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07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苏教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3上·江苏南通·高二统考期末)反应可用于制取高纯度的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为
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含18个中子的原子可表示为
D.的电离方程式为
2.(2023上·江苏南通·高二统考期末)根据下列图示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常温下稀释的溶液和氨水时溶液的变化,曲线II表示氨水
B.图乙表示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的物质的量,平衡时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由图可知的转化率:
C.图丙表示相同浓度的溶液与溶液中分子浓度的分数[或]随的变化曲线,可得出酸性较强
D.图丁是用溶液滴定等浓度的滴定曲线,图中
3.(2023上·江苏·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4.(2022上·江苏无锡·高二江苏省天一中学校考期末)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点溶液的pH:
B.a、b、c三点的电离程度: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偏小
D.a、b、c三点溶液用1ml/L NaOH溶液中和,消耗NaOH溶液体积:
5.(2022上·江苏镇江·高二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校考期末)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不变,向A点溶液中通入适量,可获得D点溶液
B.B点溶液呈酸性
C.C点溶液和D点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
D.
6.(2022上·江苏镇江·高二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校考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盐酸B.氢氧化钠C.一水合氨D.乙醇
7.(2022上·江苏苏州·高二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下钢管防腐常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阳极材料可用铜
B.铁表面镀铜时,将铁与电源正极相连,铜与电源负极相连
C.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消耗醋酸的体积更大
D.保持温度不变,将氨水加水稀释,溶液中的值增大
8.(2022上·江苏南通·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粗铜(含有Zn、Fe、Ag等杂质)精炼的装置图
B.图乙表示地下钢铁输水管道采取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的防腐装置图
C.图丙表示向NH4Cl溶液中滴加盐酸时,溶液中随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
D.图丁表示室温下分别向V0 mL ROH (弱碱)和MOH(强碱)溶液中加水至体积为V mL时,溶液pH随的变化关系
9.(2022上·江苏南通·高二统考期末)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的废气中,常用足量纯碱溶液吸收法、热分解法、Fe2(SO4)3溶液氧化脱除法、活性炭吸附氧化法脱除。同时,H2S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来制备硫磺、苯硫酚(C6H5SH)、H2S、NaHS还常用于脱除水体中的Cu2+,形成黑色、不溶于稀硫酸的CuS沉淀。Fe2(SO4)3溶液与表面喷淋水的活性炭分别处理H2S的原理如阳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Fe2(SO4)3溶液可循环再生
B.图1脱除34 gH2S,理论上一定消耗11.2 LO2
C.图2中,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水膜的厚度,H2S的氧化去除率增大
D.图2中,其他条件不变时,适当增大水膜的pH,H2S 的氧化去除率下降
10.(2022上·江苏泰州·高二统考期末)正常血液pH范围是7.35~7.45,小于7.2引起酸中毒。缓冲体系可稳定血液的pH,其缓冲作用可表示为,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缓冲体系中增加少量强酸时,变大
B.缓冲体系中加入少量强碱时,主要反应为:
C.血浆中时,会引起酸中毒
D.酸中毒时,可以注射少量NaHCO3溶液缓解症状
11.(2016上·江苏盐城·高二统考期末)在0.1m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m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CH3COOH溶液的电离度增大
12.(2012上·江苏盐城·高二统考期末)SO2是大气中常见的污染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能导电,则SO2属于
A.强电解质B.弱电解质
C.非电解质D.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3.(2021上·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中)常温下,HF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1.8×10-4和1.8×10-5,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d点
C.曲线II代表CH3COOH酸
D.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相同
14.(2021上·江苏扬州·高二统考期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NH3(g)+HCl(g)=NH4Cl(s)能够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HB
等体积等pH的HA与HB两种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充分反应,HA放出的氢气多
D.
I-和Fe3+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将0.1ml·L-1 FeCl3溶液与0.2ml·L-1 KI溶液等体积混合,振荡,再加入2mL CCl4,振荡,静置后下层为紫红色
参考答案:
1.B
【详解】A. 为共价分子,电子式为,A错误;
B. 原子序数为14,核外14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依次排布2、8、4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正确;
C. 含18个中子的原子质量数为17+18=35,可表示为,C错误;
D. 在水中完全电离为氢离子和氯离子,电离方程式为,D错误;
答案选B。
2.D
【详解】A.等pH的强碱与弱碱,稀释相同倍数时,强碱的pH变化大,弱碱存在电离平衡,则图中Ⅰ表示氨水稀释的情况,选项A错误;
B.增大CO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促进NO2的转化,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结合图中起始CO的物质的量,可知NO2的转化率c> b> a,选项B错误;
C.由图丙可知,相同pH时,HB溶液中HB分子浓度较大,则HB的电离程度较小,则相同浓度的HA与HB溶液中,HB的酸性较弱,选项C错误;
D.图丁是AgCl饱和溶液中c (Ag+ )和c(Cl- )变化关系图像,当恰好反应完全时pAg= pCl= 4.87,- lg Kssp (AgCl) =[Igc(Ag+) )c(Cl-)]=[lgc(Ag+) + lgc(Cl-)] = pAg + pCl= a+b=4.87+4.87 = 9.74,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3.A
【详解】A.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浓硫酸除去水蒸气、灼热的铜网除去氧气,最后用真空气囊收集纯净干燥的氮气,A正确;
B.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会将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会与氯化钡生成沉淀,不能检验是否部分变质,B错误;
C.等体积等pH的HA与HB两种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充分反应,HA放出的氢气多,说明HA的酸性更弱,酸性:HA<HB,C错误;
D.将0.1ml·L-1 FeCl3溶液与0.2ml·L-1 KI溶液等体积混合,振荡,再加入2mL CCl4,振荡,静置后下层为紫红色,说明有碘生成,则铁离子和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二者按1:1反应,碘离子过量,但是无法证明溶液中还含有三价铁离子,所以不能说明I-和Fe3+反应有一定的限度,D错误;
答案选A。
4.C
【分析】冰醋酸为一元弱酸,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反应,正向移动,冰醋酸电离程度增大。从一开始到b点时,溶液中阴、阳离子浓度增加,导电能力增强;后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导电能力下降。
【详解】A.b点溶液导电能力最强,则H+浓度最大,pH最小,以此类推三点的pH大小应为:c>a>b,A错误;
B.弱酸越稀释,电离程度越大,B错误;
C.湿润的pH试纸会稀释a处溶液,结合图象分析加水稀释a处溶液会使溶液电离程度增大,导电性增强,H+浓度变大,则pH变小,C正确;
D.a、b、c三处溶液醋酸浓度、H+浓度虽然不同,但醋酸总量恒定,所需NaOH体积也恒定,D错误;
故选C。
【点睛】溶液导电能力受溶液中的电荷浓度的影响,即溶液中带电离子的浓度和带电离子带电量两点因素影响,结合图象将导电能力与溶液中H+浓度联系起来就能找到突破口。
5.A
【详解】A.保持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不变,向A点溶液中通入适量,则溶液中的H+浓度增大,c(OH-)减小,但c(H+)c(OH-)不变,即还在曲线CAD上,即可获得D点溶液,A正确;
B.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B点溶液中c(H+)=c(OH-),故溶液呈中性,B错误;
C.由于未告知混合时C点溶液和D点溶液的体积,则无法判断C点溶液和D点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酸碱性,C错误;
D.已知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且,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6.C
【详解】A.盐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不合题意;
B.氢氧化钠是强碱,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B不合题意;
C.一水合氨是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C符合题意;
D.乙醇的水溶液和液体时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D
【详解】A.地下钢管防腐常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阳极材料不能是铜,只能用比Fe活泼的金属,A错误;
B.铁表面镀铜时,铜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B错误;
C.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醋酸浓度大于盐酸浓度,分别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酸的浓度越大消耗的体积越小,所以醋酸消耗的体积较小,C错误;
D.保持温度不变,将氨水加水稀释,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氢氧根的量增多,一水合氨的量减少,故 的值增大,D正确;
故选D。
8.A
【分析】根据电解精炼的原理判断装置;利用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属于电解池判断;在盐溶液中利用水解平衡常数及平衡移动原理判断溶度比值的变化;利用强碱稀释过程中,浓度的变化判断pH的变化判断图象中相应的表示。
【详解】A.图甲表示粗铜精炼,粗铜做阳极,纯铜做阴极,电解液含有铜离子,故A正确;
B.图乙中没有电源,故不是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故B不正确;
C.图丙在NH4Cl溶液中根据水解平衡常数得出:,当滴加盐酸时氢离子的浓度增大,导致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一水合氨的浓度减小,平衡常数不变,故该比值在减小,故C不正确;
D.图丁在加入水稀释过程中,根据稀释规律,强碱稀释10n倍时,pH变化为n,而弱碱稀释10n倍时,pH变化小于n,故ROH为强碱,MOH为弱碱,故D不正确;
故选答案A。
【点睛】本题考查电化学的应用,电解精炼、金属防腐及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原理,碱溶液稀释规律,注意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移动对浓度的影响,稀释规律的应用判断强碱还是弱碱。
9.A
【详解】A.图1中,Fe3+和H2S反应生成Fe2+:2Fe3++H2S=2Fe2++S↓+2H+,Fe2+再被氧化氧气生成Fe3+:4Fe2++O2+4H+=4Fe3++2H2O,可实现Fe3+的再生,所以Fe2(SO4)3可循环再生,故A正确;
B.没有指明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故B错误;
C.若水膜过厚,活性炭表面的溶解氧浓度减小,生成的O过少,H2S的氧化去除率降低,故C错误;
D.增大水膜的pH,OH-浓度增大,使平衡:H2SH++HS-正向移动,HS-浓度增大,H2S的氧化去除率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10.B
【详解】A.缓冲体系中增加少量强酸时,氢离子浓度增大,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增大,因此溶液中变大,故A正确;
B.缓冲体系中加入少量强碱时,氢氧根消耗氢离子,平衡逆向进行,碳酸转化为碳酸氢根,故B错误;
C.血浆中时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此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因此会引起酸中毒,故C正确;
D.酸中毒时,H+过多,可用NaHCO3溶液与之反应加以缓解,故D正确;
故选B。
11.B
【详解】A.电离吸热,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错误;
B.加入少量NaOH固体,氢氧根中和氢离子,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确;
C.加入少量0.1m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增大,C错误;
D.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的电离,CH3COOH溶液的电离度减小,D错误,
答案选B。
12.C
【详解】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SO2溶于水所得溶液导电是由于SO2与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电离出离子引起,SO2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
故答案选C。
13.A
【详解】A.由图可知,b点的pH小于c点,则b的H+浓度大于c点,故b点对水的电离的抑制作用大于c点,故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c(H+)=c(OH-)
(5)ACD
【详解】(1)Al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具有吸附性的Al(OH)3胶体,吸附水中杂质并沉降,起到净水作用;
(2)NH4Al(SO4)2溶液中Al3+与均水解生成H+,互相抑制对方水解,NH4HSO4溶液中有大量电离出的H+,对水解的抑制程度更大,则浓度相同情况下,NH4Al(SO4)2溶液中浓度更小;
(3)①NH4Al(SO4)2溶液中离子的水解反应为:,,升温,水解反应吸热正向移动,溶液中H+浓度增大,pH变小;
②溶液中有电荷守恒,则可得,结合图象可得当温度为20℃、溶液浓度为0.1ml/L时,pH=3。根据,,可得,,则;
(4)①由图可知a点处NaOH恰好与完全反应,生成NH4NaSO4,盐能促进水的电离,而酸、碱抑制水的电离,a点之前溶液中存在强酸酸式酸根,a点之后溶液中存在碱,均抑制水电离,故a点处水电离程度最大;
②b点时溶液为中性,则有c(H+)=c(OH-)。此时NaOH开始与反应,溶液中离子浓度排序为: c(Na+)>c()>c()>c(H+)=c(OH-)
(5)A.结合图象曲线分析b点到a点,锌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均增大,A正确;
B.只要在乙区内部的点,均满足将锌离子转化为沉淀的条件,则pH范围不止8~12,B错误;
C.取曲线上一点带入,得,C正确;
D.如图所示,在甲区的锌元素以锌离子的形式存在,在丙区的锌元素以四羟基合锌的形式存在,在乙区的以氢氧化锌固体形式存在,D正确;
故选ACD。
17.(1)
(2)
(3)B
(4)C
(5) 变小 不变 变大
(6)10-5
【详解】(1)碳酸的第一级电离方程式为 ,电离平衡常数为生成物浓度幂之比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则;
(2)电离平衡常数越小,相应弱酸的酸性越弱,酸根结合氢离子的能力越强,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CH3COOH>>HClO>,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
(3)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其酸性越强,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根据NaCN+HNO2═HCN+NaNO2、NaCN+HF═HCN+NaF、NaNO2+HF═HNO2+NaF知,这三种酸的强弱顺序是HF>HNO2>HCN,则HF、HNO2、HCN对应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是:6.3×10-4、5.6×10-4、6.2×10-10,弱酸的酸性越弱,其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
A、HF、HNO2、HCN对应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是:6.3×10-4、5.6×10-4、6.2×10-10,则,故A正确;
B、HF、HNO2、HCN对应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是:6.3×10-4、5.6×10-4、6.2×10-10,则,故B错误;
C、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根据NaCN+HNO2═HCN+NaNO2、NaCN+HF═HCN+NaF、NaNO2+HF═HNO2+NaF知,这三种酸的强弱顺序是HF>HNO2>HCN,故C正确;
D、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其酸性越强,这三种酸的强弱顺序是HF>HNO2>HCN,所以,故D正确;
故选:B。
(4)醋酸溶液中H+被消耗会促进醋酸的电离,反应过程中醋酸溶液中c(H+)大于盐酸中,醋酸与Zn反应的速率比盐酸与Zn反应的速率快;等pH、等体积的醋酸溶液和盐酸中,醋酸提供的H+总物质的量大于盐酸,醋酸与足量Zn反应放出的H2大于盐酸与足量Zn反应放出的,故答案为:C;
(5)常温下0.1ml•L-1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加水促进电离,
①加水稀释电离平衡正向进行,醋酸物质的量减小,氢离子物质的量增大,则变小;
②为电离平衡常数,温度不变,比值不变;
③加水稀释电离平衡正向进行,醋酸物质的量减小,醋酸根离子物质的量增大,则变大;
(6)25℃时,测得浓度为0.1ml•L-1的BOH溶液中,c(OH-)=1×10-3ml•L-1<0.1ml/L,则BOH为弱碱,电离平衡常数。
18.(1) 2—甲基丁烷 -210
(2) 阴极 2H2O-4e-=O2↑+4H+或4OH--4e-=2H2O+O2↑ 85%
(3) CO HCO+2e-+H2O=2OH-+HCOO-或3HCO+2e-=2CO+HCOO-+H2O b
【详解】(1)①X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2CH3,主链有4个碳原子,2号碳上有一个甲基,所以名称为2—甲基丁烷;
②依次将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编号为i、ii,根据盖斯定律,ii-2×i可得2CO(g)+4H2(g)=2H2O(g)+CH2=CH2(g)的∆H=-128kJ/ml-2×(41kJ/ml)= -210kJ/ml;
(2)①根据题意可知CO2在右侧Pt电极上转化为HCOO-,所以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应为阴极;左侧Pt电极为阳极,水电离出的氢氧根被氧化生成氧气,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或4OH--4e-=2H2O+O2↑;
②阳极生成氧气体积为224mL时,即=0.01ml,根据阳极反应可知转移0.04ml电子,阴极反应为H2O+CO2+2e-=HCOO-+OH-,所以理论上应生成0.02ml HCOO-,实际上整个阴极区内的c(HCOO-)=0.017ml/L,溶液体积为1L,即实际上生成0.017ml/L×1L=0.017ml,所以电解效率为×100%=85%;
(3)①据图可知当pH>12时,CO的含量最高,即主要存在形式为CO;
②pH=8.5时,CO2主要以HCO的形式存在,所以阴极应是HCO被还原为HCOO-,电极反应为HCO+2e-+H2O=2OH-+HCOO-或3HCO+2e-=2CO+HCOO-+H2O;阳极发生电极反应2H2O-4e-=O2+4H+,当外电路转移2ml电子时,2ml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阴极移动,恰好与阴极生成的2mlOH-中和,即可认为装置工作时主要是HCO转化为HCOO-,OH-的浓度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pH几乎不发生变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7铁、铜及其化合物--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苏教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5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苏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6化学平衡的移动--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专题练习(苏教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