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考试内容:必修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所有的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所有的真核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
②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大肠杆菌的染色体在拟核区域
④发菜细胞群体呈黑蓝色,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⑤真核生物指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都属于原核生物
⑥无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
⑦蘑菇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⑧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包括细胞膜、DNA、核糖体和线粒体
A. 5项B. 4项C. 3项D. 2项
【答案】D
【解析】
【分析】科学家根据细胞有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详解】①真核细胞也有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①错误;
②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②错误;
③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染色体,③错误;
④发菜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④错误;
⑤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等,病毒为非细胞生物,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细菌是原核生物,⑤错误;
⑥无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⑥正确;
⑦蘑菇和酵母菌都属于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⑦正确;
⑧原核细胞不含线粒体,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包括细胞膜、DNA、核糖体,⑧错误。
⑥⑦正确。
故选D。
2. 下列关于细胞中的无机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Fe2+是组成血红素必不可少的无机盐离子,所以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中含有Fe
B. 种子晒干的目的是减少自由水的含量,降低代谢水平,便于储藏,同时减少霉变
C.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水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既容易形成,又容易断裂,决定水具有流动性,这是物质运输所必需的,也为生物化学反应所必需
D. 人体中的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这主要与人体中的缓冲物质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1、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许多种物质能够在水中溶解;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也都需要水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体外。
2、Mg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Fe是构成血红素的元素。 P是组成细胞膜、细胞核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必不可少的许多化合物的成分。Na+、Ca2+等离子对于生命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因此,当大量出汗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后,应多喝淡盐水。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Ca2+的含量太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等症状。此外,生物体内的某些无机盐离子,必须保持一定的量,这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也非常重要。可见,许多种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重要作用。
【详解】A、血红素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少数的有S),不含Fe元素,A错误;
B、种子晒干丢失是自由水,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细胞代谢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有利于种子储藏。同时种子上面的微生物代谢也减弱,不易发霉变质,B正确;
C、由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因此它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此外生物体中的水还具有参与细胞内多种生物化学反应、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C正确;
D、无机盐的功能有:参与构成细胞结构,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份;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调节机体的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D正确。
故选A。
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RNA病毒,会侵染入的辅助性T细胞,攻击并逐渐破坏人类的免疫系统。其结构如图所示,HIV的脂质膜来源于宿主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温能杀死病毒的原因之一是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改变
B. HIV和辅助性T细胞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的产物都是核糖核苷酸
C. HIV的脂质膜主要成分是磷脂;可用苏丹Ⅲ染液检测
D. 不同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不同的原因是碱基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病毒不能独立的进行生命活动,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
【详解】A、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改变导致蛋白质生物活性丧失,从而杀死病毒,A正确;
B、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初步水解的产物是核糖核苷酸,辅助性T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初步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核苷酸,B错误;
C、磷脂不用苏丹Ⅲ染液检测,C错误;
D、不同的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不同的原因是碱基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D错误。
故选A。
4.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分离各种细胞器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②桑格和尼克森用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生物膜的结构;③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利用荧光染料标记了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此实验为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提供了证据;④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利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⑤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⑥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通常采用去核、核移植等方法
A. ①②⑤⑥B. ①②③⑤C. ①③④⑥D. ②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细胞膜的结构。
【详解】①分离各种细胞器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根据转速不同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①正确;
②桑格和尼克森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生物膜的结构,②错误;
③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利用红色和绿色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了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适宜的条件下一段时间后红色和绿色荧光均匀分布,此实验为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提供了证据,③正确;
④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利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科学家用3H标记了亮氨酸,④正确;
⑤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⑤错误;
⑥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通常采用去核、核移植等方法,再进一步观察细胞的形态、功能变化来研究细胞核功能,⑥正确。
故选C。
5. 各种细胞器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中的液泡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有关
B. 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C. 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细胞膜的形成有关
D. 叶绿体、线粒体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详解】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含有水、无机盐、糖类等多种物质,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有关,A正确;
B、核糖体的成分是RNA和蛋白质,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B正确;
C、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参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C错误;
D、叶绿体和线粒体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有关,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可以将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以及ATP中的化学能,D正确。
故选C。
6. 膜转运蛋白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载体蛋白能与特定的溶质分子结合,通过一系列构象的改变介导溶质分子跨膜转运,相关模型见下图1;通道蛋白分为离子通道和水通道。其中离子通道是门控的,即离子通道的活性由通道的开或关两种构象所调节。多数情况下,离子通道呈关闭状态,只有在膜电位变化、化学信号或压力刺激后,才开启形成跨膜的离子通道。因此离子通道又区分为电压力通道、配体门通道和压力激活通道,相关模型见下图2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都有控制特定物质跨膜运输的功能,对被运输的物质具有选择性
B. 通道蛋白只参与协助扩散,载体蛋白参与的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
C. 实验表明神经纤维受到电刺激后细胞外Na+减少,说明神经纤维上可能存在电压门通道蛋白
D. 转运蛋白的构象变化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转运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变化;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详解】A、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故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都有控制特定物质跨膜运输的功能,对被运输的物质具有选择性,A正确;
B、通道蛋白只能介导顺浓度协助扩散,载体蛋白既可以介导被动运输,又可以介导逆浓度或者电化学梯度的主动运输,B正确;
C、神经纤维受到电刺激后,细胞外Na+明显减少,是因为钠离子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的缘故,据此说明神经纤维上可能存在电压门通道蛋白,C正确;
D、载体蛋白与被运输的物质特异性结合,导致载体蛋白的构象变化,载体蛋白的构象变化跟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没有关系,D错误。
故选D。
7. 某小组以黑藻为实验材料,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黑藻叶片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后盖上盖玻片
B. 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
C. 可观察到浸润在蔗糖溶液中时叶肉细胞的绿色区域逐渐变大
D. 叶肉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时,中央液泡变大,吸水能力减弱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成熟植物细胞置于低浓度溶液时,细胞吸水膨胀;置于高浓度溶液时,细胞失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详解】A、黑藻叶片较薄,可直接用于制作临时装片,A正确;
B、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B正确;
C、浸润在蔗糖溶液中时,细胞失水,绿色区域逐渐变小,C错误;
D、叶肉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时,细胞吸水,中央绿色区域逐渐变大,细胞的吸水能力减弱,D正确。
故选C。
8.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子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各个组织中的重要金属酶,SOD分子含两条或四条肽链,其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SOD是唯一能特异性消除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自由基O2-的抗氧化酶,SOD能催化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转化为H2O2与O2,进而减缓生物体的衰老,可作为药用酶使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去除SOD的活性中心金属离子后,不改变SOD的结构,也不影响SOD的功能
B. SOD是由单体构成的多聚体,属于生物大分子
C. SOD作用原理是给自由基提供活化能,促进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转化为H2O2与O2
D. SOD口服后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直接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并发挥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①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无需能量和载体蛋白;②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无需能量;③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④胞吞、胞吐: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需要能量。
【详解】A、去除SOD的活性中心金属离子后,会改变SOD的结构,导致SOD的功能改变,A错误;
B、SOD分子含两条或四条肽链,是由氨基酸构成的多聚体,属于生物大分子,B正确;
C、SOD是超氧化物歧化酶,酶只有催化作用,C错误;
D、SOD是生物大分子,大分子不能通过主动运输吸收,D错误。
故选B。
9. 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
A. ATP中末端的P容易脱离B. 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C. 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D. 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的化学键。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由于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有ATP的水解和合成。
【详解】A、据题意,由于是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形成ADP,A正确;
B、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B正确;
C、由于题干中没有说明ATP供能的过程,所以不能说明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C错误;
D、ATP含量变化不大和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D正确。
故选C。
10. 若超市的盒装酸奶出现盒盖鼓胀现象就不能购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延长酸奶的保质期
B. 盒盖鼓胀的原因是乳酸菌有氧呼吸产生CO2
C. 微生物发酵使酸奶的营养物质不易被人体吸收
D. 酸奶的制作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少量能量;乳酸菌是厌氧菌,其呼吸作用产生乳酸并释放少量能量。
【详解】A、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酶的活性,延长酸奶的保质期,升高温度提高细胞呼吸的酶的活性,促进物质氧化分解,缩短保质期,A错误;
B、乳酸菌是厌氧菌,其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气体,B错误;
C、微生物发酵使酸奶的营养物质更易被人体吸收,例如乳酸,C错误;
D、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原理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D正确。
故选D。
11. 下图中①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图②表示该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①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②中的DE段,该时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板这一结构上
B. 图①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的比例是1:2:2
C. 图②中的CD段与DNA分子复制有关,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
D. 图②中E→F的变化是纺锤丝的牵引使着丝粒发生分裂造成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1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其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其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间期DNA的复制;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E→F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F→G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详解】A、图①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②中的DE段,此时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在细胞中央赤道板的部位,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A错误;
B、图①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的比值依次是1∶2∶2,B正确;
C、图②中的CD段与DNA分子复制有关,此时细胞核内出现染色单体,即染色单体随着DNA复制而出现,而染色体是在有丝分裂前期出现的,C错误;
D、动物细胞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后,星射线牵引着丝粒移动到细胞两极,D错误。
故选B。
12. 下图为中科院近来发现的一种诱导细胞凋亡的新机制。在H2O2和细胞因子TNF-α等因素的诱导下,鼠肝细胞内的溶酶体释放微量的胰凝乳蛋白酶,将细胞质内的Bid蛋白分解成更多、更小的cBid,后者与线粒体、溶酶体的膜结合,诱导内容物释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B. 该过程主要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有关
C. 线粒体、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是导致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
D. 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起着关键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死亡,不属于细胞坏死,A错误;
B、据图示可以知道,该过程与H2O2和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有关,故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而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指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线粒体、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是导致细胞凋亡的直接原因,C错误;
D、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对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起着关键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除病毒外,有机体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构成的。下列有关细胞和有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高等动植物细胞中,有机体大小与细胞大小直接相关
B. 有叶绿体的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体现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C. 在各种真核生物的细胞中,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叶绿体(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具有叶绿体的细胞也不一定具有细胞壁
D. 在各种生物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具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一定具有细胞壁
【答案】BC
【解析】
【分析】1、在高等动植物细胞中,有机体大小与细胞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如大象和老鼠个体大小区别很大,但是它们细胞的体积大小没有明显差距。
2、真核生物中,具有细胞壁的生物有:高等植物、低等植物、真菌。原核生物中,除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外,其余均有细胞壁。
【详解】A、在高等动植物细胞中,有机体大小与细胞数量直接相关,与细胞大小没有直接关系,A错误;
B、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叶绿体内含有光合色素和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所以有叶绿体的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体现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统一,B正确;
C、在各种真核生物的细胞中,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叶绿体,如根尖细胞;具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如眼虫具有叶绿体,但是属于原生动物,没有细胞壁,C正确;
D、在各种生物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具有细胞壁,如动物细胞,而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原核细胞中的支原体没有细胞壁,D错误。
故选BC。
14. 下图表示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蛋白复合体Ⅰ、Ⅲ、Ⅳ等构成的电子传递链能传递e-。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线粒体内膜上电子传递链将e-传递给O2生成水
B. 当H+被转运到线粒体膜间隙时,会推动ATP的合成
C. 丙酮酸从线粒体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D. 皮肤破损较深时,破伤风芽孢杆菌进行图示生理过程大量繁殖
【答案】BD
【解析】
【分析】1、据题意可知:电子传递链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内膜上,由一系列能可逆地接受和释放电子或H+的化学物质所组成,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2、有氧呼吸过程: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NADH,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NADH,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前两个阶段产生的NADH,经过一系列反应,与O2结合生成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详解】A、图中可以看到线粒体内膜上蛋白复合体I、Ⅲ、Ⅳ传递e-,并在蛋白复合体Ⅳ处传递给O2生成水,A正确;
B、据图可知当H+被转运到线粒体基质时,会推动ATP的合成,B错误;
C、据图可知丙酮酸与H+从线粒体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过程借助了载体蛋白,C正确;
D、破伤风芽孢杆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图示为真核细胞有氧呼吸部分过程,D错误。
故选BD。
15.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温度与光照强度的影响。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的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 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是5mg/(100cm2叶·h)
C. 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C点光照强度条件下12h,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60mg
D. 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若将温度由25℃提高到30℃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则图中B点将向右移动,C点将向左下方移动
【答案】ABC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点时光照为0,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对应的值为呼吸作用强度;C点为光饱和点对应的净光合速率,而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在温度改变时,温度改变了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
【详解】A、A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能产生ATP,所以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正确;
B、图中可以看出,光照强度为0时A点对应的二氧化碳释放数值即为呼吸速率,是5mg/(100cm2叶•h),B正确;
C、图中可得,在C点光照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10mg/(100cm2•h),则每100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光照时净光合作用总量-黑暗时呼吸作用量=10×12-5×12=60mg,C正确;
D、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光合作用酶活性下降,光合速率下降,而呼吸作用酶活性上升,呼吸速率上升,因此要达到光补偿点,必须光照增强,即B点右移,而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总量-呼吸作用量,此值将减小,C点左下移,D正确。
故选ABCD。
16. 科研人员用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s)构建体外卵巢。该卵巢中的卵子可以受精,且受精卵产生的胚胎移植到雌性小鼠子宫后产生了健康,有生育能力的后代(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中胚胎干细胞只发生了细胞分化
B. 过程③中细胞内不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后代小鼠的遗传物质均来自亲代小鼠胚胎干细胞
D. 该研究结果不能说明小鼠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
【详解】A、过程①表示细胞的分裂分化,细胞内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错误;
B、过程③为卵泡发育与卵母细胞生长的过程,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错误;
C、后代小鼠的遗传物质来自亲代小鼠胚胎干细胞和精子,C错误;
D、该研究结果利用了精卵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为正常小鼠,则不能说明小鼠的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D正确。
故选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的消费者对食物的追求不仅是美味,更重要的是健康。藜麦优越的营养价值和独特口感成为受人追捧的食物。下图为组成麦细胞的化合物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其他谷物相比,藜麦富含“第七类营养素”,其化学本质属于图中___________(填序号或字母)的一类,可以起到增加饱腹感,促进肠胃蠕动等作用。
(2)藜麦生长阶段适当施加上图B可以提高产量的原因之一是其中的氮是组成生物大分子_________(填序号或字母)的必需元素,这体现了B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3)某同学要减肥,决定以藜麦为主食,认为麦随便吃多少都没关系,只要不吃肉就一定能达到健康减肥的效果。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方案:__________(写出一点理由即可)。
Ⅱ.某小组拟验证“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pH影响”,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如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4)上述操作步骤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改正方案:____________。
(5)欲探究温度对活性的影响,不能用过氧化氢作为底物,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17. ② 18. ①. ①④ ②. 构成机体细胞中化合物的重要成分
19. 该方案不科学,因为藜麦中含有大量的糖类,如果吃的太多,糖类会转变为脂肪,也会变胖,所以藜麦也不能多吃
20. 步骤②与③互换顺序
21 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解析】
【分析】Ⅰ.据图分析:A是水,B是无机盐,①是蛋白质,②是糖类,③是脂质,④是核酸。
Ⅱ.据表分析:根据题意,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pH影响”,实验步骤中应先用不同pH处理再加新鲜猪肝研磨液。
小问1详解】
与其他谷物相比,藜麦富含“第七类营养素”,“第七类营养素”是纤维素,其化学本质属于图中②糖类的一类。
【小问2详解】
藜麦生长阶段适当施加上图B无机盐可以提高产量的原因之一是其中的氮是组成生物大分子①蛋白质、④核酸的必需元素,这体现了B无机盐具有构成机体细胞中化合物的重要成分的功能。
【小问3详解】
藜麦中含有大量的糖类,糖类会大量转变为脂肪,也会变胖,所以以此方案减肥可能达不到良好的减肥效果。
【小问4详解】
验证“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pH影响”,为了能够体现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先将酶和底物达到设定的pH,再将相同pH的酶和底物混合,所以上述操作步骤存在明显的缺陷,应将步骤②与③互换顺序。
【小问5详解】
欲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过氧化氢作为底物,原因是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稳定,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受热易分解。
18. 如图1为某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局部结构,这种结构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相关。
(1)图1中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有 __________(填写序号)。蓝细菌细胞与图1相比,其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1是具有分泌功能的唾液腺细胞,则其_________结构(填名称)(至少写两个)特别丰富,这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观点。
(3)图2中小窝蛋白的中间区段是由_________(亲水性或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构成的。
(4)图1细胞若属于婴儿的小肠上皮细胞,可以通过_________(方式)直接吸收大分子的抗体。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1细胞膜,则发现该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最可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①⑥⑧⑨⑩ ②.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内质网、高尔基体
(3)疏水性 (4) ①. 胞吞 ②. 特异性破坏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
【解析】
【分析】1、细胞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的。图1中①是内质网、②是细胞质基质、③是核仁、④是染色质、⑤是核糖体、⑥是线粒体、⑦是中心体、⑧是细胞膜、⑨是核膜、⑩是高尔基体。
2、生物膜系统是指构成真核细胞的所有膜结构的总和,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原核生物没有生物膜系统。
【小问1详解】
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图 1 所示结构中,核糖体和中心体都无膜结构,参与生物膜系统构成的有①内质网、⑥线粒体、⑧细胞膜、⑨核膜、⑩高尔基体。蓝细菌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蓝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小问2详解】
若图1是具有分泌功能的唾液腺细胞,则其可分泌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为消化酶,为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以及线粒体供能,因此细胞中这些结构比较丰富,可以提现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观点。
【小问3详解】
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分布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中间,也就是分布在磷脂分子的疏水尾之间,因此该区段主要由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组成的。
【小问4详解】
抗体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图1细胞若属于婴儿的小肠上皮细胞,则可以通过胞吞直接吸收大分子的抗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某种药物处理细胞膜后,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该药物最可能的作用是破坏了葡萄糖的特异性载体蛋白,使葡萄糖运输速率降低。
19. 图①表示某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图①中甲、乙、丙表示某些物质或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②和图③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曲线,请据图回答:
(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____。图①中,代表细胞内侧的是__________(填“Ⅰ”或“Ⅱ”)。
(2)图①中,表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离子的运输为__________(填“a”“b”“c”或“d”)过程,其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________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
(3)提取动物细胞膜,最好选用__________作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磷脂双分子层(脂双层) ②. Ⅱ
(2) ①. a ②. ②
(3) ①.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②.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器和细胞核
【解析】
【分析】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架,其内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水溶性分子或 离子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具有屏障作用。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 个磷脂双分子层。这些蛋白质分子在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它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这些糖类分子叫作糖被。糖被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小问1详解】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图①中,Ⅰ有糖链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是细胞膜外侧,故代表细胞内侧的是Ⅱ。
【小问2详解】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离子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为图①的a过程。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O2浓度增大,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增多,主动运输增强,和图②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相对应。
【小问3详解】
提取动物细胞膜,最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材料,原因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能制得纯净的细胞膜。
20. 自然界的植物丰富多样,对环境的适应各有差异,自卡尔文发现光合作用中碳元素的行踪后,又有科学家发现碳元素行踪的其他路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C3植物碳元素代谢途径的示意图。①、②、③、③、④代表的是物质,A、B、C、D 代表的是生理过程,则①、④分别是____________;D过程是____________,ATP的合成发生在____________过程(填序号或字母)。
(2)C3植物在干旱、炎热的环境中,由于气孔关闭造成____________,从而不利于光合作用。
(3)图2是C4植物和CAM植物利用CO2途径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典型的CAM植物如仙人掌在夜晚吸收的CO2能否立即用于C3途径?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氧气、C5 ②. 有氧呼吸二、三阶段 ③. ACD
(2)CO2不能进入叶片,同时引起O2在细胞内积累
(3) ①. 不能 ②. 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足够ATP和[H](即NADPH)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过程极为复杂,包括许多化学反应,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参与,光合作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1、光反应阶段: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结构上进行的;完成两个转变:(1)水分子分解成氧和氢,氧直接以分子形式释放,氢则被传递到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实现了光能向活跃化学能转变,即生成还原氢;(2)在有关酶的催化下,促成ADP与Pi发生反应形成ATP,实现了光能的转换,能量储存在ATP中可被各种代谢过程利用;能量:光能一部分储存在ATP和还原氢中,一部分以热能散失;物质:水分解为氧气、还原态氢。
2、暗反应阶段: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1)场所:类囊体膜上(2)过程:第一步:二氧化碳的固定: 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与一种含有五个碳的化合物结合;第二步:三碳化合物的还原:CO2被固定后,形成两个含有三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一些接受ATP释放出的能量并且被氢[H]还原。
【小问1详解】
图1是C3植物碳元素代谢途径的示意图。A表示光反应阶段、B表示暗反应阶段、C表示呼吸作用第一阶段、D代表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①是O2、②是NADPH、③ADP、Pi、④代表的是C5,ATP的合成除发生在A过程外,还发生在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即CD过程。
【小问2详解】
在干旱、炎热的环境中,C3植物由于气孔关闭,造成CO2不能进入叶片,同时引起O2在细胞内积累,抑制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进行,从而不利于光合作用。
【小问3详解】
由图2可知,C4植物是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和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CO2的固定的,故C4植物是在不同细胞中进行CO2的固定;而CAM植物是晚上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进行CO2固定,白天在叶肉细胞叶绿体中进行CO2固定的,所以CAM植物是在不同时间进行CO2固定。典型的CAM植物如仙人掌在夜晚吸收的CO2不能立即用于C3途径,可能的原因是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足够ATP和[H] (NADPH)进行C3化合物的还原过程。
21. 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_________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l·L-1时 在分裂期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_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____ 。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____。
【答案】 ①. 盐酸(或盐酸和酒精) ②. 中 ③. 减少 ④. 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⑤. 降低 ⑥. 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 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种子的发芽率都逐渐降低,分裂期细胞所占的比例也逐渐降低,其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
【详解】(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盐酸(或盐酸和酒精)。箭头所指的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点均排列在赤道板上,故为有丝分裂的中期。
(2)由表可知,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l.L-1时,处于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浓度,说明处于这两个时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可可碱的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实验目的是探究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因此自变量为可可碱浓度,因变量为赤霉素的含量,实验设计基本思路是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步骤/组别
甲
乙
丙
①加入H2O2溶液
2mL
2mL
2mL
②滴加新鲜猪肝研磨液
2滴
2滴
2滴
③不同实验条件处理
1ml5%的盐酸溶液
1ml 5%的氢氧化钠溶液
1ml蒸馏水
可可碱浓度
(mml•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种子发 芽率/%
有丝分裂指数%
分裂期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