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物理暑期学情调研(8月月考)(word原卷)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一质量为m的物体用一根足够长细绳悬吊于天花板上的O点,现用一光滑的金属钩子勾住细绳,水平向右缓慢拉动绳子(钩子与细绳的接触点A始终在一条水平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钩子对细绳的作用力始终水平向右
B.OA段绳子的力逐渐增大
C.钩子对细绳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D.钩子对细绳的作用力可能等于mg
2.让电子束通过电场加速后,照射到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m)上,可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衍射图样说明了电子具有粒子性
B.加速电压越大,电子的物质波波长越长
C.电子物质波波长比可见光波长更长
D.动量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对应的物质波波长也相等
3.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Li核的结合能约为15MeV
B.核比核稳定
C.核的结合能比核的大
D.两个核结合成核时释放的能量等于的结合能
4. 如图所示,A、B、C是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C边的中点为M,BC边的中点为N。当只有A点处固定放置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时,处于三角形的中心O点的带电量为-q的试探电荷P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为F。若再在B点固定一个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在C点固定一个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心O点的试探电荷P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3F,方向由O点指向M点
B. 固定在A、B、C三点的点电荷在中心O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C. 试探电荷P沿直线OB由O点向B点移动的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减小
D. 试探电荷P沿直线ON由O点向N点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的电场力做负功
5.如图所示,a、b和c都是厚度均匀的平行玻璃板,a和b、b和c之间的夹角都为β,一细光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以入射角θ从O点射入a板,且射出c板后的两束单色光射在地面上P、Q两点,由此可知
A.射出c板后的两束单色光与入射光不再平行
B.射到Q点的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较大
C.射到P点的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大,波长较长
D.若射到P、Q两点的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发生干涉现象,则射到P点的光形成干涉条纹的间距较小
6.一列简谐横波在t=0.6s时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此时P、Q两质点的位移相等,波上x=15m处的质点A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y/cm
2
-2
y/cm
P
x/m
Q
5
15
25
2
-2
t/s
0
0
0.6
1.2
A
A.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这列波的波速为0.06m/s
C.从t=0.6s时刻开始,质点P比质点Q早回到平衡位置
D.若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个尺寸为15 m的障碍物,这列波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7.为估算池中睡莲叶面承受出滴撞击产生的平均压强,小明在雨天将一圆柱形水杯置于露台,测得1小时内杯中水上升了 45 mm,查询得知,当时雨滴竖直下落速度约为12 m/s,据此估算该压强约为
(设雨滴撞击睡莲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为1×103kg/m3)。
A.0.15Pa B.0.54Pa C.1.5Pa A.5.4Pa
8. 利用电磁感应驱动的电磁炮,其原理示意图如图甲所示,线圈套在中空的塑料管上,管内光滑,将直径略小于管内径的金属小球静置于线圈右侧A处。图中电容器C已经充好电且上极板带正电,闭合电键S后电容器开始放电,通过线圈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金属小球在0~t1的时间内被加速发射出去(时刻刚好运动到右侧管口B处)。则
A. 小球在塑料管中的加速度随线圈中电流的增大而一直增大
B. 在0~t1的时间内,电容器储存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小球的动能
C. 在0~t1的时间内,顺着发射方向看小球中产生的涡流沿逆时针方向
D. 适当加长塑料管一定可使小球获得更大的速度
9. 一种“光开关”的“核心区”如图虚框区域所示,其中1、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直角边与虚框平行,两斜面平行,略拉开一小段距离,在两棱镜之间可充入不同介质以实现开关功能.单色光a从1的左侧垂直于棱镜表面射入,若能通过2,则为“开”,否则为“关”.已知棱镜对a的折射率为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色光a在棱镜中的波长是在真空中波长的1.5倍
B. 若不充入介质,则实现“开”功能
C. 若充入的介质相对棱镜是光疏介质,有可能实现“开”功能
D. 若充入的介质相对棱镜是光密介质,有可能实现“关”功能
10.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相等、带电量不等的小球a和b,初始a位于O点,b在O点右侧,t=0时刻给a一个正对b的初速度v0,在以后运动过程中a和b始终未接触,下列图线分别是:两球间库仑力F随时间t变化图、两球速度v随时间t变化图、两球电势能Ep随a位移xa变化图、b球动能Ekb随b的位移xb变化图,其中能大致正确反映两球运动规律的是
m +q
m +Q
v0
O
a
b
A
B
C
D
a
b
xa
Ep
O
t
F
O
t
v
O
xb
Ekb
O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其中第12题~第15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15分)方案(一):小明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节干电池的内阻.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验电路连接.
(2)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在图丙中描点,请作出U-I图线,由图线求得电源的内阻r =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方案(二):小明查阅资料得到第二种测量方案,如图丁所示. E'是辅助电源,G是灵敏电流计.连接好电路之后,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丁
①调节R和R'使得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为零
②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1和I1
③再次调节R和R'使得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为零
④将R和R'阻值调到最大
⑤闭合开关S1、S2
⑥再次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2和I2
(4)正确操作的情况下,记录的数据是U1=1.23V,I1=0.30A,U2=1.05V,I2=0.50A,求得电源内阻r =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测量更准确?
(A、方案一更准确;B、方案二更准确 ;C、两种方案一样准确)
请说明理由. ;
12.(8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化到状态C.在A→B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500J,在状态B时压强为p0=1.0×105pa.求:
(1)气体在状态C时的压强p;
(2)A→B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
V/×10-3m3
T/×102K
8.0
6.0
4.0
A
B
C
O
6.0
3.0
13.(8分)如图所示,斜槽固定在桌面上,末端水平.小球A从Q点由静止释放,以2m/s的速度水平抛出,落至水平地面上的P点.将小球B放在槽口末端,小球A仍从Q点由静止释放,与小球 B发生对心正碰,小球A落至N点,小球B落至M点,已知OM:ON:OP=3:5:10,小球B质量mB=0.05kg,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求:
P
N
M
O
Q
A
B
(1)碰撞过程中小球A对小球B的冲量I;
(2)小球A的质量mA
14.(13分)如图,半径为的四分之一竖直平面内圆弧轨道和水平面都是光滑的,圆弧轨道末端点切线水平,紧靠点停放质量可忽略平板小车,水平板面与点等高,车的最右端停放质量m2的小物块2.物块2与板动摩擦因数为μ2,质量为m1的小物块1从图中点由静止释放,无碰撞地从点切入圆轨道,已知AB高度差h=R,m1=m2=m,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1)求小物块1进入圆轨道时在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an以及到达C点速度大小vC;
(2)小物块1从点滑上小车,它与小车平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1,若μ1>μ2,要使两物块不相碰,水平板车长度L至少为多少?
(3)若μ1<μ2,在小车右侧足够远处有一固定弹性挡板P,它与小物块2可发生瞬间弹性碰撞,板车长度为L0(L0足够大,两物块始终未相碰),求最终物块1与2的距离s.
15.(16分)如图在第一象限内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二、三、四象限内存在垂直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带正电粒子从x轴上的M点以速度沿与x轴正方向成角射入第二象限,恰好垂直于y轴从N点进入匀强电场,从x轴上的P点再次进入匀强磁场,且粒子从N点到P点的过程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已知磁场的范围足够大,,粒子的比荷为k,不计粒子重力。求:
(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3)粒子从P点进入匀强磁场再次到达x轴的位置与M点的距离以及经历的时间。
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检测调研联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检测调研联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检测调研联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检测调研联考物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0km/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南京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暑期自主学情调研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南京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暑期自主学情调研试卷,文件包含2023高二物理暑期自主学情调研试卷pdf、2023高二物理暑期自主学情调研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