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湖北省宜昌一中部分高中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湖北省宜昌一中部分高中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4届湖北省宜昌一中部分高中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4届湖北省宜昌一中部分高中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湖北省宜昌一中部分高中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湖北省宜昌一中部分高中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描述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因壮志未酬而投江自尽的著名楚辞《七谏·沉江》中,有两句知名度很高的语句:其中一句是“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意思是在法令严明的良好国度,兰和芷纵然在幽僻之处,也能散发馨香;另一句是“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意思是即使将蕙兰和白芷放在一起做成佩饰,经过鲍鱼店也会失去芬芳。这两句都提到了两种古老的植物——蕙兰和白芷。
    对于蕙兰,大家比较熟悉,那是一种芬芳而素雅的兰科植物;而白芷究竟是什么植物,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其实,这种看似古老神秘甚至有些距离感的植物就在我们身边,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调味香料。
    自古以来,白芷就深得中华儿女的推崇。最初,人们对这种植物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只知道这是一种长在幽野却能散发浓郁芳香的野草,于是便称其为“芷”。
    正是这种独特的幽野馨香,为白芷平添了一抹神秘而高雅的气息,使人们对它产生了莫名的敬意,视之为一种品性高洁的神草。早在上古尧舜禹时代,白芷就和蕙兰一道被人们合称为“蕙芷”,成为王者之香的代名词,象征着仁义、团结等传统美德,贯穿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之中。
    在古汉语中,“芷”与“芝”相通,于是白芷也被称为“芝草”,常被拿来与兰花相提并论,以“芝兰”或“芷兰”来形容高雅的姿态,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环境的美好。孔子就特别崇尚芝兰,《孔子家语》中曾有“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的名言。
    但由于古人对植物分类的认知有限,加上芷和兰又常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不少人将两者混为一谈。尤其是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出了“兰槐之根是为芷”后,一些人便认为“芷”指的是兰花的根,于是将芷草当成了兰草的一种。这种误解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直至2000多年后的民国时期,著名作家沈从文还在他的《桃源与沅州》中把兰草当作芷草了。不过,更多的人还是早早就认识到了白芷这种芳香植物与兰花的区别。屈原就曾留下“沅有芷兮澧有兰”的诗句。许慎也在《说文解字》中这样描述白芷:“生于下泽,芬芳与兰同德,故骚人以兰为咏,而本草有芬香、泽芬之名,古人谓之香白芷云。”许慎不仅将白芷与兰花进行了明确区分,还巧妙地解释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总将两者混为一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植物分类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对白芷这种芳香植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而不会再将之误作兰草。同时,大家对白芷的青睐与热忱也有增无减,纷纷用这种品性高洁的香草来咏物明志。如唐代诗人钱起就有“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之句;北宋文学家苏轼则在《园中草木》中写道:“芎䓖生蜀道,白芷来江南。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
    既然白芷并非兰草,那它究竟是怎样一种植物呢?
    白芷又名河北独活、大活、香大活等。其植株高度通常为1~2米,有些品种的株高可达2.5米,在草本植物中算得上是非常高大了。白芷的茎干纤细劲挺,姿态婆娑美丽。叶互生,着生于茎干基部的叶片较大,茎干中部的叶片相对较小,茎干上部的叶片逐渐简化成了卵形的叶鞘。
    白芷的花形和花色非常素洁雅致。顶生或腋生的复伞形花序繁花点点、色泽洁白,宛若一把把精致的白色小伞。最值得关注的是白芷的根部。其主根为圆锥形或近方锥形,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具同心环状纹理,形似胡萝卜。它的根部气味芳香,味辛微苦,是全株含油量最高、香味最浓的部位。
    白芷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南、东北及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多生长于海拔200~1500米的河岸、溪边、林缘、灌丛和山谷草地,尤喜湿润环境。因此在许多古诗词中,白芷都与湖河池沼等水生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白芷竞新苕,绿苹齐初叶”;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泛滟清流满,葳蕤白芷生”等,都为我们描绘了白芷在水边葳蕤生长的动人景象。
    白芷的气味芳香,味道微苦,具有除腥去膻、增香添味、增进食欲的神奇功效,因而是日常烹饪中常见的一种香辛调味料,可广泛被应用于卤、煮、酱、烤、焖、烩、煎等各种烹调方式之中,堪称去腥增香的“神器”。不过,白芷的香味太过浓烈,有一种很重的中药味道,很容易掩盖其他食物原有的味道,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有讲究。
    白芷不仅是理想的香辛调味料,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白芷的药用功效,在我国古代就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传说,有一次深秋,苏轼与佛印禅师吟诵诗歌刚回到家中,便开始鼻塞流涕、头疼欲裂,浑身酸痛难受。佛印禅师听闻此事,知道苏轼定是感染了风寒,赶紧差人送去一包草药。苏轼服用以后,很快就痊愈了。后来,苏轼去向佛印禅师致谢,并好奇地打听禅师究竟使用了什么灵丹妙药,才知是一种名为“白芷”的草药。除了民间传说,《本草纲目》等不少古代医药著作中也都明确记载了白芷的性味归经和医药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白芷不仅在解热和镇痛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而且具有扩张和收缩血管、降低血脂血压等诸多功效,是一种天然的保健良品。另外,白芷还有非常明显的美白祛斑作用,是一种古老的美容中药。
    (摘编自陈博君《白芷,令人止步的王者之香》)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对白芷植物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从肤浅到更加清晰的过程,而赋予其文化属性的历史则十分悠久。
    B. 一直以来,大家对白芷的青睐与热忱有增无减,并借此来咏物明志,并没有受到将其误作兰草的影响。
    C. 在草本植物中,白芷的外形高大,茎干劲挺,其叶片沿茎干往上依次从大至小,花形似小伞,花色洁白。
    D. 白芷在水边生长,这就导致了其味微苦,不过,它可作香辛调味料,与各种烹调方式相融,但使用时量不能过多。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早在上古尧舜禹时代,白芷就成为王者之香的代名词,此后,许多文人还用这种品性高洁的香草来咏物明志。
    B. 在古代,白芷常被拿来与兰花相提并论,以“芝兰”或“芷兰”来形容高雅的姿态,这是人们将白芷与兰花混为一谈的主要原因。
    C. 文章主体部分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先阐释了“芷”文化属性,再阐释了“芷”的植物属性及其价值。
    D. 白芷的价值巨大,其神奇功效和药用价值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代医学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其药用价值。
    3.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从楚辞《七谏·沉江》中两句知名度很高的语句切入,意在表明人们将蕙兰和白芷放在一起的认知是比较肤浅的。
    B. 文中列举沈从文在他的《桃源与沅州》中把兰草当作芷草的例子,有力证明了将芷草误解为兰草对后人的巨大影响。
    C. 文章引用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描述来证明很多人还是早就认识到白芷这种芳香植物与兰花的区别的观点。
    D. 文章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在阐述这些内容时,作者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同时也注意了语言的生动形象。
    4. 文中用苏轼的故事做“白芷的药用功效,在我国古代就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一观点的论据,产生了怎样的论证效果?请简要分析。
    5. 白芷为什么会深得中华儿女的推崇?请根据材料概括说明。
    【答案】1. D 2. B
    3. A 4. ①苏轼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影响十分巨大,用苏轼的故事做论据,增强了说服力。②引用苏轼的故事做论据丰富了文章文化内涵,使文章具有趣味性,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 ①白芷幽野馨香,被人们视为一种品性高洁的神草,使人们对它产生了莫名的敬意。②白芷象征着仁义、团结等传统美德,用来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环境的美好,贯穿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之中。③白芷作用广泛,不仅是理想的香辛调味料,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还是保健良品和美容中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白芷在水边生长,这就导致了其味微苦”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白芷在水边生长”属于白芷的生活环境,“其味微苦”是白芷本身的植物属性,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这里强加了因果关系。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这是人们将白芷与兰花混为一谈的主要原因”说法错误,原文为“由于古人对植物分类的认知有限,加上芷和兰又常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不少人将两者混为一谈”,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A.“意在表明人们将蕙兰和白芷放在一起的认知是比较肤浅的”说法错误,后文说“而白芷究竟是什么植物,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应是意在“引出对白芷的相关阐述”。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效果的能力。
    “北宋文学家苏轼”,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从古至今都影响十分巨大,可谓家喻户晓,用苏轼的故事做论据,增强了说服力。
    故事为苏轼与佛印禅师吟诵诗歌回家后,鼻塞流涕、头疼欲裂,浑身酸痛难受。佛印禅师送来一包草药治好了苏轼的病。苏轼得知是一种名为“白芷”的草药。白芷治好过历史名人的病,引用苏轼的故事做论据丰富了文章文化内涵;故事本身使文章具有趣味性,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结合“这种独特的幽野馨香,为白芷平添了一抹神秘而高雅的气息,使人们对它产生了莫名的敬意,视之为一种品性高洁的神草”可概括出,白芷幽野馨香,被人们视为一种品性高洁的神草,使人们对它产生了莫名的敬意。
    结合“早在上古尧舜禹时代,白芷就和蕙兰一道被人们合称为“蕙芷”,成为王者之香的代名词,象征着仁义、团结等传统美德,贯穿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之中”“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环境的美好”可概括出,白芷象征着仁义、团结等传统美德,用来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环境的美好,贯穿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之中。
    结合“白芷不仅是理想的香辛调味料,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白芷不仅在解热和镇痛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而且具有扩张和收缩血管、降低血脂血压等诸多功效,是一种天然的保健良品。另外,白芷还有非常明显的美白祛斑作用,是一种古老的美容中药”可概括出,白芷作用广泛,不仅是理想的香辛调味料,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还是保健良品和美容中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藏记【注】(节选)
    宗璞
    ①这是五月的一个夜晚,昆明的一个夜晚。
    昆明不是日军空袭的主要目标,但也承受着钢铁的倾泄。②塞满了惊恐和劳累的日日夜夜,丝毫没有影响这里知识的传授和人格的培育。夜晚皎洁的月光和温柔的星光,更照亮着思想迸出的火花。
    三三两两的年轻人跑进新校舍大门。一个说,快点嘛!一个说,赶得上。一个衣衫整洁、头发服帖的学生从门里出来,停住脚步问:“跑什么?白天还没有跑够!”有人回答:“听庄先生讲时事。”又用手一指,“你就没有看见布告!”门边墙上果然贴着一张小纸,写着:“庄卣辰先生时事讲座,第十八期,欧洲战场,地点是第四教室。”问话的人是仉欣雷,他正要到文林街女生宿舍去找孟离己和吴家馨,这时见了布告,便也转身朝第四教室走去,又见人们都往小操场走,原来因为教室坐不下,改在操场了。场上点着大汽灯,很亮。专有人守望,如有红球挂出,立即熄灯。
    场内椅子、小凳都是自己搬的,也有人坐在几块砖头上。欣雷一眼便看见峨(即孟离己)和吴家馨坐在后排。澹台玹和几个外文系同学靠边站着,似乎准备随时撤退。
    庄卣辰从前面座位上站起,几步迈上权作讲台的矮桌,转身对大家。他还是一身旧西装,打着领带。人群很快安静下来,听庄先生讲话。
    “今天,③这一次是讲座开始以来人最多的一次,我们不得不换地方。”卣辰的声音清亮地传得很远。
    “这不是我的讲话有什么吸引力,而是世界局势的变化太让人关心了。欧战爆发快一年了,德国法西斯肆意横行,阻挡是十分微弱的。它占领捷克不费一兵一卒,波兰人民虽然有二十多天的抵抗,终于被占领。可叹英国、法国的强大陆军坐视不管,没有援救。他们希望德国满足于得到的领土,可是,强盗会满足么?不会的!上个月德国进攻北欧,丹麦投降。值得讲一讲的是挪威,挪威不肯投降。德国进攻奥斯陆时,原以为可以长驱直入,德使馆甚至派出人员迎候德国军舰。不料挪威海军和炮台猛烈开火,击沉了德军的军舰。我们为挪威欢呼!这都是十多天前的事。那里的茂密的森林,二十年代我到过,真像随时会有山妖出现。我觉得挪威的精神和他的山山水水分不开。”
    “今天要着重说的是,英国首相换了。张伯伦下台,丘吉尔上台,组成了保守党、工党、自由党的联合政府。请听丘吉尔在下院的演说:‘我没有别的,我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
    “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用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上还从来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我们的抗日战争,不是孤立的。”
    听众中间有人带头喊口号:“抗日必胜!”大家跟上来,排山倒海一般。
    庄卣辰又联系分析日军的动向。有人悄声议论:“庄先生知道这么多,是有内线,通着英国。”许多消息,确是英领馆收录的新闻稿。
    欣雷一面听,一面看着人群,发现孟弗之先生和别的好几位教授都在座。孟离己一边坐的是庄无因。“抗战已经快三年了,还不知道要打多久。”庄先生继续讲话,“我们知道的是,无论三十年,三百年,我们都要打下去!赶走日本强盗,收复失地,建设我们伟大的国家!”
    学生又喊起了口号:“抗战必胜!还我河山!”口号声在黑暗中飘得很远。庄先生讲完了,主持会的中文系学生孙理生说,希望孟弗之先生讲几句话。大家热烈鼓掌。
    弗之站起,先对庄先生表示感谢,说了解天下事才会更懂得自己的事,接着说:“庄先生说,哪怕三十年,三百年也要打下去。同学们可能想,三十年,我们都老了,三百年,我们都不在人世了。可是中华民族是不会死,也不会老的。世上的公理,人类的正义也是不会老,不会死的。”
    “四年级同学很快要离开学校了。我年年这时都有一种成功的感觉。这是因为大家完成了学业,都将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教师才会有成功感。我感谢你们——有些话,到时候再说吧。”
    当时人群中的四年级同学都觉得孟先生正看着自己。有人问:“什么时候说?”弗之笑笑,摆摆手。庄卣辰也站起来,和弗之说着什么。许多人上来围住先生们,问这问那。庄无因站着等父亲(庄卣辰)。④他长高多了,长长的秀气的眉眼仍然略显忧郁,加上清澈的目光,使得他有些大彻大悟的样子。他入学以来,以功课好、相貌好、年纪小、少言笑这几个特点在同学间颇受人注意,他却一点不在意。他坐在峨旁边,只见面时点点头,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问起嵋。
    比赛沉默,峨当然是比得过的,也不理他,自和家馨走开。走到场外遇见玹子,大家站住说话。
    (有删改)
    【注】《东藏记》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写作背景。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专有人守望,如有红球挂出,立即熄灯”和“似乎准备随时撤退”表明了当时形势危急,也与上文“承受着钢铁的倾泄”相照应。
    B. “抗战必胜!还我河山!”的口号声既体现了庄卣辰的演讲富有感染力与鼓动性,深入人心,又表明了同学们高涨的爱国热情。
    C. 针对孟弗之所说“有些话,到时候再说吧”,有人问“什么时候说”,孟弗之笑笑,摆摆手,这体现了孟弗之内心的迷茫。
    D. 文章节选部分围绕庄卣辰演讲让各色人物前后依次登场,展示了各色人物在抗战中的生存状况及心理状态。
    7. 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中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用两个“一个夜晚”强化了这一夜的不平凡。
    B. 句子②中运用议论,突出了“知识的传授和人格的培育”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引出下文的叙述。
    C. 句子③将现在与过去听讲座的人数比较,“最多的一次”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时事。
    D. 句子④对庄无因的肖像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与其他同学形成反差,表明庄卣辰教子有方。
    8. 文中用大量篇幅写庄卣辰的演讲内容,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本文是反映抗战的小说,作者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D
    8. ①交代了时代背景,演讲内容主要交代了当时的国际局势。②突出了庄卣辰的人物形象,烘托了西南联大师生的精神面貌。③弘扬了崇高的爱国热情,传达出抗日必胜的信念,给人以鼓舞。
    9. ①没有选择抗战的正面战场,而是选择抗战后方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表现抗战。
    ②视角独特,真实朴素,从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描写中体现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具有一种浓郁的书卷气息与浸入骨髓的中国文化质感。
    ③文章在通过对典型性的人物刻画来表现抗战的同时,也通过对众多其他人物的描写来表现抗战,凸显了众人誓死战胜日军的决心。
    ④将国内抗战形势与世界局势相呼应,用世界局势变化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C.“这体现了孟弗之内心的迷茫”分析错误,从上文“可是中华民族是不会死,也不会老的。世上的公理,人类的正义也是不会老,不会死的”可知,孟弗之内心坚定,“笑笑,摆摆手”只是他当时不便说话。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赏析文中句子的能力。
    D.“与其他同学形成反差,表明庄卣辰教子有方”分析错误。从选文中,句子只是描写了人物外貌和气质,无法看出“与其他同学形成反差,表明庄卣辰教子有方”。选项于文无据,过度解读。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段作用的能力。
    “欧战爆发快一年了,德国法西斯肆意横行,阻挡是十分微弱的。它占领捷克不费一兵一卒……”,交代了时代背景,演讲内容主要交代了当时的国际局势。
    “我们为挪威欢呼……我觉得挪威的精神和他的山山水水分不开”“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用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上还从来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演讲中庄卣辰慷慨激昂,充满正义感,同学们关心时事,师生都满怀爱国激情。演讲内容突出了庄卣辰的人物形象,烘托了西南联大师生的精神面貌。
    “听众中间有人带头喊口号:‘抗日必胜!’大家跟上来,排山倒海一般”“学生又喊起了口号:‘抗战必胜!还我河山!’”庄先生的演讲激发了师生崇高的爱国热情,其间的口号声,传达出抗日必胜的信念,给人以鼓舞。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选材特点的能力。
    文章主要内容是西南联大师生听联大老师关于抗战的演讲,写师生充满抗战必胜的爱国激情。文章没有有选择抗战的正面战场,而是选择抗战后方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表现抗战。
    文中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庄卣辰、孟弗之两位先生,视角独特,真实朴素。“庄先生继续讲话,‘我们知道的是,无论三十年,三百年,我们都要打下去!赶走日本强盗,收复失地,建设我们伟大的国家!’”,庄先生博学多才,熟知国际形势,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并激发了师生的爱国情;“中华民族是不会死,也不会老的。世上的公理,人类的正义也是不会老,不会死的”“大家完成了学业,都将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教师才会有成功感。我感谢你们”,孟先生热爱教育事业,他的话从民族的高度坚定信心,一样给人力量。文中对从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描写中体现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具有一种浓郁的书卷气息与浸入骨髓的中国文化质感。
    文章通过对庄卣辰、孟弗之两位先生的典型性的人物刻画来表现抗战,也通过对众多其他人物的描写来表现抗战,如学生积极踊跃去听演讲,“听众中间有人带头喊口号:‘抗日必胜!’大家跟上来,排山倒海一般”“学生又喊起了口号:‘抗战必胜!还我河山!’”其间口号声不断,凸显了众人誓死战胜日军的决心。
    文章背景是中国抗战的第三年,“我们的政策就是用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上还从来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我们的抗日战争,不是孤立的”“‘抗战已经快三年了,还不知道要打多久。’庄先生继续讲话,‘我们知道的是,无论三十年,三百年,我们都要打下去!赶走日本强盗,收复失地,建设我们伟大的国家!’”,文中提到抗战对象、经历的时段、抗战的决心;“欧战爆发快一年了……上个月德国进攻北欧,丹麦投降……挪威海军和炮台猛烈开火,击沉了德军的军舰……英国首相换了”,同时介绍了世界局势。文章将国内抗战形势与世界局势相呼应,用世界局势变化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羊祜,字叔子。文帝为大将军,辟祜,未就,公车征拜中书侍郎。时高贵乡公好属文,在位者多献诗赋,汝南和迪以忤意见斥祜在其间不得而亲疏有识尚焉。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卫将军。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时长吏丧官,后人恶之,多毁坏旧府,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
    祜以孟献营武牢而郑人惧①,晏弱城东阳而莱子服②,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时谈以为华元、子反复见于今日。抗每告其戍曰:“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孙皓闻二境交和,以诘抗。抗曰:“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
    (选自《晋书·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孙皓闻羊陆和交以诘于抗,抗曰:臣不如是,正足以彰其德耳,于祜无伤也。或以祜、抗为失臣节,两讥之。亲仁善邻者,国家之事;出奇克敌者,将帅之职。羊陆以将帅之职而修国家之事,此论者所以讥其失御也。窃谓不然。兵固多术矣,有以力相倾者,有以智相倾者,有以德相倾者。秦汉以来,惟知诈力,而不知所谓以德相倾者,是亦出奇而已矣。何名为失节哉?
    (选自唐庚《三国杂事》,有删改)
    【注】①孟献,即孟献子。春秋时鲁国外交家、政治家。②晏弱,即晏桓子,春秋时期齐国大夫。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汝南和迪以忤A意见B斥C祜D在其间E不得而亲F疏G有识H尚焉。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辟祜,未就”与“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两句中的“就”词义不相同。
    B. 庠序,指古代地方学校,商代称为“序”,周称为“庠”,后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C. “不之名也”中的“名”与“合抱之木”(《〈老子〉四章》)中的“木”,两者用法相同。
    D. 过,超出,与“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鸿门宴》)中的“过”词义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羊祜镇守南方时,善于为政,他开设了学校,安抚远近,听便投降的吴人留下或离开,禁止长吏忌讳前任而经常毁坏旧官府。
    B. 羊祜派孟献、晏弱进占吴国险要之地,开建五城,收取肥沃的土地,每次与吴人打仗,公开交战,不实施偷袭的计谋。
    C. 羊祜割了吴国百姓的谷子做军粮会据实补偿;打猎不过本国地域,若猎物先被吴人打伤而被晋兵得到就归还吴人,吴人都心悦诚服。
    D. 羊祜为人有雅量,当敌方将领陆抗生病时,羊祜赠其药,大多数的陆抗部下不相信羊祜好意,只有陆抗坚信羊祜不会下毒。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2)亲仁善邻者,国家之事;出奇克敌者,将帅之职。
    14. 材料二中一般人对“羊陆和交”的看法与作者的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答案】10. CEG
    11. C 12. B
    13. (1)对有想要出奸诈计策的将帅,就用美酒给他们喝,使他们无法献计。
    (2)亲近仁德,友善邻国,是国家重要的事情;出奇招打败敌人,是将帅的本分。
    14. 一般人认为羊祜、陆抗失去了臣子气节、将帅的本分。作者认为凭借仁德战胜对方,也是出奇罢了,不能说是羊祜、陆抗失去了将帅的节操。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汝南和迪因为违背君意被斥责,羊祜处在他们中间,并不因此对人有亲有疏,有见识的人都赞赏他。
    “汝南和迪以忤意见斥”,“汝南和迪”为主语,“以忤意”作状语修饰谓语“见斥”,句意完整,C处断开;
    “祜在其间”,主谓宾结构,句意完整,E处断开;
    “不得而亲疏”,“不得”作状语修饰谓语“亲疏”,承前省略主语,句意完整,G处断开。
    故CEG三处需要断句。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己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就职,任职。/接近,靠近。句意:征召羊祜,没有去就职。/金属制的刀斧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
    B.正确。
    C.错误。名词活用为动词,称名。/没有活用,树。句意:不叫他的名字。/合抱的大树。
    D.正确。句意:即使是乐毅、诸葛孔明也不能超过。/从这条路走到我们军营,不超过二十里。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羊祜派孟献、晏弱进占吴国险要之地”分析错误,根据文中“祜以孟献营武牢而郑人惧,晏弱城东阳而莱子服,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的信息可知,题干中所述的“进占吴国险要之地,开建五城,收取肥沃的土地”是吸取孟献、晏弱的历史经验,而不是“派孟献、晏弱进占吴国险要之地”。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定语后置,应是“有欲进谲诈之策将帅”;“辄饮以醇酒”,介词结构后置,就用美酒给他们喝;“使不得言”,省略句,应为“使(之)不得言”,使他们无法献计。
    (2)“亲”,善,形容词做动词,亲近、友善;“……者,……”,判断句;“克敌”,打败敌人。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或以祜、抗为失臣节”, 有的人认为羊祜、陆抗失去了臣子的气节。据此可概括出,一般人认为羊祜、陆抗失去了臣子的气节、将帅的本分。
    “羊陆以将帅之职而修国家之事……以德相倾者,是亦出奇而已矣。何名为失节哉”,羊祜、陆抗以将帅的本分行治理国家的事情,凭借仁德战胜对方,这也是出奇罢了。怎能说是失去了节操呢?据此概括出,作者认为凭借仁德战胜对方,也是出奇罢了,不能说是羊祜、陆抗失去了将帅的节操。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羊祜,字叔子。文帝任大将军,征召羊祜,没有去就职,公车征任他为中书侍郎。当时高贵乡公好写文章,在官位的人多献诗赋,汝南和迪因为违背君意被斥责,羊祜处在他们中间,并不因此对人有亲有疏,有见识的人都赞赏他。皇帝有灭吴的志向,任命羊祜为卫将军。羊祜率军队出师镇守南方,开设学校,安抚远近,很得江汉人心。向吴人表示诚信,投降的人想离去都听便。当时一个长吏死在了任上,下一任长吏忌讳,经常毁坏旧官府,羊祜认为死生自有定数,与居室无关,于是向镇守地下文书,(对这种现象)普遍加以禁止。
    羊祜鉴于春秋时鲁国的孟献子占据武牢城因而郑人畏惧,齐国的晏弱在东阳筑城因而莱子顺服,便进占险要,建造了五座城,收取肥沃的土地,夺得吴人的资财,于是石城以西,全归晋所有。从此前后投降的人不断,又宣扬德行信誉,以此安抚初来依附的人,慨然有吞并吴国的志向。每次与吴人打仗,公开交战之日才交战,不实施偷袭的计谋。对有想要出奸诈计策的将帅,就用美酒给他们喝,使他们无法献计。吴将邓香攻掠夏口,羊祜要求活捉邓香,捉到以后,赦免了他。邓香很感激羊祜的恩德,率领部属来投降。羊祜出兵在吴国境内,每次割谷子做军粮,都计算清楚,送绢补偿。每次与众人在江沔游猎,常限制在晋的地域。如果禽兽先被吴人打伤而被晋兵得到,都还给他们。于是吴人都心悦诚服,称他为羊公,不叫他的名字。
    羊祜与陆抗相对,使者往来,陆抗称赞羊祜的德量,即使是乐毅、诸葛孔明也不能超过。陆抗曾生病,羊祜赠他药,陆抗服药而不起疑心。多数人都劝陆抗不要服用,陆抗说:“羊祜岂能是下毒药的人!”当时的评论认为是华元、子反又出现在今天。陆抗经常告诫他的士兵说:“(羊祜) 他专行德,我专行暴,这样没有交战我们已经屈服了。各自保住分界就是,不要苛求小利。”孙皓听说双方边境和睦,因而责问陆抗。陆抗说:“一城一乡,不能没有信义,何况大国呢!如果我不这样做,正是宣扬了羊祜的美德,对他没有伤害。”
    材料二:
    孙皓听说羊祜和陆抗和睦结交就责问陆抗,陆抗说:我不这样,正是彰显羊祜的德行,对于羊祜没有什么伤害。有的人认为羊祜、陆抗失去了臣子的气节,讥笑他们两人。亲近仁德,友善邻国,是国家重要的事情;出奇招打败敌人,是将帅的本分。羊祜、陆抗以将帅的本分行治理国家的事情,这是评论的人讥笑他们丧失治理国家能力的原因。我私下认为不是这样。治军本来就有许多方法,有凭借暴力战胜对方的,有凭借智慧战胜对方的,有凭借仁德战胜对方的。自从秦汉以来,只知道欺诈与暴力,不知道所说的凭借仁德战胜对方,这也是出奇罢了。怎能说是失去了节操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苏轼
    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注】。
    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注]华颠,指头发花白。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比喻既写出盛夏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特征,也流露出诗人在舟中躲雨的隐忧。
    B.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按时间和空间顺序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描写了黑云翻滚、大雨倾盆、风吹云散、水天相接几个场景。
    C.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前两句写诗人感叹与好友的相聚犹如做梦一样,二人白发丛生;后两句写二人共赏西湖美景,已是物是人非。
    D.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写久别重逢,亦喜亦悲,但诗中无悲喜二字,含蓄蕴藉,正如司空图在《诗品二十四则·含蓄》所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16. 两首诗表达了诗人不同时期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15. A 16. 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时时处处以审美眼光看世界的博大胸襟。②《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太快的感慨、相逢旧友之喜以及相对各自头上染霜的离别之悲。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A.“也流露出诗人在舟中躲雨的隐忧”错,诗句意思是说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滴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人的船舱。“跳珠”这一形象而富有动感的比喻,既写出雨来纷急的样子,又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乌云骤聚,大雨突降,顷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其中“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句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雨来时赏雨,晴天时赏别样的美景,以审美眼光对待自然,既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生活意趣,又显示了其博大的胸襟。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前两句意思是人生在各处的相遇都是偶然的机遇,此次相聚仿佛是梦中,但你我的头上都有了白发了。与旧友相逢仿佛是梦,表达了相逢之喜;各自头上已染霜,感慨时光流逝太快;后两句写远离杭州许久了,这次回来又能够如醉如痴地观赏西湖的雨景,不见这雨珠跳落湖面的景象已经十五年了。转瞬十五年,而雪已满头,沧桑满怀,满含离别之悲。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对《离骚》进行评价,认为其能够借平常浅近的事物来阐发博大深远的意蕴。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叠词,描绘出一幅迷蒙隐约的美丽画卷,极具生活气息。
    (3)自问自答,有助于抒发人物的思想情感,引发读者思考。这种形式在古诗文中很常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答案】 ①.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②. 举类迩而见义远 ③. 暧暧远人村 ④. 依依墟里烟 ⑤. 座中泣下谁最多 ⑥. 江州司马青衫湿(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指、迩、见义、暧、墟、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变化,龙舟文化①__________,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不仅源于共同的精神内核,也来自多元与包容。
    2023年端午节,全国各地进行的龙舟赛②__________,赛道的长度和形状各异,而从龙舟本身来说,更是有不止上千种样式。然而,比各类国际大赛更为“出圈”的,反而是佛山南海叠滘龙舟、广州天河猎德龙舟这种“小众”比赛。
    村镇里的体育赛事,胜在所有人的深度参与,胜在运动员与观众的强联系。在叠滘,为了一年一度的龙舟比赛,村民自发赞助,一百元到几万元不等,“芳名录”红纸黑字贴于祠堂旁,村里的精壮男丁③__________地参与龙舟训练和选拔,能进入村里的龙舟队是全家的荣耀——“最帅的男人都在水里”。而到比赛之日,本村的观众说起龙舟上的队员,如数家珍。
    在龙舟竞赛层面上的标准化持续推进,顶级的国际赛事可以有,但群众家门口的赛事也是群众对体育和文化的“刚需”。体育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但体育无法孤立地生存,它必须立足在这片土地山河,吸取大地的养分,沐浴阳光雨露,才能旺盛地生长。无论是中国本土传承千年的,或许是漂洋过海而来的,任何体育项目都必须扎下根来,方能成长为茂密森林乃至参天大树。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使用了“出圈”“小众”“刚需”等网络词语,有怎样的效果?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①历久弥新
    ②数不胜数
    ③争先恐后 19. ①运用网络词语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当代人共鸣;
    ②容易让当代人理解龙舟赛事,有利于龙舟赛事在当代社会的传承。
    20. 无论是中国本土传承千年的,还是漂洋过海而来的,任何体育项目都必须扎下根来,方能成长为参天大树乃至茂密森林。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前面提到龙舟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可谓是历史悠久,而横线后的语句“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说明龙舟文化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故此处可填“历久弥新”。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第二处,前面说2023年端午节,全国各地都进行了龙舟赛,说明举办的范围广、数量多,故可以用“数不胜数”来修饰。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
    第三处,从后面“能进入村里的龙舟队是全家的荣耀”,说明村里的精壮男丁对龙舟赛都积极地参与,唯恐选不上,故用“争先恐后”。争先恐后:竞相抢先而不肯落后。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表达效果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文中使用了“出圈”“小众”“刚需”等网络词语,而网络词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新鲜、时尚,非常接地气,认可度高,容易引起当代人,特别是当代青年的共鸣。
    其次,这个语段是讲龙舟文化和龙舟赛事的,如果描述中穿插一些时鲜的网络词语,更利于龙舟文化和龙舟赛事在当下的传承与弘扬。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修改能力。
    原浪线句有两处语病:
    一是搭配不当。“或许”,表猜测、估计,而语境是肯定语气,说明不管是本土的和漂洋过海而来的体育节目都需要扎根下来,故删掉“或许”。其次,“是……”与“还是……”更搭配。
    第二处语病是语序不当,“参天大树”到“茂密森林”符合由少到多,逐步发展变化的逻辑顺序,故原句应将二者交换顺序。
    故该句应修改为:无论是中国本土传承千年的,还是漂洋过海而来的,任何体育项目都必须扎下根来,方能成长为参天大树乃至茂密森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濒危、特有、具有经济价值,是种子优先采集的标准。种质资源库相当于“种子银行”,给野外植物做好备份。
    喜马拉雅红豆杉、竹生羊奶子……因为_____①_____,种子采集员会专门抓住种子成熟期进行“抢救式”采集;西藏八角莲、贡山绿绒蒿……因为植物属于狭域分布物种,只分布在极少数山头或者河谷等特定地区,是我国甚至某地的特有植物。一旦出现自然灾害,_____②_____。因此,即便它们的种群在某些区域数量庞大,也会被优先收集入库。还有一类植物的种子,因为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可以“插队”入库。比如野大豆、沧江海棠、尼泊尔桤木等各种水果、粮食作物的野生近缘种,观赏或药用、材用、绿化用植物的种子,种子采集员在野外时也会优先采集。当然,_____③_____,不少高校、科研院所、保护区研究人员在完成相关资源调查和科研任务后,也会将采集的一些其他种子交到种质资源库保存。
    21. 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B.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C.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 C 22. ①野外种群数量很少 ②就有彻底消失的风险 ③除了优先采集的种子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比喻。把“种质资源库”喻为“银行”。
    A.“连天向天横”以夸张手法极言山之高,运用了夸张修辞。
    B.以“愁”写猿猱,赋予其人的特点,为拟人。
    C.把浪花比喻为雪,运用了比喻修辞。
    D.“落红”是用颜色借代花,为借代;“无情物” “护花”赋予花以人的动作感情,为拟人。
    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文段谈野外种子的采集,后文说到“抢救式”采集,可知此处是说其种群数量不多,可填“野外种群数量很少”。
    ②此处说只分布在极少数山头或者河谷等特定地的物种,因其分布区域狭小,一旦出现自然灾害的结果,其结果就可能是灭绝,可填“就有彻底消失的风险”。
    ③后文有“也会将采集的一些其他种子交到种质资源库保存”,可知此处承上启下,谈之前采集的种子,上文说到“种子采集员在野外时也会优先采集”,故可填“除了优先采集的种子”。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代在变,劳动者谋生的方式也在变。微商、公众号写手、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依托互联网平台而生,数量高达8400万人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出现了。
    宋增光,干外卖行业10年,用一份份冒着烟火气的外卖,托举起了热腾腾的生活,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如何看待“新”群体,凝聚“新”力量?这是我们青年人面对这个时代必须思考的问题,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拥抱新群体,激荡新力量
    这是时代的馈赠,这是互联的共生,这是众生的福祉,这是新业态,这是心共鸣,这是欣景象,这是薪传承。
    这就是以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他们大多以灵活就业为主,工作在“云”上共生、在路上奔忙;他们给众生带来福祉、递送温暖;他们让传统文化披上新的战袍薪火相传,已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数字蝶变,转眼沧海桑田。行业再生,拥抱新兴群体。
    曾经,吃一餐垂涎已久的美食,我们要驱车数里。如今,吃一餐美食,你可以点外卖,当收到订单的呼喊响起,外卖员便疾驰而去,他们穿越人海,为你而来;披星戴月,也为你而来。当美食在手,三分香气,四分暖气,五分温情,抚平了生活的褶皱。曾经,买一件合体心仪的衣服,我们要在商场来往穿梭。如今却可足不出户看主播们将精心挑选的良品一一展示。更令人回味的是这样的主播:他用情怀作酒,饮下一篇篇小作文,醉里寻唐诗宋词,醒时伤农悯农,九州便以他为光。
    这是你看到的样子,他们还有你不曾看到的样子。
    他们是时代的可为者,筚路蓝缕,向阳而生。成为新的从业者,他们需要暴霜露,斩荆棘,取得尺寸之地。工作环境,权益保障、技能突破,关关难过关关过。宋增光,十年时光,风雨不误,用一份份冒着烟火气的外卖,托举起了热腾腾的生活,给万千家庭“宋”去温暖,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在数字江湖向阳而生书写了外卖员的传奇 。
    而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又该当如何?依我拙见:以心拥“新”,用欣激“新”。
    当六合众力的洪流贯彻神州大地,我们明白,新群体已是时之所向,众之所往,用一颗心去拥抱另一群“新”,是共奏时代华章的不二法门。或许,每次迎接外卖入口的那一声感激,会是拥新的开始;或许,每次浏览网文后的那一句认可,会是拥“新”的发端;或许,每次划走短视频后的那一股暖意,会是拥“新”的高潮。一字一句,寒来暑往,用欣欣向荣的心,去激荡那一群潜力股的“新”。也许,每一次实评后的激励,是激“新”的前奏;也许,每一次订阅后的私信,是激励“新”的小调;也许,每一次订购后的回购,是激“新”的高潮。
    当然,一味地迎合、顺势,成为“羊群效应”的受众同样不可取。新时代的青年,应有不溺于时的眼界,对于直播乱象坚决抵触;应有不局于众的格局,对于哗众取宠的恶语坚决排斥;应有不制于世的心境,对于愚弄他人的恶行坚决杜绝。以此,给新群体中的正义力量添火加薪,让他们勇毅前行。
    一场冬雪落下,秋光老尽,梅香缭绕。用冬日火炉的温暖,去拥抱新群体,让新力量焕发春的活力,散发夏的炙热。
    一捧新酒入口,家国日新惹人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不仅列举了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一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同时还用个例证明这一群体同样可以获得国家的最高荣誉。所涉及对象也是老百姓经常耳闻的,学生对此并不感到陌生,也一定会有些个人感知。
    材料据此对学生提出了思考方向,即“如何看待‘新’群体,凝聚‘新’力量”,这里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问题,一是对这个“新”群体有怎样的认识,二是如何凝聚“新”力量。两个问题都要围绕一个“新”字展开。首先要懂得新就业形态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产物,新职业也意味着新机会,具有灵活、可共享、可兼职的特点,这对当下的年轻人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不仅加速了中国服务业的全面数字化,也用新业态创造了大量的灵活就业岗位,成为中国稳就业、灵活就业的新引擎,是民族复兴的一股新力量。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业态对就业者的要求,如一定的技术门槛、客户的服务满意度等,再有新就业形态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稳定性较差、社会保障有欠缺、职业前景缺少长远规划等。
    写作时,要站在青年人的角度思考新就业形态对当下经济的影响,要适应时代要求,抓住机遇,可适当结合工匠精神展开讨论,如对材料中的宋增光能够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一事件,要充分挖掘其原因和意义。所以,文章的立意应聚焦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价值、尊重和关爱、精神风貌、青年人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互动以及与时代发展等方面。通过深入剖析这些方面,展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魅力,以及青年人如何从中汲取力量,共同推动时代发展等。在思考凝聚“新”力量时,还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尽量展开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说可以在民族复兴的旗帜下展开思考,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如国家要出台引导政策﹑提供技能服务,供给社会保障等。
    立意:
    1.新职业创造新动能。
    2.新业态,新作为,新力量。
    3.新业态是民族复兴新引擎。
    4.拥抱新职业,青年大有。

    相关试卷

    2024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语文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十月联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十月联考语文试题,共10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