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修二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310889/0-170670410883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修二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310889/0-17067041088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设计
展开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三部分。教材内容的知识要点较易掌握,但关于能量的来源与去路中涉及的能量变化往往需要把将分析和应用结合在一起,学生较难做到分析透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说明能量流动过程的两大特点,另一方面以实例巩固是必不可少。本教材以“生态系统结构”中的食物链为基础,结合必修一第五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度性。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
(2)引导学生概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能量流动的示意图,掌握能量流动的过程。
(2)通过银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图解和数据分析,学生阐述能量流动的特点。
(3)通过能量金字塔物理模型的构建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生态农业的建设。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
2.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二)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
四、教学策略
本节教学从情景创设引入,在学生作答后,要求学生写出相关的食物链(网)形成能量在食物链(网)中流动的感性认知。引入新课,并引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的基本含义,针对概念中的输入、传递、输出作出提问。
问题的解答可以借助某一具体的食物链,让学生进行分析。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能量流经每个营养级时的去路和分支和分解者所起的作用。
在学习林德曼效率时,重点应放在如何整理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数据来分析总结能量流动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构建数学模型与物理模型(能量金字塔)。
对于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的教学,以古代的“桑基鱼塘”和现代的“沼气池”为例总结出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意义。
最后,总结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并通过例题加深学生对能量流动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程序
新课导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假如像鲁滨逊那样流落到一个仅有饮用水,几乎没有任何食物,只有随身携带的一只鸡与15Kg玉米的荒岛上,如何使用尚存的食物才能存活更长的时间以待援救?
让学生根据创设情境选择那位不幸者的生存策略,并建立与之相关的食物链(网)?
引入新课,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达成过程
学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并针对概念中的输入、传递、输出作出提问: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如何“输入”的 ?
能量“传递”的途径是什么?
能量是通过什么方式“输出”的?
2、研究能量流动的过程
通过问题的提出进入活动一:课件呈现一条食物链,玉米→鸡→鹰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食物链中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画在事先提供的白纸上,以箭头的形式呈现,并注明来源和去路。
成果呈现,教师点评总结,分析各营养级(生产者、消费者)的能量输入与输出,引导学生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过程,解答概念学习中提出的三个问题。
分析能量流动的基本特征
展示银泉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图解,指导学生观察图解中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其流动方向如何?方框面积大小的变化及各个营养级所储存的能量是如何变化?并展示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学会计算。
通过以上分析,引导学生得出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
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请学生对情境中生存策略再次进行选择,并说明理由。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给出具体的数值,按照能量传递最大效率计算,两种生存策略中鲁冰逊最终获得多少能量?
知识迁移:
在能量流动的特点基础上,开展活动二,用面积不等的纸盒构建能量流动模型(能量金字塔),并补充数量金字塔。
能量流动的意义
图片展示:秸秆焚烧与现代“沼气池”产生沼气的图片。
分析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并最终指导学生归纳。
课堂小结,练习巩固。
【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能量流动的概念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2.逐级递减
四、能量流动的意义
高中人教版 (2019)第3节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a href="/sw/tb_c400389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节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环境,信息技术应用思路,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生物与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