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化学实验基础--浙江省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苏教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315365/0-17067716186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7化学实验基础--浙江省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苏教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315365/0-170677161869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7化学实验基础--浙江省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苏教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315365/0-170677161873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7化学实验基础--浙江省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07化学实验基础--浙江省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苏教版),共25页。
07化学实验基础--一、单选题1.(2021上·浙江绍兴·高三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可向其中加入水进行多次萃取分液B.“静置”也是一种必要的实验操作,比如:淀粉和硫酸加热水解实验后需静置冷却后才能滴加碘水来检验水解程度,滴定管读数前、移液管移取液体、萃取分液时等C.分光光度计可用于分析溶液颜色与反应物(生成物)浓度的关系,从而确定化学反应速率D.测NaClO溶液pH: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 试纸中部,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对2.(2018上·浙江绍兴·高三统考期末)氯化亚铜(CuCl)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及稀硫酸。下图是工业上用印刷电路的蚀刻液的废液(含Fe3+、Cu2+、Fe2+、Cl-)生产CuCl的流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Z可能是盐酸酸化过的双氧水B.滤渣②中主要成分为CuC.该生产流程可以实现硫酸的循环再利用D.定量分析流程图中的反应可知,理论上需不断补充SO2使氯化铜转化为CuCl晶体3.(2018上·浙江绍兴·高三统考期末)某科研小组采用如下方案回收一种光盘金属层中的少量Ag(金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的影响可忽略)。已知:①AgCl可溶于氨水:AgCl+2NH3·H2OAg(NH3)+Cl-+2H2O②常温时N2H4·H2O(水合肼)在碱性条件下能还原Ag(NH3):4Ag(NH3)+N2H4·H2O=4Ag↓+N2↑+4+4NH3↑+H2O③NaClO与NH3·H2O能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化”阶段需在80℃条件下进行,适宜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B.“过滤Ⅰ”所得固体主要成分为AgClC.若省略“过滤Ⅰ”,直接向冷却后的反应容器中滴加10%氨水,对氨水的用量没有影响D.从“过滤Ⅱ”后的滤液中获取单质Ag的实验方案如下:向滤液中滴加2mol·L-1水合肼溶液,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同时用1mol·L-1H2SO4溶液吸收反应中放出的NH3,待溶液中无气泡产生,停止滴加,静置、过滤、洗涤、干燥4.(2018上·浙江绍兴·高三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焰色反应可鉴别KNO3溶液和NaCl溶液B.可用灼热的氧化铜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氧气C.某澄清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Ag+D.某溶液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则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I25.(2018上·浙江绍兴·高三统考期末)下列仪器中不可以加热的是A. B. C. D.6.(2016上·浙江绍兴·高三统考期末)下列仪器名称错误的是A.图甲泥三角 B.图乙蒸发皿 C.图丙镊子 D.图丁坩埚7.(2021上·浙江·高三校联考期末)某溶液只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Na+、K+、Cu2+、Al3+、Fe2+、Cl-、、、,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该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2个实验:①取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②另取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②的白色沉淀可能为BaSO4和BaCO3的混合物B.若该溶液的焰色反应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呈紫色,则该溶液一定含有上述离子中的6种C.步骤①仅能确定的存在,不能确定其它离子是否存在D.不能确定原溶液中Al3+是否存在8.(2021上·浙江·高三校联考期末)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容量瓶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无需润洗B.测溶液 pH: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滴到平放在表面皿上的精密 pH试纸中部,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对,读得该NaClO溶液的 pH为9.4C.抽滤过程中洗涤沉淀时,应关小水龙头,加洗涤剂至恰好完全浸没沉淀,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上搅拌以使沉淀跟洗涤剂充分接触,以便洗得更干净D.实验过程中的有毒药品不得进入口内或者接触伤口,剩余的废液不得回收使用,应倒入下水道9.(2021上·浙江·高三校联考期末)可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 B. C. D.10.(2023上·浙江·高三校联考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操作配制银氨溶液 B.图②装置可用于分离溴苯和苯C.图③操作测定氯水的pH D.图④装置可用于比较Cl、S元素的非金属性11.(2023上·浙江杭州·高三统考期中)某实验小组设计粗食盐(含有少量 MgSO4和 CaSO4)的提纯方案如下: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操作I中依据 NaCl 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B.操作Ⅱ和Ⅳ煮沸增大沉淀的颗粒直径,利于后续过滤C.为了节约过滤时间,操作Ⅲ和Ⅴ可以合并进行D.操作Ⅵ可以借助 pH计精确控制加入盐酸的用量12.(2023上·浙江杭州·高三统考期中)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①操作可除去溴水中的溴单质B.图②操作用于分离饱和碳酸钠溶液和乙酸乙酯,将分层的液体依次从下口放出C.图③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的反应,点燃肥皂泡检验氢气D.图④装置用于蒸馏、收集低沸点成分,冷凝水应该从 a口进b口出13.(2023下·浙江杭州·高三统考期中)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探究,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14.(2022上·浙江·高三校联考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的反应热无法直接测得,可通过C和CO的燃烧热间接求得B.硝酸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时须注意防护与通风C.利用X射线衍射实验可以测定晶胞中的原子坐标,并通过计算判断分子的空间结构D.NaCl溶液中的Ca2+、可以通过先加Na2CO3溶液,再加BaCl2溶液和盐酸除去15.(2022上·浙江嘉兴·高三嘉兴一中校考期中)高压氢还原法可直接从溶液中提取金属粉末,以硫化铜精矿(含Zn、Fe元素的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铜粉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浸取液中金属阳离子为Fe2+、Zn2+、Cu2+B.矿石粉碎、适当提高硫酸浓度和浸取温度、使用高压O2,均有利于提高浸取速率C.若固体X含有S,则浸取时硫化铜的反应方程式为:2CuS+O2+4H+=2Cu2++2S+2H2OD.还原时,提高溶液中H+浓度,不利于Cu的生成二、填空题16.(2019上·浙江·高三统考期末)地球上的溴元素主要以Br﹣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某学习小组用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制备溴单质,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试剂X可选氯气,一般在通风橱内进行实验B.残留液中是否含有溴离子,可通过加CCl4萃取后观察下层溶液颜色来确定C.溶液A中鼓入热空气是利用溴易挥发的特点分离出溴,也可用水蒸气代替D.NaOH溶液可用饱和Na2CO3或Na2SO3代替(2)酸化时用硫酸而不用盐酸的原因可能是 。17.(2019上·浙江·高三校联考期末)为探究无机盐 X(仅含二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 206)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步骤中所加试剂均足量): 已知气体A 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约为 1.52 g·L -1。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X 中含有的元素: 。(2)X 与足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X 溶液在强碱性条件下可与过量次氯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两种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8.(2019上·浙江嘉兴·高三嘉兴一中校考期末)化合物A(仅含三种元素,摩尔质量为198g·mol-1)具有高效的消毒作用,是一种新型非氮高效消毒剂。为探究化合物A的组成与性质,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取3. 96g化合物A溶于水中,一段时间后全部转化为B(红褐色沉淀)、C(一种碱)和气体单质D(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向溶液中加入100mL 0.6mol/L稀硫酸,再加入含有0.08mol KOH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将沉淀洗涤后充分灼烧,得到红棕色固体粉末1.60g。将所得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可得到一种纯净的不含结晶水的盐。(1)化合物A所含有的元素: (用元素符号表示)。(2)化合物A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化合物A可由FeCl3和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制得,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三、解答题19.(2024上·浙江台州·高三统考期中)某研究小组用磷酸和碳酸钠制备,按如下流程开展实验。已知:常温下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熔点60℃,热至1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磷酸易溶于乙醇。25℃,的电离常数:,,;的电离常数:,。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Ⅱ蒸发浓缩时,将溶液转移至 (填仪器名称)进行加热。(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A.步骤Ⅰ,碳酸钠固体宜缓慢分批加入B.步骤Ⅱ,蒸发浓缩时溶液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C.步骤Ⅲ,洗涤时加入洗涤剂,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D.步骤Ⅲ,干燥时宜采取真空干燥(3)步骤Ⅰ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pH=4.2~4.6的具体操作如下,请将操作补充完整:将广泛pH试纸置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中部,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4)一系列操作包括:操作A.洗涤和干燥。①写出操作A的名称 。②洗涤时,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 (填序号)。A.冷水 B.热水 C.乙醇 D.乙醇-水混合溶液(5)为测定产品的纯度,可用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已知弱酸的浓度c和值满足在附近时,才能被准确的滴定,否则不能被滴定。室温下称取产品试样3.900g溶于水并定容至250mL。取试样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用的NaOH溶液滴定。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NaOH溶液20.00mL。该产品的纯度为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20.(2023上·浙江·高三校联考期中)综合利用炼锌矿渣[主要含铁酸镓、铁酸锌、偏钛酸亚铁]获得钛白()和单质镓,部分工艺流程如图已知:①镓和铝同主族,化学性质相似;②常温下,,,;③酸浸时,钛元素以形式存在,室温下极易水解;④金属离子在工艺条件下的萃取率(进入有机层中金属离子的百分数)见下表。(1)步骤Ⅰ,“浸出”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Ⅰ:将炼锌矿渣粉碎和适当提高硫酸浓度提高浸出速率B.操作1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一系列操作C.步骤Ⅱ,调节pH的目的是沉淀和D.步骤Ⅳ,加大萃取剂用量,一次完成萃取以提高萃取效率E.步骤Ⅴ,溶液直接电解制得粗镓的电极反应式为(3)步骤Ⅲ,固体X最好选用 ,理由是 。(4)步骤Ⅵ,实验需使用的仪器为___________(填标号)A. B. C. D.(5)测定钛白中的含量可用滴定分析法:称取m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和混合溶液,加热使样品溶解。冷却后,加入足量稀盐酸(Ti元素存在形式变为)。加入过量铝粉将充分还原[(未配平)],待过量金属铝完全溶解并冷却后,滴加2~3滴指示剂,用cmol/L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能将氧化成四价钛的化合物),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VmL。①过量铝粉的作用除了还原外,另一个作用是 。②上述滴定过程中应选用指示剂为 。③下列关于滴定分析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mg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时,洗涤液应从滴定管下端放出C.滴定时,通常用左手控制旋塞滴加溶液,右手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向同一方向旋转D.读数时应将滴定管从架上取下,捏住管上端无刻度处,使滴定管保持垂直E.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无气泡,滴定后尖嘴内有气泡,则测得的含量测定结果偏高④钛白中质量分数为 。(写出最简表达式即可)。21.(2023上·浙江杭州·高三统考期中)某研究小组欲制备(相对分子质量为250.5),按如下流程开展实验:(1)取用6.0mL浓氨水的仪器是 。(2)写出第三步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A.步骤Ⅰ中加入是为了控制溶液的pH处于合适范围B.步骤Ⅱ中,为了加速反应,应一次性加入C.步骤Ⅳ中,可以通过搅拌加快过滤速度D.步骤Ⅴ中,用浓盐酸洗涤粗产品比用水洗更适宜(4)在步骤I、III中使用了带塞子的锥形瓶(如图所示)可提高产率,原因是 。(5)测定产品纯度:称取0.8350g样品,配置成250mL溶液,移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有沉淀),消耗标准溶液体积V1的平均值为42.90mL;再向溶液中加适量浓HNO3,砖红色褪去,继续用上述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有沉淀),消耗标准溶液体积V2的平均值为21.20mL。①应该选择 (填“V1”或“V2”)计算产品的纯度,理由是 。②产品的纯度为 。22.(2021上·浙江绍兴·高三统考期末)目前锂电池的应用日益广泛,而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利用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回收利用废旧锂电池的流程如下:已知:①锂电池废料的主要成分是LiCoO2、铝、炭黑及其他杂质。②“溶液A”中主要金属离子是Co2+、Li+,还含有少量Fe3+、Al3+、Cu2+。请回答:(1)步骤Ⅰ中铝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步骤Ⅲ中LiCoO2固体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关于步骤Ⅱ,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A.灼烧前,灼烧使用的蒸发皿洗净后不需要擦干,然后加入固体X进行灼烧B.灼烧时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灼烧至恒重是指前后两次称量所得质量之差不得超过一定的允许误差,这个允许误差一定为0.01gD.在电解熔融的Al2O3制备金属铝时,通常需加入冰晶石(NaAlF6)以增强其导电性(3)步骤Ⅳ中除杂时可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pH,实验表明溶液A中各种金属离子的沉淀率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则步骤Ⅳ中可除去的杂质离子是 。 (4)步骤Ⅴ可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碳酸锂的纯度。滴定原理如下:碳酸锂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锂和二氧化碳,在碳酸锂未完全反应时,溶液保持中性(pH=7)。反应完全后,随着盐酸的继续滴入,溶液pH下降,以甲基红—溴甲粉绿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液滴定试样,用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量来计算碳酸锂的含量。①配制0.30mol·L﹣1盐酸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编号)a.量筒 b.电子天平 c. 漏斗 d. 烧杯 e. 容量瓶 f. 玻璃棒 g. 胶头滴管②用0.3000mol·L﹣1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其中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为 a. 加入0.1-0.2mL甲基红—溴甲粉绿作指示剂;b. 煮沸去除CO2,再冷却到室温;c. 将试样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水溶解;d. 用盐酸标准液滴定至试液由绿色变成酒红色;e. 继续滴定至酒红色(滴定突跃区域)即为终点③在滴定时,通常需要先进行空白溶液的滴定,即指在不加试样的情况进行滴定,在达到实验现象时所消耗标准盐酸消耗的体积(mL)滴定空白溶液的目的是 ,上述滴定操作中,缺少“煮沸去除CO2,再冷却到室温”这个步骤,测定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选项操作和现象结论A将灼热的木炭伸入浓硝酸中,木炭燃烧,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木炭和硝酸发生反应生成了和B向悬浊液中加浓溶液,沉淀溶解主要原因是铵根水解显酸性、中和促进反应C向含有等物质的量和的混酸稀溶液加入过量铜粉,生成气体,溶液变蓝色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是和D将Al粉加入强碱性的溶液,微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在强碱性溶液中无氧化性金属离子萃取率(%)099097~98.5参考答案:1.D【详解】A.乙醇与水互溶,水与乙酸乙酯分层,则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可向其中加入水进行多次萃取分液,A正确;B.“静置”时可充分反应或充分混合、分层等,所以“静置”也是一种必要的实验操作,B正确;C.分光光度计,又称光谱仪,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通过谱线的变化可以确定物质浓度的变化,从而确定化学反应速率,C正确;D.次氯酸钠溶液具有漂白性,会漂白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pH,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2.D【分析】用印刷电路的蚀刻液的废液(含Fe3+、Cu2+、Fe2+、Cl-)生产CuCl,从废液①加入过量Z可制得蚀刻液FeCl3,可确定废液①应为FeCl2溶液,从而确定X为Fe,废渣①为Fe、Cu的混合物;Y为盐酸,废液②为FeCl2溶液,废渣②为Cu;Cu溶于浓硫酸,可生成SO2和CuSO4;SO2与Cu2+通过调节pH,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Cl硫酸。【详解】A.废液①为FeCl2溶液,加入物质Z可生成FeCl3,则Z应具有较强氧化性,可能是盐酸酸化过的双氧水,A正确;B.由分析可知,滤渣②中主要成分为Cu,B正确;C.该生产流程中,溶解废渣②加入的硫酸,经过一系列转化,最后又转化为硫酸,所以可以实现硫酸的循环再利用,C正确;D.从方程式CuSO4+CuCl2+SO2+2H2O=2CuCl↓+2H2SO4可知,通过调节CuCl2与CuSO4的相对量,可实现将CuSO4、CuCl2、SO2全部转化为H2SO4、CuCl的目的,所以理论上不需要不断补充SO2,D不正确;故选D。3.C【详解】A.“氧化”阶段需在80℃条件下进行,所需温度低于水的沸点,适宜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A正确;B.NaClO可以将Ag氧化为Ag+,自身被还原为Cl-,二者结合生成AgCl沉淀,B正确;C.“氧化”阶段所用NaClO溶液过量,若若省略“过滤Ⅰ”,直接加氨水,NaClO会消耗氨水,导致氨水的用量增大,C错误;D.滤液中Ag元素以Ag(NH3)的形式存在,加入2mol·L-1水合肼溶液,将Ag(NH3)还原为Ag单质,同时生成氨气、氮气,用硫酸吸收氮气,待溶液中无气泡产生,说明反应完全,停止滴加,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即可获取银单质,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4.B【详解】A.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称为焰色反应,钠的焰色反应的颜色为黄色,钾的焰色反应的颜色为紫色(通过蓝色钴玻璃),所以可以利用焰色反应可鉴别KNO3溶液和NaCl溶液,A正确;B.氧化铜和氧气不反应,不能除杂,应该用灼热的铜网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氧气,B错误;C.硅酸根和氢离子也可以生成硅酸白色沉淀,故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g+或SiO,故C正确;D.某溶液能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说明该溶液具有氧化性,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I2,也可能为氯水、HNO3等,故D正确;故选B。5.C【详解】A.是锥形瓶,可以垫上石棉网进行加热,A不符合题意;B.是蒸馏烧瓶,可以垫上石棉网进行加热,或用水浴加热,B不符合题意;C.是容量瓶,属于不耐热仪器,不可以进行加热,C符合题意;D.是烧杯,可以垫上石棉网进行加热,D不符合题意;故选C。6.C【详解】A.图甲仪器是泥三角,故A正确;B.图乙仪器是蒸发皿,故B正确;C.图丙仪器是坩埚钳,故C错误;D.图丁仪器是坩埚,故D正确;故选:C。7.B【详解】①取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和,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则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一定含有Cl-;②另取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l-、、,一定不含有,并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K+或Cu2+中的一种情况,一定不含有Al3+;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l-、、、Na+、K+或Fe2+、Cl-、、、Cu2+,一定不含有、Al3+。A.步骤①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则溶液中一定没有,加入氯化钡溶液不可能生成BaCO3沉淀,故A错误;B.若该溶液的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呈紫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K+,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l-、、、Na+、K+,即该溶液一定由6种离子组成,故B正确;C.由分析可知,步骤①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和,因为二者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Al3+,故D错误;故选B。8.A【详解】A.容量瓶和滴定管均有使用温度,滴定管中残留的水会稀释待装液,水洗后必须润洗使用,容量瓶中的残留水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无需润洗容量瓶,故A正确;B.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pH试纸变色后褪色,因此不能用pH试纸测NaClO溶液的pH值,故B错误;C.抽滤时不能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否则会弄破滤纸影响过滤效果,故C错误;D.有毒药品剩余的废液不能倒入下水道中,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存放,故D错误;故选:A。9.B【详解】A.坩埚是陶瓷,不是玻璃仪器,A不符合题意;B.试管是玻璃仪器又可以直接加热,B符合题意;C.圆底烧瓶是玻璃仪器,但不能直接加热,需隔着石棉网加热,C不符合题意;D.冷凝管不能加热,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D【详解】A.配制银氨溶液,应该把氨水滴入硝酸银溶液中,故A错误;B.分馏装置中,接收器锥形瓶上不能塞橡胶塞,故B错误;C.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故C错误;D.锥形瓶中生成氯气,氯气和试管内的硫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S沉淀,氯气是氧化剂、S是氧化产物,氧化性Cl2>S,可知非金属性Cl>S,故D正确;选D。11.C【分析】粗盐加水溶解后,加入BaCl2沉淀,过滤后加入NaOH,加入饱和Na2CO3沉淀Mg2+,Ca2+和Ba2+,最后加入HCl,并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纯NaCl,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粗盐加水溶解,加水量依据 NaCl 的溶解度估算,故A正确;B.操作Ⅱ和Ⅳ煮沸,使得沉淀由无定形变成较好结晶的晶体,增大沉淀的颗粒直径,易于过滤分离除去,故B正确;C.因为, ,当溶液中存在大量Na2CO3的情况下,BaSO4可以转化为BaCO3,使得无法完全清除,所以操作Ⅲ和Ⅴ不可以合并进行,故C错误;D.操作Ⅵ为加入HCl除去过量的碳酸根,可以借助 pH计精确控制加入盐酸的用量,故D正确;故答案选C。12.C【详解】A.图①中为过滤,应该用有机溶剂萃取溴水中的溴,A错误;B.在使用分液漏斗时,下层液体先从下层放出,上层液体再从上层倒出,B错误;C.铁和水蒸气在高温时发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氢气被肥皂泡收集,可以用点燃肥皂泡的方法检验氢气,C正确;D.蒸馏时,冷凝水应该下口进,上口出,即应该从 b口进a口出,D错误;故选C。13.C【详解】A.将灼热的木炭伸入浓硝酸中,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碳、水,A错误;B.向悬浊液中加浓溶液,铵根与溶解平衡产生的OH-反应,促进溶解正向移动,沉淀溶解,B错误;C.含有等物质的量和的混酸中H+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加入过量铜粉,发生离子反应:,硝酸根过量,则溶质为和,C正确;D.将Al粉加入强碱性的溶液,微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为NH3,硝酸根离子中的N元素降价,表现氧化性,D错误; 故选C。14.D【详解】A.的反应热无法直接测得,可通过测定C和CO的燃烧热,然后用盖斯定律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叠加间接求得,A正确;B.硝酸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时要避免HNO3对人体危害及环境的破坏作用,因此须注意个人防护与通风措施,B正确;C.利用X射线衍射实验可以测定晶胞中原子的相对位置,进而可确定其原子的原子坐标,然后就可以通过计算判断分子的空间结构,C正确;D.除去NaCl溶液中的、,可通过先向其中加入稍过量BaCl2溶液,使转化为BaSO4沉淀,然后再加入稍过量加Na2CO3溶液,使原溶液中的Ca2+及引入的Ba2+转化为CaCO3、BaCO3沉淀,然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盐酸直至不再产生气体,以除去过量Na2CO3,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15.A【分析】硫化铜精矿(含有杂质Zn、Fe元素)在高压O2作用下,用硫酸溶液浸取,硫化铜反应产生为CuSO4、S、H2O,Fe2+被氧化为Fe3+,然后加入NH3调节溶液pH,使Fe3+形成Fe(OH)3沉淀,而Cu2+、Zn2+仍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有S、Fe(OH)3;滤液中含有Cu2+、Zn2+;然后向滤液中通入高压H2,根据元素活动性:Zn>H>Cu,Cu2+被还原为Cu单质,通过过滤分离出来;而Zn2+仍然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再经一系列处理可得到Zn单质。【详解】A.浸取液中金属阳离子为Fe3+、Zn2+、Cu2+,A错误;B.矿石粉碎、适当提高硫酸浓度和浸取温度、使用高压O2,均有利于提高浸取速率,B正确;C.若固体X含有S,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则浸取时硫化铜的反应方程式为:2CuS+O2+4H+=2Cu2++2S+2H2O,C正确;D.在用H2还原Cu2+变为Cu单质时,H2失去电子被氧化为H+,与溶液中OH-结合形成H2O,若还原时增大溶液的酸度,c(H+)增大,不利于H2失去电子还原Cu单质,因此不利于Cu的生成,D正确;故选A。16. AC 盐酸易被NaBrO氧化【分析】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加入试剂X氧化溴离子,得到含溴单质的混合溶液,利用热空气吹出Br2,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得到含NaBr、NaBrO的混合溶液,酸化发生归中反应得到溴单质,萃取、分液、蒸馏得到溴单质。【详解】(1)A.步骤①试剂X可选氯气,氯气可以把溴离子氧化成溴单质,氯气和溴单质有毒一般在通风橱内进行实验,故A正确;B.加CCl4萃取的是溴单质,不能萃取溴离子,故B错误;C.溶液A中鼓入热空气是利用溴易挥发的特点分离出溴,也可用水蒸气代替,利用的是升温促进溴挥发,故C正确;D.NaOH溶液可用饱和Na2CO3代替,Na2SO3具有还原性把溴单质还原为溴离子,不能再通过酸化得到溴单质,故D错误;故答案为AC;(2)酸化时用硫酸而不用盐酸的原因可能是,盐酸溶液中氯离子具有还原性,易被次溴酸钠氧化生成氯气,故答案为盐酸易被NaBrO氧化。17. Na S Na2S5 + 2HCl = 2NaCl + 4S↓ + H2S↑ S52-+16ClO- +8OH- =16Cl-+5SO42-+4H2O【分析】气体A 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约为 1.52 g·L -1,则A摩尔质量为1.52×22.4=34g/mol,A被点燃后经H2O2氧化、再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故A为H2S;所以X中含有S,又焰色反应为黄色,X中含有Na,X 与盐酸反应后淡黄色沉淀为S,质量为6.4g,又白色沉淀硫酸钡中含有S,其质量,所以Na有10.3-6.4-1.6=2.3g,其分子量为206,进一步可以求出钠与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所以X为Na2S5。【详解】(1)由分析知X 中含有的元素为Na和S;(2)由分析知产物中有S和 H2S,故方程式为Na2S5 + 2HCl = 2NaCl + 4S↓ + H2S↑;(3)次氯酸钠有氧化性,Na2S5有还原性,发生反应为S52-+16ClO- +8OH- =16Cl-+5SO42-+4H2O。【点睛】在本题计算中,无机盐X中硫有一部分转化为硫单质,也有部分转化到硫化氢中,这部分最终在硫酸钡沉淀中体现,应注意不要漏算硫酸钡中硫的质量。18. K 、 Fe 、O 4FeO42-+10H2O=4Fe(OH)3↓+3O2↑+ 8OH- 2Fe3+ + 3ClO- + 10OH- = 2FeO42-+3Cl + 5H2O (或2Fe(OH)3 + 3ClO- + 4OH- = 2FeO42-+3Cl + 5H2O)【分析】A在水溶液中不稳定,一段时间后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一种气体单质,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为O2,该红褐色沉淀为Fe(OH)3;可推知A含有Fe元素。A的化合物用硫酸溶解,再加入加KOH,生成沉淀灼烧得到红棕色固体粉末1.60g为氧化铁,由铁元素守恒可以知道,3. 96g化合物A含铁:×2=0.02mol,不含结晶水的盐为硫酸钾,根据钾元素守恒,3. 96g 化合物A中含钾0.6mol/L×0.1L×2-0.08mol=0.04mol,3. 96g化合物A中含氧:=0.08mol,故钾、铁、氧的个数比为:0.04mol:0.02mol:0.08mol=2:1:4,故A的化学式为:K2FeO4;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Fe(OH)3、氢氧化钾,反应方程式为4K2FeO4+10H2O=4Fe(OH)3↓+3O2↑+ 8KOH,据此解答。【详解】A在水溶液中不稳定,一段时间后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一种气体单质,该红褐色沉淀为Fe(OH)3;可推知A含有Fe元素。A的化合物用硫酸溶解,再加入加KOH,生成沉淀灼烧得到红棕色固体粉末1.60g为氧化铁,由铁元素守恒可以知道,3. 96g化合物A含铁:×2=0.02mol,不含结晶水的盐为硫酸钾,根据钾元素守恒,3. 96g 化合物A中含钾0.6mol/L×0.1L×2-0.08mol=0.04mol,3. 96g化合物A中含氧:=0.08mol,故钾、铁、氧的个数比为:0.04mol:0.02mol:0.08mol=2:1:4,故A的化学式为:K2FeO4;(1)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A的化学式为:K2FeO4;所含有的元素为:K 、Fe 、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K 、Fe 、O;(2) 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Fe(OH)3、氢氧化钾,反应方程式为4K2FeO4+10H2O=4Fe(OH)3↓+3O2↑+ 8KOH,则离子方程式为:4FeO42-+10H2O=4Fe(OH)3↓+3O2↑+ 8OH-,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4FeO42-+10H2O=4Fe(OH)3↓+3O2↑+ 8OH-;(3)高铁酸钾可由FeCl3和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制得,三价铁离子被次氯酸钾氧化为高铁酸钾,次氯酸钾被还原为氯化钾,同时生成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 + 3ClO- + 10OH- = 2FeO42-+3Cl + 5H2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Fe3+ + 3ClO- + 10OH- = 2FeO42-+3Cl + 5H2O。19.(1)蒸发皿(2)BC(3)当广泛pH试纸读数为5时,将精密pH试纸置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中部,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4) 过滤 C(5)80.00%【分析】将磷酸和碳酸钠按一定比例混合,调节pH为4.24.6,可得到溶液,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等一系列操作后即制得。【详解】(1)蒸发浓缩需在蒸发皿中进行,故步骤Ⅱ蒸发浓缩时,应将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进行加热。(2)A.碳酸钠固体缓慢分批加入可使溶液pH不至于过大,得到的产物纯度更高,A不符合题意;B.的熔点较低,加热至100℃时会失去全部结晶水,因此当溶液中出现晶膜时就应停止加热,然后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得到产品,B符合题意;C.洗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以免固体有一部分溶解而产生损失,C符合题意;D.由于加热至100℃时会失去全部结晶水,则干燥时宜采取真空干燥,真空干燥比常压干燥使用的温度低,可避免发生热分解,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3)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pH,应将广泛pH试纸置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中部,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当广泛pH试纸读数为5时,将精密pH试纸置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中部,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4)①操作A涉及分离固体和液体,名称为过滤;②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那么洗涤时用乙醇作洗涤剂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固体的溶解损失,故乙醇作洗涤剂最合适,选C。(5)已知弱酸的浓度c和值满足在附近时,才能被准确的滴定,结合题中所给的的电离常数知:,25.00mL试样溶液中,0.002mol,故该产品的纯度为。20.(1)(2)AE(3) Fe或Zn 将转化为,体系中的萃取率为97%-98.5%,而(或)的萃取率为0,更好的提取出(4)AC(5) 溶液中的酸反应生成氢气,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防止溶液中的在空气中被氧化 KSCN溶液(或等硫氰化物) AE 或【详解】(1)中Ga和Fe都是+3价,被硫酸溶解,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酸浸时,钛元素以形式存在,室温下极易水解,调节pH生成沉淀,操作1直接过滤、洗涤、干燥即可,B错误;步骤Ⅱ,调节溶液中c(Zn2+)=101.4mol/L、c(Ga3+)=10-8.1mol/L、c(Fe3+)=10-11.5mol/L的目的是沉淀和,C错误;萃取分多次才能充分萃取,D错误;镓和铝同主族,化学性质相似,电解制粗镓是,E正确。故答案为:AE;(3)步骤Ⅲ是为了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而此处还需要将Ga3+与其他离子分离,因此选择Fe或者Zn还原Fe3+,将转化为,体系中的萃取率为97%-98.5%,而(或)的萃取率为0,更好的提取出,故答案为:Fe或Zn、将转化为,体系中的萃取率为97%-98.5%,而(或)的萃取率为0,更好的提取出;(4)高温灼烧,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灼烧固体药品用坩埚,用干燥器进行干燥,最后得到钛白(),选AC;(5)Ti3+容易被溶解氧氧化,因此过量铝粉产生的氢气可以将氧气排出,而防止Ti3+被氧化;滴定过程中可以利用铁离子与硫氰根结合产生红色物质而用硫氰盐做指示剂;滴定实验精确度要求,需用分析天平称量样品,A错误;滴定管洗涤后,按使用规则,洗涤液应该从下口放出洗涤尖嘴部分,B正确;右手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向同一方向旋转,该操作可以让标准液和待测液接触充分,从而降低滴定误差,C正确;滴定管夹夹持时滴定管不一定竖直,取消嗲后读书可以减小误差,D正确;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无气泡,滴定后尖嘴内有气泡,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得的含量测定结果偏低,E错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故、,钛白中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溶液中的酸反应生成氢气,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防止溶液中的在空气中被氧化、KSCN溶液(或等硫氰化物)、AE或。21.(1)10mL的量筒(2)(3)AD(4)减少浓氨水、浓盐酸的挥发,保证溶液具有较高的反应浓度,提高反应产率(5) V2 产品混有含Cl-的杂质 63.60%【分析】向原料中加入2.0gCoCl2,3.0mL30%的H2O2,双氧水在这里做氧化剂,其方程式为:2[ Co(NH3)6]2+ +H2O2=2[ Co(NH3)6]3+ +2OH-,得到的溶液中加入6.0mL浓盐酸,发生反应,据此分析。【详解】(1)取用6.0mL浓氨水的仪器为10mL的量筒;(2)根据分析可知,第三步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A. 溶液具有酸性,步骤Ⅰ中加入是为了控制溶液的pH处于合适范围,A项正确;B. H2O2受热易分解,一次性加入会使其分解造成损失,B项错误;C. 过滤时,应使水自然流下,C项错误;D. 用浓盐酸洗涤可以增大Cl-浓度,根据同离子效应,减少产物溶解,D项正确;故答案选AD;(4)由于浓氨水与浓盐酸易挥发,因此使用了带塞子的锥形瓶可以减少浓氨水、浓盐酸的挥发,保证溶液具有较高的反应浓度,提高反应产率。(5)①由于产品中含有Cl-的杂质,因此应用V2计算产品纯度;②根据,由题可求出,则,因此250mL溶液中,则纯度为。22.(1) 2Al+2OH-+2H2O=2AlO+3H2↑或 2Al+2OH-+6H2O=2[Al(OH)4]- +3H2↑ 2LiCoO2+H2O2+3H2SO4=Li2SO4+2CoSO4+O2↑+4H2O(2)B(3)Fe3+、Al3+(4) bc cadbe 测定碳酸锂完全反应后到指示剂变色时所需盐酸的量,以消除滴定误差 偏小【分析】锂电池废料中含有LiCoO2、铝、炭黑,将废料先用碱液浸泡,将Al充分溶解,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含有偏铝酸钠,在浸出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氢氧化铝,灼烧、电解可得到铝,滤渣中含有LiCoO2,将滤渣用双氧水、硫酸处理后生成Li2SO4、Co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LiCoO2+H2O2+3H2SO4=Li2SO4+2CoSO4+O2↑+4H2O,题给信息可知A溶液主要的金属离子是Co2+、Li+,还含有少量Fe3+、Al3+、Cu2+,经除杂后加入草酸铵,可得到CoC2O4固体,母液中含有Li+,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后过滤,最后得到碳酸锂固体,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步骤Ⅰ中铝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偏铝酸根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3H2↑或 2Al+2OH-+6H2O=2[Al(OH)4]- +3H2↑;步骤Ⅲ中LiCoO2固体与硫酸和双氧水反应生成Li2SO4、CoSO4、O2、H2O,化学方程式为:2LiCoO2+H2O2+3H2SO4=Li2SO4+2CoSO4+O2↑+4H2O;(2)A.灼烧使用坩埚而不是蒸发皿,A错误;B. 灼烧时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局部过热,B正确;C. 灼烧至恒重是指前后两次称量所得质量之差不得超过一定的允许误差,这个允许误差不一定为0.01g,因为此误差与称量仪器的分度值有关,C错误;D. 在电解熔融的Al2O3制备金属铝时,通常需加入冰晶石(NaAlF6)以降低融化温度,D错误;故选B;(3)如图可知pH<5时,Co2+不沉淀,Fe3+、Al3+已形成沉淀而除去,步骤Ⅳ中可除去的杂质离子是Fe3+、Al3+;(4)①配制0.30mol·L﹣1盐酸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 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不需要天平与漏斗,故选bc;②用0.3000mol·L﹣1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其中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为①将试样置于250mL锥形瓶中;②加入0.1-0.2mL甲基红—溴甲粉绿作指示剂;③用盐酸标准液滴定至试液由绿色变成酒红色;④加入20mL水溶解;煮沸去除CO2,再冷却到室温;⑤继续滴定至酒红色(滴定突跃区域)即为终点,故顺序为cadbe;③在滴定时,通常需要先进行空白溶液的滴定,即指在不加试样的情况进行滴定,在达到实验现象时所消耗标准盐酸消耗的体积(mL)滴定空白溶液的目的是:测定碳酸锂完全反应后到指示剂变色时所需盐酸的量,以消除滴定误差;上述滴定操作中,缺少“煮沸去除CO2,再冷却到室温”这个步骤,测定结果将偏小,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使溶液呈酸性,所加盐酸体积减小,故测定结果偏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6物质结构与性质--07化学实验基础--浙江省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苏教版),共24页。
这是一份05有机化学基础--浙江省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苏教版),共25页。
这是一份04化学反应原理--浙江省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苏教版),共2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