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命题人:陈仁生(道县一中)邓石军(新田一中)熊孟辉(宁远一中)
审题人:满仁勇(市教科院)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石林岗村是永州市新田县南部的一个小山村,该村先民在缓坡上开垦梯田,修水渠引水,世代种植水稻。十多年前,村民在离村落较远、面积不大的梯田上种植松树、茶树等树木,现已成林,通往此处的引水渠也随之废弃。去年政府有关部门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监测到此片树林,并要求整改。村民遵照政府要求,砍掉树木,恢复耕地,并在地里种植了玉米和薯类。完成下面小题。
1. 政府要求村民整改,是为了( )
A. 改善生态环境B. 维护国家安全C. 建设美丽乡村D. 调整种植结构
2. 恢复耕地后,村民在地里改种玉米和薯类的主要原因是( )
A. 更好适应市场B. 提高生活品质C. 发展多种经营D. 减少生产成本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村民遵照政府要求,砍掉树木,恢复耕地,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A错误;据材料,该村先民在缓坡上开垦梯田,世代种植水稻,可以满足当地居民对粮食的需求;发展林业后,粮食产量下降,故政府要求村民整改,是为了保证粮食产量,维护国家耕地和粮食安全,B正确;砍掉树木,减少植被覆盖率,不利于建设美丽乡村,C错误;林地改为耕地,调整了农业部门,即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不是调整种植结构,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相比种植水稻,改种玉米和薯类可以减少田间管理,减少灌溉,投入减少,从而减少农业的生产成本,D正确;当地发展种植业,主要以家庭食用为主,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A错误;改种玉米和薯类的主要原因不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B错误;当地耕地面积较少,发展农业种植主要为了家庭食用,商品率较低,发展多种经营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D。
【点睛】粮食安全包括: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
1957年1月开始,以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地理学家黄秉维为正副主任的“综合自然区划”工作组成立。数年之后,《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诞生,其成果之一就是划出了中国气候带(如图)。这份《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时至今日,都是科学、理性的典范。完成下面小题。
3. 制订《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目的是( )
A. 为农业服务B. 为工业服务C. 为旅游服务D. 为军事服务
4. 热带季风气候区分布的纬度位置甲地高于乙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海陆分布B. 地形C. 大气环流D. 太阳辐射
5. 从植被看,柴达木盆地的植被与新疆、甘肃、内蒙古干旱区的植被很相似,都是属于干旱荒漠型的植被,但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柴达木盆地没有划到西北干旱区,而是划到了青藏高原区,这主要考虑到柴达木盆地的( )
A. 多样性B. 独特性C. 干湿性D. 高寒性
【答案】3. A 4. B 5. D
【解析】
【3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诞生,其成果之一就是划出了中国气候带,不同的气候带气温和降水差异较大,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目的是为农业服务,A正确;气候条件对工业生产的影响较小,B错误;旅游服务和军事服务都不是主要的目的,C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乙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势第三级阶梯,冬季,西伯利亚冷高压比较强,冷空气南下,导致乙地以北冬季气温相比偏低一些,虽然气候上依旧是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分布的纬度偏低。甲地位于云高高原以南地区,受北部高原地形的阻挡,冷空气影响较小,形成热带季风气候,B正确;甲地距海并不远,海陆分布对两地气候分布的影响较小,A错误;两地都受季风环流的影响,所以大气环流不是影响两地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C错误;甲和乙纬度相差不大,太阳辐射分布差异小,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与西北干旱区的气温特征有较大差异,考虑到柴达木盆地的高寒性,与青藏高原气温相似,所以划分到了青藏高原区,D正确;多样性、独特性和干湿性都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ABC错误。故选D。
【点睛】《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将中国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3 个自然区 。一、东部季风区。东部季风区背靠内陆高原,面向海洋。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包括第二级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三、青藏高寒区。青藏高寒区是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处于我国地形的第一阶梯。青藏高寒区海拔较高,有地球的第三级和世界屋脊之称,本区高原地势作用超过了纬度的影响。
蘑菇房(如图)是哈尼族人所居住的特色房屋,房屋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构成。房屋分为三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用泥土覆盖。哈尼族居住的云南哀劳山垂直差异明显,降雨量较大(一般超过1200mm),雾多,日照少。完成下面小题。
6. 火塘主要作用是( )
①照明②驱湿③保存火种④驱虫杀菌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7. 蘑菇房采用厚重的土基墙,主要原因是( )
A. 抗强风的侵袭B. 抗震能力强C. 室内冬暖夏凉D. 房间隔音效果好
8. 顶层用泥土覆盖,主要功能是( )
A. 防火B. 防潮C. 防雷D. 防虫
【答案】6. D 7. C 8. A
【解析】
【6题详解】
哈尼族居住的云南哀劳山,当地现代化的照明设施完善,不可能用火塘来照明,①错误;云南哀劳山降雨量较大,雾多,日照少,空气潮湿,常年烟火不断的火塘,有利于驱湿,降低室内的湿度,②正确;当地生火方式多样,如打火机、火柴等,不可能为了保存火种,③错误;当地气候湿热,容易滋生蚊虫,常年烟火不断的火塘利于驱虫杀菌,④正确。综上,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哈尼族居住的云南哀劳山,冬季风对该地区的影响较小,风力较弱,A错误;该地位于板块内部,距离板块交界处较远,不易发生地震,B错误;厚重的土基墙,有利于冬季防寒保温,墙壁厚利于夏季隔热,室内气温较低,比较凉爽,C正确;隔音效果好不是厚重土基墙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据材料,房屋中层的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火塘的暖气流在垂直方向上向上运动,顶层用泥土覆盖利于防火,A正确;火塘的作用利于防潮,但顶层泥土覆盖不是防潮的功能,B错误;顶层泥土覆盖,没有防雷的功能,C错误;顶层用泥土覆盖为了防火,不是防虫,D错误。故选A。
【点睛】房子为木构架土坯墙建筑,它的墙基用石料或砖块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米,在其上用夹板将土舂实一段段上移垒成墙,最后屋顶用多重茅草遮盖成四斜面。房子多分为3层,最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铺设木板,被隔成左、中、右3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哈尼族崇敬火塘,这里的火一年四季从不会熄灭。常年不灭的火塘便起到了烘干,和增加暖气流上升的作用;火塘及以上的楼层也因而四壁乌黑发亮,火烟味驱虫、杀菌,便于室内粮食及食物的储存,上升的烟气既烘干了茅草顶又减缓了草料发霉。这也正体现了哈尼人,在多雨潮湿的地理环境中,避免物品发霉腐烂和延长房屋寿命的经验与智慧。
太阳在日出日落时并不是一个正圆,太阳在低垂时变得扁平,越低垂越扁平。扁平的太阳是太阳光线穿越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形成的(如图)。空气的折射率与密度成正相关,且光线穿过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它会倾向于向更大的折射率的方向弯曲。完成下面小题。
9. 出现下列状况时,日出日落看起来更扁平的是( )
A. 天空出现彩虹B. 大气出现逆温C. 雨过天晴D. 天高云淡
10. 与日出日落变得扁平的原理相似的地理现象是( )
A. 海市蜃楼B. 朝霞晚霞C. 日食月食D. 黎明黄昏
11. 下列地形区中最容易拍摄到明显扁平太阳的是( )
A. 山东丘陵B. 云贵高原C. 四川盆地D. 华北平原
【答案】9. B 10. A 11. D
【解析】
【9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太阳在低垂时变得扁平,越低垂越扁平,扁平的太阳是太阳光线穿越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形成的,空气的折射率与密度成正相关,空气的密度越大,折射率越大,折射率越大,太阳看起来越扁平;当大气出现逆温时,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上升,近地面气温低,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运动,近地面大气的密度较大,折射率越大,看起来更扁平,B正确;天气晴朗时会出现彩虹,雨过天晴和天高云淡都表示是晴朗天气,相比大气出现逆温,大气的密度较小,折射率较小,看起来较圆,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海市蜃楼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扁平的太阳是太阳光线穿越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形成的,两者的原理相似,A正确;朝霞晚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空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B错误;日食和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C错误;黎明黄昏这两个时刻的出现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与空气的折射无关,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扁平的太阳是太阳光线穿越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形成的,华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太阳光线穿越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受地形影响较小,更容易拍摄到明显的扁平太阳,D正确;山东丘陵、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受地形条件影响较大,相比平原地区,不容易拍摄到明显扁平的太阳,ABC错误。故选D。
【点睛】日出和日落时,太阳看起来扁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气折射效应和蒙气差共同作用的结果。大气折射:当太阳处于地平线下方时,太阳的光线需要穿过更多的地球大气层。根据瑞利散射定律,光线在通过含有微小颗粒和大气的介质时会发生散射,导致光的强度减弱并发生散射色散。此外,大气层的不均匀性也会影响光的折射,使得光线在穿过大气层后偏离原来的直线路径。特别是当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时,太阳光线会经历较大的折射角度变化,从而产生视觉上的位置移动。蒙气差:日出和日落时,太阳光线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还会受到蒙气差的强烈影响。蒙气差是指太阳相对于地平线的高度不同时,光线在大气中遇到的密度和温度差异导致的折射效果。这种效应在不同时间段的日出和日落时尤为明显,因为太阳在地平线上下的高度会有所变化。
由于地壳运动,使得上、下两套沉积岩地层之间往往出现明显的沉积间断,有一段时期没有沉积,这称为不整合接触,两套地层之间的界面称为不整合面。读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层剖面示意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下列属于不整合面的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13. 该区域从寒武纪至二叠纪的海陆变迁过程中( )
A. 二叠纪早期为海洋环境B. 二叠纪晚期为陆地环境
C. 寒武纪为海洋环境D. 石炭纪为陆地环境
14. 有关科罗拉多大峡谷地质演化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泥盆纪沉积环境最稳定B. 地震频繁
C 地层多次升降D. 石炭纪后沉积不连续
【答案】12. A 13. C 14. C
【解析】
【12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地层不整合,即地层序列中两地层之间的不协调,意味着不整合面上下两地层之间经历了沉积中断。由于岩浆侵入岩体,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遭受外力侵蚀,然后下沉接受沉积,形成水平方向沉积的苏泊组地层,该地层上下两个不整合面为①②,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据图可知,二叠纪早期,地层中含有陆生动植物遗迹、爬行类遗迹等陆地生物化石,为陆地环境,A错误;二叠纪晚期,地层中含有贝壳、珊瑚等海洋生物化石,为海洋环境,B错误;寒武纪到石炭纪,地层内含有三叶虫、海藻、珊瑚等海洋生物化石,为海洋环境,C正确,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层剖面图可知,寒武纪到石炭纪这一段时间,沉积地层内含有三叶虫、海藻、鱼骨片、蚌壳、珊瑚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当时可能为广阔的海洋环境,沉积环境稳定,A错误;进入二叠纪之后,在二叠纪早期,地层中含有植物和陆生动物遗迹化石、爬行类遗迹等陆地生物化石,说明当时地壳抬升加强,陆地面积不断扩大,形成陆地为主的自然环境;而在二叠纪晚期,地层中又出现贝壳、珊瑚、海绵等海洋生物化石,推测当时可能地壳下降或海面抬升,形成海洋为主的自然环境;根据该地位于美国西部科罗拉多大峡谷,西部山区,说明后来地壳抬升运动明显加强,形成了现今的陆地环境。由此推测该区域地层多次升降,C正确,B错误;据图可知,石炭纪后沉积连续分布,D错误。故选C。
【点睛】生物进化是从生命早期的单细胞生物,到目前最复杂的人,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不可逆转;从海陆变迁角度看是从海洋到陆地的演化。
20世纪80年代,我国河流地貌专家系统性地开展了对黄河不同阶段的发育历史的研究,发现黄河在中游段的发育年龄在170万年左右,中下游段的年龄在120万年以内,上游段的年龄在10万年以内。完成下面小题。
15. 有关黄河发育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最早形成的黄河属内流水系B. 最早形成的黄河属外流水系
C. 黄河上游地壳一直下降D. 黄河中游地壳一直下降
16. 研究黄河发育年龄的主要对象是( )
A. 河谷形态B. 河流阶地C. 河道变迁D. 流量变化
【答案】15. A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发现黄河在中游段的发育年龄在170万年左右,中下游段的年龄在120万年以内,说明黄河中游河段先发育,之后下游再发育,所以最早形成的黄河没有流入海洋,属于内流河水系,A正确,B错误;上游段的年龄在10万年以内,发育时间较晚,地壳不可能一直下降,C错误;黄河中游河段发育时间170万年左右,发育时间最早,之后中下游发育,中游的地势较高,下游地势较低,黄河中游地壳不会一直下降,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垂直上升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所以研究黄河发育年龄的主要对象是河流的阶地,B正确;河谷形态、河道变迁和流量变化都不是主要的研究对象,ACD错误。故选B。
【点睛】阶地,指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河流下切,原先宽广的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上,形成的阶梯状地形。宽广的河谷底,大部是河漫滩,河床只占小部分。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
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藏芒康自古就有生产井盐的历史,卤水泉眼(盐泉)在澜沧江畔,常被修成“井”口状,盐田成为这里独特的一道人文景观。澜沧江畔,每块盐田都被七、八根木头支柱支撑着,依山搭建的层层盐田,高低错落,气势雄伟(如图)。
材料二在秘鲁的圣谷里,有一面宛如被白布包裹的山坡,这并不是哪位大师的大地艺术作品,而是盐田。覆盖了整面山坡的盐田一眼望不到边,令人叹为观止(如图)。盐井的卤水泉眼(盐泉)位于半山腰上。
(1)描述卤水泉(盐泉)的形成过程。
(2)比较西藏芒康与秘鲁圣谷利用卤水泉(盐泉)制盐异同。
(3)西藏芒康沿澜沧江畔人工开凿出的盐泉(盐泉面一般离地面1米以下)都在地面修建数米高的竖井。分析在地面修建竖井的原因。
【答案】17. 因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的变化,古代海、湖泊面积缩减干涸,盐分富集形成地下盐层;雨水和地表水下渗形成地下水,地下水渗入盐层,溶解了盐类物质,形成卤水(盐水);地下卤水(盐水)在地层裂缝出露,形成卤水泉(盐泉)。
18. 相同:都将卤水(盐水)引入盐田,日晒成盐。不同:秘鲁圣谷卤水泉(盐泉)自流进入盐田;西藏芒康卤水泉(盐泉)人工提取进入盐田。
19. 位于澜沧江边,江水上涨,江水易进入人工盐井;地势低,生产生活污水易进入人工盐井。
【解析】
【分析】本题以芒康盐田和秘鲁盐田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盐泉的形成、制盐方式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据材料可知,该区域形成了大面积盐矿,说明远古时期该区域应为海洋环境;因该区域内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的变化,地表水蒸发作用强烈,导致该地区的古代海、湖泊面积缩减干涸,水分蒸发后盐类物质残留在地表或地下,经过长期的积累,盐分富集形成地下盐层;地下岩层形成后,降水和地表水下渗形成地下水,之后地下水渗入盐层,溶解了地下堆积的盐类物质,形成卤水(盐水);在地层裂缝处,地下卤水(盐水)出露地表,使该地区形成了卤水泉(盐泉)。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西藏芒康和秘鲁圣谷都是将卤水引入盐田,日晒成盐。但是芒康的盐井在盐田下方,地势较盐田低,故卤水需要经过人工提取进入盐田;而在秘鲁圣谷的盐田则直接建在山坡上,可以利用地形来收集卤水。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芒康盐泉距离澜沧江较近,由于盐泉离江面较近,很容易受到洪水的影响。当江水上涨时,洪水可能会淹没盐泉,导致盐卤水无法提取。竖井可以起到阻挡洪水的作用,保护盐泉不被淹没。该处地势较低,且位于盐田下方,生产生活污水易进入人工盐井。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山东是海陆兼备的经济大省,国民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三。山东农业发达,盛产许多知名农产品,杏仁产量居全国前列,烟台苹果(通常种植在山腰上)闻名遐迩。近年来,山东以青岛为龙头,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青岛聚集了全国30%以上的海洋教学和科研机构、50%的涉海科研人员、70%的涉海高级专家和院士,青岛提出了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活力海洋之都”的愿景,将海洋发展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材料二杏树开花盛期物候图(如图)
(1)根据杏花开花盛期物候图,分析滨海地区“春晚秋迟”的原因。
(2)与同纬度地区相比,烟台苹果品质优异、高产稳产,请从气候方面分析其原因
(3)分析青岛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
【答案】18. 春天来临,气温上升,但受海洋影响,临近海洋的地方升温慢,形成“春晚”;秋天来临,气温下降,但受海洋影响,临近海洋的地方降温慢,形成“秋迟”。
19. 烟台滨海,春暖较晚,苹果树大面积开花时,霜冻早已绝迹(躲过春寒),花果损失少,确保年年丰收;秋天,由于海洋的保温作用,初霜期来得晚,苹果有更多的时间发育成熟,品质优异;丘陵地形,寒冷期常出现逆温,借助逆温保证山腰果树安全生长。
20. 拥有世界著名港口(青岛港);海洋科技水平高(海洋科技人才多);海岸线漫长,海域面积大;国家政策支持。
【解析】
【分析】本题组以杏树开花盛期武侯图为材料设置地理试题,涉及滨海地区“春晚秋迟”的原因、烟台苹果品质优异原因和青岛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等,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影响农业的气候区位条件和海洋经济发展条件,突出了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滨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升温慢降温慢。根据杏花开花盛期物候图,滨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春季气温回升慢,造成“春晚”;秋天来临,太阳直射点南移,滨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气温下降比内陆地区慢,形成“秋迟”。
【小问2详解】
与同纬度地区相比,烟台濒临海洋,春季升温慢,苹果树大面积开花时,已经避开冷空气势力较强的时间,霜冻早已绝迹,避开了春寒,确保花果损失少,确保丰收;秋天,由于海洋的保温作用,初霜期来的晚,苹果积累营养物质时间变长,有更多的时间发育成熟,品质优异;结合其所属的地理位置可知烟台地处山东丘陵,在题干材料中提及烟台苹果种植在山腰上,在冬季寒冷期的丘陵谷地容易出现逆温,可以借助逆温保证山腰果树的安全生长越冬。
【小问3详解】
结合图文信息可知青岛临海,海岸线漫长,海域面积大,拥有世界著名的港口青岛港;由文字材料可知青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得到政府的政策大力支持;青岛聚集了全国30%以上的海洋教学和科研机构、50%的涉海科研人员、70%的涉海高级专家和院士,这说明青岛发展海洋经济的科技水平较高,拥有大量的海洋科技人才。
【点睛】
19. 地中海飓风是一种极为特殊的风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飓风,大多属于由冷空气激发的温带气旋(又称锋面气旋)。地中海飓风生成机制复杂,一般由进入地中海的新空冷涡(切断低压)诱发初始对流,形成地面气旋。能量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纯正台风特征。夏季地中海飓风很少出现,秋冬较多。2023年夏季,欧洲大气环流异常,地中海在8月份出现30℃海温,9月初,东地中海形成了一个“水王”级风暴-地中海飓风丹尼尔。10日登陆北非国家利比亚,平时少水的河流瞬间泛滥,近四千人死亡,一万人失踪,财产损失惨重。如图示意9月8日前后地中海高空气压场形势。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地中海飓风很少出现在夏季的原因。
(2)指出飓风丹尼尔形成的条件。
(3)分析飓风丹尼尔给利比亚造成巨大灾害的社会经济原因。
【答案】19. 夏季地中海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大气稳定;北方少有冷空气入侵,不易形成温带气旋;地中海北岸多山地,冷空气难以入侵。
20. 9月8日前后,一个切断低压(或高空冷涡)进入了地中海上空,诱发了初始对流;8月地中海异常高温(出现30℃海温),持续供给能量和水汽。
21. 基础设施薄弱/落后,经济不发达;缺乏抗洪救灾经验(利比亚降水稀少,少有洪灾发生);科技落后,缺少检测手段;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影响救灾。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地中海高空气压场形势为材料,涉及飓风形成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大多属于由冷空气激发的温带气旋(又称锋面气旋)”可知,飓风形成需要冷空气激发和大气上升运动。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地中海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大气稳定,无风;夏季,北方冷空气强度弱,没有冷空气入侵,不易形成温带气旋;受地形影响,地中海北岸多山地,阻挡北部冷空气南下,冷空气难以入侵。
【小问2详解】
据材料可知,地中海飓风生成机制复杂,一般由进入地中海的新空冷涡(切断低压)诱发初始对流,形成地面气旋。2023年夏季,欧洲大气环流异常,9月8日前后,一个切断低压(或高空冷涡)进入了地中海上空,诱发了初始对流;据材料可知,2023年夏季,地中海在8月份出现30℃海温,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上升运动,持续供给能量和水汽。
【小问3详解】
利比亚属于发展中国家,交通建设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落后;正常年份,利比亚降水稀少,少有洪灾发生,缺少抗洪救灾的经验;救灾的技术手段落后,缺少生命探测仪等设备,检测手段缺少;社会不稳定,政局动荡,不能及时落实救灾的措施,影响救灾。
20. 三峡及配套工程使长江“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战略得以贯彻,加快了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也产生了上游库区岸坡水土流失和中下游江心岛消退等问题。在库区,三峡工程周期性蓄洪、泄洪,30米落差暴露出的土地,因江水反复冲刷,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下面是治理该问题的两种工程措施:在长江沿线岸坡铺设六棱水泥块(图1)和铺设连锁式支撑砖(图2)。图3为长江中下游一个正在消退的江心岛(虚线为江心岛的原有岸线)。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治理库区岸坡水土流失的两种工程措施中,指出综合效益更好的工程措施并说明理由。
(2)分析长江中下游江心岛消退的原因及危害。
【答案】20. 连锁式支撑砖。理由:连锁式支撑砖,彼此相扣,在坡面上不易滑落;空隙较多,利于植物生长,有助护坡。
21. 原因:三峡工程建成后,河流泥沙减少;长江中游疏浚河道,使得流速加快,侵蚀加剧。危害: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导致动物栖息地破坏;淤塞下游河道;江中绿洲消失。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三峡及配套工程为材料,涉及长江中下游江心岛消退的原因及危害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对比图1和图2可知,图2连锁式支撑转综合效益更好。可从稳固程度、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植被恢复等角度分析。理由:连锁式支撑砖,彼此相扣,形成一个整体,比较稳固,在坡面上很难滑落;空隙比较多,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植物可以涵养水源,有助于护坡。
【小问2详解】
可从泥沙含量减少或侵蚀加剧的角度分析。原因:三峡工程建成后,泥沙在库区沉积,水库以下河段的含沙量减少;长江中游疏浚河道,使得流速加快,侵蚀作用加剧,泥沙堆积减少。危害:由于侵蚀作用加剧,堆积作用减弱,泥沙堆积量减少,破坏原有生态系统;江心岛消退,面积减小,导致动物栖息地破坏;江心洲消退,泥沙搬运到下游在河道堆积,淤塞下游河道;流水不断的侵蚀和搬运,导致江中绿洲最终消失。
40,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40,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共8页。
24,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4,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火塘的主要作用是, 顶层用泥土覆盖,主要功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文件包含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pdf、地理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