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浙江省温州中学台温联谊高三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浙江省温州中学台温联谊高三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01
    2024届浙江省温州中学台温联谊高三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02
    2024届浙江省温州中学台温联谊高三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浙江省温州中学台温联谊高三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浙江省温州中学台温联谊高三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8页。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好教育云平台()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好教育云平台()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 题。
    材料一:
    围绕文明起源研究,国内还是最倚重考古学和历史学,前者尤甚,其余学科则介入不足。 中华文明探源的重大意义在于揭示出相对文字出现的 3000 余年小传统,涵盖文明起源期在内的史前文化构成更深远悠久的文化大传统,中国性的所有特征在大传统中都能找到萌芽和发展线索。法国汉学家汪德迈曾系统分析了中国文字以及思维的特色,以对应西方的神学体系。他认为具有占卜功能和神权意义的甲骨文,是中华史前物象观念和文化信仰顺势发展的结果。庞朴先生曾指出,中国人思维结构与汉字的使用有深层结构上的一致性。诸如“立象尽意”“铸鼎象物”“文以载道”等观念都是中华文明取象思维的表现方式,其天人合一的丰富内涵对现代性文明有巨大的启示意义。换言之,滋生中国文字出现的深厚史前传统及其文字背后的信仰、礼制和观念特性造就了持续、统一的中华文化。“中国文明表现为最浓厚的‘信仰—仪式’统一体和稳定共同体特色,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杜维明《试论中国哲学中的三个基调》)“从史前到文明的过渡中,中国社会的主要成分有多方面的、重要的连续性。 而西方文明的发生是突破性的。因此照搬西方经验而来的一般法则不能有普遍的应用性。”(徐苹芳、张光直《中国文明的形成》)针对中国性之争,文明探源工程成果虽然奠定和夯实了研究基础,但是,当下盛行的考古学的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不足以完全回答信仰与观念问题,不足以挖掘中华文明延续性和大一统特征之全然面貌。
    从学术范式和人文理论构建来看,在现当代学界,最常见的中华思想史研究惯于套用西学古典进化论的“神话→历史”“信仰→理性”“宗教→理性化”“神圣→世俗”的演进过程,用现代性工具理性观来规避中国王制中的“神—人”关系和礼乐文化渊源。 这类由西学而来的二元对立的理论模式,解释不了中华文明发生发展的独特性。其实,已经有考古学者谈到应结合神话学、文献学构建探源新理论:“‘如何重建古史传说的历史’——这应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在方式与目标方面区别于西方而具有中国学术特色的重要内涵之一。”(朱乃诚)“以前的考古学界一直不重视意识形态,认为这是考古学研究力不能及的……人类社会借助意识形态确立关于自然和超自然世界的信仰体系。通过意识形态,形成了关于宇宙的秩序,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的观念,确立了人与人以及人与周围万事万物的关系。”(罗伯特·沙雷尔)这些论述都突显出考古学结合人文研究势在必行。
    (摘编自谭佳《从人文学科深耕文明探源的中国性问题》)
    材料二:
    研究发现,良渚、陶寺、石峁等具备原始国家形态的文化,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农业、科学技术显著发展,出现了复杂的社会分工;二是阶级分化,表现为出现了贵族专有的宫殿区和墓地,同时高等级手工业制品的生产和分配为贵族所控制,社会等级制度已经形成;三是出现了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四是社会存在着具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即王权,以及由其建立和掌控的区域性政体。这是基于中国历史考古资料总结出来的文明标准,也是对长期缺少中国历史内容的人类早期文明理论的重要补充。这几条标准没有强调国外主要是在西亚、埃及文明资料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冶金术和文字这两项内容,表明中国史前文明既有人类历史发展普遍性的一面,也有自身特殊性的一面。 总体而言,经过近40年的探索,学术界在揭示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总体进程、阶段性发展、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最早的国家特征等问题上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但也要看到,这些成果中,描述性内容多于理论的总结和升华,要形成比较完整的中国古代文明理论,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与此同时,学术界也愈发意识到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问题的复杂性。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不仅是一个长达近2000年的历史过程,还是一个分布在广袤大地上的诸多地方文明构成的巨大丛体,体量为同时期世界古代文明之最,学术界早就形象地称之为史前文化的“多元一体”。 同时,这个丛体内部的各地方社会也分别有自己的文明化演进方式和特点。 近年来,分别就这些地方文明的演进过程、原因机制、方式道路等开展研究,正成为学术热点。 这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它们怎样在彼此的取长补短、交流互鉴、融会贯通中逐步扩大发展一体化趋势,凝聚形成中华文明的特色特点,最终形成中华文明延绵不绝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结果。
    (摘编自赵辉《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总体进程》)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明探源的重大意义在于揭示出文字出现的3000余年小传统,对中国性之争做出了科学全面的回答。
    B.中国性的所有特征在史前文化构成的大传统中都能找到萌芽和发展线索,彰显对文化大传统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C.中国人的思维结构与汉字的使用有深层结构的一致性,使天人合一的丰富内涵对现代性文明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D.我国对良渚、陶寺、石峁等文化的历史考古资料总结出来的文明标准尚不完整,缺少冶金术和文字这两项内容。好教育云平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考古学的科学主义研究范式还不能挖掘中华文明延续性和大一统特征的全貌。
    B.古史传说等意识形态属于神话学、文献学研究范畴,是研究史前文明的出发点。
    C.目前人类早期文明的相关理论尚不够完整,需要得到各国历史内容的重要补充。
    D.分布在中国广袤大地上的诸多地方文明构成的巨大丛体,是世界古代文明之最。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判定中华文明起源的标准的一项是(3分)
    A.距今五千多年前,中国各区域农业发展,人口增加,区域中心逐步发展为规模宏大的都邑。
    B.商代文字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C.夏王朝形成了择中建都、择中立宫、中轴线理念、青铜礼器和玉礼器等一整套的礼仪制度。
    D.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展示了一个存在明显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区域性的早期国家形态。
    4.西方一些观点为什么不能照搬到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中?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5.两则材料均涉及当今史学界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问题,内容的侧重点有怎样的不同?请简要作答。(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 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世间所有的马都驰骋在草原上好教育云平台()
    何君华①
    我已经老了,老得就像斡难河的河水一样,不知流过了多少春天的傍晚和秋日的清晨;也像博格多兀拉山上的白桦一样,不知感受过多少遍夏阳的灼热与冬雪的寒冷。
    我叫诃额仑,我的丈夫孛儿只斤·也速该死了,是被歹毒的塔塔尔人毒死的。部落里的人称我的丈夫为也速该把阿秃儿,把阿秃儿的意思是英雄、勇士。现在也速该死了,他们要离开,去寻找新的把阿秃儿。
    他们的离开理所当然,我不怪他们,只可怜我的孩子们,在少不更事的年岁经历苦涩的劫难。塔里忽台把族人和几乎所有的牲畜都带走了,只剩下我们孤儿寡母,像落单的雁独自面对叵测的命运。
    现在,除了老马白毛风,我们没有任何盟友;除了马尾,我们没有别的鞭子。长生天之下,长生地之上,只有我们孤零零的一家人。
    我原本只是弘吉剌部一个爱说爱笑的普通女人,在最美好的年岁,我遇见了蔑儿乞惕部的也客赤列都。也客赤列都愿意娶我为妻,我也愿意嫁给他。可就在他迎娶我回家的路上,遇见了乞颜部的首领孛儿只斤·也速该率领的马队。孛儿只斤·也速该赶走了也客赤列都,掳走了我。
    从此,我成了孛儿只斤·也速该的女人,也成为了也速该把阿秃儿的妻子。把阿秃儿就应该是把阿秃儿的样子,也速该把阿秃儿像所有的勇士一样早出晚归,用勇敢和鲜血守卫乞颜部族人们的安全和尊严。
    作为草原上的女人,我从来不埋怨什么,命运交给我什么,我就用双手接住什么。我就像博格多兀拉山顶的苍鹰,为这个家庭献出我所有的体力和汗水。直到孛儿只斤·也速该死了,我再也无法承受命运毫无节制的重担。我终于忍不住,在刺骨的寒风中放声痛哭。
    我大声哭着,仿佛世间所有的悲伤都是我一个人的悲伤,直到再也哭不出任何一丝声响。
    我在疲倦中睁开眼睛,看见了已经跟随我们二十多年的老马白毛风。
    白毛风太老了,牙齿开始脱落,奔跑变得缓慢,缓慢到已经配不上它“白毛风”的威名。 曾经,它像冬日的白毛风一样风驰电掣,没有任何人能阻挡它冲锋陷阵。它曾经跟随也速该把阿秃儿踏平塔塔尔人不可一世的营盘,也曾经亲眼见证乞颜部与克列亦惕部辉煌的结盟盛典。它曾经流过血、负过伤,但它总是隔一天就坚强地重新回到蒙古人的战场。 但现在它老了,一只眼已经半瞎,皮肉开裂,浑身显现出毫无战斗力的羸弱。它瘦骨嶙峋的可怜模样,让人不敢相信它曾经在蒙古草原上叱咤风云。
    此刻,衰老的白毛风正静静地伫立在蓝幽幽的朝霞中,就像此前二十多年它每天所做的一样。 它总是早早地睁开眼睛,在太阳升起来以前,就坚定不移地守护在我们的毡房前,就像坚定不移地守护着自己的命运。
    我突然醒悟。一个草原上的蒙古女人,一个把阿秃儿的遗孀,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的母亲,我失掉了能失掉的一切,但我还有嘴巴和眼睛,有双手和双脚。我有嘴不一定非要抱怨,我有眼睛刚好可以用来直视苦难,我用双手接住一切,然后用双脚跨越一切。
    我擦干眼泪,紧紧地拥抱了我苍老的守护者白毛风,决计带着我的孩子们在斡难河畔活下去——坚定而勇敢地活下去。
    饿,我就去山上挖野菜采野果;冷,我就生起干牛粪点亮的炉火。如果还冷,我们就紧紧地抱在一起。孩子们和我,我和孩子们在一起,没有什么赢不了。
    我等待着,等待着随便哪种命运降临到我的头上。是的,随便哪种我都毫不在乎。 只要它到来,我就会像长生天张开臂膀接纳苍鹰的飞掠一样,像长生地敞开怀抱接纳万物的生长一样,毫无怨言地接纳它。
    我以为,既然冬天已经兵临城下,春天迟早会赶来解围。既然一定会来,我就等着。
    我是诃额仑,是孛儿只斤·铁木真的母亲,许多年后,他被草原上的人们称为“成吉思汗”,他统一了草原上所有的部落。在那个统一的草原帝国里,一个部落不再毫无道理地去劫掠另一个部落,一个孩子不必再羡慕另一个孩子的牛肉和马鞍。
    我已经很老了,但我觉得还有许多事要做。世间所有的马都驰骋在草原上,不管它是一匹雄姿英发的良驹,还是一匹齿豁头童的老马,只要抬脚上路,草原就在前方。
    (有删改)
    文本二:
    少数民族文学必须超越对少数民族生活与物象的碎片化认知,充分张扬作家的主体意识,通过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刻把握,建构厚重的体验认知与具有整体性的历史文化意识,并在强烈的人文意识指引下,从生活世俗的表象抵达存在的意义与生命的本质。同时,少数民族文学对作品所书写的少数民族生活,既要贯注充沛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情怀,又须极力摆脱掉“地方血统”的意识控制,不断深化并自觉提炼广阔而丰富的经验与资源,并注重渗透来自于时代生活与世界文学的丰富体验。这样的作品,才有着更为持久的及物性与审美活力,也才有可能呈现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秘史。
    (摘编自杜李《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征候分析》)
    【注】①何君华:当代作家,湖北黄冈人,现居内蒙古科尔沁,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我”希望族人能够再次得到新的庇护,所以在丈夫死后,“我”并不怪罪他们离开。
    B.也速该把“我”掳走,“我”愿意做他的妻子,是因为欣赏他勇敢捍卫族人的英雄气概。
    C.“我”在刺骨的寒风中放声痛哭,说明“我”再也无法承受命运毫无节制的一次次重压。
    D.结尾意蕴丰厚,启发读者不管面对怎样恶劣的条件,都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快乐的心情。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题目“世间所有的马都驰骋在草原上”具有象征意味,“马”“草原”这些意象带有民族特色,能够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
    B.开头运用倒叙的手法,用经年流动不息的斡难河的河水和多年生长的白桦来表现“我”的衰老。
    C.“仿佛世间所有的悲伤都是我一个人的悲伤”以比喻手法进行心理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我”在丈夫死后的痛苦。
    D.小说写“我”两次受到巨大的打击,但还是挺了过来;最终“我”的儿子铁木真建立草原帝国,从而凸显主题。好教育云平台()
    8.文本一中的“我”为什么能由绝望、痛苦到决定坚定勇敢地活下去?请简要分析。 (6分)
    9.文本一是怎样呈现蒙古民族生存与发展秘史的?请结合文本二的内容简要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范宣子与和大夫争田,久而无成。宣子欲攻之问于伯华伯华曰外有军内有事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讯也问于孙林甫,孙林甫曰:“旅人,所以事子也,唯事是待。”问于张老,张老曰:“老也以军事承子,非戎,则非吾所知也。”问于祁奚,祁奚曰:“公族之不恭,公室之有回,内事之邪,大夫之贪,是吾罪也。 若以君官从子之私,惧子之应且憎也。”问于籍偃,籍偃曰:“偃也以斧钺从于张孟,日听命焉,若夫子之命也,何二之有?释夫子而举,是反吾子也。”问于叔鱼,叔鱼曰:“待吾为子杀之。”
    叔向闻之,见宣子曰:“闻子与和未宁,遍问于大夫,又无决,盍访之訾祏?訾祏实直而博,直能端辨之,博能上下比之,且吾子之家老也。吾闻国家有大事,必顺于典刑,而访谘于耈老,而后行之。”司马侯见,曰:“吾闻子有和之怒,吾以为不信。 诸侯皆有二心,是之不忧,而怒和大夫,非子之任也。”
    宣子问于訾祏,訾祏对曰:“昔隰叔子违周难于晋国,生子舆为理,以正于朝,朝无奸官;为司空,以正于国,国无败绩。世及武子,佐文、襄为诸侯,诸侯无二心。及为卿,以辅成、景,军无败政。 及为成师,居太傅,端刑法,缉训典,国无奸民,后之人可则,是以受随、范。 及文子成晋、荆之盟,丰兄弟之国,使无有间隙,是以受郇、栎。今吾子嗣位,于朝无奸行,于国无邪民,于是无四方之患,而无外内之忧,赖三子之功而飨其禄位。 今既无事矣,而非和,于是加宠,将何治为?”宣子说,乃益和田而与之和。
    (节选自《国语·晋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子欲攻之/问于伯华/伯华曰/外有军/内有事/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讯也/
    B.宣子欲攻之/问于伯华/伯华曰/外有军/内有事/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讯也/
    C.宣子欲攻之/问于伯华/伯华曰/外有/军内有事/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讯也/
    D.宣子欲攻之/问于伯华/伯华曰/外有/军内有事/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讯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斧钺,斧和钺,古代两种兵器,用于斩刑,借指重刑,这里指执掌刑法的职位。
    B.吾子,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一般用于男子之间;其中“子”是对人的尊称。
    C.典刑,文中指接受死刑,与《窦娥冤》中“今日赴法场典刑”的“典刑”相同。
    D.则,榜样,如“以身作则”,文中是动词,指将某人视为榜样,即遵从、效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宣子与和大夫争田,久未解决,宣子先后问计于伯华、孙林甫、祁奚、籍偃、叔鱼,又得叔向、司马侯进谏,最终经訾祏劝谏与和大夫和好。
    B.孙林甫说他客居晋国,就是来事奉宣子的,只等待着为宣子做事;张老说他是从军事上辅佐宣子的,如果不是军事上的问题,自己就不知道了。
    C.祁奚对宣子说自己是宣子的下属,如果给宣子办私事,那么恐怕宣子表面上应承,内心却要憎恨他;籍偃说听命于张孟,不能越过张孟擅自行动。
    D.叔鱼说愿意替宣子杀和大夫;叔向对宣子推荐了訾祏;司马侯认为宣子不应该对和大夫恼怒,而更应该忧虑诸侯对晋国有二心之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族之不恭,公室之有回,内事之邪,大夫之贪,是吾罪也。(4分)
    (2)闻子与和未宁,遍问于大夫,又无决,盍访之訾祏?(4分)
    14.訾祏劝谏范宣子不能与和大夫争田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5~16题。
    山坡羊·燕城述怀
    刘 致
    云山有意,轩裳①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去来兮,再休提! 青山尽解招人醉,得失到头皆物理②。得,他命里;失,咱命里。
    【注】①轩裳:即轩冕,古代卿大夫的车服,此指入仕取得功名官位。②物理:天理,规律。
    15.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云山”,高耸入云之山或世外仙山,这里指隐者所居处的远离尘世的地方。
    B.“被西风吹断功名泪”一句,将摧折人才的制度比喻成穷凶极恶的“西风”。
    C.“去来兮”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之语,表明了只想淡泊功名、归隐田园之愿。
    D.曲中所表达的顺天从命的情绪略显消极,但却是作者受到打击后的真实反应。
    16.我国现当代著名词曲学家任中敏注评此曲:“小曲浅近直白,直抒胸臆,道出了元代失意文人的共同心声。”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在《礼运》中说,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 ”,所以不同的人各安其所。好教育云平台()
    (2)李密《陈情表》中写自己四十四岁,人到中年;祖母九十六岁,风烛残年,很自然地得出“ , ”的结论。
    (3)在古代诗文中,旌旗常与战事有关,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 题。
    世间美食何种最为吾之所爱?答曰豆腐。豆腐有诸多吃法,如凉拌豆腐啦,麻辣豆腐啦,臭豆腐啦…… ① ,但每 种吃法所奉献出的豆腐菜肴都让大家百吃不厌。 豆腐伴随国人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据传汉代即已食用,可谓 ② 。 有的地方还有豆腐文化节,将寻常豆腐上升到了高雅的文化层次。
    豆腐最简便的吃法是凉拌。豆腐要入开水锅略烫,去豆腥气。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只,三春不忘。
    我喜欢鲁北乡下农村的老豆腐,它既有豆腐的嫩滑,又有发豆腐的嚼劲,两者 ③ ,不像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强硬有余,柔嫩不足。老豆腐做菜通常和肉搅和在一块,单独烧制味道则要大打折扣;和肉的味道相融合,老豆腐才如锦上添花,咬一口,豆腐的香味钻鼻,肉的香味也在嘴里千回百转。而且,豆腐可和各种鲜艳的颜色相配合,能使樱桃更红,木耳更黑,菠菜更绿,让满桌菜肴色彩丰富。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多用短句,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简要分析(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近日有报道称,睡眠不规律、不充足或经常熬夜会影响人的食欲,进而造成体重的变化。这种现象的发生与激素的分泌和情绪的干扰有关。激素的分泌是有节律的,睡得不好就会干扰这种节律, ① ,使体重出现异常。比如皮质醇这种激素,正常情况下,它在早6 点至晚8点达到分泌高峰,夜晚时分泌量减少,不会触发人的食欲;而我们如果晚上熬夜,皮质醇就会继续保持较高的分泌水平,这种分泌异常可能会使人导致暴饮暴食。 当然,并不是所有睡眠不足都会导致食欲增加,有一部分人睡不好有时也伴随食欲不振,而如果内心焦虑、抑郁, ② 。 以上都可能影响体重。 比这更严重的是,长期的睡眠问题,会导致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概率,甚至突然夺走人的生命。
    所以,我们要尽量保持符合生物周期节律的生活习惯。 建议改变睡前看电子产品以及睡前喝浓咖啡、浓茶等不好的习惯,并营造安静、黑暗等良好的睡眠环境。如果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睡眠呼吸暂停、不宁腿综合征等睡眠疾病, ③ 。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而如果我们晚上熬夜,皮质醇就会继续保持较高的分泌能力,这种分泌异常可能会使人导致暴饮暴食。
    B.而如果我们晚上熬夜,皮质醇就会继续保持较高的分泌水平,这种分泌异常可能会导致暴饮暴食。好教育云平台()
    C.而我们如果晚上熬夜,皮质醇就会继续保持较高的分泌水平,这种分泌异常可能会导致暴饮暴食。好教育云平台()
    D.而我们如果晚上熬夜,皮质醇就会继续保持较高的分泌能力,这种分泌异常可能会使人导致暴饮暴食。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学年第一学期浙江台温联谊高三年级12月联考
    语文 参考答案
    1. B 【解析】A.偷换概念,“做出了科学全面的回答”理解有误,原文为“奠定和夯实了研究基础”;以偏概全,中华文明探源的重大意义在于揭示出相对于小传统和涵盖文明起源期在内的史前文化构成的更深远悠久的文化大传统,不只是“小传统”;C.强加关系,前后不存在因果关系;D.曲解文意,材料二强调的不是我国的史前文明标准“尚不完整”,而是强调中华文明自身发展的特殊性。
    2. A 【解析】B.“古史传说等意识形态……是研究史前文明的出发点”文中无依据;C.“各国”错,应是中国;D.“是世界古代文明之最”错,原文有“同时期”的限定。
    3. B 【解析】从材料二提出的具备原始国家形态的文化的四个特征(即中国史前文明特征)来看,A 项涉及城市的出现;C 项涉及等级制度(礼仪制度)的出现;D项涉及区域性政体(国家)的出现,B项涉及文字的出现,此为国外判定文明起源的标准。
    4.①西方文明不具备中华文明起源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西方观点不具备普遍的应用性;②由西学而来的二元对立的理论模式,解释不了中华文明发生发展的独特性。(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5.①材料一侧重阐述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在学科介入、套用西方理论方面存在的不足;②材料二侧重阐述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研究对象及内容的复杂性。(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6. C 【解析】A项,“我”只是能够理解族人想要得到新的庇护的心理,并不是希望他们能够再次受到新的庇护;B项,从文中看,“我”是不得不顺从,无奈地接受命运的安排;D项,“快乐的心情”错,作者表现的是面对厄运的坚忍。
    7. C 【解析】手法错解,“比喻”错,句中的“仿佛”不是比喻词,该句用的修辞手法是夸张。
    8.①“我”是一个性格豁达、不怨天尤人、能够接受命运安排的人,这样才能在后来看到活下去的希望;②也速该曾用自己的勇敢和鲜血守卫乞颜部族人们的安全和尊严,对“我”产生一定影响;③白毛风坚定和忠诚的守护,让“我”突然醒悟;④斡难河的河水、博格多兀拉山上的白桦和苍鹰、长生天、长生地使“我”受到启发,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让“我”感受到自己应负的责任。(每条2分,答对三条,意思对即可)
    9.①文本一没有呈现蒙古民族生活与物象的碎片,而是以“长生天”“长生地”“把阿秃儿”“白毛风”等建构了粗犷雄浑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系统;②文本一没有浮泛地描写生活的表象,而是深入到蒙古民族英勇顽强的生存意志和民族文化心理层面,揭示生命、人生的本质;③文本一没有局限于蒙古民族的特色呈现,而是以此表现面对灾难隐忍顽强的生存体验和审美情怀,而这既属于当今时代,也属于全世界。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 A 【解析】从语意来看,“焉”是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相当于“啊”,应断在上句,排除 B、C项;如将“焉”理解为“怎么”,那么“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讯也”就应该理解为“如果您有心对外用兵,怎么可以把我召来询问呢”,和前文“赤也/外事也”相矛盾,不合逻辑。 从结构来看,“外有军”(国家对外有军事)与“内有事”(对内有政事)相应,排除C、D项。
    11. C 【解析】“典刑”在文中指常规,“典”,常道,准则;“刑”,通“型”,法式,典范,榜样。
    12. C 【解析】“宣子的下属”错,原文说“君官”,意为国君的官,即为国君服务的官员。
    13.(1)公族中有不恭敬的事,公室中有不公正(或“违逆”)的事,朝廷里的事不正当,大夫贪得无厌,这是我的罪过。 (“回”“邪”各1分,“是……也”判断句式1分,句意1分)
    (2)听说您与和大夫的事没有平息,向大夫们问遍了,仍旧没有解决,为什么不去询访訾祏? (“宁”“决”“盍”各1分,句意1分)
    14.①范宣子应效法先辈尽心国事,建功立业;②范宣子仰赖先辈功劳享受禄位,国内外太平无事,不可制造事端。(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范宣子与和大夫争讼田地的边界,很久没有解决争端。宣子想攻打他,向伯华询问。伯华说:“国家对外有军事行动,对内有政事。我是管对外军事行动的,不敢侵犯职权干涉内政。如果您有心对外用兵,可以把我召来询问。”问到孙林甫,孙林甫说:“我是客居晋国的人,是事奉您的,只等待着为您做事。”问到张老,张老说:“我从军事上辅佐您,不是军事问题,就不是我所知道的了。”问到祁奚,祁奚说:“公族中有不恭敬的事,公室中有不公正的事,朝廷里的事不正当,大夫贪得无厌,这是我的罪过。如果作为国君的官而给您办私事,那么恐怕您表面上应承我,而内心却要憎恨我。”问到籍偃,籍偃说:“我是为张孟执掌刑法的,每天都听他的命令,如果是他的命令,又怎能有二心呢? 丢开他的命令而擅自行动,那也就违反了您的命令。”问到叔鱼,叔鱼说:“等我替你杀了他。”
    叔向听说这件事后,去见宣子说:“听说您与和大夫的事没有平息,向大夫们问遍了,仍旧没有解决,为什么不去询访訾祏?訾祏的确正直而且知识渊博,正直就能公正地分辨是非,知识渊博就能上下进行比较,而且他又是您的老家臣。我听说国家发生大事,一定要遵循常规,还要寻访咨询年老的长者,然后才能行动。”司马侯来进见宣子,说:“我听说您对和大夫很恼怒,我认为这不是真的。诸侯们对晋国有二心,您不忧虑这个,反而恼怒和大夫,这不是您应该做的。”
    宣子问到訾祏,訾祏回答说:“从前隰叔子躲避周难到了晋国,生下子舆当了法官,整肃朝政,朝廷没有奸佞的官员;当了司空,整肃国家,国家没有败坏的功业。传到范武子,辅佐文公、襄公称霸诸侯,诸侯没有二心。等做了卿,辅佐成公、景公,军队中没有败坏的政事。及至做了景公的军师,官居太傅,端正刑法,汇合训导的法规,国中没有奸刁的百姓,后人可以遵从效法,因此受封随、范二邑。到范文子时,完成了晋、楚的会盟,加深了兄弟国家间的友谊,使各国之间没有嫌隙,因此受封郇、栎二邑。现在您继承了职位,在朝中没有奸诈的行为,国内没有邪恶的百姓,此时四方没有灾害,又没有外患内忧,仰赖着三位先辈的功劳享受禄位。如今国家太平无事,您却怨恨和大夫,如果此时君王加宠于您,您将怎样治理国事呢?”宣子听了很高兴,于是就多给和大夫田地与他和好。
    15. C 【解析】“只想淡泊功名”错,作者表达了归隐之志,看似淡泊,实则是自我解嘲的无奈怨叹。
    16.①语言浅近直白,全曲“有意”“无计”“西风”“青山”“功名”“得失”等用语浅易,通俗易懂;②抒情直接坦率:曲中所直接表达的,既有无计追求功名的痛苦,又有决意归隐的浩叹;③所抒之情具有时代特征:本曲表达了生不逢时、进阶无路的哀痛与被迫认命、归隐云山的愤懑,这种情感不仅属于作者自己,也是元代失意文人所普遍怀有的。(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17.(1)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
    (3)示例一: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苏轼《赤壁赋》)示例二:拟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高适《燕歌行并序》)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好教育云平台()
    (每空1分,添字、删字、改字,则该空不得分)
    18.①不一而足 ②源远流长 ③兼而有之(每处1分,符合语境即可)
    19.①以问发端,引出写作对象豆腐;②设问语气,引发读者注意,突出所写内容。 (答出一条给2分,意思对即可)
    20.①四字短语的连用,带有浓浓的书卷气,增添了所表达内容的文化底蕴;②动词集中,用语凝练形象,极富画面感,表现出香椿拌豆腐的色香味之俱佳,突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③语言简洁明快,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富有音乐美感,读来朗朗上口。(任选两条作答,答出一条给2分,意思对即可)
    21. B 【解析】“较高的分泌能力”搭配不当,排除 A、D项;“使人导致暴饮暴食”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可改为“使人暴饮暴食”或“导致暴饮暴食”,也可排除A、D项;“我们如果⋯⋯皮质醇就会⋯⋯”语序不当,两个分句的主语如果不同,第一主语应放在第一关联词的后边,排除C、D项。
    22.①进而影响人的食欲
    ②也会使胃口变差好教育云平台()
    ③一定要积极治疗
    (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3.【写作指导】
    (1)材料分析
    这是一则漫画类的材料作文,需要抓住两幅漫画的关键内容及相互关系,并由此思考给我们的启示意义。结合漫画题目“力举”,可知第一幅画的是见义勇为者用力举起落水儿童,第二幅画的是众人用力举起见义勇为者,而见义勇为者手里拿着所受的表彰和奖励。后者是问题的关键。
    (2)立意分析
    本题在审题立意方面障碍不大,关键问题是对见义勇为者的大力推崇,还可由此扩展至社会风气的改善、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由对见义勇为者的大力托举,也可扩展至制度的保障、奖惩机制的建立等措施。
    (3)参考立意
    见义勇为者力举落水儿童,我们这个社会也要力举见义勇为者;善举与“善举”;对见义勇为者要有实实在在的表彰;改善社会风气,从力举见义勇为者始;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制度的保障;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强有力的奖惩机制;等等。
    相关试卷

    10,浙江省台温联谊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联考语文试题卷: 这是一份10,浙江省台温联谊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联考语文试题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有人曾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0,浙江省台温联谊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联考语文试题卷(1): 这是一份10,浙江省台温联谊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联考语文试题卷(1),共8页。

    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