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7诗歌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原卷+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17诗歌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原卷版).docx
    • 解析
      17诗歌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解析版).docx
    17诗歌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原卷版)第1页
    17诗歌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原卷版)第2页
    17诗歌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原卷版)第3页
    17诗歌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解析版)第1页
    17诗歌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解析版)第2页
    17诗歌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7诗歌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原卷+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17诗歌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原卷+解析),文件包含17诗歌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原卷版docx、17诗歌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根据中考考纲的要求,初中古诗词鉴赏有五个考点:①鉴赏形象;②鉴赏语言;③鉴赏表达技巧;④点评思想内容;⑤点评作者的观点态度;
    因此,古诗词的鉴赏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关注题目,读懂题眼
    如李白的《行路难》,其题眼为“难”,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人生路难行之意; 《渡荆门送别》, 其题眼为“ 送别”, 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离愁别绪之情。
    2 、把握关键,了解诗意
    如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把握这些关键句(联),也就是把握了诗歌最关键的内容。
    3 、体味炼字,理解情意
    古诗词最讲究炼字,最擅长写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如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前两句描摹了夜静更深、斜月映照、天宇寥廓、寒气袭人的月夜之景。后两句中的“偏”字透露出作者在料峭寒夜中敏感地捕捉到微弱的春之气息的惊喜;“暖”字一现即冲淡了逼人的寒意,天地间顿时掠过一丝温暖;“新”字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初听春之声那种新鲜、欢愉之感。
    4 、熟知意象,丰富联想
    “意象”即寄情藏意的物象。如冰雪喻忠贞高洁,杨柳寓意离愁别绪,流水喻绵绵愁思,琴瑟寓切切情意,月亮喻乡思怀人,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子规(杜鹃)寓哀怨悲凄之情……积累和熟知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阅读的过程中迅速把握意象,并联系意象的特定含义加以诠释,诗词的主旨即能呈现。
    5 、积累典故,随诗释义
    如读苏轼的《江城子 ·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如果不了解“遣冯唐”、“ 射天狼”这两个典故的意思,就无法理解作者渴望自己被朝廷重用,为国杀敌,希望能够建功立业的决心。因此,积累典故,对正确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是很有帮助的。
    6 、运用技巧,学会鉴赏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见的有: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学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有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诗歌阅读鉴赏力,正确表达出我们的鉴赏感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和晁倅①
    宋·王安中
    花时微雨,未减春分数。占取帘疏花密处,把酒听歌金缕②。
    斜风轻度浓香,闲情正与春长。向晚红灯入坐,尝新青杏催觞③。
    【注】①晁倅:晁姓官吏:②金缕:古曲名:③觞: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分时节,尽管小雨纷纷,但在词人眼中,美好的春光并未因此而减损。
    B.“斜风”句写微风送来缕缕花香,“浓香”与上片中的“花密”二字形成照应。
    C.天色渐晚,词人依然兴致不减,燃灯入坐,继续享受这美好的春日时光。
    D.春日因其美好、短暂,更令人珍惜,本词写春光之美,旨在抒发伤春之感。
    (2)“闲情”是本词词眼,词人写了哪些“闲事”来表现“闲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回答。
    【答案】(1)D
    (2)看花看雨、对酒听歌、听风闻香、灯下尝杏
    【详解】(1)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赏析。
    D.有误,词人坐在百花丛深处,听歌饮酒赏春的情景,表达了词人热爱春天的美好愿望。并非“旨在抒发伤春之感”。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概括。
    由“花时微雨”“把酒听歌”“斜风轻度浓香”“红灯入坐”“尝新青杏”可知词人围绕“闲情”二字写了看到了微雨中花开,赏花听雨;坐在百花丛处听歌饮酒;闻微风带来的芳香;天色渐黑,红灯初上,品尝青梅等内容。
    据此可概括作答。
    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
    1.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精选了如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与本诗的意境一致。
    C.本诗流露出诗人喜爱之中隐含的年华易逝,无法长久欣赏江南大好风光的惋惜之情。
    D.尾联中“行不足”说明诗人看不够美景,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2.诗歌讲究炼字,请品味颈联中“乱”“浅”的妙处。
    【答案】1.C 2.“乱”字形象地描绘出春天花朵陆续开放,开的不整齐、不聚集的现象。“浅”字生动地描绘出初春小草刚抽出嫩芽的情态,突出春草生机盎然的特点。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C.“隐含的年华易逝,无法长久欣赏江南大好风光的惋惜之情”属于过度解读,无中生有。尾联“最爱”一词,直接表现了作者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故选C。
    2.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乱”和“浅”表现了早春的季节特征: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还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景中有情,表现了作者看到本湖生机勃勃的早春美景时的欣喜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夜泊旅望
    白居易
    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
    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注】长庆二年(822年),作者自请外任,此诗即他自长安赴钱塘(杭州)途中所作。
    联系全诗,说说诗“愁”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作者愁的原因:离井思乡之愁;前路遥遥之愁;前途难料之愁。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结合“中宵起望乡”,可知愁一:思乡之情。结合“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在这烟波笼罩中已经过了三十个夜晚,还没有到达杭州。“三十宿”交代旅途时间之长,“犹未到”则说明路途之遥远。这两句看似是在叙事,写路途的遥远,实质上此时我们也可以揣测,这两句隐含着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到杭州的仕途究竟如何,诗人心中没谱,有些难以平静。可知愁二:路途遥遥;愁三:前途难料的担忧。
    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______(yàn)洛阳边。
    4.诗歌的首联叙事,“① ”“行舟”点明诗人离乡远游,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颈联既写景又点明时令的特点,让人感慨时序匆匆交替的同时,也给人以② 的力量。
    5.一位同学在默写尾联时,不知横线处应写作“燕”还是“雁”。请你根据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参考下面的材料,帮助这位同学判断一下此处应写作哪个字,并简要说明理由。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韦庄《章台夜思》)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此处应写作“ ”字。理由是 。
    6.在诗人笔下,鸟儿经常化作传情达意的使者。请你写出一句与“鸟”有关的诗句: 。(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答案】4. 客路 积极向上(乐观豁达、振奋鼓舞) 5. 雁 因为王湾诗句表达的是离家日久,羁旅漂泊产生的思乡之情。韦庄诗句中写因秋雁南回,想用归雁来传递家书却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思乡之情,与王湾诗句所表达的情感相同。 6.示例一:杨花落尽子规啼。
    示例二:枯藤老树昏鸦。
    示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
    【解析】4.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对偶句发端。“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表明自己此时正出门在外。“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客路”“行舟”,点明诗人离乡远游,暗含旅途奔波之意,也写出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5.本题考查的是诗词鉴赏意象的理解能力。
    “雁”多写秋天景象,多用来表达游子思乡之情,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也多用以象征边塞迁徙。如韦庄《章台夜思》中“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鸿雁已往南飞,家书不能寄回)”,写诗人想到了写家书了解家乡情况,可是山长水远,“乡书不可寄”,心中悲苦。“秋雁又南回”,点出时当冷落的清秋节,每每看那结伴南飞的大雁,诗人内心就更是情潮翻涌,秋思百结。
    “燕”多美化或歌咏春天,多用来表达对时序更迭、年华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在杜甫《绝句》中“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写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
    尾联为的是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情感紧承着“乡书何处达”,表达的是游子思乡之情,寄托对故乡的思念,故此处应该填写“雁”。
    6.本题考查诗词的掌握情况。可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找出与“鸟”有关联的、且表现某种情感的句子即可。
    示例:青鸟殷勤为探看——表达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①中庭:指庭院中
    7.本诗都写了哪些景物,请列举出来?
    8.本首诗语言形象,意境唯美,给人无限遐想。请你发挥想象,把该诗前两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9.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借此诗抒发了什么情感?
    【答案】7.庭院 树 鹊鸦 月 露 桂花 8.庭院地面雪白的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9.从诗题中的“十五夜”可知是中秋之夜,中秋是与家人团圆的日子,又从“月明”、“秋思”等词语可知,本诗表达的是思乡怀人之情。
    【解析】7.本题考查诗歌意象提炼。
    细读全诗可知,本诗写到了庭院(中庭)、树、鸦、露、桂花、月等景物,描绘了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为全诗抒情营造了浓厚氛围。
    8.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首先要正确翻译诗句,其次能做到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要特别注意锤炼鸦、露等关键意象的修饰词,既能做到正确翻译,又能做到语言优美,还能恰当地表情达意。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意思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以“栖”表示“鸦”的形态,表示是归巢之鸦;以“冷”饰“露”更写出诗人内心的凄凉落寞之意。
    示例:庭院地上洒满了银白色的月光,树枝上栖息着归巢的乌鸦,深秋的夜里一片寂静,只有冷冷的露水悄无声息地打湿了庭中桂花。
    9.本题考查情感分析。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意为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结合诗题“十五夜望月”,并根据本诗景物描写和“秋思”这一提示词,可知表达的是诗人在中秋之夜的思乡之情。诗人不说自己的思念,而是以疑问语气问“落谁家”,含蓄深沉地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出来。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0.本诗的作者是 (时代)政治家 (人名)。全诗以“ ”字总领全篇。
    11.以下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了大海壮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天下的豪情壮志。
    B.“水何澹澹”中“澹澹“的意思是水波荡漾的样子。
    C.“日月之行”四句写的是诗人观赏到的壮阔景象。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为诗歌加的套语,与诗歌内容没有直接联系。
    【答案】10. 东汉未年 曹操 观 11.C
    【解析】10.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
    《观沧海》的作者是东汉末年的曹操,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所以就写下此诗,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1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C.有误,“日月之行”四句写的是诗人的想象,不是观赏到的实景;
    故选C。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诗歌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是否与作者“断肠人在天涯”的心境相符?为什么?
    13.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2.符合,“小桥流水人家”虽然写了阖家欢乐的景象,但作者羁旅天涯,看到这一幅场景,更能激发出内心的苦闷,更能衬托出“断肠人在天涯”的心境。 13.表达了游子在天涯羁旅的孤独感和彷徨无助,还有内心的凄楚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解析】1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符合。“小桥流水人家”的意思是:远处有小桥,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衬着远方的几户人家;“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谧,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用乐景衬哀情,反面烘托游子乡愁的浓重,激起了游子心中最深处的漂泊之情、孤寂之意。
    13.本题考查主题情感。
    全曲意思是: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这首曲的第一、第三句用六个景物描绘了萧瑟、苍凉的景色,第二句描绘了温馨、恬静的画面,以乐景写哀请,对比之中突出了游子的孤独、思乡之情。结合点题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可知,主人公“断肠人”是漂泊他乡的游子,“天涯”二字交代了“断肠人”的处境,漂泊异乡,故表达了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池州翠微亭①
    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②寻芳上翠微。
    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注:①池州翠微亭,在今安徽贵池齐山,相传是唐朝诗人杜牧所建。这首诗写于抵抗金兵驻军安徽期间。②特特:特地。
    14.这是一首记游诗,作者没有具体描写所见景物,而侧重于______。
    15.这首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4.抒写游览经过和个人感受 15.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高度赞美、无限热爱和留恋之情。
    【解析】14.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这首诗的大意是年复一年,我驰骋疆场,战袍上洒满了灰尘;今天特地骑马到达翠微亭,观赏齐山美景。祖国大好河山看不够,在马蹄声声的催促中,踏着明亮的月色归来。作者没有具体描写所见景物,而侧重于抒写游览经过和个人感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翠微亭游览的经历,表达了对山水美景的喜爱和留恋忘返的情感,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抵御金兵入侵、保卫国家的决心和勇气。
    15.本题考查诗歌情感表达。
    “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意思是祖国大好河山看不够,在马蹄声声的催促中,踏着明亮的月色归来。这两句并没有像一般的记游诗那样,对看到的景色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而是着眼于主观感觉,用“好山好水”概括地写出了这次“寻芳”的感受,将秀丽的山水和优美的景色用最普通、最朴实、最通俗的“好”字来表达,既有主观的感受,又有高度的赞美。同时,又用“看不足”传达自己对“好山好水”的喜爱、依恋和欣赏。“马蹄催趁月明归”中的“催”字则写出了马蹄声响使诗人从陶醉中清醒过来的情态,确切而传神。“月明归”说明回返时间之晚,它同上句的“看不足”一起,表现出诗人为祖国壮丽的山河所陶醉,乐而忘返,直到夜幕降临,才在月光下骑马返回。充分写出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高度赞美、无限热爱和留恋之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6.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赠汪伦》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杨花”且“落尽”点明时令是“暮春”。“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B.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肖到夜郎西”中,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愁心”比“明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C.《赠汪伦》的前两句叙事,描绘了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真诚的情感。
    D.《赠汪伦》的后两句抒情,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友情,用有形的潭水衬托出了汪伦对李白真挚深厚的友情。
    1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赠汪伦》中都有对于声音的描写,请分别结合两首诗中描写声音的诗句,分析诗人不同的心情。
    18.古诗词中有很多送别的场面,或折柳相送,或饮酒饯行,或殷切劝慰,或深情祝福。请你再写出一句描写送别场面或者表达送别之情的诗句。(要求写出一个上下句,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答案】16.B 17.“子规啼”写杜鹃鸟的叫声哀婉凄切,反映了诗人沉重忧伤的心情;“踏歌声”写用歌声送别,悠扬轻快,反映出诗人轻松的心情。 18.示例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示例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敌人。
    示例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示例四: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解析】16.本题考查诗词的理解与分析。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诗人与友人即将分隔两地,月却处处可以见到,所以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将“月”赋予人的情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想象新奇,风格浪漫;友人被贬地处偏远的的龙标,诗人的“愁”既有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又有对友人远赴贬谪之地的担忧、牵挂、怀念;“运用比喻手法,将‘愁心’比‘明月’”有误;
    故选B。
    17.此题考查借助关键词语理解诗人情感的能力。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中往往寄托着诗人的情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子规啼”子规,就是杜鹃鸟,一个“啼”字,“写出了杜鹃鸟叫声的哀婉凄切,衬托出诗人沉重忧伤的心情。而《赠汪伦》中,汪伦用歌舞的形式为李白送别,诗人听到节奏整齐、音调悠扬欢快的“踏歌声”,内心自然是轻松愉悦的。
    据此回答即可。
    18.此题考查学生对送别诗的积累。我们已经学过很多送别诗,如《别董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默写出其中经典名句即可。
    示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①
    司空曙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②,老作北朝臣。
    【注释】①这首诗是作者司空曙因安史乱起而避难江南时所作。②瘐开府:庾信,初仕梁为太子中庶子,梁元帝时以右卫将军出使西魏,被留长安。后历仕西魏、北周,宫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瘐开府。
    (1)“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
    (2)请分析这首诗中“伤心”一词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答案】(1) 对比 历史的盛衰无常(或昔盛今衰)
    (2)表达了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感伤;表达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表达了对唐王朝国运衰微的感伤。
    【详解】(1)本题考查诗歌手法的赏析。
    这两句诗意为:江边前朝天子车驾经过的道路,如今枫树参天,树色暗淡。前朝宫廷殿院,如今已是荒丘残垒,野草丛生。辇路,即皇帝乘车经过的道路。想当年,皇帝出游,旌旗如林,鼓乐喧天,前呼后拥,该是何等威风!如今这景象已不复存在,只有道旁那饱览人世沧桑的江枫,长得又高又大,遮天蔽日,投下浓密的阴影,使荒芜的辇路更显得幽暗阴森作者就眼前所见,将今昔景物加以对比,着墨不多,却能把古都金陵衰败荒凉的景象,表现得很具体,很鲜明。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感伤。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赏析。
    诗歌后两句意为:伤心那前朝庾开府庾信,可怜那南朝的庾开府,到老来却做了北朝的大臣。庾开府即庾信,是梁朝著名诗人。庾信出使北朝西魏期间,梁为西魏所亡,遂被强留长安。北周代魏后,他又被迫仕于周,一直留在北朝。他经历了北朝几次政权的交替,又目睹南朝最后两个王朝的覆灭,其身世是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动乱变化的。再说他长期羁旅北地,常常想念故国和家乡,其诗赋多有“乡关之思”。而诗人司空曙的身世和庾信有某些相似之处,他经历过“安史之乱”,亲眼看到大唐帝国从繁荣的顶峰上跌落下来。安史乱时,司空曙曾远离家乡,避难南方,乱平后一时还未能回到长安,思乡之情甚切。所以“伤心”二字使用的极为自然贴切,诗人用庾信的典故,既感伤历史上六朝的兴亡变化,又藉以寄寓对唐朝衰微的感叹,更包含有他自己的故园之思、身世之感在内。而这不仅概括了庾信的生平遭际,也寄托了作者对这位前辈诗人的深厚同情,更是他此时此地悲凉心情的自白。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相关试卷

    19作文-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原卷+解析):

    这是一份19作文-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原卷+解析),文件包含19作文-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原卷版docx、19作文-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6默写-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原卷+解析):

    这是一份16默写-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原卷+解析),文件包含16默写-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原卷版docx、16默写-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08常识-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原卷+解析):

    这是一份08常识-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原卷+解析),文件包含08常识-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原卷版docx、08常识-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答题技巧+例题引领+巩固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