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单元AB卷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A卷·夯实基础)(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单元AB卷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A卷·夯实基础)(原卷版+解析)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单元AB卷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A卷·夯实基础)(原卷版+解析)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单元AB卷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A卷·夯实基础)(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单元AB卷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A卷·夯实基础)(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单元AB卷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A卷·夯实基础)(原卷版+解析),共19页。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 (A卷·夯实基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动力,也是持续发展不竭的源泉。在多样化的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 B.风能 C.天然气 D.石油2、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A.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 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C. 室内起火,开窗通风 D.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灭火器扑灭3、为了节能,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目的是( )A.减少O2消耗量 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C.降低汽油着火点 D.升高汽油着火点4、【2022辽宁本溪葫芦岛】下列有关灭火的原理或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 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B. 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C. 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 木柴着火用水浇灭,降低木柴的着火点5、下列化学变化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镁与盐酸的反应 B.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C.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6、【2022广西玉林】下列图标中,属于“禁止烟火”标志的是(  )A. B. C. D.7、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B. 木柴架空—增大了氧气浓度C. 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D. 煤炉火越扇越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8、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燃冰主要含有(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水合物 D.酒精9、安全警钟应时刻长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B. 燃气泄漏,点火检查C. 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D. 面粉厂内,禁止吸烟10、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11、燃烧、灭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楼起火,迅速坐电梯逃生 B.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蜡烛火焰可用嘴吹灭,是因为吹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D.白磷保存在水中,其目的是隔绝氧气,防止缓慢氧化引起自燃12、关于燃烧与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氧气B. 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C.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D. 煤不充分燃烧有利于节约燃料13、下列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 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B. 煤气泄漏迅速打开排气扇C.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D. 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灾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 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15、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B. “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C. 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燃烧D. 篝火晚会时架空火柴,有利于木材充分燃烧16、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发生火灾时,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着火区域 B.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C.电器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泼灭 D.为了防止CO中毒,在火炉旁放一盆水17、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错误的是( )A. 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时,用锅盖盖灭B. 扑灭森林火灾时,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移走C. 实验室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D. 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18、下列有关说法:①CO2是污染空气的成分之一;②为减少“水华”现象发生,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③为防止酸雨产生,建高烟囱排烟;④使用含碳量低的物质生活就是“低碳”生活;⑤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⑥合金、塑料、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⑦“白色污染”是由废弃塑料引起的。正确的组合是( )A.②⑤⑦ B.①③④ C.③④⑦ D.②④⑥19、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气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 B.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 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20、【2022湖南邵阳】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红磷的着火点是。如图为某实验示意图,有关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 只有铜块上的白磷燃烧 B. 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 热水的作用既提供热量又隔绝空气 D. 升高水的温度,铜块上的红磷也能燃烧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6分。)21、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_______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其中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酸雨的危害是 (答一点即可)。22、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_______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科技发展可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选填字母序号)。 A 煤 B 地热能 C 太阳能 D 核能 (3)2020 年 6 月 23 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此次卫星发射用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5)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因此这些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_________。23、能源的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1)煤燃烧时产生NO2、_____等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2)在一定条件下,甲烷(CH4)和水反应(未配平)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①W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②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Z和W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3)实验室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目前,氢气作为新能源在生活和生产中还未能广泛应用,其原因是 。24、2019年春节起,常州大部分地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开启了龙城环保新时代。(1)“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标志是_____________。(2)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可以滅少噪声污染、火灾等,还以少SO2和___________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空气质量。(3)爆竹中常含有硫、硝酸钾和木炭的混合粉末,点燃后生成硫化钾(K2S)、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SO2会形成____________型酸雨,酸雨的pH___________(填序号)。A 小于5.6 B 等于7 C 大于7三、实验与探究(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25、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1)设计B、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验证可燃物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序号)。26、【2022湖北鄂州】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Ⅰ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2)设计实验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3)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4)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四、分析与计算(1小题,共8分)27、小华同学为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烧杯里放入一定质量的大理石,然后分次加入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如表所示(大理石中的杂质与反应)。(1)两次加稀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______g。(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加盐酸的次数第一次第二次加盐酸的质量/g2525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g2.21.1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 (A卷·夯实基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动力,也是持续发展不竭的源泉。在多样化的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 B.风能 C.天然气 D.石油【答案】B【解析】A、煤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不正确;B、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B正确;C、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不正确;D、石油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不正确。故选B。2、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A.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 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C. 室内起火,开窗通风 D.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灭火器扑灭【答案】B【解析】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容易触电,应先关闭电源,A错误。B、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B正确。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会加剧火势,C错误。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错误。故选:B。3、为了节能,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目的是( )A.减少O2消耗量 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C.降低汽油着火点 D.升高汽油着火点【答案】B【解析】为了使汽油充分燃烧,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充分燃烧。故选B。4、【2022辽宁本溪葫芦岛】下列有关灭火的原理或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 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B. 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C. 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 木柴着火用水浇灭,降低木柴的着火点【答案】C【解析】A、用嘴吹灭蜡烛,是降低温度到物质着火点以下,错误;B、油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油锅中的油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应该用锅盖盖灭,错误;C、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利于灭火和保护书籍,正确;D、木柴着火用水浇灭,降低温度到木柴的着火点以下,错误。故选C。5、下列化学变化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镁与盐酸的反应 B.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C.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答案】B【解析】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白磷的缓慢氧化以及蜡烛的燃烧均会放出热量,只有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需要高温加热才能完成,因此该反应会吸收热量。故选:B。6、【2022广西玉林】下列图标中,属于“禁止烟火”标志的是(  )A. B. C. D.【答案】B【解答】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A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B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故C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放易燃物标志,故D错误。故选:B。7、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B. 木柴架空—增大了氧气浓度C. 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D. 煤炉火越扇越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答案】C【解析】A、用嘴吹灭蜡烛,加速了蜡烛周围的空气流动,由于蜡烛火焰较小,降低蜡烛火焰周围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蜡烛熄灭,说法错误;B、木材架空,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保持恒定,不能增大氧气的浓度,说法错误;C、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灭火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说法正确;D、蜂窝煤的体积是固定的,煤炉火越扇越旺,空气流动的速率,使可燃物相同的表面积接触到更多的氧气,燃烧更旺,说法错误;答案:C。8、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燃冰主要含有(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水合物 D.酒精【答案】C【解析】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故选C。9、安全警钟应时刻长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B. 燃气泄漏,点火检查C. 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D. 面粉厂内,禁止吸烟【答案】B【解析】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破坏燃烧的条件灭火,正确;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容易引发爆炸,错误;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防止气体不纯引起爆炸,正确;D、面粉厂内,禁止吸烟,防止引起火灾,正确。故选B。10、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答案】B【解析】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故选B。11、燃烧、灭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楼起火,迅速坐电梯逃生 B.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蜡烛火焰可用嘴吹灭,是因为吹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D.白磷保存在水中,其目的是隔绝氧气,防止缓慢氧化引起自燃【答案】D【解析】火灾易造成停电,乘电梯逃生可能会被困于电梯中,所以高楼起火,不能坐电梯逃生;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蜡烛火焰可用嘴吹灭,是因为空气流动而带走热量使温度降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而不是吹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12、关于燃烧与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氧气B. 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C.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D. 煤不充分燃烧有利于节约燃料【答案】A【解析】A、热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氧气,符合题意;B、纸箱着火用水浇灭,温度降低到了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竖线,不能降低,不符合题意;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会因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不符合题意;D、煤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造成环境污染且浪费燃料,不符合题意;故选A。13、下列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 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B. 煤气泄漏迅速打开排气扇C.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D. 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灾【答案】B【解析】A、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隔绝氧气盖灭,A正确。B、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容易产生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B错误。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隔绝氧气灭火,C正确。D、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清除可燃物,可以控制火灾,D正确。故选:B。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 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答案】A【解析】A、石油是混合物,A正确;B、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是不可再生的,B错误;C、煤不充分燃烧会生成 CO,C错误;D、西气东输是运输的天然气,D错误;故选A。15、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B. “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C. 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燃烧D. 篝火晚会时架空火柴,有利于木材充分燃烧【答案】A【解析】A、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说法错误;B、“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说法正确;C、物质燃烧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达到物质燃烧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燃烧,说法正确;D、篝火晚会时架空火柴,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木材充分燃烧,说法正确;答案:A。16、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发生火灾时,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着火区域 B.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C.电器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泼灭 D.为了防止CO中毒,在火炉旁放一盆水【答案】A【解析】A、发生火灾时,产生的烟尘和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着火区域上方,故人应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着火区域,选项A正确;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窗户通风,而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因为打开排气扇产生的电火花可能引燃泄漏出来的天然气,甚至发生爆炸,选项B不正确;C、电器着火时,首先应切断电源,为了防止触电,不能立即用大量水泼灭,选项C不正确; D、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火炉旁放一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选项D不正确。故选A。17、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错误的是( )A. 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时,用锅盖盖灭B. 扑灭森林火灾时,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移走C. 实验室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D. 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答案】C【解析】A、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时,用锅盖盖灭扑灭,是隔绝空气灭火,不符合题意;B、森林火灾时,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移走,可以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C、实验室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防止发生火灾,符合题意;D、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18、下列有关说法:①CO2是污染空气的成分之一;②为减少“水华”现象发生,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③为防止酸雨产生,建高烟囱排烟;④使用含碳量低的物质生活就是“低碳”生活;⑤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⑥合金、塑料、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⑦“白色污染”是由废弃塑料引起的。正确的组合是( )A.②⑤⑦ B.①③④ C.③④⑦ D.②④⑥【答案】A【解析】①污染空气的气体有CO、SO2、NO2等,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一种成分,没有列入空气污染物,错误;②“水华”或“赤潮”是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是引起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因素,为减少“水华”现象发生,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正确;③为防止酸雨产生,把工厂的烟囱加高没有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不会减少酸雨的产生,错误; ④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就是指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错误;⑤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正确;⑥塑料、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而不是合成材料,错误;⑦“白色污染”是由废弃塑料引起的,废旧塑料引起的环境污染属于白色污染,正确。故选A。19、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气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 B.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 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答案】C【解析】A、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且热值高,故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故A正确;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故B正确;C、煤、石油、天然气不能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D、为了节约化石燃料,减少污染,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故D正确。故选:C。20、【2022湖南邵阳】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红磷的着火点是。如图为某实验示意图,有关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 只有铜块上的白磷燃烧 B. 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 热水的作用既提供热量又隔绝空气 D. 升高水的温度,铜块上的红磷也能燃烧【答案】D【解析】A、由图示装置可知,铜块上的白磷能接触到氧气,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所以只有铜块上的白磷燃烧,故A正确。 B、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达到了燃烧的条件,白磷会燃烧,故B正确。 C、热水的作用既提供热量又隔绝空气,故C正确。 D、由于水的沸点是,升高水的温度,也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红磷也不会燃烧,故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6分。)21、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_______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其中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酸雨的危害是 (答一点即可)。【答案】二氧化硫;;腐蚀大理石建筑(或破坏道路桥梁或腐蚀金属雕像或破坏森林,使植物枯萎死亡,农业减产或污染水源或危害水生动植物生存或危害人体健康)(合理即可)【解析】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酸雨的危害主要有腐蚀大理石建筑,破坏道路桥梁,腐蚀金属雕像(制品),破坏森林,使植物枯萎死亡,农业减产,污染水源,危害水生动植物生存,危害人体健康等。22、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_______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科技发展可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选填字母序号)。 A 煤 B 地热能 C 太阳能 D 核能 (3)2020 年 6 月 23 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此次卫星发射用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5)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因此这些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_________。【答案】(1).天然气;(2).A;(3) ;(4).增大汽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5).爆炸【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地热能、太阳能、核能等均属于新能源,煤不属于新能源,属于化石燃料,故选A。(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要有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增大汽油与氧气接触面积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5)可燃性气体不纯点燃会发生爆炸,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因此这些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爆炸。23、能源的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1)煤燃烧时产生NO2、_____等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2)在一定条件下,甲烷(CH4)和水反应(未配平)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①W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②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Z和W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3)实验室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目前,氢气作为新能源在生活和生产中还未能广泛应用,其原因是 。【答案】 (1). SO2;(2). CO、3∶1;(3). Zn+H2SO4=ZnSO4+H2↑、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解析】(1)煤中含有硫、氮等元素,所以煤燃烧时产生NO2、SO2等气体。(2)图中可知一个甲烷(CH4)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根据图示,一个Z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一个W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①根据以上分析,W表示的物质是一氧化碳,其化学式是:CO。②图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Z是H2,W是CO,因此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Z和W的分子个数比为:3∶1。(3)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目前,氢气作为新能源在生活和生产中还未能广泛应用,其原因是: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24、2019年春节起,常州大部分地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开启了龙城环保新时代。(1)“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标志是_____________。(2)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可以滅少噪声污染、火灾等,还以少SO2和___________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空气质量。(3)爆竹中常含有硫、硝酸钾和木炭的混合粉末,点燃后生成硫化钾(K2S)、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SO2会形成____________型酸雨,酸雨的pH___________(填序号)。A 小于5.6 B 等于7 C 大于7【答案】(1). C;(2). 可吸入颗粒物;(3). S+2KNO3+3C K2S+N2↑+3CO2↑、硫酸、 A【解析】(1)“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标志是C。(2)燃放烟花爆竹会生成二氧化硫和其它固体颗粒物,故还以少SO2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空气质量。(3)爆竹中常含有硫、硝酸钾和木炭的混合粉末,点燃后生成硫化钾(K2S)、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SO2会形成硫酸型酸雨,酸雨的pH小于5.6,故选A。三、实验与探究(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25、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1)设计B、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验证可燃物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序号)。【答案】 (1).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2). 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3). A。【解析】(1)白磷是可燃物,B图温度为20℃,通入氧气,温度未达到着火点,白磷不燃烧;D图温度为80℃,通入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故设计B、D的目的是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2)C中温度达到80℃,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由于没有氧气,白磷不燃烧,而D中,通入氧气,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3)B、D实验可以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C、D实验可以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不需要做A。26、【2022湖北鄂州】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Ⅰ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2)设计实验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3)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4)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答案】(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2)更加直观地说明燃烧需要氧气(3)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4)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解析】(1)实验Ⅰ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控制的变量为氧气,两者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反应为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2)实验Ⅱ中,通入氧气前,水中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水中磷也能燃烧,该实验目的是更加直观地说明燃烧需要氧气。(3)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不符合燃烧的条件。(4)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四、分析与计算(1小题,共8分)27、小华同学为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烧杯里放入一定质量的大理石,然后分次加入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如表所示(大理石中的杂质与反应)。(1)两次加稀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______g。(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两次加稀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2.2g+1.1g=3.3g; (2)解:设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14.6% 答: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加盐酸的次数第一次第二次加盐酸的质量/g2525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g2.21.1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