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物理中考专题之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区分及应用(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323398/0-17069611839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物理中考专题之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区分及应用(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323398/0-17069611839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物理中考专题之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区分及应用(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323398/0-17069611839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物理中考一轮专题复习资料
2024年物理中考专题之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区分及应用(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物理中考专题之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区分及应用(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答案】D
【解析】【解答】A、声波具有能量,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正确,不符合题意;
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正确,不符合题意;
D、“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不是次声波,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解答本题要知道: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人耳处;次声波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超声波振动频率高于20000赫兹.解决此类问题考查的是声学中的综合知识点,难度不大,比较基础,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图乙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图丙所示水滴滴落在水面的声音是通过水传入人耳的
D.图丁中的蝙蝠觅食是利用次声波的反射来发现动物的
【答案】B
【解析】【解答】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图乙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图丙所示水滴滴落在水面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错误;
D、图丁中的蝙蝠觅食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来发现动物的,故D错误。
故选项为:B.
【分析】(1)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传声的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一切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听到水滴落在水面的声音是水面振动发出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4)蝙蝠觅食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来发现动物的。
3.某智能机械宠物,每分钟振动翅膀120次,则其振动频率为( )该声波是( )
A.120Hz 次声波B.120Hz 超声波
C.2Hz 次声波D.2Hz 超声波
【答案】C
【解析】【解答】解: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到20000Hz,某智能机械宠物,每分钟振动翅膀120次,所以智能机械宠物翅膀的振动频率约为 120次60秒 =2Hz,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20Hz,属于次声波,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的听力范围是20赫兹-20000赫兹,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为超声,频率低于20赫兹的为次声,超声和次声人耳都听不到。
4.超声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最大的区别是( )
A.振动频率高B.传播能量大小
C.振动幅度大小D.传播速度
【答案】A
【解析】【解答】超声波的振动频率超过20000Hz,高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超声波的频率超过20000Hz。
5.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波传感器”智能拐杖,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加蜂鸣器实现距离报警,可以帮助盲人自信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超声波测距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人耳能听到这种超声波
C.这种超声波的发声体振动特别快
D.蜂鸣报警声比较尖锐指的是声音的响度
【答案】C
【解析】【解答】 A、利用超声波测距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A错误。
B、超声波的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人耳听不见,故B错误。
C、这种超声波的发声体振动特别快,频率高,音调高,故C正确。
D、蜂鸣报警声比较尖锐指的是声音的音调,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超声波的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人耳听不见。
(3)超声波的频率较高,振动较快。
(4)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
6.以下关于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医学上常常利用次声波击碎结石
B.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
D.利用“超声波测距技术”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间距离
【答案】B
【解析】【解答】A.在医学上常常利用超声波击碎结石,故A错误;
B.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
C.倒车雷达是利用出超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故C错误;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不能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C.根据超声波的应用判断;
B.声音利用的两个方面:①声音传递信息;②声音传递能量;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据此分析判断。
7.如图所示,蝙蝠在夜间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树枝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采用这个原理制成的设备有( )
①声呐
②倒车雷达
③超声导盲仪
④超声波清洗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声呐、倒车雷达、超声导航仪都是利用回声定位,而超声波清洗机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对回声定位的认识和利用判断。
二、多选题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因为每个人说话时的音调不同
C.受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导航的启示,科学家制成了声呐
D.市区内“禁鸣喇叭”,这是在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弱噪声
【答案】A,C
【解析】【解答】A、 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A正确;
B、 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因为每个人说话时的音色不同 ,B错误;
C、 受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导航的启示,科学家制成了声呐 ,又称雷达,C正确;
D、 市区内“禁鸣喇叭”,这是在噪声的产生环节减弱噪声 ,D错误。
综上选择AC
【分析】真空不能传声,音色可以分辨不同人,蝙蝠的回声定位是雷达制作原理,禁止鸣笛是声源处减弱噪音。
三、填空题
9.蝴蝶飞行时翅膀上下振动。如果蝴蝶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8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把它称为 。
【答案】8;不能;次声波
【解析】【解答】振动频率是1s振动的次数,而此题中蝴蝶振动的频率为 f=80次10s=8次/s=8Hz
故振动的频率为8Hz。低于人的最低听觉20Hz,故人耳听不到。低于20Hz的称为次声波。
【分析】根据振动的次数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是次声波,人不能听到。
10.某种昆虫依靠翅膀的振动发出声音。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那么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够”或“不能”),因为人的听觉范围是 。
【答案】300;能;20~20000Hz
【解析】【解答】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根据题意知道,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所以,它振动的频率为f=6002s=300Hz
因为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30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人类能听到。
【分析】频率指1s钟振动的次数;人耳的听声范围是20~20000Hz。
11.《我是歌手》的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如果把点燃的蜡烛放到音箱附近,烛焰会随着音乐跳动,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地震,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
【答案】音调;能量;次
【解析】【解答】弹奏电吉他时,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发声体的长度改变,频率改变,改变了声音的音调;点燃的蜡烛放到音箱附近,烛焰会随着音乐跳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地震,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
【分析】改变发声体的长度,音调改变;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自然灾害发生时,伴随次声波的产生。
12.蝙蝠是昼伏夜出的哺乳类动物,它在夜间飞行时会通过发出和接收 来确定目标的位置,科学家利用这原理发明了 。
【答案】超声波;声呐
【解析】【解答】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目标,模仿蝙蝠利用超声波的特性,发明了声呐。
【分析】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目标,声呐利用了超声波。
13.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 时(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人耳不能听到频率 20Hz的声音(选填“高于”或“低于”)。
【答案】次声波;低于
【解析】【解答】大象进行交流利用的是次声波,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人耳不能听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
【分析】人耳听声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是次声波,人不能听到。
14.学校在举行防震逃生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人在奔跑后,脉搏会迅速提高到每分钟120次,此时脉搏频率较高,这种频率的声波称为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答案】次声波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脉搏的频率为:f=120次60s=20Hz,则为次声波。
【分析】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为超声波。
15.2020年11月9日在新疆伊犁州巩留县发生了3.1级地震,震源深度13km,有些动物能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它们能“听到”地震时伴随产生的 ;蜜蜂1min振翅26400次,蝴蝶20s振翅120次,蚊子10s振翅6400次,人耳 (选填“能”、“不能”)听到蝴蝶振翅的声音。
【答案】次声波;不能
【解析】【解答】(1)地震时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
(2)蜂每1min翅膀振动26400次,蜜蜂翅膀振动频率为26400次60s=440Hz,蝴蝶每20s翅膀振动120次,蝴蝶翅膀振动频率为
120次20s=6Hz蚊子每10s翅膀振动6400次,蚊子翅膀振动频率6400次10s=640Hz,人耳听觉范围是20-20000Hz,人耳不能听到蝴蝶振翅的声音。
【分析】人耳能听到声的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属于次声波。
16.“山竹不但好吃还很危险”指的就是在9月16号登陆的台风“山竹”。台风登陆时中心风速达到48m/s,合 km/h。当台风来临前会产生 波,大量动物接受到此信息后会提前躲避和逃跑。
【答案】172.8;次声
【解析】【解答】台风登陆时中心风速达到48m/s=48×3.6km/h=172.8km/h;
台风会产生次声波,人听不到次声波,大量动物接受到此信息后会提前躲避和逃跑。
故答案为:172.8;次声。
【分析】利用速度的单位换算关系换算,台风产生时会伴随次声波。
四、科普阅读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TuchID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rID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
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
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1)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 Hz的声波,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超声波传播中遇到障碍物时会有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约为1500m/s,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若4s后收到回声信号,则该海底离海面 m;
(3)Senser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可以让超声波透过屏幕进行指纹识别,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的特点;
(4)超声波指纹识别是通过声波获取指纹的信息,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不同的是____;
A.科技工作者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技工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渔民利用声呐探测大海鱼群
(5)Senser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了下列哪个选项的生物____。
A.蝙蝠B.蜘蛛C.青蛙D.猫
【答案】(1)20000;不能
(2)3000
(3)穿透力强
(4)C
(5)A
【解析】【解答】(1)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根据水中声速1500m/s和回声现象,计算海底离海面s=12vt=12×1500m/s×4s=3000m;
(3)手机内部的指纹识别功能,让超声波透过屏幕,是因为超声波具有穿透力强的特点;
(4)超声波指纹识别是通过声波获取指纹的信息,是超声波传递信息,
A.科技工作者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获得了信息,A不符合题意;
B.技工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获得了信息,B不符合题意;
C.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超声波的能量,C符合题意;
D.渔民利用声呐探测大海鱼群,获得了信息,D不符合题意;
(5)SenserID系统利用了超声波反射获得信息,是仿生学原理,它模仿了蝙蝠发出和接受超声波,A符合题意。
【分析】(1)超声波的频率超过20000Hz,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根据回声现象,可以计算距离;
(3)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强;
(4)利用超声波得知某事,是超声波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做某事,是超声波传递能量;
(5)蝙蝠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获得信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物理中考专题之噪音与乐音的区分,文件包含2024年物理中考专题之噪音与乐音的区分解析docx、2024年物理中考专题之噪音与乐音的区分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物理中考专题之噪音与乐音的区分,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物理中考专题之噪音与乐音的区分 (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