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完卷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
    “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大多数情况被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所笼罩。一部艺术作品,所能写到的东西相对于无始无终、波澜壮阔的生活来讲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写之写”在“写”和“不写”之间有一个辩证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写”什么是值得反复思量和推敲的,“写”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
    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写之写”究竟该怎么理解?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换言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笔触不到的都叫“不写之写”,不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意生发、随意联想到的内容都是“不写之写”。
    从《红楼梦》的文本举例,如第三十五回宝玉与薛宝钗丫鬟莺儿的对话。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道:“好处在哪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她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既然这个秘密是莺儿不能告诉宝钗的,此时在莺儿和宝玉对话时当事人宝钗闯了进来,莺儿当然不能当着宝钗的面给宝玉说了,况且是秘密呢。薛宝钗究竟有什么别人都没有的好处,读者也就无法知道了。这个“不写之写”,是永无直接答案的。不是宝玉以后没有机会再向莺儿求证求解,而是作者“不写”了。
    “不写”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使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来丰富和确认,在阅读理解中让薛宝钗的性格丰富起来。而《红楼梦》的叙述又是具有文本的自足性、自洽性的,作家“写”了很多,“写”又限定了我们的理解和联想。薛宝钗有世上人少有的好处,作家为了让你关注、揣摩他的艺术描写,从设置悬念和激发阅读动力与兴趣来说,也是不会轻易直接告诉你的。急于求解问题的答案有,也没有,莺儿接下来要说的成为了文本的“空白点”,这就是“不写之写”的妙处。
    这样的“不写之写”,构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因为这些不写之写,是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到的,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白,不能完全“意于言表”,从而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
    (摘编自孙伟科《〈红楼梦〉中的“不写之写”》)
    材料二:
    空白是中国画构图中处理黑白关系的主要手段。在《红楼梦》的画家笔法中,空白是被经常运用的一种。曹雪芹曾通过薛宝钗之口表达了他对绘画创作的见解。但作为一个精通绘画的作家,曹雪芹“自觉引进绘画技法”来进行《红楼梦》的创作,从而使其“不仅绘景、状物在妙合画理,而且写人、叙事也往往默运画学神髓,融入丹青技法”。他在作品中就特别注意这种空白手法的运用,不时在《红楼梦》中留有空白。
    《红楼梦》中制造空白的手法,除了语言、情节的省略及“不写之写”等以外,还利用“矛盾”制造空白,创造出朦胧、模糊的艺术意境,从而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例如:宝玉酒醉后要撵李奶妈,但被袭人劝住了,并没有撵,而李奶妈却说宝玉撵了茜雪。这看起来相矛盾,但实际是另起了头绪,是将茜雪“出去”的一段情节通过“矛盾”制造了空白,使读者可任意驰骋自己的想象去推想这其中的缘由。张爱玲就认为茜雪是“负气走的”,对此,倒是脂砚斋颇能理解作者的原意,他说:“照应前文,又用一‘撵’字,屈杀宝玉。然在李媪心中口中毕肖。”可见,作者笔法真是高妙,既塑造了茜雪形象,又刻画了李奶妈形象,可谓“一石二鸟”。
    这正是空白的妙处。因为像这样的情节若实写了,不但容易使笔墨轻重不均,冲淡主调色彩,而且还使情节受到了限制,显得死板不活。而这里运用以虚写实、计白当黑的空白艺术手法,则使有限的画面中生出无限烟波,创造了烟云模糊的意境,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若通部中万万件细微之事俱备,《石头记》真亦太觉死板矣。
    (摘编自曹金钟《“矛盾”与中意境的创造手法》)
    材料三: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 人民文学出版社)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中,曹雪芹运用“不写之写”艺术手法创设了大量的艺术空白点,借以体现作品真假相依、有无相生、虚实相合的故事特点。
    B. 红学研究的考证派和索隐派在对“不写之写”进行探究时,尽管忽视了“不写之写”的美学意蕴,却大大提高了《红楼梦》的历史价值。
    C. 小说创作中制造空白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随意而为,而是对已有内容的适度限制和对未写内容的有意设置,具有更加含蓄隽永的审美意趣。
    D. “写”和“不写”影响着作品质量:“写”得越少,文本的开放性就越强,读者联想空间就越大;情节交代得越实,作品就越死板僵化。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就“写”与“不写之写”而言,“写”是主要的,“不写之写”则是建立在“写”的基础之上的,二者有机统一,相得益彰。
    B. 《红楼梦》通过设置前后不一致或不合常理的情节来制造矛盾,以此形成空白,引发读者探求真相,推想缘由,深入体味。
    C. “不写之写”构成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合理解读,不是作者所能影响的,主要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能力。
    D.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不能对作品的留白、空白、不写之写做出合理的联想、填补,便有可能误解、曲解作品的应有之义。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不写之写”、“空白”艺术手法的一项是( )
    A.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B.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C.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D. 作画实中求虚,黑中留白,如一灿之光,通室皆明。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 材料三是《红楼梦》中写众人笑态的经典场面,宝钗、李纨也在现场,但这二人的神态“缺席”,请从人物性格的角度分析这一段的“不写之写”。
    【答案】1. C 2. C 3. A
    4. ①首先,指出《红楼梦》中有大量的“不写之写”。②其次,应从美学修辞的角度理解“不写之写”,对“不写之写”进行了界定,阐述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③接着,论述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服务于其艺术目的。④最后,具体分析了《红楼梦》三十五回的中的“不写之写”,并重申了“不写之写”的艺术魅力。

    5. 答案示例:宝钗、李纨二人此处神态的“缺席”,成为了文本的空白点,这些“不写之写”,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
    ①薛宝钗是一位封建正统教养所陶铸的“冷”美人,时时处处以礼教道德来规范和压抑自己,罕言寡语,稳重平和,冷静克制,随分从时,自守身份。
    ②李纨是性格随和、“心如槁木”的寡妇,恪守封建礼教和伦理纲常,平时不苟言笑,在大庭广众之下更是循规蹈矩,越表现得端庄持重。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孩子的讲演
    萧红
    这一个欢迎会,出席的有五六百人,站着的,坐着的,还有挤在窗台上的。这些人多半穿着灰色的制服。因为除了教授之外,其余的都是这学校的学生。而被欢迎的则是另外一批人。这小讲演者就是补充欢迎之中的一个。
    被欢迎的宾客,是一个战地服务团。讲演者一个接着一个,女讲演者,老讲演者,多数的是年轻的讲演者。因为那些所讲的悲惨的事情都没有变样,一个说日本帝国主义,另一个也说日本市国主义。那些过于庄严的脸孔,在一个欢迎会是不大相宜。只有蜡烛的火苗抖擞得使人起了一点宗教感。
    当那团里的几个代表讲演完毕,一阵暴风雨似的掌声。不知道是谁提议叫孩子王根也走上讲台。
    王根发烧了,立刻停止了所吃的东西,血管里的血液开始不平凡地流动起来。好像全身就连耳朵都侵进了虫子,热,昏花。他对自己的讲演,平常很有把握,在别的地方也说过几次后,虽然不能够证明自己的声音太小,但是并不恐惧。就像在台上唱莲花落时一样没有恐惧。这次他也并不是恐惧,因为这地方人多,又都是会讲演的,他想他特别要说得好一点。
    他没有走上讲台去,人们就使他站上他的木凳。
    人们一看到他就喜欢他。他的小脸一边圆圆的红着一块,穿着短小的,好像小兵似的衣服,戴着灰色的小军帽。他一站上木凳来,第一件事是把手放在帽沿前行着军人的敬礼。而后为着稳定一下自己,他还稍稍地站了一会,还向四边看看。他刚开口,人们禁止不住对他贯注的热情就笑了起来。这种热情并不怎样尊敬他,多半把他看成一个小玩物,一种蔑视的爱起浮在这整个的大厅。
    “你也会讲演吗,你这孩子……你这小东西……”人们都用这种眼光看着他,并且张着嘴,好像要吃了他。他全身都热起来了。
    王根刚一开始,就听到周围哄哄的笑声,他把自己检点了一下:
    “是不是说错啦?”因为他一直还没有开口。
    他证明自己没有说错,于是,接着说下去,他说他家在赵城……
    “我离开家的时候,我家还剩三个人,父亲、母亲和妹妹,现在赵城被敌人占了,家里还有几个,我就不知道了。我跑到服务团来,父亲还到服务团来找我回家。他说母亲让我回去,母亲想我。我不回去,我说日本鬼子来把我杀了,还想不想?我就在服务团里当了勤务,我太小,打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我当勤务,在宣传的时候,我也上台唱莲花落……”
    又当勤务,又唱莲花落,不但没有人笑,不知为什么反而平静下去,大厅中人们的呼吸和游丝似的轻微。蜡烛在每张桌上抖擞着,人们之中有的咬着嘴唇,有的咬着指甲,有的把眼睛掠过人头而投视着窗外。站在后边的那一堆灰色的人,就像木刻图上所刻的一样,笨重,粗糙,又是完全一类型。他们的眼光都象反映在海面上的天空那么深沉,那么无底。窗外则站着更冷静的月亮。
    一九三八年的春天,月亮行走在山西的某一座城上,它和每年的春天一样。但是今夜它在一个孩子的面前做了一个伟大的听众。
    大厅里像排着什么宗教的仪式。
    小讲演者虽然站在凳子上,并不比人高出多少。
    “父亲让我回家,我不回家,让我回家,我……我不回家……我就在服务团里当了勤务,我就当了服务团里的勤务。”
    他听到四边有猛烈的鼓掌的声音,向他潮水似的涌来,他就心慌起来,他想他的讲演还没有完,人们为什么鼓掌?或者是说错了!又想,没有错,还不是有一大段吗?还不是有日本帝国主义没有加上吗?他特别用力镇定自己,把手插进口袋去,他的肚子好像胀了起来,向左边和右边摇了几下,小嘴好像含着糖球胀得圆圆的。
    “我当了勤务……当了服务团里的勤务……我……”
    人们接着掌声,就来了笑声,笑声又接起着掌声。王根说不下去了。他想一定是自己出了笑话,他要哭。他想马上发现出自己的弱点以便即刻纠正。但是不成,他只能在讲完之后,才能检点出来,或者是衣服的不齐整,或者是自己的呆样子。他不能理解这笑是人们对他多大的爱悦。
    “讲下去呀!王根……”他本团的同志喊着他。
    “日本帝国主义……日本鬼子。”他就像喝过酒的孩子,从木凳上跌落下来的一样。
    他的眼泪已经浸上了睫毛,他什么也看不见,他不知道他是站在什么地方,他不知道他自己是在做什么。他觉得就像玩着的时候,从高处跌落下来一样的瘫软,他觉得自己的手肥大到可怕而不动的程度。当他用手背揩抹着滚热的眼泪的时候。
    人们的笑声更不可制止。看见他哭了。
    王根想:这讲演是失败了,完了,光荣在他完全变成了懊悔,而且是自己破坏了自己的光荣。他没有勇气再作第三次的修正,他要从木凳坐下来。他刚一开始弯曲他的膝盖,就听到人们向他呼喊!
    “……讲得好,别哭啊……再讲再讲……没有完,没有完……”
    其余的别的安慰他的话,他就听不见了。他觉得这都是嘲笑。于是更感到自己的耻辱,更感到不可逃避,他几乎哭出声来,他便跌到不知道是什么人的怀里大哭起来。
    这欢迎会开过了,就被人们忘记了,若不去想,就像没有这么回事存在过。
    可是在王根,一个礼拜之内,他常常从夜梦里边坐起来。但永远梦到他讲演,并且每次讲到他当勤务的地方,就讲不下去了。于是他怕,他想逃走,可是总逃走不了,于是他叫喊着醒来了。但是那害怕的情绪,把他在小床上缩做了一个团子,就仿佛在家里的时候为着夜梦所恐惧缩在母亲身边一样。
    “……妈妈……”这是他往日是自己做孩子时候的呼喊。
    现在王根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又睡了。虽然他才九岁,因为他做了服务团的勤务,他就把自己也变作大人。
    一九三八年十月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欢迎会上“站着的,坐着的,还有挤在窗台上的”以动作描写人们的情态,“穿着灰色的制服”以衣着点明人物的身份。
    B. “王根发烧了………好像全身就连耳朵都侵进了虫子,热,昏花”细腻、生动地描写出了王根被点名讲演时的紧张和激动。
    C. 王根讲演时有两个观众:一个是在场的人,他们陷入沉思;一个是窗外的月亮,冷静而耐心。这些从侧面突出讲演的动人。
    D. “日本帝国主义………日本鬼子。”说明王根找到了点题的话语,但又觉得这难以跟之前的内容融合成篇,因此流下自责的泪水。
    7. 关于结尾王根睡觉状况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忘记了欢迎会,而王根却常常梦到讲演,说明此次讲演对他触动很大。
    B. 王根梦到自己讲到当勤务就讲不下去而惊醒,展现了一个九岁孩子的恐惧。
    C. 害怕时喊“妈妈”,希望妈妈保护自己,是王根做孩子时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D. 王根做梦时是孩子的表现,平日他把自己当作大人,体现作者希望他长大。
    8. 在王根讲演过程中,观众的情绪给王根的心理带来了怎样的波动?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9. 战地服务团的讲演者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将写作重点安排在王根这个小讲演者身上?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 D 7. D
    8. ①王根站上木凳行军礼时,人们禁止不住对他贯注的热情就笑了起来,王根怀疑自己讲错了。②王根讲自己当勤务的经历时,人们平静后猛烈鼓掌,王根心慌,特别用力地保持镇定。③王根反复说不回家,人们掌声笑声相连,王根说不下去了,他想一定是自己出了笑话,他要哭。④看见他哭了,人们的笑声更不可制止,他心理变成了懊悔,觉得安慰的话都是嘲笑。
    9. ①其他演讲者高喊“日本帝国主义”的平庸俗套,很难让观众升起虔诚愤慨之心。②王根从自己经历讲起,讲与亲人分别参加服务团,突出了王根的讲演真诚动人。③这样的安排,用其他讲演者的讲演与王根的讲演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突出王根的朴素实在,突出了号召抗战不能空喊口号而应该让人共情的主题,具有时代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蔆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暗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秦王跽曰:“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此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
    B. 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
    C. 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
    D. 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工疏吕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卒兴吴国”与“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两句中“卒”字含义相同。
    B. 足下,属称对方的敬辞。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
    C. 宗庙,同《过秦论》中“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七庙”,指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是王室国家的代称。
    D. 再拜,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一般只向尊贵的人施再拜礼。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王求贤心切,对策士范雎十分敬重,他把左右的人都支使出去,等到宫中只剩下他和范雎两人时才向范雎请教。
    B. 范雎希望自己能像伍子胥助吴王阖庐一样助秦王成就霸业,一旦成功,即使遭到囚禁,终身不再出狱,也绝无忧虑。
    C. 范雎不希望自己有箕子、接舆那样的遭遇,被漆身为癞,披发为狂,认为这样无益于圣明的君王,也是自己的耻辱。
    D. 范雎向秦王表示,他最担心的是自己在秦国的遭遇导致贤才不肯到秦国来,国家遭受灭亡之祸,秦王处于孤立危境。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
    (2)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此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
    14. 为什么秦王三次请教范雎,范雎都以“唯唯”相应,而不直接回答?
    【答案】10. D 11. A 12. C
    13. (1)至于我个人受窘受辱这样的遭遇,被处死或被流放之类的祸患,都是我所不敢去担心的。
    (2)我能接受先生的教导,这是上天要先生扶助先王,不抛弃他的后代。
    14. 与秦王陌生;不知秦王心意如何。
    参考译文:
    秦王屏退左右的人,宫中没有别人了,秦王跪着请求说:“先生拿什么来赐教寡人?”范雎说:“对,对。”过了一会儿,秦王再次请求,范雎说:“对,对。”像这样有三次了。秦王长跪着说:“先生不肯赐教寡人吗?”
    范雎表示歉意说:“不是臣子敢这样啊。臣子听说当初吕尚遇到文王的时候,身份只是个渔父,在渭水北岸垂钓罢了。像这种情况,关系可说是生疏的。结果一谈就任他做太师,请他同车一起回去,这是他们交谈得深啊。所以文王果真得到吕尚为他建立的功勋,终于据有天下而自身成了帝王。假如文王因为跟吕望生疏而不跟他深谈,这样周就没有天子的德行,文王、武王也就不能成为王了。现在臣子是个客处他乡的人,与大王关系疏远,而所想要面陈的,又都是纠正国君偏差错失的事。处在人家骨肉之间,臣子愿意献上一片浅陋的忠诚,却不知大王的心意如何,所以大王连问三次而不回答,就是这个原因。臣子并非有什么害怕而不敢说,即使知道今天说在前面,明天受死刑在后面,然而臣子也不敢害怕。伍子胥藏在袋子里混出昭关,夜间赶路,白天隐蔽,到了蔆水,没东西可吃,坐着走,爬着行,在吴市讨饭,最后振兴了吴国,吴王阖庐成为霸主。假如臣子进献谋略能像伍子胥那样,就是把我禁闭起来,终身不再见大王,只要臣子的主张实行了,臣子忧虑什么呢?箕子、接舆他们,浑身涂漆像生癞疮,披头散发装作发狂,可是对殷朝、楚国并无好处。假如臣子可以跟箕子、接舆有相同的行为,浑身涂漆能对我认为贤明的君主有所帮助,这就是臣子最大的荣耀了,臣子又有什么耻辱呢?臣子所怕的,只怕臣子死了以后,天下人看到臣子尽了忠而身体倒下,从此锁住了嘴,裹住了脚,没有人再愿到秦国来罢了。大王上怕太后的严厉,下受奸臣的伪装迷惑,居住在深宫之中,离不开辅臣的手,终身受到蒙蔽,没法洞察奸佞,大则王室覆灭,小则自身陷于孤立危险的境地。这才是臣子所怕的!至于那些被困受辱的事,死刑流亡的祸殃,臣子不敢害怕。臣子死了而秦国能够治理好,比活着更有意义。”
    秦王直跪着说:“寡人能够受到先生的教诲,这是上天赐恩于先王而不抛弃他的儿子啊。先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事不论大小,上到太后,下到大臣,希望先生全都教导寡人,不要怀疑寡人啊。”范雎向秦王拜了两拜,秦王也向范雎拜了两拜。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怀古
    苏辙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险,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①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②,意突成功所未闻。
    【注】①觜距:禽鸟的嘴和爪甲。比喻决胜的武力、武器或力量。②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所写之事与《赤壁赋》“破荆州,下江陵”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
    B. 一二联以描写为主,三四联以议论为主,具体分析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C. 第三句紧承上句士气如云的场景,写千艘战船横布长江,突显曹军雄壮气势。
    D. “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未闻”形成呼应。
    16. 请从内容、表达方式两个角度分析本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不同。
    【答案】15. B 16. (1)内容:①聚焦的历史人物不同。苏辙诗聚焦于曹操;苏轼词聚焦于周瑜。
    ②情感不同。苏辙诗从曹操失败中得出结论,认为自古以来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苏轼借追忆周瑜的功业来抒发自己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感慨。
    (2)表达方式不同:苏辙诗以记叙、议论为主;苏轼词以描写、抒情为主。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这一句,和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一句,都是用猿猴的悲鸣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
    (2)《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3)“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风急天高猿啸哀 ②. 杜鹃啼血猿哀鸣 ③. 君子生非异也 ④. 善假于物也 ⑤. 沧海月明珠有泪 ⑥. 蓝田日暖玉生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梁晓声散文新作《小人物走过大时代》既记载着作者的经历、思索与感悟,也记录着 ① 的苦辣酸甜、欢乐与哀愁、执着与无奈。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最能触动我们的心弦。毕竟,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的、平凡的。
    弥漫在字里行间的他深情回忆自己的父母、兄长、友人的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友情格外令人动容。生活的磨难造就了他的悲悯情怀,使他对脚下的土地和身边的同胞一往情深。他笔下的小人物撑起屋檐之下一方烟火,作为叙事主体始终在场的“我”,总是充满善意的力量, ② 的情怀和无可奈何的惆怅相交织,形成一种充沛的情感直抵人心。
    他与这些善良而温顺的“小人物”们,同呼吸、共命运,领略生活的摇曳多姿,感悟生命的悠远和辽阔。他以一个文人的敏锐,于同频共振中,用心捕捉着他们的一颦一笑,用情关注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以一个哲人的深刻,于见微知著中,洞悉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叙说着心中永远不变的家国故事。这种 ③ 的叙写,正是梁晓声“讴歌时代、讴歌人民”创作初心的有力彰显。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①芸芸众生 ②悲天悯人 ③小中见大
    19. 他深情回忆自己的父母、兄长、友人,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格外令人动容。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黄色的衣服更容易吸引小飞虫? ① 。趋性就是昆虫对某种刺激进行趋向或背向的运动,简单来说就是昆虫会朝着吸引它的环境方向飞,比如温度、光线、颜色等,有趋热性、趋光性、趋化性等习性之分。如果环境因素是昆虫喜欢的,那就是正趋性,例如蛾子和白蚁具有趋光性。而让昆虫讨厌的环境就会导致负趋性,蟑螂对光就具有负趋性,所以它们 ② 。昆虫的趋性是通过进化保留下来的“生存习惯”。
    同样, ③ 。蚜虫、蓟马、小绿叶蝉、白粉虱、斑潜蝇、蕈蚊等多种害虫都对黄色敏感,具有非常强烈的趋黄性。在生活中最常见的“趋黄”的昆虫就是蚜虫和蓟马了,如果你穿着鲜黄的衣服走到了蚜虫或者蓟马的地盘上,不一会儿,你衣服上就会沾满这些小飞虫,粘在衣服上的虫子,还会把衣服弄脏。那么,被吸引来的这些飞虫会对人体有害吗?对此大家不必过分担心,既然会引起反感,人体对于蚜虫和蓟马来说没有什么明显的危害,它们不会叮咬人体,也不会寄生人的身上。但是有些种类的蓟马会分泌酸性液体,使皮肤发痒,人们只要涂一些清凉油就好了。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除了会引起反感,蚜虫和蓟马对于人体来说没有什么明显的危害,它们不会叮咬人体,也不会寄生人的身上。
    B. 除了会引起反感,蚜虫和蓟马对于人体来说没有什么明显的危害,它们不会叮咬人体,也不会寄生在人的身上。
    C. 既然会引起反感,蚜虫和蓟马对于人体来说没有什么明显的危害,它们不会叮咬人体,也不会寄生在人的身上。
    D. 除了会引起反感,人体对于蚜虫和蓟马来说没有什么明显的危害,它们不会叮咬人体,也不会寄生在人的身上。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根据上述内容,请分别简述“趋光性”“负趋性”的含义。
    【答案】20. B 21. ①这要从昆虫的趋性说起
    ②不喜欢在有光的环境中出没
    ③很多昆虫对特定颜色具有正趋性
    22. ①趋光性是某些昆虫会朝着吸引它的光线处飞去的习性。
    ②负趋性是昆虫对讨厌的温度、光线、颜色等环境因素的刺激进行背向运动的习性。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莫里哀说:“对于聪明人来说,劝告是多余的;对于愚昧人来说,劝告是不够的。”
    (2)《意大利报》的发行人朗根尼西说:“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
    (3)汉代王符的《潜夫论;明暗》中说道:“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意思是:君主耳聪目明的原因是广泛听取意见,闭聪塞听的原因是只片面听取某种意见。
    以上材料有一定启示意义。《中国青年报》的“青年之路”栏目邀请身为高三学子的你为他们写一篇文章。请你面向青年读者,结合上述材料,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忠言逆耳利于行
    漫漫人生路上,总有许许多多的岔路口等你面临。左面也许是平坦宽阔的康庄大道,右面也许是充满玄机的万丈深渊,朝左还是朝右?这时候常常会有“忠告”,为你选择,替你指路。能做出正确选择的人,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他们能接受逆耳忠言、苦口良药,所以我们只有明辨并接受逆耳忠言,才能顺利走向成功。
    逆耳忠言如镜,以之可鉴得失。魏征屡次顶撞太宗,太宗能明鉴受之,方得贞观之治。项羽刚愎自用,仅因几句忠告之言,竟疏远了亚父范增,终被迫乌江自刎。孟尝君接受冯谖之言,终居相位数十年。魏征之言可定大逆之罪,却能点出太宗治国之得失,范增之言逆耳,却蕴含成功之道,冯谖之言难以让孟尝君接受,却为他指出了治理封地的得失。可以说若没有他们的忠告,就不会有贞观之治和孟尝君的富贵。忠言虽然逆耳,但却是歧途上的最佳警钟。
    逆耳忠言如星,以之可明方向。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却不顾“欲求超胜,必须贯通”之忠言,终尝闭关锁国之恶果。楚怀王不听屈原联齐抗秦之忠言,终于客死他乡。秦穆公不听蹇叔之忠言,终落得大败而归。徐光启的话指明了民族应有的发展方向,却冲击了满清“骑射为本”的思想,倘若清王朝不是对其不屑一顾,怕是就不会再有所谓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了吧;若是楚怀王听取屈原忠言,远离秦使张仪的糖衣炮弹,怕是也不会有秦王朝的统一吧;若是穆公听取蹇叔之言,也不会受其大败之辱吧。由此可见,忠言虽然逆耳,却能使人悬崖勒马,重归正途。
    逆耳忠言如令,可以定成败。仲达的兵马已达城下,却因猜疑而回绝了攻城之请,反是错失良机。子产告诫子太叔以猛政治民,但太叔却以宽政治民,致使盗贼横行;夫差不听信伍子胥之忠言,终被勾践灭国。倘若他们听取了忠告,三国也许会提前结束,太叔也许会与子产齐名,夫差也就不会亡国。因为忠言与他们内心的想法不符,就回绝其言,往往会引人走上失败之路。由此可见,忠言虽然逆耳,却能打开成功之门,避开失败的深渊。
    当我们走在追求成功的路上的时候,请谨慎对待那些逆耳的忠言,因为它们,可能指引我们走上真正的成功之路,当你拒绝了它们,也就可能亲手关闭了成功的大门,所以请接受逆耳忠言。

    相关试卷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超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超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闽江口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闽江口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高考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