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5页,第Ⅱ卷5-9页。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
2.将答案填涂、填写在机读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及其单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大分子及其对应的单体组成元素可能不同
B. 生物大分子彻底水解得到的一定是单体
C. 催化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核酸的酶是DNA聚合酶
D. 生物大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单体的种类和排列顺序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蛋白质基本单位氨基酸的中心元素就是碳元素,连起来就是一条碳链,核酸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五碳糖构成的,五碳糖中主要元素也是碳元素,多糖为单糖构成,糖的主要组成元素也是碳元素,故而称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详解】A、生物大分子及其对应的单体组成元素可能不同,如血红蛋白中有铁元素,但是组成血红蛋白的单体氨基酸中没有铁元素,A正确;
B、生物大分子彻底水解得到的不一定是单体,如核酸彻底水解产物是五碳糖、磷酸基团、含氮碱基,B错误;
C、催化脱氧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脱氧核酸的酶是DNA聚合酶,催化核糖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核糖核酸的酶是RNA聚合酶,C错误;
D、生物大分子多糖的多样性与单体的排列顺序有关,D错误;
故选A。
2.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每个核小体由180~200个碱基对的DNA缠绕组蛋白八聚体1.75圈形成。下列有关核小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小体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B. 核小体在酶的催化下可以水解为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C. 核小体的组装发生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
D. 核小体排列紧密有利于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染色体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因此核小体也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其中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详解】A、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没有染色质,A错误;
B、核小体由DNA和组蛋白形成,水解后得到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B错误;
C、细胞分裂间期完成染色质的复制,所以核小体的组装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C正确;
D、核小体排列紧密有利于维持染色质结构的相对稳定,但不利于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D错误。
故选C。
3. 下图为人体内部分物质与能量代谢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三羧酸循环是多糖和脂肪分解代谢的最终共同途径
B. 三羧酸循环、呼吸链发生场所分别为线粒体基质和内膜
C. 图示说明脂肪转化为葡萄糖一定需要通过乙酰CA
D. 减肥困难的原因之一是脂肪一般不会大量转化为糖类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以推知葡萄糖和脂肪相互转化过程,以及葡萄糖和脂肪的分解过程。葡萄糖分解成物质A,其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三羧酸循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详解】A、据图可知,多糖和脂肪都能分解为乙酸CA然后进入线粒体进行三羧酸循环,所以三羧酸循环是多糖和脂肪分解代谢的最终共同途径,A正确;
B、三羧酸循环产生CO2和[H]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呼吸链消耗氧气,生成ATP,发生场所为线粒体内膜,B正确;
C、脂肪转化为葡萄糖可以通过脂肪→甘油和脂肪酸→葡萄糖途径进行,可以不通过乙酰CA,C错误;
D、体内脂肪一般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提供能量,且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所以减肥困难,D正确。
故选C。
4. 以洋葱为实验材料可进行多项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细胞,可观察到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现象
B. 以洋葱为材料进行DNA粗提取时,加入的研磨液中往往含有洗涤剂和食盐
C. 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的一个视野中,往往看不到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图像
D. 向洋葱根尖研磨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未出现紫色反应,表明该根尖中不含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如果选择的外界溶液的溶质不能透过原生质层,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如果溶质能透过原生质层,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能自动复原。
【详解】A、用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细胞,由于尿素溶液可以进入细胞内,所以可观察到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现象,A正确;
B、以洋葱为材料进行DNA粗提取时,加入的研磨液中往往含有洗涤剂和食盐,洗涤剂的作用是瓦解细胞膜,食盐的作用是溶解DNA,B正确;
C、由于处于分裂期各时期的细胞少,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的一个视野,往往看不全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图像,C正确;
D、洋葱根尖研磨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未出现紫色,可能是蛋白质含量少,反应不明显,而不是没有蛋白质,D错误。
故选D。
5. 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可作为判断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B. 上述观察到的细胞图像按减数分裂所属时期先后排序为③①②④
C. 图③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姐妹染色单体发生对等片段交换
D. 图④中每个细胞的染色体数是初级性母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答案】C
【解析】
【分析】四幅图为某动物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①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详解】A、①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同源染色题两两配对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次级精母细胞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四个精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因此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可作为判断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依据,A正确;
B、结合A分析可知,上述观察到的细胞图像按减数分裂所属时期先后排序为③①②④,B正确;
C、图③为初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可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分体,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对等片段的交换,C错误;
D、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初级性母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D正确。
故选C。
6. 研究者将不同拷贝数量的反义基因导入牵牛花细胞,产生的反义RNA能与正常的mRNA部分互补结合,使牵牛花中花青素合成酶的表达量降低,花青素含量不同程度减少,花色由紫红色变为粉白相间或全白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义基因干扰花青素合成酶基因的转录属于表观遗传调控
B. 导入的反义基因数量可影响牵牛花细胞中花青素的含量
C. 反义基因和花青素合成酶基因中(A+T)/(G+C)的比值相同
D. 该酶基因表达时一种tRNA可与多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反义基因转录形成反义RNA,反义RNA能与正常mRNA互补结合,反义基因干扰了花青素合成酶的翻译,导致牵牛花细胞中花青素合成酶的表达量降低。
【详解】A、表观遗传通常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反义基因干扰花青素合成酶基因的转录不属于表观遗传,A错误;
B、将不同拷贝数量的反义基因导入牵牛花细胞,反义基因转录形成反义RNA,反义RNA能与正常mRNA互补结合,牵牛花细胞中花青素合成酶的表达量降低,花青素不同程度减少,故导入的反义基因数量可影响花青素含量,B正确;
C、反义基因与花青素合成酶基因转录的RNA部分互补,两种基因中(A+T)/(G+C)的比值不一定相等,C错误;
D、一种tRNA的反密码子只有一种密码子互补配对,D错误。
故选B。
7. 下表是几种人类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名称和相关染色体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猫叫综合征与Criduchat综合征的病因是相同的
B. Patau综合征都是父亲或母亲减数分裂I时13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
C. Turner综合征属于X染色体缺失导致的伴性遗传病
D. 表中所示的三种遗传病均可通过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进行产前诊断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表可知,Criduchat综合征、Patan综合征和Turner综合征病因为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A、猫叫综合征与Criduchat综合征的病因不相同,前者是由于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的,后者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A错误;
B、Patan综合征是父亲或母亲减数分裂Ⅰ时13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未均分导致13号染色体多一条所致,B错误;
C、Turner综合征属于X染色体缺失导致的综合征,不是遗传病,C错误;
D、表中所示的三种遗传病病因均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可通过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进行产前诊断,D正确。
故选D。
8. 下列关于利用模型模拟生物学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所用两个小桶的体积可不同,但所含小球数量必须相等
B.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可用两种颜色橡皮泥区分染色体的来源
C.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每个脱氧核糖都连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
D.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中缓冲液是对照组,自来水和生物组织匀浆是实验组
【答案】B
【解析】
【分析】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是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肝匀浆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详解】A、正常情况下雌配子较雄配子体积大,但要选大小相同的小球,以避免主观因素产生的误差,A错误;
B、“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时,可用两种颜色橡皮泥制作两种染色体分别代表来自不同亲本的染色体,B正确;
C、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除了5'端的脱氧核糖,其他的每个脱氧核糖都连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C错误;
D、“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中,自来水和缓冲液的均属于对照组,生物组织匀浆属于实验组,D错误。
故选B。
9. 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a、b、c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成分(其中b为血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稳态是指a、b、c等体液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 c中的物质进入静脉一般需要穿过毛细淋巴管壁、毛细血管壁、细胞膜等结构
C. 正常情况下,a大量被毛细血管吸收成为b,少量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c
D. 静脉点滴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有助于缓解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组织液,所以a是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液和血浆,所以b、c表示血浆和淋巴液;静脉点滴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血浆,而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组织细胞直接从组织液中获取药物。
【详解】A、内环境稳态是指a、b、c等体液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A正确;
B、c淋巴液中的物质直接由淋巴管注入血管中,不需要经过毛细血管壁,B错误;
C、正常情况下,组织液a大量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浆b,少量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c,C正确;
D、静脉点滴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液中的水分会进入血浆中,从而有助于缓解因营养不良造成的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B。
10. 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不仅会导致毛囊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脱发,也会导致黑色素细胞减少引起头发变白。下图为利用黑色小鼠进行研究得出的相关调节机制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去甲肾上腺素在过程①和过程②分别作激素、神经递质类物质起作用
B. 糖皮质激素能与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膜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
C. 糖皮质激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协同抑制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使毛囊细胞和黑色素细胞减少
D. 脑和脊髓通过传出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黑色素干细胞的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过度紧张焦虑刺激下丘脑分泌相应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相应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分泌糖皮质激素抑制成纤维细胞,通过一系列途经最终分化出的毛囊细胞减少。与此同时,过度紧张焦虑会刺激脑和脊髓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分泌NE或传出神经分泌NE作用于MeSc,使其异常增殖分化,最终黑色素细胞减少。
【详解】A、过程①去甲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为激素,过程①去甲肾上腺素是由传出神经分泌的,是神经递质类物质,A正确;
B、糖皮质激素为固醇类激素,受体位于细胞内,糖皮质激素与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内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B错误;
C、糖皮质激素抑制毛囊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去甲肾上腺素促进黑色素干细胞的增殖,C错误;
D、脑和脊髓通过传出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黑色素干细胞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D错误。
故选A。
11. 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被小白鼠骨骼肌细胞吸收后可表达出S蛋白。S蛋白(抗原)引发一系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图中数字代表细胞,字母代表生理过程,细胞⑦可诱导靶细胞裂解。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细胞①是辅助性T细胞,细胞⑤是细胞毒性T细胞
B. 图中细胞②还需要S蛋白的刺激才能完成N过程
C. 经N过程形成的细胞③细胞膜上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
D. 肌肉注射S蛋白疫苗后机体也会出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图可知:抗原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呈递给①,故①为辅助性T细胞,②是B细胞;③能产生抗体,故为浆细胞,浆细胞是唯一一种不具有识别作用的免疫细胞;④由B细胞分化而来,所以④是记忆B细胞;⑤细胞毒性T细胞;⑥是记忆T细胞;细胞⑦可诱导靶细胞裂解,所以⑦是⑤分裂分化产生的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
【详解】A、抗原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呈递给①,故①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⑤和细胞⑦是细胞毒性T细胞,A正确;
B、细胞②为B细胞,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抗原直接与B细胞接触是第一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因此细胞②B细胞还需要S蛋白的刺激才能完成N(分裂分化)过程,B正确;
C、经图甲中N过程形成的细胞③是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细胞膜上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C正确;
D、肌肉注射S蛋白可引起体液免疫,但不引起细胞免疫,D错误。
故选D。
12. 为了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接收光信号的蛋白质)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在适宜光照条件下,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PAC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A. 据图1分析,光敏色素B突变体传递的光信号异常,增强了PAC的抑制作用
B. 据图2分析,PAC浓度大于10-4ml/L时对野生型水稻幼苗主根生长为抑制作用
C. 据图2分析,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D.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等共同完成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1曲线表明随着PAC浓度增加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相对长度逐渐降低;图2曲线表明一开始随着PAC浓度增加三种水稻的主根的相对长度逐渐升高,当PAC浓度增加到一定值后,三种水稻的主根的相对长度逐渐降低。
【详解】A、图1中野生型和光敏色素A的突变体对水稻地上部分的相对长度减小的趋势基本相同,但在PAC浓度大于10-7 mL•L-1时,光敏色素B的突变体长度较野生型和光敏色素A的突变体大,说明光敏色素B传递的光信号减弱了 PAC的抑制作用,A错误;
BC、图2显示:PAC浓度在10-5~10-7mL•L-1范围内,三种水稻的主根相对长度都较PAC浓度为零的对照组长,而PAC浓度为10-4时,三种水稻的主根相对长度都较PAC浓度为零的对照组短,说明PAC处理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的影响是:浓度较低(10-5、10-6、10-7)时促进主根延伸,浓度较高(10-4)时抑制主根延伸,据此可推知: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BC正确;
D、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D正确。
故选A。
1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越来越多的用于商业化生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利用发酵罐来大规模培养植物细胞以实现代谢产物的工业化生产
B. 脱分化和再分化所用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对含量不同
C. 对试管苗炼苗(驯化)的操作步骤之一是用流水除去根部培养基
D. 用同一植株体细胞离体培养获得的再生苗不会出现变异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详解】A、可利用发酵罐来大规模培养植物细胞以实现代谢产物的工业化生产,发酵罐培养植物细胞,它不受季节、天气等限制,不占用耕地,A正确;
B、脱分化和再分化所用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对含量不同,脱分化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比值为1:1,再分化过程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比值小于1:1时分化为芽,大于1:1时分化为根,B正确;
C、对试管苗炼苗(驯化)的操作步骤之一是用流水除去根部培养基,再将幼苗移植到消毒过后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中,C正确;
D、用同一植株体细胞离体培养过程中,在细胞分裂时可能会发生变异,因此获得的再生苗可能会出现变异,D错误;
故选D。
14. 下列关于实验方法或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生态缸时,定时加入适量饵料,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在含有刚果红的培养基上,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会出现抑菌圈
C. 果酒的制作,发酵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出现灰绿色,则有酒精产生
D. 调查沿河岸分布的某植物种群密度时,宜采用等距取样法
【答案】D
【解析】
【分析】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志(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志(标记)重捕法适用于凋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详解】A、生态缸就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利用,能自给自足,所以制作生态缸时,不需定时加入适量的饵料,A错误;
B、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一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B错误;
C、葡萄糖也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因此发酵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后溶液变成灰绿色, 不能说明有酒精产生,C错误;
D、河岸属于狭长地带,调查沿河岸分布的某植物种群密度时,宜采用等距取样法,D正确。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每题3分,共计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 一般认为生物膜上存在一些能携带离子通过膜的载体分子,载体分子对一定的离子有专一的结合部位,载体的活化需要ATP,其转运离子的情况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膜的功能与膜上载体、酶等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有关
B. 载体蛋白通过改变构象,只转运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
C. 磷酸激酶和磷酸酯酶分别催化ATP水解和合成
D. 未活化的载体在磷酸激酶和ATP的作用下可再度磷酸化而活化
【答案】ABD
【解析】
【分析】图中展示磷酸激酶催化ATP分解为ADP时,能将1个磷酸基团转移到细胞膜上的某载体上,使载体活化,活化载体能在细胞膜的一侧与离子结合。在磷酸酯酶的作用下,活化载体释放磷酸基团,成为未活化载体,同时在细胞膜的另一侧释放所结合的离子。
【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则生物膜的功能与膜上载体、酶等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有关,A正确;
B、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载体蛋白通过改变构象,只转运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B正确;
C、据图分析,磷酸激酶的作用是在ATP和底物之间起催化作用,将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载体上;磷酸酯酶是通过催化磷酸酯键水解使载体去磷酸化的酶,C错误;
D、图示未活化的载体,在磷酸激酶的催化下,可获得ATP转移的磷酸集团,而再度活化,D正确。
故选ABD。
16.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有300多种马先蒿属植物。凸额马先蒿和三色马先蒿异域分布无法传粉,人工杂交能产生可育后代;大王马先蒿和密穗马先蒿同域分布,传粉后异种花粉可萌发,但花粉管很少能成功进入子房。相关分析正确是( )
A. 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马先蒿进化的方向
B. 该地区不同马先蒿种群的基因库不同
C. 该地区马先蒿多样性是生物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D. 该地区马先蒿之间存在不同的隔离方式
【答案】BD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③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
B、由于不同种群的表现型不同,说明基因可能不同,即基因库不同,B正确;
C、不同物种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因此该地区马先蒿多样性是不同物种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C错误;
D、根据题目信息,凸额马先蒿和三色马先蒿异域分布、大王马先蒿和密穗马先蒿同域分布,传粉后异种花粉可萌发,但花粉管很少能成功进入子房,说明存在不同的隔离方式,D正确。
故选BD。
17. 下图1表示某淡水养殖湖泊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图2表示碳循环过程,其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1的各种生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物群落
B. 图2中碳元素以CO2形式流动的过程有①②③④
C. 流经该淡水养殖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D. 若乌鱼的食物有1/5来自小型鱼类,4/5来自虾类,则理论上乌鱼每增加100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水草28000g
【答案】ACD
【解析】
【分析】分析图解:图1表示食物网,食物网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图中水草是生产者,其余的都是消费者;图2为碳循环示意,由于生产者和大气二氧化碳之间为双箭头,并且所有生物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图A是大气二氧化碳库, B是生产者,则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
【详解】A、生物群落是一定区域所有生物的集合,图1中不包括分解者,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群落,A错误;
B、由于生产者和大气二氧化碳之间为双箭头,并且所有生物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图A是大气二氧化碳库, B是生产者,图2中碳元素以CO2形式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流动,包括图中的①②③④,B正确;
C、该淡水养殖湖泊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流经该淡水养殖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能量,C错误;
D、图2表示食物网,底栖动物和虾类均以水草为食,虾类又以底栖动物为食,若乌鱼的食物有1/5来自小型鱼类,4/5来自虾 类,则理论上乌鱼每增加100g体重,能量传递效率按照20%计算,食物链按照最短计算,则至少需要消耗 水草 100×1/5÷20%÷20%+100×4/5÷20%÷20%+20%=4500g,D错误。
故选ACD。
18.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养动物细胞的时候既需要氧气也需要二氧化碳
B. 通常采用培养法或化学诱导法使精子获得能量后进行体外受精
C. 动物克隆涉及体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
D. 制备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必须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答案】ACD
【解析】
【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A、培养动物细胞的时候既需要氧气也需要二氧化碳:95%空气(含有氧气,是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A正确;
B、精子获能不等于获得能量,B错误;
C、动物克隆目前主要通过核移植技术实现,动物克隆涉及体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C正确;
D、制备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必须进行克隆化培养,保证获得的抗体纯度高,且扩大细胞的数量,获得更多的抗体,也必需进行抗体检测,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正确。
故选AC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60分。
19. 某实验小组欲研究水稻光合作用的相关生理过程,以水稻的低叶绿素含量突变体(YL)和野生型(WT)为实验材料,采用随机分组设置3种氮肥处理,即ON(全生育期不施氮肥)、MN(全生育期施纯氮120kg·hm-2)和HN(全生育期施纯氮240kg·hm-2),并测定饱和光照强度(1000μml·m-2·s-1)下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YL与WT的叶绿素含量差异时,常用_____________提取叶绿素。分析图示结果,可以推断在MN与HN处理下,YL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WT的光合速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叶绿素含量高并不是叶片光合速率大的必需条件。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存在“冗余”现象,因此,适当_____________将有助于减少叶片中氮素在合成叶绿素过程中的消耗,最终提高叶片光合速率。Rubisc酶为固定CO2的酶,合成Rubisc酶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氮素,已知YL的Rubisc酶含量显著高于WT,结合题图分析,与WT相比,YL在氮素利用途径上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
(3)Rubisc酶是一种双功能酶,在O2浓度高时也能催化O2和C5结合,引发光呼吸,使水稻的光合效率降低20%至50%,造成产量损失。研究发现,蓝细菌具有羧酶体,可降低其光呼吸,图2为蓝细菌的结构模式图及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
①蓝细菌与水稻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前者_____________。蓝细菌的光合片层上存在捕获光能的色素是_____________,其暗反应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图2物质F表示_____________,物质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②结合图2和所学知识分析,蓝细菌光呼吸较低的原因有____________。
a.蓝细菌有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消耗O2、产生CO2,胞内O2/CO2较低
b.羧酶体的外壳会阻止O2进入、CO2逃逸,保持羧酶体内高CO2浓度环境
c.蓝细菌有碳泵等多个无机碳运输途径,能使细胞中CO2浓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答案】(1) ①. 无水乙醇 ②. 高于 ③. YL的气孔导度大于WT,但YL与WT的胞间CO2浓度基本相同,YL的光合作用消耗了更多的CO2
(2) ①. 降低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 ②. YL更倾向于将氮素用于Rubisc酶的合成,而不是叶绿素的合成
(3) ①. 无成形细胞核(或无核膜) ②. 叶绿素和藻蓝素 ③. 细胞质基质和羧酶体 ④. ATP ⑤. 作为还原剂并提供能量 ⑥. b、c
【解析】
【分析】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叶绿素的提取用无水乙醇,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照强度、温度、水、二氧化碳等因素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小问1详解】
叶绿素的提取用无水乙醇;CO2是暗反应的原料,在MN与HN处理下,YL与WT相比,YL的气孔导度大于WT,但YL与WT的胞间CO2浓度基本相同,YL的光合作用消耗了更多的CO2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胞间CO2浓度,使其与WT的胞间CO2浓度差异不大,因此YL的光合速率高于WT的。
【小问2详解】
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存在“冗余”现象,适当降低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有助于减少叶片中氮素在合成叶绿素过程中的消耗,最终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合成Rubisc酶需要消耗大量的氮素,结合题图分析,与WT的氮素利用途径相比,YL更倾向于将氮素用于Rubisc酶的合成,而不是叶绿素的合成。
【小问3详解】
蓝细菌为原核生物,与水稻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或无核膜);蓝细菌的光合片层上存在捕获光能的色素是叶绿素和藻蓝素;由图2可以看出其暗反应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羧酶体;图2物质F表示ATP;物质C是NADPH,其作用是为三碳酸的还原提供能量和还原剂。
a、蓝细菌无线粒体,a错误;
b、此外,羧酶体的外壳也会阻止O2进入、CO2逃逸,保持羧酶体内高CO2浓度环境。这些都使得 CO2与O2竞争结合C5的过程中占优势,使蓝细菌光呼吸较低,b正确;
c、蓝细菌有碳泵等多个无机碳运输途径,能使细胞中的CO2浓度保持在较高水平,c正确。
故选bc。
20. 盐碱水绿色养殖技术被列入《2020年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示范行动方案》,其模式是通过在盐碱地区开挖池塘,经淡水或降雨压碱后,土壤盐分淋溶到池塘中,使其变成耕地,实现生态修复,池塘中的盐碱水开发应用于水产养殖,实现渔农综合利用,让昔日一块块白色荒漠的盐碱地变身为鱼虾满池的鱼米绿洲。
(1)黄河三角洲某地区根据上述原理,“抬田挖塘”建立的台田模式如下图所示:
“抬田挖塘”是在低洼盐碱地上按一定的比例开挖池塘,并将开挖池塘的土垫在台田上,由于_____________会使台田的无机盐减少,pH_____________,两三年后台田上就可以种植棉花、黑枸杞等农作物了。台田及池塘四周要种植多种草本植物以保护池坡,按群落水平结构的特点对种植这些植物在布局上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
(2)池塘养殖技术需根据养殖动物习性需要、盐碱地条件和不同的模式开挖池塘,该技术流程包括①池塘水质分析与改良、②养殖尾水处理、③养殖品种选择、④养殖水循环利用。合理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用数字表示)。青海某盐碱水池塘选择土著品种青海湖裸鲤作为养殖对象,某研究小组对该池塘生态系统中4类不同生物A、B、C、D消化道内食物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中生物可形成的食物链(网)为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研究表明,盐碱水养殖青海湖裸鲤的体长增长率、体重增长率均显著低于淡水组养殖,从能量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3)池塘养殖尾水的处理是盐碱水收集调控的重要环节,养殖尾水除了富含盐碱,还富含氮、磷和有机物等,不能随意排放。某科研团队以前期研究获得的3株微藻为对象,筛选适合养殖尾水净化处理的藻种。请完成下表:
(4)盐碱地农业种植、养殖循环的有效利用,不仅能够改良盐碱,恢复生态,设计好的高效农渔业综合园区也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价值。
【答案】20. ①. 自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冲刷) ②. 降低 ③. 距离池塘由近及远,种植植物的耐盐碱能力依次减弱
21. ①. ①③②④ ②. ③. (盐碱水养殖条件下,青海湖裸鲤的蛋白质、糖、脂质等物质分解所获)能量更多用于渗透调节与酸碱调节,而非生长
22. ①. 养殖尾水 ②. 测试养殖尾水盐度范围 ③. 血球计数板 ④. 微藻对养殖尾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的测定 ⑤. 小球藻JY-1
23. 间接(价值)和直接
【解析】
【分析】1、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
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小问1详解】
分析题目中的信息可知,“抬田挖塘”是将开挖池塘的土垫在台田上,使台田增高,不再低洼,也不会再有积水,而且自然降水和灌溉水会将台田的无机盐冲刷到池塘,台田的无机盐减少,pH降低,从而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的是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差异等因素,在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因此在池塘周围种植植物时可按距离池塘由近及远,种植植物的耐盐碱能力依次减弱。
【小问2详解】
池塘养殖技术需根据养殖动物习性需要、盐碱地条件和不同的模式开挖池塘,该技术流程为①池塘水质分析与改良、③养殖品种选择、②养殖尾水处理、④养殖水循环利用。根据表格分析:
C浮游植物甲是生产者,再根据消化道中的食物组成确定消费者的类型判断,C浮游植物甲被B底栖动物丙和D浮游动物乙所捕食,而D浮游动物乙又是B底栖动物丙和A青海湖裸鲤的食物,由此可确定食物链为 。
盐碱水养殖条件下,青海湖裸鲤的蛋白质、糖、脂质等物质分解所获能量更多用于渗透调节与酸碱调节,而非生长,因此盐碱水养殖青海湖裸鲤的体长增长率、体重增长率均显著低于淡水组养殖。
【小问3详解】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微藻的种类、不同盐度梯度的培养基,因变量为养殖尾水中总氮的去除率,实验步骤为:
供试藻种的确定:选择养殖尾水中的小球藻JY-1、小球藻SY-4以及链带藻SH-1为供试藻种。
微藻的盐度耐受性研究:测试养殖尾水盐度范围,据此配制不同盐度梯度的培养基,将等量的3株供试藻种接种在上述培养基中在培养一周,用血球计数板对藻细胞进行显微计数,发现小球藻JY-1、SY-4的细胞含量皆高于链带藻SH-1的细胞含量。
微藻对养殖尾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的测定:小球藻JY-1、SY-4和链带藻SH-1对养殖尾水中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0.36%、41.51%和49.74%;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3.51%、82.4%和94.1%。
藻种初步确定:小球藻JY-1养殖尾水中总氮的去除率最高,可以初步确定3株微藻中的小球藻JY-1为净化养殖尾水理想藻种。
【小问4详解】
改良盐碱,恢复生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设计好的高效农渔业综合园区也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1. 组成人体脊柱的椎骨之间由椎间盘相互连接,正常椎间盘富有弹性,其后壁是最薄弱的部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椎间盘受压后,外围的纤维环破裂,内部髓核(有强烈的化学刺激性,人体内不储存其相应的免疫细胞和抗体)溢出压迫腰部神经根而导致的腰部及下肢麻木、疼痛,并激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具体发病机理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注:AB为站立位负重线,AC为坐位1小时后的负重线
(1)《黄帝内经》有“久坐伤肉”之说,久坐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原因,研究人员进行X线照片动态观察志愿者的坐位1小时和站立位的腰椎长度和脊柱的中轴垂线(负重线),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可以推理,由于____________,久坐易使腰椎椎间盘受压后突出。
(2)髓核溢出可导致腰椎神经根机械性受压产生疼痛,严重时行走困难。神经根中包含有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_和传出神经结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感到腰疼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机械性受压并非是导致神经根性疼痛、机能障碍的唯一原因,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IL-6、TNF-α和IL-1β等炎症因子在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增多,引发炎症反应,该反应属于机体的__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炎症反应过强会造成过多的自体细胞损伤,损伤细胞释放出的物质会给免疫系统提供更多的分子信号,导致炎症反应增强,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导致机体稳态失调。
(4)临床常使用糖皮质激素(GC)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GC是人体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它的分泌受____________激素的调控。GC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还可以诱导辅助性T细胞、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凋亡,这三种细胞中属于抗原呈递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大量使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会干扰人体的_____________轴,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5)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良好,某研究团队利用针刺腰神经根受压模型大鼠的“夹脊穴”研究相关机理,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各组腰受损神经根组织IL-6、TNF-α及IL-1β浓度比较表
实验结果表明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机理是_____________。
【答案】21. 坐位1小时后负重线从原来站立位的AB线后移到AC线(止于第1骶椎后壁),而且较站立位短缩
22. ①. 传入神经 ②. 大脑皮层
23. ①. 非特异性 ②. 正反馈
24. 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②. 树突状细胞、B细胞 ③.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25. 针灸降低了腰受损神经根组织处的炎症因子浓度,减轻炎症反应
【解析】
【分析】1、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
2、人体糖皮质激素(GC)分泌的调节过程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当下丘脑受到应激刺激后分泌了CRH,CRH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ACTH,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GC),此为分级调节过程;当GC含量过高后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此为负反馈调节。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由于坐位1小时后负重线从原来站立位的AB线后移到AC线(止于第1骶椎后壁),而且较站立位短缩,因此久坐易使腰椎椎间盘受压后突出。
【小问2详解】
神经根是指周围神经与脑或脊髓的连接部,是人体各种反射调节必须要经过的部位,神经根中包含有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疼痛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故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感到腰疼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小问3详解】
结合题干“髓核在人体是个不为免疫系统存档的异物(人体内不储存相应的免疫细胞和抗体)”可知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出现炎症的反应属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炎症反应过强会造成过多的自体细胞损伤,损伤细胞释放出的物质会给免疫系统提供更多的分子信号,导致炎症反应增强,此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导致机体稳态失调。
【小问4详解】
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调控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因此糖皮质激素(GC)的分泌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的调控。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不属于抗原呈递细胞。当糖皮质激素(GC)含量过高后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即大量使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会干扰人体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小问5详解】
由表格内容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针灸组IL-6、TNF-α和IL-1β等炎症因子在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比模型组明显减少,说明针灸降低了腰受损神经根组织处的炎症因子浓度,减轻炎症反应。
22.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由a链和β链(hCGβ)结合而成。近年研究显示,hCGβ可表达于结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一定关系。研发抗hCGβ疫苗已成为近年来肿瘤生物治疗新的热点,下图1为其制备的基本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注1:甲序列指导合成的信号肽能引导后续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
注2:AOX1为甲醇氧化酶基因的启动子,只能在以甲醇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正常表达
(1)图中hCGβ基因需要与甲序列一起构建形成融合基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当目的基因两侧的小段序列与基因表达载体上某序列相同时,就可以发生同源切割,将目的基因直接插入。同源切割是一种代替_______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基因表达载体的方法。
(3)阶段Ⅱ将环化质粒导入用_____________处理的大肠杆菌,然后在含有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筛选得到含hCGβ基因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后进行扩增。
(4)为了检验重组质粒是否构建成功,提取大肠杆菌中的质粒为模板,设计相应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则最好选择图2中的引物_____________。PCR反应体系中需加入模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物、Mg2+、缓冲液等,再将扩增产物进行_____________来确定可用于导入酵母菌的重组质粒。
(5)阶段IV需将处理后的酵母菌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该培养基不需要添加以下哪些成分________(a.氨苄青霉素b.组氨酸c.无机盐d.琼脂),可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酵母菌即为含有hCGβ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菌株。将此菌株扩大培养后,离心取上清液,用_____________进行检测。若上清液中能检测到hCGβ蛋白,则说明hCGβ基因得以表达。
(6)从生产控制的角度分析,选用AOX1作为hCGβ基因启动子的优点是___________。
【答案】(1)有利于hCGβ进入内质网加工
(2)限制酶 (3) ①. CaCl2 ②. 氨苄青霉素
(4) ①. P1和P6 ②. Taq酶 ③. dNTP ④. 电泳##测序
(5) ①. a、b ②. 抗原—抗体杂交法(hCGβ的抗体)
(6)可以通过控制培养液中甲醇作为唯一碳源,来控制hCGβ基因表达
【解析】
【分析】图1中Ⅰ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Ⅱ是将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Ⅲ是提取并鉴定所需要的重组质粒,Ⅵ是将选择的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内,Ⅴ是筛选符合要求的酵母菌,Ⅵ是提取目的基因的产物。
【小问1详解】
甲序列指导合成的信号肽能引导后续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因此hCGβ基因需要与甲序列一起构建形成融合基因,其目的是有利于hCGβ进入内质网中加工,并分泌到细胞外。
【小问2详解】
传统重组质粒构建过程需要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而该过程是运用同源切割的方式在hCGβ基因两端加上一组同源序列A、B,然后将hCGβ基因与线性质粒载体混合后,在重组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可形成环化质粒,该过程没有使用限制酶。所以同源切割是一种代替限制酶将目的基因导入基因表达载体的方法。
【小问3详解】
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时,应先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由于线性质粒上含有氨苄青霉素基因,因此导入环化质粒的大肠杆菌具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因此应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筛选得到含hCGβ基因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后进行扩增。
【小问4详解】
融合基因包含了目的基因和AB序列,则进行设计引物的时候应该包括AB序列和目的基因的部分序列,所以图中的引物1和引物6是合适的引物。PCR的反应体系包括模板、引物、Taq酶、dNTP(作为合成DNAD 原料)、缓冲液等,扩增的产物可通过电泳或测序的方法进行鉴定。
【小问5详解】
由于环状质粒中含有组氨酸合成酶基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且筛选重组质粒时大肠杆菌是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的,因此为筛选导入重组质粒的酵母菌,培养基中不需要再加入组氨酸和氨苄青霉素,但需要加入无机盐和琼脂,形成固体培养基,以筛选目的菌体。 hCGβ是一种分泌蛋白,可被分泌到细胞外,将培养物离心后分出细胞和培养液两部分,细胞经破碎处理后,再次离心取上清液,可获得较多的hCGβ,用抗hCGβ单克隆抗体分别进行检测,即抗原—抗体杂交法。若培养液及上清液中均能检测到hCGβ蛋白,则说明hCGβ基因在酵母菌细胞中得到表达,并能分泌到细胞外。
【小问6详解】
AOXⅠ为甲醇氧化酶基因的启动子,只能在以甲醇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正常表达,因此选用AOX1作为hCGβ基因启动子,可以通过控制培养液中甲醇的有无,来控制hCGβ基因的表达hCGβ蛋白的合成。
23. 果蝇的小眼睛(复眼缩小)与正常眼睛、翻翅与正常翅分别由基因A(a)、E(e)控制,利用两对果蝇分别进行杂交实验,F1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注:显性基因A的外显率为75%,即具有基因A的个体只有75%是小眼睛,其余25%的个体眼睛正常
(1)果蝇作为良好遗传学实验材料,其具备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果蝇生殖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称为_____________。
(2)只考虑眼睛大小,F1正常眼睛个体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若实验一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中小眼睛和正常眼睛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
(3)果蝇翻翅相对正常翅是_____________(填“显”或“隐”)性性状,控制性状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
(4)实验一中的亲本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F1中正常翅小眼睛雌果蝇与亲本雌果蝇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5)实验二F1中翻翅小眼睛雄果蝇与F1中翻翅正常眼雌果蝇杂交,F2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
【答案】23. ①. 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世代短、易饲养、后代数量多;染色体数量少 ②. 染色体组
24. ①. AA、Aa、aa ②. 9:7
25. ①. 显 ②. 性
26. ①. AaXeXe ②. AaXeYE ③. 2/3
27. 11/14
【解析】
【分析】1、单独分析翅型:根据实验一,♀正常翅×♂翻翅→F1:♀全为正常翅,♂全为翻翅,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且没有表现交叉遗传的特性。根据实验二,♀翻翅×♂正常翅→F1:♀、♂都全为翻翅,说明翻翅对正常翅为显性,且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实验一亲本的基因型为:XeXe、XeYE,实验二中为XEXE、XeYe。
2、单独分析眼睛大小: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正反杂交结果相同,且后代出现正常眼,说明小眼对正常眼为显性,且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实验一亲本的基因型为AaXeXe、AaXeYE,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XEXE、AaXeYe。
【小问1详解】
果蝇作为良好的遗传学材料,其具备的优点是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饲养、后代数量多等。果蝇一个生殖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小问2详解】
独分析眼睛大小: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正反杂交结果相同,且后代出现正常眼,说明小眼对正常眼为显性,且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均为Aa,由于显性基因A的外显率为75%,即具有基因A的个体只有75%是小眼睛,其余25%的个体眼睛正常,故F1正常眼睛个体基因型可能为AA、Aa、aa,若实验一F1(1/4AA、1/2Aa、1/4aa,其基因频率为1/2A,1/2a)自由交配,获得的F2中AA:Aa:aa=1:2:1,所以小眼睛和正常眼睛的比例是(3×75%):(3×25%+1)=9:7。
【小问3详解】
根据实验二,♀翻翅×♂正常翅→F1:♀、♂都全为翻翅,说明翻翅对正常翅为显性,根据实验一,♀正常翅×♂翻翅→F1:♀全为正常翅,♂全为翻翅,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即控制该形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小问4详解】
单独分析翅型:根据实验一,♀正常翅×♂翻翅→F1:♀全为正常翅,♂全为翻翅,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且没有表现交叉遗传的特性。根据实验二,♀翻翅×♂正常翅→F1:♀、♂都全为翻翅,说明翻翅对正常翅为显性,且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实验一亲本的基因型为:XeXe、XeYE,实验二中为XEXE、XeYe。单独分析眼睛大小: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正反杂交结果相同,且后代出现正常眼,说明小眼对正常眼为显性,且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实验一亲本的基因型为AaXeXe、AaXeYE,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XEXE、AaXeYe。实验一F1中正常翅小眼睛雌果蝇(1/3AAXeXe、2/3AaXeXe)与亲本雌果蝇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
【小问5详解】名称
相关情况
Criduchat综合征
5号染色体缺失一条
Patau综合征
13号染色体多一条
Turner综合征
X染色体缺失一条(XO)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A
青海湖裸鲤
浮游动物乙
B
底栖动物丙
浮游植物甲、浮游动物乙
C
浮游植物甲
/
D
浮游动物乙
浮游植物甲
主要实验步骤的目的
简要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
供试藻种的确定
选择分离自①_____________中的小球藻JY-1、小球藻SY-4以及链带藻SH-1为供试藻种。
微藻的盐度耐受性研究
②_____________,据此配制不同盐度梯度的培养基,将等量的3株供试藻种接种在上述培养基中在培养一周,用③_____________对藻细胞进行显微计数,发现小球藻JY-1、SY-4的细胞含量皆高于链带藻SH-1的细胞含量。
④_____________
小球藻JY-1、SY-4和链带藻SH-1对养殖尾水中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0.36%、41.51%和49.74%;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3.51%、82.4%和94.1%。
藻种初步确定
初步确定3株微藻中的⑤_____________为净化养殖尾水理想藻种。
组别
IL-6(pg/mL)
TNF-α(pg/mL)
IL-1β(pg/mL)
假手术组
32.15
18.52
52.17
模型组
186.20
107.20
145.58
针灸组
90.74
63.07
98.47
亲本杂交
F1的表型及比例
实验一
♀正常翅小眼睛×♂翻翅小眼睛
♀正常翅小眼睛:♂翻翅小眼睛:♀正常翅正常眼:♂翻翅正常眼=9:9:7:7
实验二
♀翻翅小眼睛×♂正常翅小眼睛
♀翻翅小眼睛:♂翻翅小眼睛:♀翻翅正常眼:♂翻翅正常眼=9:9:7:7
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41页。
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迎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迎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