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11:诗词鉴赏-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湖南专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11:诗词鉴赏-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湖南专用)01
    专题11:诗词鉴赏-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湖南专用)02
    专题11:诗词鉴赏-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湖南专用)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1:诗词鉴赏-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湖南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1:诗词鉴赏-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湖南专用),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通读全诗,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对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时有感于燕昭王为郭隗筑黄金台的历史典故而作。
    B.第三句登楼眺望,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似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
    C.“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
    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2022春·湖南湘潭·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列各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品味颔联中“钟”字或“割”字的妙处。
    4.通读全诗,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2022春·湖南邵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古诗词赏析。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第二句说,登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
    C.第三句中“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D.诗作最后两句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
    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说明。
    (四)(2022春·湖南永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7.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他的诗作。
    B.首联写丰年农村一片欢悦的气象,“足”字表现农家待客的盛情。
    C.颈联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热闹场景。
    D.尾联写诗人从今以后很忙碌,没有时间趁着月明来闲游山西村。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富有哲理意味广为传诵的千古佳句。你会在哪些情境下运用这一诗句呢?
    (五)(2022春·湖南邵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列各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己亥杂诗(其五)》通过( )、春泥等,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限关爱,这首诗是( )诗。(从表达方式角度看)
    10.对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既抒写了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也表达了立志报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立意深远,感情充沛。
    B.诗的前两句写景、抒情。“浩荡”写“离愁”之大,“白日斜”指离别的时间,也渲染出惨淡哀伤的气氛。
    C.“浩荡离愁”的黯然神伤与“吟鞭东指”流露出的暂时的放松相互映衬,是诗人复杂心情的真实写照。
    D.诗的后两句展开联想,用“落红”比喻朝廷,借此表达自己虽然不被重用却依旧甘愿奉献的爱国热忱。
    (六)(2022春·湖南衡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列各题。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借古讽今,将对历史的咏叹与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委婉而深沉。
    B.诗的首句描写了四种景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C.第二句交代了时间、地点,“近酒家”三字为下文“商女”的出场做铺垫。
    D.后两句由一曲《玉树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表达了作者对卖唱歌女只知寻欢作乐、不理国事的忧虑与愤慨。
    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2022春·湖南长沙·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列各题。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13.下面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写作角度出新,诗人自己并没有参与送别,而是作为一位无忧无虑的旁观者,观看他人上演的离别惨剧。
    B.“伤心色”采用移情之法,赋予物象以情感色彩,因离别之人的伤心,柳树的青色变成了伤心的颜色。
    C.“长条折尽”则突出了送别人之多,送别情之苦。
    D.“减春风”由“惜别”而转至“惜春”。别者多甚,而长条折尽,春风大减,春意大减——柳被折尽,春归何处?
    14.在冬奥会闭幕式上,“80名舞者,走出一幅‘垂柳图’,365位普通人手捧柳枝向场地中央汇聚”。请结合本诗对柳的含义的诠释,说说闭幕式上这一设计创意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八)(2022春·湖南长沙·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列各题。
    秋浦①途中
    〔唐代〕杜牧
    萧萧②山路穷秋雨,淅淅③溪风一岸蒲④。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⑤无?
    【注释】①秋浦:即今安徽贵池,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会昌二年(842)杜牧受到排挤,由吏部员外郎外放黄州(今湖北新洲)刺史,会昌四年(844)又由黄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这首诗写由池州出发,在途中所见所感。②萧萧:幕秋雨声。③淅淅:摹溪风声。④蒲:菖蒲,一种植物。⑤杜陵:在长安西南,杜牧老家樊川所在地。
    15.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描绘出山路上萧萧瑟瑟的秋雨下个不停的画面。
    B.第二句中描绘出淅淅的溪风吹着小溪岸边菖蒲的画面。
    C.第三、四句可以理解为:我来问一下刚刚来到寒沙刚出生的鸿雁们,你们是要马上飞到我的老家杜陵去了吗?
    D.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蕴含在“秋雨”“溪风”“新雁”的描写中,并不明白说出,却能让人回味无穷。
    16.请你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九)(2022春·湖南长沙·七年级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校考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列各题。
    夏日南亭怀辛大①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词敞。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②劳③梦想④。
    【注释】①辛大:孟浩然的朋友,排行老大,名不详,疑即辛谔。②中宵:一作“终宵”,整夜。③劳:善于。④梦想:想念。
    17.下列对古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写夏夜怀人的五言古诗,标题就交代了节令、地点及所怀念之人。
    B.诗的开头两句写夜晚降临,“忽”“渐”二字十分传神地写出了夕阳西下与月亮东升给人的感觉。
    C.古代男子平时束发戴帽。而诗的三、四句中,写诗人披散头发,无心梳洗,表现了诗人因身边知音寥落而无比落寞的心境。
    D.本诗情感丰富,先写诗人夏夜乘凉之感,再写欲抚琴却无知音共赏之恨,最后以对朋友之怀作结。
    18.“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是为后世所传诵的写景佳句,“送”与“滴”字用得尤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十)(2022春·湖南长沙·七年级校联考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列各题。
    桂州①腊夜②
    [唐]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③。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④,辛苦向天涯。
    【注】①桂州:唐代州名,治今广西桂林,②腊夜:除夕之夜。③赊:长、远。④骠(pià)骑:飞骑,也用作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指诗人的主帅桂州防御观察使李昌巙。
    1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除夕一直守岁到三更已尽。一个“仍”字表现出不得已滞留他乡的凄凉心情。
    B.“雪声偏傍竹”一句,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以雪落之声衬托夜之寂静,表现出诗人的孤独。
    C.颈联写景,先听觉后视觉,通过一闻一见,把诗人的乡思表现得含而不露,情在言外。
    D.尾联呼应首联,点出离家万里岁末不得归家的原因。整首诗主要表现出诗人因跟随主帅却不得志的奔波之苦及抑郁之情。
    20.颌联中“寒”字用得很好,请加以赏析。
    (十一)(2022秋·湖南长沙·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
    2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十二)(2022春·湖南怀化·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乙】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3.下列对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句“莫言”以否定的形式指出下山并没有什么难处,因此行路的人们都很是欢喜。
    B.乙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欢悦的气象,一个“足”字,表现了农家待客的盛情。
    C.两诗题中的一“过”一“游”,分别表达诗人游历山野的乐趣及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D.两首诗的语言风格大致相似,都明白如话、朴实自然,笔调明朗、灵动活泼而又富于理趣。
    24.甲乙两诗的三四句分别蕴含了怎样的生活哲理?请简述。
    (十三)(2022春·湖南永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乙】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5.下面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新年都未有芳华”的意思是新年都没有芬芳的鲜花,句中的“都”写出了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的心情。
    B.《春雪》中“作飞花”三字,翻动态为静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C.《晚春》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D.我们可以透过《晚春》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自己对美好青春的珍惜之情。
    26.请简要赏析“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两句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C 2.怀才不遇,孤寂郁闷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诗句理解与赏析。
    C.“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不是“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句的理解。
    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关注诗句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并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等揣摩诗歌情感。
    诗歌前两句诗人俯仰古今,感慨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想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怆然”“涕”直接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的孤寂苦闷之情。
    3.“钟”字是聚集之意,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感。
    “割”字,泰山分割天色之意,描绘了泰山将天色分割,山北山南昏晓分明的画面,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诗人通过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攀登顶峰、俯瞰一切的雄心壮志和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解析】3.本题考查字词赏析。
    句意为: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界,晨昏迥然不同。“钟”意为汇聚、聚集,本无情感,现在句中却写它把神奇秀丽景象汇聚到泰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景色的神奇秀丽;“割”,意为分割、分开,句中用来形容山南山北的景色好像被分割开一样,借用山南山北景色不同,昏晓分明,从侧面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本题考查诗词表达的情感。
    诗的前三联,都在描绘泰山的景色,突出了泰山的巍峨磅礴,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揽盛景的心情。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同时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5.D 6.诗句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解析】5.D.“委婉含蓄”说法有误,“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借代奸邪小人。联系到诗人后来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以及实行变法,与保守派的坚决斗争等,这可说是个战斗的宣言,表现作者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故选D。
    6.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深刻哲理。理解诗句大意后,结合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解读。“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这两句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同时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高度决定眼界。
    7.D 8.①面对困境时;②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③事情有了转机时。
    【解析】7.本题考查理解诗意。
    D.尾联的意思是: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很忙碌,没有时间趁着月明来闲游”错误。
    故选D。
    8.考查诗句的赏析。
    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这句诗歌原意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描绘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诗句中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从“疑无路”到“又一村”,既写出了山西村山峦重叠、水流曲折的自然美景,也表现出诗人由最初的紧张急迫到愉悦惊喜的心情,感到无路可走时,眼前却豁然开朗。因此,得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来的衍生义: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即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出现一个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由此可见,此句在面对困境时可用,事情有了转机时可用,描绘或赞美美好山水景色也可以用。
    9. 落红 抒情 10.D
    【解析】9.考查赏析诗歌内容。
    根据后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得两种意象:落花与春泥。作者把自己比作落花,要化作春泥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从而表达了自己虽然远离朝廷,但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意愿。抒情了奉献和爱国之情,所以这是一首抒情诗。表达方式共五种:记叙、抒情、议论、说明、描写。
    10.考查诗句赏析。
    D.后两句,作者以“落红”自喻,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
    故选D。
    11.D 12.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或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或①对不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的讽刺;②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意对即可)
    【解析】11.本题考查理解诗意。
    D.后两句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故选D。
    12.本题考查诗人情感。
    杜牧的《泊秦淮》这首诗从文字的面上看似乎批评的是歌女,而实际上是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13.A 14.本诗用临别折柳来寄托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闭幕式上的“垂柳图”用“柳”来表示折柳送别,含不舍之意,以此演绎中国人传承千年的“惜别怀远”“折柳寄情”的传统。
    【解析】13.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A .“青青一树伤心色”意为:柳树的青色却是让人伤心的颜色。作者寄情于景,表达了伤别之情;“长条折尽减春风”意为:每个人都折柳来送离别的友人。作者惋惜柳枝长条折尽,春风大减,春意大减,春无归处。作者伤别惜春,所以“作为一位无忧无虑的旁观者,观看他人上演的离别惨剧“说法有误。
    故选A 。
    14.本题考查冬奥会闭幕式设计创意的情感。
    在冬奥会闭幕式上,“80名舞者走出一幅‘垂柳图’,365位普通人手捧柳枝向场地中央汇聚”。“折柳寄情”场景营造的“惜别怀远”意境。北京冬奥会以中国古人“折柳寄情”的意象向世界传达了中国文化中“送别的诗情画意”之境:在唯美略显伤感的《送别》音乐中,80名舞者走出一幅“垂柳图”,365位普通人手捧柳枝缓缓向场地中央汇聚。这其中每一个意象的选取都饱含着中文化的深远意蕴。
    “柳”一直是我国古诗词中传达离别之情的重要意象,“折柳”是独具中华文化韵味的送别方式。在我国古代,亲朋好友离别之际,送行者往往会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在思念亲友时也会折柳寄情。本诗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就描述了折柳送别的情形。因为“柳”与挽留的“留”谐音,既有惜别又有盼归之意。在冬奥会降下帷幕之际,“折柳”寄情这一场景在表达中国人惜别盼归的同时,又通过“一束光以及春回大地的绿意象,传递出中国人不管在何种情境下心怀希望”面向未来的乐观情怀。
    15.C 16.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官场受排挤的痛苦、抑郁之情;羁旅他乡的愁思;路途艰辛的苦闷之情。(大意相近即可,答对任意三点给满分。)
    【解析】15.本题考查文意理解。
    C.有误。“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意思是“我来问一下刚刚来到寒沙安家的鸿雁们,你们来时经过我的老家杜陵一带了吗?”
    故选C。
    16.本题考查情感主旨的理解。
    这首诗的头两句写外围景色,山路上萧萧瑟瑟的秋雨下个不停,淅淅沥沥的溪风吹着小溪岸边的蒲苇,展示出一幅风雨凄其的画面。结合注释“会昌二年(842)杜牧受到排挤,由吏部员外郎外放黄州(今湖北新洲)刺史,会昌四年(844)又由黄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分析可知表达了官场受排挤的痛苦、抑郁之情;三、四两句以虚间实,故设一问,陡然地翻起波澜,可谓笔力奇横,妙到毫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无人可问,所以问新雁,表现了旅途的孤独,孤独使思乡之情倍增,至于“来时还下杜陵无”,则直接表现了对故乡的牵挂。
    17.C 18.“送”,送来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荷风人的动作,微风拂来,送来阵阵香气,是那样的清淡细微;“滴”字既准确写出竹露滴在池面,发出清脆的声响,富有动态感,衬托出环境的安静。“送”“滴”从嗅觉、听觉两角度来写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整首诗抒发了作者的闲情逸致、内心的寂寞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想念之情。
    【解析】17.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C.有误,“披散头发,无心梳洗,表现了诗人因身边知音寥落而无比落寞的心境”表述错误,结合“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词敞”可知,诗人披头散发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净舒畅;
    故选C。
    18.本题考查诗歌炼字。
    一个“送”字不仅写出了风吹香来的情景,而且赋予了风以人的情感,似乎这香气是风儿特意送来,饱含情意和美感。“滴”字富有动感,再现了露珠从竹叶滑落到地面上的情景,有一种珠玉之感。这两个字从嗅觉、听觉上写出了风吹荷塘、竹林给人带来的美感和情韵,同时又暗示出周围环境的清幽,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安闲与隐隐的寂寞之情。
    19.D 20.寒,寒冷的意思,这里指寒夜难耐,在断断续续的梦中总能梦到家乡的情景。“梦”字前加一个“寒”字,不仅说明是寒夜做的梦,更反映了诗人心理上的“寒”,使梦带上悄怆的感情色彩,反映出诗人由于思乡而产生的凄凉孤寂之情。
    【解析】19.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离乡万里,腊夜怀乡思归之情。尾联与首联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并没有“跟随主帅却不得志的奔波之苦及抑郁之情”;故选D。
    20.本题考查诗歌的词句赏析。
    “寒”本义为寒冷,“寒梦不离家”意思是“凄寒之夜几番梦回总关家”,在断断续续的梦中,总是梦到回到了家里。作者借梦来抒发思乡之情。寒夜寒梦,更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因为思乡而痛苦悲怆。
    21.C 22.诗歌表达了对小松的赞赏之情和对目光短浅之人不满的情绪。
    【详解】2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也体现出它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没有体现活泼可爱的性格;
    故选C。
    22.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意思是:松树在小的时候不被人发觉,如今松枝己超过蓬高(野草)了。当时人们不知道这是参天大树,等到长大了人们才称赞:这棵树真高!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诗中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表达了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满之情。
    23.A 24.甲诗: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乙诗: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详解】23.A.甲诗首句“莫言”是“不要说”的意思。“莫言下岭便无难”意思是: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即下山也有困难。故选A。
    24.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涵。
    甲诗:“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意思是好比行走在群山的包围之中,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出现阻拦去路。诗人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
    乙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诗句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
    25.B 26.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表达了对春雪的欣喜之情。
    【解析】25.考查诗歌赏析。
    B.“翻动态为静态”有误,雪本是静景,但此句别出新意,说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这是翻静态为动态。故选B。
    26.考查诗句赏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意思是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白雪本是无情之物,但这里却赋予了它人的情感,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把“白雪”比作飞花,雪如花美丽,灵动又有情趣,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这两句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表达了对春雪的欣喜之情。
    相关试卷

    专题10 诗词鉴赏-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专题复习(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0 诗词鉴赏-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专题复习(全国通用),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诗词鉴赏-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7 诗词鉴赏-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江苏专用),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品味颔联中“钟”字的妙处,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回答问题,阅读诗歌,完成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诗词鉴赏-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6:诗词鉴赏-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浙江专用),共22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