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备课素材知识点:地面以下群落的垂直分层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展开这是一份备课素材知识点:地面以下群落的垂直分层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共6页。
那么,地面以下,有没有群落的垂直结构?
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分层现象。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森林群落的林冠层吸收了大部分光辐射。随着光照强度渐减,依次发展为林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一般讲,温带夏绿阔叶林的地上成层现象最为明显,寒温带针叶林的成层结构简单,而热带森林的成层结构最为复杂。
群落的成层性包括地上成层与地下成层。
层(layer)的分化主要决定于植物的生活型,因生活型决定了该种处于地面以上不同的高度和地面以下不同的深度;换句话说,陆生群落的成层结构是不同高度的植物或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在空间上垂直排列的结果,水生群落则在水面以下不同深度分层排列。植物群落的地下成层性是由不同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达到的深度不同而形成的。最大的根系生物量集中在表层,土层越深,根量越少。
在层次划分时,将不同高度的乔木幼苗划人实际所逗留的层中。其他生活型的植物也是如此。另外,生活在乔木不同部位的地衣、藻类、藤本及攀缘植物等层间植物(也叫层外植物)通常也归人相应的层中。
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如在发育成熟的森林中,上层乔木可以充分利用阳光,而林冠下为那些能有效地利用弱光的下木所占据。穿过乔木层的光,有时仅占到达树冠的全光照的1/10,但林下灌木层却能利用这些微弱的、光谱组成已被改变了的光。在灌木层下的草本层能够利用更微弱的光,草本层往下还有更耐荫的苔藓层。
生物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遍。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因为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还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例如,欧亚大陆北方针叶林区,,在地被层和草本层中,栖息着两栖类、爬行类鸟类(丘鹬、榛鸡)、兽类(黄鼬)和各种啮齿类;在森林的灌木层和幼树层中,栖息着莺、苇莺和花鼠等;在森林的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松鼠和貂等;而在树冠层则栖息着柳莺、交嘴和戴菊等。但应指出,许多动物可同时利用几个不同层次,但总有一个最喜好的层次。
水域中,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比如湖泊和海洋的浮游动物即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影响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主要是阳光、温度、食物和含氧量等。多数浮游动物一般是趋向弱光的。因此,它们白天多分布在较深的水层,而在夜间则上升到表层活动。此外,在不同季节也会因光照条件的不同而引起垂直分布的变化。
另外,一个常见的错误把下面这种垂直地带性错认为是群落的垂直结构。严格意义上讲这种垂直地带性是不同群落,无法适用群落的概念分析描述。退一步讲,即便把一座山上的所有生物当作一个超大群落来看,这种垂直地带性属于因地形起伏导致的群落水平方向的镶嵌性,也不属于群落垂直分层现象。
此外,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以集群分布最常见,行为自然资源以及种间关系以非均匀也且不随机配置方式最为常见。
相关学案
备课素材知识点:沼气池及原理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这是一份备课素材知识点:沼气池及原理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共7页。
备课素材知识点:土壤酶与次生演替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这是一份备课素材知识点:土壤酶与次生演替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共5页。
备课素材知识点:弃耕农田群落演替的草本植物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这是一份备课素材知识点:弃耕农田群落演替的草本植物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