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3讲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十五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41讲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讲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试卷 0 次下载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展开1.[2023.6浙江]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该文化的代表器物是( A )
A.黑陶 B.彩绘陶器
C.玉器 D.骨器
解析 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故A项正确。距今约7 000至5 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它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故B项排除;北方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它们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故C项排除;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已使用骨器,故D项排除。
2.[2023新课标卷]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C )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解析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步,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故C项正确。公共墓地与社会阶段发展没有必然联系,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新石器时代早期,人们开始从事原始农业,B项排除。文字的使用出现于殷商时期,D项错误。
3.[2022天津]考古研究表明,在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出土了具有代表性的鬶、觚等陶质酒器,这种器型的酒器后来也出现在五帝后期中原地区文化遗址中。这可用于说明( C )
A.良渚文化的传承 B.红山文化的传承
C.龙山文化的传承 D.巴蜀文化的传承
解析 龙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龙山镇而得名,“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位于山东省,符合龙山文化的分布范围,在此处“出土了具有代表性的鬶、觚等陶质酒器”,后来这种酒器也“出现在五帝后期中原地区文化遗址中”,说明这是新石器时代的山东龙山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承,故选C项。“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中原地区”涉及的是北方黄河流域,良渚文化位于长江流域,红山文化位于辽河流域,巴蜀文化位于西南地区,都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其他三项。
4.[2021辽宁]下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 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体现了( C )
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B.社会组织的复杂
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等级秩序的确立
解析 双钱结藤编残件体现了劳动过程中的结绳技能,又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体现了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C项正确。
命题点2 西周的政治制度
5.[2023辽宁]1955年,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盂造型雅致、纹饰精美,刻有“匽侯”等文字。“匽侯”即为“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封地在蓟。这反映了( B )
A.青铜器的普遍使用
B.燕文化影响到辽西地区
C.分封制的日趋完善
D.诸侯祭祀礼仪活动频繁
解析
6.[2022.1浙江]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B )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依据材料中嫡长子一脉、整个家族、诸侯国君主等可知,这一统治模式是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依据材料“祭祀上天”等可知,神权与王权结合,选①。由“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等可知,以血缘亲疏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选③。B项符合题意。分封制是间接控制地方的制度,郡县制是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排除②。夏朝就是早期国家,故“开始”说法错误,排除④。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7.[2021.1浙江]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B )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解析 根据材料“周”“分封于各地”等可知,这一制度指的是分封制,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下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故选B项。当时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排除A项。血缘关系并非分封的唯一依据,排除C项。周王朝一共延续了近八百年,并非四百余年,故排除D项。
8.[2021湖北]“爵”通常被认为是饮酒器(如图),也是饮酒礼上尊卑关系的象征,进而被用来代表品位序列。大约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渐趋成熟。这反映了( C )
爵
A.冶炼技术的提高
B.铸造工艺的完善
C.等级制度的发展
D.宗法体系的崩溃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爵”作为饮酒器体现了社会等级秩序,大约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渐趋成熟,这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发展,故C项正确。
命题点3 商和西周的经济
9.[2020天津]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D )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解析 结合题中信息可知,井田制下,村社成员要随着份地的定期更换而变动住所,“三年一换土易居”意味着村社成员只有份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私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D项正确。井田制属于土地国有制,不允许自由买卖,A项错误,排除;材料不涉及私田收获物上缴情况,B项错误,排除;小农经济模式确立于春秋战国时期,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
材料能够反映青铜器的使用,但“普遍”无法体现,且青铜比较珍贵,不会达到“普遍使用”的程度。
×
B项
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上刻有“匽侯”(“燕侯”)等文字,由此可知,燕文化已经影响到辽西地区。
√
C项
出土的盂上刻有“匽侯”等文字,“匽侯”即为“燕侯”,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封地在蓟,这能够反映分封制的施行,但“日趋完善”体现不出来。
×
D项
材料未涉及“祭祀礼仪活动”,“频繁”无从得出。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共6页。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3湖北测试]有学者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的三个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