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考生须知
1.全卷共8页,有二大题,3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其他试题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书写。
第Ⅰ卷(选择题 共56分)
一、本卷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了解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的主要依据是( )
A.有关北京人的历史传说 B.周口店地区的自然环境
C.周口店遗址的考古发现 D.原始人类的生活想象图
2.神农教民种粟、黄帝“蒸谷为饭”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已经( )
A.出现原始农业 B.进入青铜时代
C.实行分封制度 D.掌握冶铁技术
3.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懂得人工栽培水稻的古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4.如图是远古居民建筑复原图,该建筑分布于(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岷江流域
5.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每年,满怀虔诚与崇敬的中华儿女会以多种形式祭祀炎帝和黄帝,其原因是他们( )
A.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带领人们彻底根治了水患
C.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6.如图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7.“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这件绝世青铜精品。它铸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8.了解历史离不开文字记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9.图1至图2所示内容体现了都江堰( )
图1 图2
A.方便航运 B.控流发电 C.沟通水系 D.造福千秋
10.如图所示内容中的“圣人”是指(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1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体现了《道德经》中( )
A.辩证法的思想 B.“兼爱”“非攻”的思想
C.“仁”的思想 D.以“法”治国的思想
12.下表人物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关注民生 D.尊崇儒术
13.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其理论依据所属的学派是( )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兵家
14.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各家学派在此进行交流与论辩。稷下学宫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
A.诸侯争霸 B.兼并战争 C.百家争鸣 D.统一思想
15.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这说明秦朝( )
A.延续分封制度 B.增强地方势力
C.恢复社会经济 D.实行中央集权
16.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 )
A.布币 B.刀币 C.圆形方孔半两钱 D.五铢钱
17.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楚汉之争 C.王莽夺取政权 D.黄巾起义
18.汉文帝和汉景帝要求各级官员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可见,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严刑苛法 C.盐铁专卖 D.北击匈奴
19.小历同学的历史学习卡片上有“公元25年、刘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等关键词。据此可知,她学习的内容是( )
A.盘庚迁殷 B.刘邦建汉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20.历史上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 )
A.西域都护的设置 B.甘英出使大秦
C.张骞通西域 D.班超经营西域
21.西汉武帝时,司马迁任太史令,他本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宗旨,撰成( )
A.《史记》 B.《伤寒杂病论》 C.《齐民要术》 D.《水经注》
22.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五禽戏”,这表明他重视( )
A.辨症施治 B.生态保护 C.养生保健 D.药典编撰
23.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体现了先民( )
A.主张种植水稻 B.强调不误农时
C.关注农具革新 D.重视因地制宜
24.关注历史教材的单元标题,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如图目录横线处应填写的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5.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有直接影响的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6.如图示意图反映出( )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D.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27.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英勇顽强的尚武精神影响中原,中原地区的围棋、投壶等体育项目传入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这体现了( )
A.江南的开发 B.民族的交融 C.文治的出现 D.科技的进步
28.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所示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
A.商朝、东周、秦朝 B.商朝、秦朝、十六国
C.商朝、秦朝、东周 D.商朝、秦朝、两晋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4分)
二、本卷共4题,其中第29题8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2分,第32题12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民族交融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漫长的历史历程……他掀起的“汉化运动”并没有达到“全盘汉化”的预期目的……措施大多采用行政命令的形式对鲜卑族施以巨大的压力,以促进鲜卑、汉民族融合,但违背了民族交融的客观规律,最终造成了欲速则不达的后果(迅速由盛而衰,归于灭亡)。
——摘编自李克建、陈玉屏《谈改革对民族融合规律的启示》
(1)根据材料,简述“汉化运动”事件的名称。(2分)
(2)你同意材料所指的“‘汉化运动’最终造成了欲速则不达的后果”这一观点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6分)
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材料二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挈(官奴婢)。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东晋建立后)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荆城(今荆州)跨南楚之富,扬州有全吴之沃……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编自《宋书》
(1)根据材料一,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2分)
(3)根据材料三,简述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4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公元前127年,刘彻颁布了史称“推恩令”的诏书,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承袭封国的部分土地外,其余土地由皇帝以“推恩”之名,赐给庶子以为侯国。王国于是一再缩小,亦无政治特权,王国、侯国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同于郡县。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中国文明史》
材料二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三 丝绸和香料从原产地向西,被运到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简述刘彻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措施实行的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而采取的措施。(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2分)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兴盛的主要原因。(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表中国古代史部分历史事件
阅读以上材料,任选两个历史事件(写出序号即可),根据事件所反映的主题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所选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中的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适应性练习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8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二、非选择题(共44分)。
29.(8分)
(1)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
(2)以下答案,任选一种作答。
【答案一】判断:同意。(2分)理由:北魏孝文帝改革采用行政命令的形式,以促进鲜卑、汉民族交融,给鲜卑族施以巨大压力,违背了民族交融的客观规律,造成了欲速则不达的后果,导致北魏迅速盛而衰,归于灭亡。(3分)所以,我同意北魏孝文帝改革最终造成了欲速则不达的效果。(1分)
【答案二】判断:不同意。(2分)理由:孝文帝改革虽以行政命令的形式进行,一是顺应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二是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增强了北魏的实力。(3分)因此,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北魏的发展。(1分)
【答案三】判断:不同意。(2分)理由:作者的观点过于片面,孝文帝改革采用行政命令手段违背了违背了民族交融的客观规律,但在客观上促进了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增强了北魏的实力。(3分)所以,我们要全面、客观评价这次“汉化运动”。(1分)
30.(12分)
(1)重要标志: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分,答出一个1分)。
(2)措施: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任答一点即2分)
(3)状况:江南经济发展强盛;江南地区农业得到很大发展;手工业有了迅速发展;商业城市繁荣兴盛。(4分,任答两点即可)
(4)因素: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和使用;统治者的重视;国家政局的稳定;人口的增长(任答两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
31.(12分)
(1)措施:推恩令。(2分)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维护了皇权。(任答一点即可,2分)
(2)措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2分)
(3)作用: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分)
(4)主要原因:大一统、国家统一、思想统一、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中外交流频繁等(4分,任答两点即可)
32.(12分)
示例一:
历史事件:②③(2分)
观点:杰出历史人物推动历史的发展。(2分)
论述:战国后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了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开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他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在我国古代沿用了两千多年,巩固统一采取的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措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文化经济的发展。西汉的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6分)
综上所述,杰出历史人物顺应时代需要,勇于担当重任,实施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历史的发展。(2分)
示例二:
历史事件:①⑤(2分)
观点: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得到发展。(2分)
论述: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主张,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东汉时蔡伦对原来的造纸工艺进行改进,用树皮、麻头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使纸的质量和产量大大提高,对世界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他继承各种书体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他的行书、楷书摆脱以往带有隶、篆的痕迹,被誉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6分)
因此,传承与创新使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我们既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推陈出新,体现时代精神。(2分)
示例三:
历史事件:①②(2分)
观点: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民族。(2分)
示例四:
历史事件:②④(2分)
观点:丰富而优秀的中华文化泽被后世。(2分)
总述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人物
主张
孔子
统治者不能忽视民众的切身利益
墨子
统治者厉行节约,以此减轻人民负担,才能实现“民富国治”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_______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时期
历史事件
战国
①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等思想,发展了儒家思想。
战国
②李冰因地制宜成功修建都江堰。
秦朝
③秦始皇开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东汉
④蔡伦改进造纸工艺。
东晋
⑤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B
C
B
B
A
D
B
A
C
B
C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C
A
A
D
A
A
C
B
C
C
D
B
D
福建省福州市九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九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九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九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8页。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荀子·儒效篇》记载, 据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