是西方的忏悔,都是国为人无法隐瞒过错,而选择了忏悔这种方式进行自我显露。
    对于过错的认识,不同的文化和不同思想家会有所不同。如果认定人的生命本身就是过错的产物,则人生来就有原罪,则人人需要忏悔自己的罪过,这样人才能成为神性的生命。《圣经》记载着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吃禁果犯了罪的故事,人与神的关系破裂,个人找不到依存对象,丧失了秩序和确定性等绝对尺度,此即人之“原罪”状态。人们对罪的界定不再依据行为是否违背某种道德或价值准则,罪不再是人们基于道德的一种取向,而具有一种宗教和存在的意义。在西方文化中,忏悔观由道德选择的价值上升为一种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辨精神。
    相比于西方的忏悔意识,儒家和佛教对罪过的忏悔意识有所不同。中国文化中缺乏西方的宗教精神和“原罪感”,中国人认为人的言行举止只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做到问心无愧就没有“犯罪”,更不必认罪,而人只需要为自己的过错忏悔。虽然中西方不同文化和不同思想家对过错的认知不同,但是忏悔的内容都是罪或过错,并不能说明孰优孰劣。忏悔的发生离不开内和外两种因素。外在的因素可以是一面镜子,其构成了忏悔的对象,因为把自己和对象相对照,而发现自己的过错、自己的不足。忏悔总是涉及谦卑。但是单纯的外在对象并不一定能造成忏悔,忏悔总是涉及内心的某种认识,涉及对自我的认识。一般来说,自我感知力强的人羞愧感强烈,乞求改过的忏悔意识也相对强烈。反之,自我感知力不强的人羞愧感相对较弱,忏悔意识也相对薄弱,但内外不是截然对立的,忏悔会导致自我谦卑感和对某种境况优越感的产生。
    ——支克蓉《东西忏悔观再探》
    材料二 对于俄罗斯文学来说,两个因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个是爱,一个是罪。在俄罗斯大师的情感世界里,对人和万物的爱,也具有高于一切的意义。这是一种博大而深刻的爱。它因为跨越了一般爱的狭隘性和局限性而臻达宗教的境界。这种爱,我称之为“圣爱”。有了圣爱的心灵,一个人常常是敏感、谦卑和痛苦的,因为,他不能容忍任何虚妄的自大,也不能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心怀圣爱者是用悲悯的眼睛看一切的。他视别人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甚至觉得他人的不幸和罪恶里也有自己的责任。这种及于万物的同情之心愈切,则他们对自己的罪责愈加敏感,反省亦愈加自觉和彻底。而由罪感导致的焦虑和不安,更是经常性地折磨着俄罗斯作家的灵魂。这样,便形成了俄罗斯文学忏悔的情感倾向和特殊气质。
    俄罗斯文学的忏悔意识如此自觉,而列夫·托尔斯泰则将忏悔叙事推进到惊心动魄、令人赞叹的高度。
    在托尔斯泰几乎所有作品里,忏悔伦理都是具有灵魂意义的精神力量。在他的作品中,也总是有一个或几个可以被称作“良心”的人物。这些人物大都正直、善良,心地单纯,富有同情心,是社会中高尚而纯洁的道德力量。他们中间,有的尽管从来没有做过错事,始终保持着道德、健康的生活状态,但是,他们的良心仍然是痛苦的,不安宁的。他们为社会的不公和弱者的不幸而痛苦,自愿担荷社会的罪责,把为他人谋求幸福当做自己的责任。有的虽然做过错事,但是他们最后都经过痛苦的精神炼狱,经过痛苦而虔诚的忏悔,完成了从“罪”到“罚”的精神澡雪,完成了从罪犯到赤子的人格升华,托尔斯泰《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就属于这种类型的人物。
    但在俄罗斯作家的忏悔叙事中,即使那些作为良心和正义代表的人,也没有在道德上表现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而是怀着痛苦、不安的心情,去爱那些犯罪的人。在《复活》里,西蒙松对玛丝洛娃的爱,则是毫无功利目的地实践了这种爱。他告诉聂赫留多夫:“我是把她当做一个很好的、少有的、苦难深重的人那样爱她的。我对她一无所求,只是非常想帮助她,减轻她的厄运……”。当然,人在忏悔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一种自我肯定、自我欣赏的感觉。俄罗斯的忏悔伦理似乎并不赞赏这种轻飘飘的满足感。托尔斯泰甚至认为,聂赫留朵夫因为发现自己作为“精神的人”的觉醒而流出的“泪水”,都是“坏的泪水”,“因为这是自恋自爱的泪水,是为自己的美德所感动的泪水”。这一事象体现了俄罗斯文学叙事中的忏悔伦理在道德上的彻底性。
    ——节选自《忏悔伦理与精神复活——论忏悔叙事的几种模式》
    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因为无法隐瞒过错,因此必须选择忏悔这种方式进行自我显露。
    B.因为人生来就有原罪,所以人人需要通过忏悔来洗清自己的罪过。
    C.是否具有忏悔意识和人的自我感知力的强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D.东西方在忏悔意识上的最大差异在于二者对过错的认识完全不同。
    2.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3分)
    A.依据材料一,东方人比西方人缺少忏悔意识。
    B.依据材料二,列赫留朵夫并未真正忏悔。
    C.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忏悔可以带给人心里满足感。
    D.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若无过错没必要有忏悔意识。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举《中庸》《大学》《忏悔录》论述东西方文化都认为过错无法隐瞒。
    B.材料二作者提出“圣爱”观念,意在揭示俄罗斯文学忏悔意识产生的根源。
    C.两则材料都围绕“忏悔意识”展开,一个偏重文化观念,一个偏重文学表现。
    D.两则材料都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材料一东西对比,材料二中作品主人公对比。
    4.材料二提到托尔斯泰作品中的“‘良心’的人物”,列赫留朵夫是否属于这样的人物?请简要分析。(4分)
    5.材料一中划线句的论证是否充分?请说明理由。(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坚硬的荒原【注】
    [乌拉圭]何塞·恩里克·罗多
    ①坚硬的荒原,一望无际,灰茫茫的,朴实得连一条皱纹都没有。凄清,空旷,荒凉,寒冷,笼罩在铅似的穹隆下。荒原上站着一位高大的老人:瘦骨嶙峋,古铜色的脸,没有胡须。高大的老人站在那里,宛似一株光秃秃的树木。他的双眼像那荒原和天空一样冷峻;鼻似刀裁,斧头般坚硬;肌肉像那荒凉的土地一样粗犷;双唇不比宝剑的锋刃更厚。老人身旁站着三个僵硬、消瘦、穷苦的孩子。三个可怜的孩子瑟瑟发抖,老人无动于衷,目空一切,犹如那坚硬荒原的品格。老人手里有一把细小的种子,另一只手,伸着食指,戳着空气,宛似戳着青铜铸成的东西。此时此刻,他抓着一个孩子松弛的脖子,把手里的种子给他看,并用下冰雹似的声音对他说:“刨坑,把它种上。”然后将他那战栗的身体放下。那孩子扑通一声,像一袋装满卵石的不大不小的口袋落在坚硬的荒原上。
    ②“爹,”孩子抽泣着,“到处都是光秃秃的,硬邦邦的,我怎么刨呢?”
    ③“用牙啃。”又是下冰雹似的声音。他抬起一只脚,放在那孩子软弱无力的脖子上。可怜的孩子,牙齿咔咔作响,啃着岩石的表面,宛似在石头上磨刀。如此过了许久,许久,那孩子终于在岩石上开出了一个骷髅大小的坑穴。然后又啃啊,啃啊,带着微弱的呻吟。可怜的孩子在老人脚下啃着,老人冷若冰霜,纹丝不动,像那坚硬的荒原一样。
    ④当坑穴达到需要的深度,老人抬起了脚。谁若是亲临其境,会越发心痛,因为那孩子,依然是孩子,却已是满头白发。老人用脚把他踢到一边,接着提起第二个孩子,这孩子已颤抖着目睹了全部经过。
    ⑤“给种子攒土。”老人对他说。“爹,”孩子怯生生地问道,“哪里有土啊?”“风里有,把风里的土攒起来。”老人回答,并用拇指与食指将孩子可怜的下巴掰开,孩子迎着风,用舌头和喉咙将风中飘扬的尘土收拢起来,然后,再将那微不足道的粉末吐出。又过了许久,许久,老人冷若冰霜,纹丝不动地站在荒原上。
    ⑥当坑穴填满了土,老人撒下种子,将第二个孩子丢在一旁。这孩子像被榨干了果汁的空壳,痛苦使他头发变白。老人对此不屑一顾,然后又提起最后一个孩子,指着埋好的种子对他说:“浇水。”孩子难过得缩成一团,似乎在问他:“爹,哪里有水啊?”“哭,你眼睛里有。”老人回答,说着扭转孩子那两只无力的小手,孩子眼中顿时刷刷落泪,干渴的尘土吸取着,就这样哭了许久,许久。
    ⑦泪水汇成一条哀怨的细流抚摸着土坑的四周。种子从地表探出了头,然后抽出嫩芽,长出几片叶片。在孩子哭泣的同时,小树增加着枝叶,又经过了许久,许久,直到那棵树主干挺拔,树冠繁茂枝叶和花朵洋溢着芳香,比那冷若冰霜、纹丝不动的老人更高大,孤零零地屹立在坚硬的荒原上。
    ⑧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天上的鸟儿都来到树枝上筑巢,它的花儿已经结出果实。老人放开了孩子,孩子已经停止哭泣,满头白发。三个孩子向树上的果实伸出贪婪的手臂,但是那又瘦又高的人抓住了他们的脖子,像抓住幼崽一样,取出一粒种子,把他们带到附近的另一块岩石旁,抬起一只脚,将第一个孩子的牙齿按在地上。那孩子在老人的脚下,牙齿咔咔作响,重新啃着岩石的表面。老人冷若冰霜,纹丝不动,默不作声,站立在坚硬的荒原上。
    ⑨……
    ⑩那荒原是我们的生命,那冷酷无情的硬汉是我们的意志。一抔尘土,被转瞬即逝的风吹起,当风停息时,又重新散落在地上;一抔尘土,软弱、短暂、幼小的生灵蕴藏着特殊的力量,无拘无束的力量,这力量胜过大海的怒涛、山岳的引力和星球的运转;一抔尘土可以居高临下,俯视万物神秘的要素并对它说:“如果你作为自由的力量而存在并自觉地行动,你便像我一样,便是一种意志:我与你同族,我是你的同类;然而如果你是盲目的、听天由命的力量,如果世界只是一支在无限的空间往返的奴隶的巡逻队,如果它屈从于一种连自身也毫无意识的黑暗,那我就比你强得多,请把我给你起的名字还给我,因为在天地万物之中,唯我为大。”
    【注】①指阿根廷和乌拉圭境内的潘帕荒原。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个小孩用牙齿啃穴,用口腔攒土,用泪水浇灌,种子在坚硬的荒原上生根发芽成长结果,这些荒诞离奇的情节严重脱离了现实。
    B.三个孩子艰难耕耘后“依然是孩子”却“满头白发”,写出了人类用有限的力量不断地与环境作抗争的过程之漫长,付出的代价之大。
    C.小说提到“那荒原是我们的生命,那冷酷无情的硬汉是我们的意志”,可以推想到那三个瑟瑟发抖的孩子应该代表着我们的身体机能。
    D小说中的老人与《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有相似之处,两篇小说主旨也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老人挑战大自然来塑造“硬汉”形象。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运用比喻的手法,突出了荒原的空旷、荒凉和寒冷,渲染了悲凉沉重的气氛,为下文写老人和孩子在荒原上播种耕耘埋下了伏笔。
    B.作者对老人的肖像描写处处都跟对荒原的描写照应起来,似乎他的身体、五官、声音和站立的姿态都是大自然的直接延伸。
    C.尾段画线句点明前文冷漠无情的老人其实是“我们的意志”,使文章的情节内容发生逆转,并使构思在荒诞中透出合理。
    D.老人和孩子在种子发芽、成长直至开花、结果后,又开始了新的开垦,这种循环、重复的手法,表现了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勇气。
    8.小说的主体是老人和小孩,为什么以“坚硬的荒原”作为题目?(4分)
    9.文学评论家说,本文通过多重隐喻,诠释了“人类前行的历史,血泪斑斑”的道理。请结合这篇小说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其刚心勇气,销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疾,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今王公贵人,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
    (节选自苏轼《教战守策》,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把该处字母填在横线上。(3分)
    今王公贵人,凡所以虑患之A具B莫不备至C畏之太甚D面养之太过E小F不如意G则寒暑入之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在于知安而不知危”与“静而后能安”(《大学之道》)的“安”含义不同。
    B.文中“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与“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兼爱》)的“以”用法不同。
    C.文中“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与“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孟子》)的“所以”含义相同。
    D.士大夫,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也指没有做官但是有声望的读书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开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逐层深入展开论证,结尾回扣论点,首尾呼应,脉络清晰。
    B.苏轼认为从前先王知道军备是不可放弃的,所以天下太平,等到后代却把解除军备当做君主英明的举措。
    C.苏轼在文中说到与西夏的战争是无法避免的,愚昧的人看到四面八方太平无事就认为变故无从发生,这是不对的。
    D.本文与《谏太宗十思疏》同属奏议,两篇文章都做到了想方设法使国君接受自己的意见,又把握了说话的分寸。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4分)
    高二语文试卷第8页共12页
    (2)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4分)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当今生民之患,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作者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注]
    欧阳修
    萧条鸡犬乱山中,时节峥嵘忽已穷。
    游女髻鬟风俗古,野巫歌舞岁年丰。
    平时都邑今为陋,敌国江山昔最雄。
    荆楚先贤多胜迹,不辞携酒问邻翁。
    [注]景祐三年(1036)作,时被贬夷陵令。夷陵,今属湖北宜昌。元珍、表臣,分别是诗人的两位友人丁宝臣、朱处仁的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描写山县景况,虽与《归园田居》同样选择鸡、犬作为意象,但意境却全然不同。
    B.首联下句与诗题“岁暮”相呼应,表明岁月匆匆流逝而自己却穷途末路,一事无成。
    C.颔联承接上联,描绘了游女的形象,她们的发髻保留着古老的样式,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
    D.颈联诗人由夷陵的今日联想到它的往昔,在今昔对比中表现出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感慨与无奈。
    16.前人论此诗,感伤中带有豪放,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五石之瓠》中,惠子描述大葫芦装上水后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描述大葫芦剖成瓢后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江流曲折,月照花林,既点缀着月夜的原野,又巧妙地照应了题目。
    3.《大学之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上至一国之君,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需要以修养自身的品德心性为根本。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进了屋,柴火灶上正炒着喷香的菜肴,一种岳母在世时,一大家子人忙活炒菜做饭热闹的情景又出现了,那是几个姊妹们忙碌做饭吃饭的场面:烧火的烧火,炒菜的炒菜,盛汤的盛汤。洗碗端盘子的,挪桌子搬椅子的,安排坐席斟酒的,一切都那么 ① 。
    我们找出岳母存下的高粱酒、拐枣子酒。你一杯,我一盏 ② ,甚是热闹,看着我们酒喝得高兴,岳父脸上露出了 ③ 的微笑。我似乎品尝到了这冬天特有的温馨快乐的味道。
    饭后,妻与几个姨姐给岳父用自备的理发工具理了发,刮了胡须,擦了澡,泡了脚,待他躺下睡觉,我们抹了火纸去山上上坟。烧掉的纸钱在儿女们的呼唤中,在寒风吹起的灰烬中,岳母是否感受到了我们冬天里给她送去的那份温情,那份深深的思念呢?
    在这个萧瑟的初冬里,我品尝到了寒冷的空气里有一份忧伤的味道,有一份温暖的味道,有一份思念的味道,有一份静谧清爽的味道……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今天,“零添加”已经成为食品业的一个重要招牌。不少企业频频打出“零添加”的旗号,不少顾客也真信这一套,零添加的产品往往卖得多卖得快。
    “零添加”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消费者认为,就是食品中没有一点添加剂。然而,无论从事实还是科学概念上看,“零添加”都不严谨,经不起推敲,而且并非事实。因为,现代社会的食品都要经过生产、收获、转运、储存等复杂流程,能进到人们的餐桌并吃到嘴里,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些人以为,无论是食品还是其他产品,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实,衡量食物的营养、安全和美味并非只有纯天然一个标准。食品生产和加工一大目的,是让食品营养充分发挥价值。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人类食品最古老的添加剂就是盐,也就是把肉类用盐腌起来,以避免腐坏。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由于不法厂商把并非食品添加剂的物质添加到食品中,食品添加剂才变得声名狼藉。
    从食品生产和加工的过程来看,今天世界上几乎没有食物不含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有很多种类,如防腐剂、甜味剂、增香剂等,有些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不用反而不行。例如,香肠和腊肉会使用一点亚硝酸盐以防腐,其作用主要是抑制肉毒杆菌生长繁殖。肉毒杆菌可以产生剧毒的肉毒素,毒性强于砒霜。显然,在肉类加工中使用一点亚硝酸盐是合理的,否则就有可能因肉质腐烂产生肉毒素而危害人。
    消费者需要真正关心的是,食品添加剂是否为食品和卫生主管部门认可。判定一种食品是否安全,首先看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被“零添加”轻易忽悠。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21.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根据下文,写一个“三段论”推理。(6分)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从遗传学的分离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大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当下的我们已进入一个快时代,吃饭有快餐,观影开倍速,培训速成班,旅行特种兵,连购物都时兴“秒杀”,甚至成功也可以快起来……在快时代中,似乎获得什么都轻而易举。但与此同时,“好汤需慢炖”“欲速则不达”等话语也是对我们善意的提醒。
    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A逻辑错误,“人因为无法隐瞒过错”并非“必须选择忏悔这种方式进行自我显露”的充要条件,后文谈到忏悔意识产生还与自我感知力有关,感知力弱,则可能不会选择忏悔。错误。B信息理解错误,“人生来就有原罪”仅是西方人的观念;D信息理解错误,“对过错的认识完全不同”原文为“有所不同”而非完全不同。】
    2.C【材料一中谈到“忏悔会导致自我谦卑感和对某种境况优越感的产生”,材料二谈到“当然,人在忏悔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一种自我肯定、自我欣赏的感觉”】
    3.D【学科知识错误,“对比论证”在材料一中,主要是比较,没有严格意义的对比】
    4.不属于。“有良心”的人应该是一、从来没有做过错事;二、始终保持着道德、健康的生活状态;三、为社会的不公和弱者的不幸而痛苦,自愿担荷社会的罪责,把为他人谋求幸福当做自己的责任。而列赫留朵夫不仅是犯过错的人,而且在托尔斯泰看来他的忏悔是“自恋自爱的泪水,是为自己的美德所感动的泪水”,因而不具备有良心的人的特点。
    5.不充分。作者以《中庸》《大学》《忏悔录》的论据要证明的是“人无法隐瞒过错”。但是在论据中,《中庸》“道面前人的言行都是敞开的”;《大学》“心是知晓一切的,因而要诚恳”只能证明“人不应该隐瞒自己的过错”,而不能证明“人是否有办法隐瞒自己过错”这一观点,因而论证是不充分的。
    6.D “主旨相同,都是塑造‘硬汉’形象”错误。《老人与海》是通过圣地亚哥与鲨鱼的斗争,塑造了“硬汉”形象,表现“硬汉”精神。而本文不是为了塑造“硬汉”形象,“硬汉”是抽象的,象征着“我们的意志”。
    7.A “为下文……埋下了伏笔”错误,应该是“作了铺垫”。
    8.①“坚硬的荒原”创设了老人和孩子奋力抗争的背景,生存环境的险恶和创造活动的艰难衬托老人和小孩顽强不屈的形象。
    ②“坚硬的荒原”凄清、空旷、荒凉、寒冷的特征与老人和孩子的外形特点一致,荒原象征着人类的命运,老人和小孩象征着人类的意志和力量,展现了人类向命运的抗争,弱小力量的顽强与伟大。
    9.①坚硬的荒原隐喻个体的生命、人类的命运;冷酷无情的老人隐喻人类的意志,而三个僵硬、消瘦、穷苦的孩子隐喻人类自身弱小的力量。
    ②三个孩子用牙齿刨坑、用舌头和喉咙给种子攒土、用眼泪为种子浇水,隐喻人类自身的弱小和承受的苦难;三个孩子“满头白发”则隐喻人类征服自然,创造历史过程的漫长和艰辛。
    ③老人役使孩子流泪浇灌泥土种子,最终使种子长成“挺拔、繁茂、芳香”的大树,隐喻“在天地万物之中,唯我为大”的人类凭借着自己弱小的力量去开掘生命的荒原,尽管过程漫长与艰辛,但终究能征服世界和冲破黑暗。
    ④老人让孩子们重新刨坑、播种、攒土、浇水,隐喻了民族的生存、历史的进步,需要人类永不停息的前行。
    10.CEG 今王公贵人,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
    11.答案:C。A项前者为“安乐”,后者为“性情安和”;B项前者“以”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后者“以”是介词,译为“把”;C项前者含义为“用来……的”,后者含义为“……的原因”;D项正确。
    12.答案:B项。“苏轼认为从前先王知道军备是不可放弃的,所以天下太平”表述有误,文中的意思是“从前先王知道军备是不可以放弃的,所以天下虽然太平,也不敢忘记战备。”
    13.(1)等到后代,采用迂腐的儒生的建议,把解除军备当做君王的英明措施。(“及至”翻译为“等到”,“去兵”翻译为“解除军备”,“盛节”翻译为“英明措施”“英明决策”,整体句意1分。)
    (2)奉送的财物是有限的,而索求财物的人是无满足的,这种形势必然导致战争。(“奉”翻译成“奉送”,“厌”翻译成“满足”,“至于”翻译成“导致”,整体句意1分。)
    14.答案:①比喻论证。对天下形势的分析,作者用王公贵族和农夫小人保养身体的例子来比况,从而说明当下百姓只享受安逸不能吃苦耐劳的现状。②举例论证。以开元、天宝年间人们只安于太平生活而导致意志勇气锐减,唐王朝由此衰弱的例子,说明生民之患,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③道理论证。表明与西夏之战不可避免,奉送财务并不能免于战争,所以要逐步训练人民,使人民从安乐的环境投身到战备的生活。(一点1分,两点3分)
    【参考译文】
    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这种祸患现在看不出来,但是将来会看出的。现在不给它想办法,那以后就有无法挽救的危险了。
    从前先王知道军备是不可以放弃的,所以天下虽然太平,也不敢忘记战备。秋冬农闲的时候,召集人民打猎借此教练武事,教他们学习前进、后退、跪下、起立的方法,因此即使有盗贼的事件发生,而人民也不会惊恐溃乱。等到后代,采用迂腐的儒生建议,把解除军备当做君王的英明措施。天下已经安定了,就把装备武器收藏起来。几十年以后,装备武器都败坏了,人民一天一天地习惯于安乐生活;(一旦)突然传来盗贼的警报,就彼此惶恐,传布谣言,不战就逃跑了。唐开元、天宝年间,天下难道不是很安定吗?就是因为那时人民习惯于太平生活的快乐,经常生活在酒食游戏里面,那坚强的意志和勇气,逐渐减少以至于衰颓,筋肉萎缩僵化而振作不起来。因此小小的安禄山一旦乘机作乱,四方的人民就像鸟兽奔窜一样,求作囚犯和俘虏还来不及,国家分裂,而唐王朝当然因此而衰弱了。
    曾试着论述这个问题:天下的形势,譬如人的整个身体。王公贵人用来保养身体的措施,难道不是很周全吗?而他们平日常常由于病多而苦恼。至于农夫平民,终年勤劳辛苦却未曾生病。这是什么原因呢?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这是产生疾病的原因。农夫平民,在夏天最热的时候奋力耕作,冬天极冷的时候还在野外劳动,他们的筋骨经常冒着烈日严寒,肌肤被风雨霜雪所浸渍,使得他们轻视霜露,不畏风雨,所以寒冬炎暑不能够给他们造成病害。现在王公贵人,凡是用来预防疾患的工具无不应有尽有。畏惧风雨寒暑有些太严重了,保养自己的身体也有些太过分了,稍不注意,寒邪和暑邪就侵入身体了。因此,会保养身体的人,使自己身体能够安逸又能劳动。人民也是如此。现在太平的时间长了,天下的人骄气懒惰脆弱,谈论起打仗的事情,就吓得缩着脖子大腿发抖;听说盗贼的名字,就掩住耳朵不愿意听。而且士大夫也不曾经说起战争,认为这是生事干扰人民的生活,露了苗头不可以让它再发展。
    再说天下本来就有意想不到的祸患。愚昧的人看到四面八方太平无事,就认为变故无从发生,这也是不对的。现在国家用来奉送给西夏的财物,每年以百万来计算。奉送的财物是有限的,而索求财物的人是无满足的,这种形势必然导致战争。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从我方开始,便从敌方开始;不发生在西方,便发生在北方。所不知道的,只是战争的发生有早有迟有远有近。总之,(战争)是不可能避免的。国家如果免不了用兵,而用兵不凭着逐步训练,却使人民从安乐太平的环境中,一下子投身军队走向生死决斗的战场,那他们的祸患必定有不可估计的危险。所以说:天下的人民,只知道安乐而不知道危险,能够安逸而不能劳累吃苦,这是臣所认为的最大的祸患。
    15.B 穷:尽此句是时光易逝,一年将尽。
    16.①夷陵闭塞荒远,萧条冷落流露出诗人的低落、失意。描写游女的妆容,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野巫在丰年载歌载舞的情景,展现了夷陵的民风淳朴,给人以希望和喜悦。
    ②夷陵的今昔对比中,体现诗人的无奈与感伤,而他不愿留恋曾经的辉煌,更愿意携酒与邻翁共谈天下大事,体现诗人豁达的态度。
    17.1.其坚不能自举也,则瓠落无所容
    2.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8.①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②觥筹交错 ③不可多得
    19.排比,连用四个“有……”句子构成排比句,形式整齐,节奏感强。表达了我回岳父家时,有见到孤独岳父的感伤,有家人团聚的温暖,有对岳母的思念,也有一份内心的宁静和轻松的感觉,突出强调此时我复杂情感的交织。
    20.在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中,不法厂商把并非食品添加剂的物质添加到食品中,才让食品添加剂变得声名狼藉。
    解析:中途易辙,“事件,由于……,食品添加剂……”,“事件”没说完,主语换成了“食品添加剂”。可改成“在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中”,然后删掉“由于”,让“不法厂商”作主语,再把“食品添加剂才变得声名狼藉”改成“才让食品添加剂变得声名狼藉”。
    21.①或多或少含有添加剂;
    ②纯天然的才是最好;
    ③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
    22.大前提:只有杂种水稻的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
    小前提:它的后代发生分离。
    结论:它的后代是杂种水稻第二代
    (它本身是杂种水稻第一代)

    相关试卷

    重庆市十八中两江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十八中两江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共6页。

    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重庆市七校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重庆市七校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