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备课素材知识点:酶相关的生化知识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展开这是一份备课素材知识点:酶相关的生化知识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共4页。
单纯蛋白质的酶:仅由氨基酸残基组成,不含其他化学成分,如脲酶、淀粉酶、核糖核酸酶、溶菌酶等。
缀合蛋白质的酶:除了氨基酸残基组分外,还含有金属离子、有机小分子等化学成分,这类酶又被称为全酶(hlenzyme)。
脱辅酶:全酶中的蛋白质部分
辅因子:全酶中非蛋白质部分称为辅因子。(其中属于有机分子的辅因子称为辅酶)脱辅酶与辅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无催化活性,只有由二者结合而成的全酶分子才具有催化活性。
(eg:NAD+和NADP+主要作为氧化还原反应中脱氢酶的辅酶,被称为辅酶Ⅰ、辅酶Ⅱ)
2.酶的活性部位:为什么酶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
在酶分子中,只有小部分区域的化学基团(如氨基酸残基、全酶的辅因子等提供的基团,又称必需基团)参与对底物的结合与催化作用,这些特异的化学基团比较集中的区域是酶活力直接相关的区域,称酶的活性部位(active site)或活性中心( active center)。
①活性部位在整体结构中只占很小的部分
②形状、大小、电荷性质与底物分子具有较好的互补性
③含有特定的催化基团,可帮助和促使底物发生特定的化学变化。
④酶的活性部位具有柔性。
⑤酶的活性部位通常是酶分子上的一个裂隙,为底物分子即将发生的反应提供一个区别于溶剂环境的局部微环境(通常是疏水的环境),有利于酶与底物的结合以及底物分子与酶催化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
3.酶的作用机制:为什么酶能降低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酶与底物中间复合物学说:
1903年 Henri等利用蔗糖酶水解蔗糖进行实验,研究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酶与底物中间复合物学说来解释其实验结果。
该学说认为当酶催化某一化学反应时,酶(E)首先和底物(S)结合生成中间复合物(ES, 可视为酶促反应的中间物),中间复合物继续反应以生成产物(P),并释放出游离的酶,如下所示:
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分子机制:酶分子的活性部位结合底物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在酶的作用下(包括共价作用与非共价作用),底物进入特定的过渡态,由于形成此类过渡态所需要的活化能远小于非酶促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因而反应能够顺利进行,形成产物并释放出游离的酶,使其能够参与其余底物的反应。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4.1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是两个过程平衡的结果。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整个反应体系能量增加,反应物能量随之增加,因此化学反应中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度增快。
②超过最适温度后当温度升高时,虽然反应速度在增加,但酶变性失去活性的速度也在增快,酶活性减弱,从而降低酶促反应速率。
4.2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蛋白分子上带有许多酸性、碱性氨基酸残基,pH直接影响到这些残基的解离状态,进而影响酶和底物的结合以及进一步的催化反应。
PS:设计探究实验时应当使用缓冲溶液营造不同pH环境(模拟细胞内环境)
相关学案
备课素材知识点:与原生质相关的概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这是一份备课素材知识点:与原生质相关的概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共3页。
备课素材知识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这是一份备课素材知识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共5页。
备课素材知识点:土壤酶与次生演替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这是一份备课素材知识点:土壤酶与次生演替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