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8章第4节《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305094/0-170657824121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8章第4节《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305094/0-17065782412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8章第4节《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305094/0-170657824128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4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
展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理解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
会判定具体问题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能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实际问题;初步掌握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来解释物理现象及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养成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与建立,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2、正确分析物体系统内所具有的机械能,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教学器材】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碰鼻实验视频引入新课。
1、提出课题—机械能守恒定律。(板书)
2、知识回顾:
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合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力做功的过程也是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例举:通过重力或弹力做功,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展示图片和视频)
大瀑布: 重力势能 动能
射箭活动:弹性势能 动能
冲上高处的过山车: 动能 重力势能
分析上述各个过程中能量转换及重力、弹力做功的情况。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补充)
将能各种情景中能量变化填入表格
(二)探寻守恒量:
1、[问题] 观察视频演示实验,分析小球在摆动过程中都有哪些能量在参与转换?
学生回答问题:
小球受哪些力的作用?
哪些力对小球做功?
能量如何转化?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出机械能的概念。
根据分析提出猜想:机械能总量是否保持不变?
2、探究规律,并找出机械能不变的条件
提出研究方法:在探究物理规律时,应该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先对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探究,然后加以推广深化。在动能与势能转化的情景中,自由落体(只受重力)应该是比较简单的。
(1)只受重力作用分析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图所示,小球下落过程中经过高度h1的A点速度v1,经高度h2的B点时速度为v2,由同学用学习过的知识(牛顿定律或动能定理),分析下落过程中A、B两位置的机械能之间的数量关系。
由A点到B点:
由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得:
联立,得Ek2 - Ek1 = Ep1 - Ep2 ①
移项后,得Ek1+Ep1 = Ek2+Ep2 ②
即E1= E2
引导学生讨论表达式①的含义是什么?表达式②的含义又是什么?
在表达式①中左边是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右边是物体重力势能减少量,该表达式说明:物体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做了多少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就减小多少,同时物体的动能就增加多少。
在表达式②中,左边是物体在初位置时的机械能,右边是物体在末位置时的机械能,该式表示:动能和势能之和即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2)只有重力做功分析
上述结论是在运动过程只受重力作用时候得到的,如果物体是沿光滑斜面下滑,上述结论成立吗?(由同学推导,分析)
沿光滑斜面下滑过程中,斜面的弹力不做功,由动能定理分析,通过重力做功,使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如果物体沿光滑曲面滑下,怎么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重力势能的分析中将曲面看成无数个小斜面的处理方法,得出结论。
小结: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不论物体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3)分析守恒条件,归纳结论
在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
(4)引导学生分析结论,加深理解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是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是结论
“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是系统内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结果。从能量转化角度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
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
公式:Ek1+Ep1 = Ek2+Ep2 (E1= E2)(板书)
(三)巩固应用
指导学生对规律探究过程进行归纳小结,然后针对性地加以巩固应用。
观察两幅图片分析机械能是否守恒
1、跳伞员利用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落。
2、抛出的篮球在空中运动。
课堂练习:
例题:下列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 说法正确的是( )
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可能守恒
外力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只有重力做功的物体机械能守恒。
只受重力时机械能才会守恒
例:把一个1kg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如图所示),摆长为1m,最大偏角为60º。求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为多大?
解析:小球摆动过程中,摆球摆动过程受重力与细线拉力,两拉力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细线的拉力不做功,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解:设小球最低点所在位置为参考平面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v=m/s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修正,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零势面)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无关的。在讨论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时,应先确定参考平面。)
互动训练:把摆线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改成45º在让学生当堂练习。
(解析略)
在应用的基础上,归纳使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受力分析;
2、判断是否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物体系统内;
3、列出初、末两个状态的机械能(E1、E2);
4、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出等式求解;
5、讨论最后结果的物理意义。
(四)课堂小结
机械能守恒定律:
内容:在只有重力或者弹力做功的系统内,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使用条件:只有重力做功或弹力做功。
(六)板书设计
一、机械能: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物体的机械能。E=Ek + Ep
二、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弹性势能 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2、表达式:
Ek1+Ep1 = Ek2+Ep2
E1= E2
3、守恒条件:
a、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簧弹力做功,其它力不做功(或其它力合力所做功为零) b、只发生动能和势能间的相互转化。
(六)课后作业
课后习题3、4题
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比赛,让我经历了困难,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更有一些思考:
1.自己的缺点和问题
虽然这次课程总体上还比较流畅,但我还是发现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第一、课堂评价不到位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虽然也有教师评价,但明显存在评价简单化的倾向。第二、自学指导不具体,教师包办代替有些时候,还会出现自学指导不够具体,自学时间不够充分,不敢不能放手让学生自学的情况,教师不自觉地讲的又多了,很多本该有学生完成的任务由教师包办代替了。
2.重视自身能力的提升
通过此次比赛,让我看到了差距,更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要成为一个业务精湛、知识广博、能力出众的优秀教师,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工作和教学中,着重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探究和创新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专业和育人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争取能做一个称职的中学物理教师。
优质课比赛已经结束,这只是我六年教学成长经历的一次检验,更是我未来教学新的起点。在实践中学习,在磨练中成长,我将倍加珍惜目前的环境,脚踏实地,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情景
动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飞流直下的瀑布
射箭活动
冲上高处的过山车
粤教版必修2第04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粤教版必修2第04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04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04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8.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8.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器材,要注意的问题,速度的测量,实验步骤,记录及数据处理,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