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19人教版必修第三册)高二物理精讲精练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2019人教版必修第三册)高二物理精讲精练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运用【章节测试】(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19人教版必修第三册)高二物理精讲精练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运用【章节测试】(原卷版+解析),共17页。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运用(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1~7单选,8~12多选。共48分)1.下列关于电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把电子由负极搬运到正极,保持两极之间有电压B.电源把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过程C.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D.只要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会形成持续的电流2.如图所示A、B间的电压为30 V,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触头始终在中间电阻R上)的位置,可以改变C、D间的电压,UCD的变化范围是( )A.0~10 V B.0~ 20 VC.10~20 V D.20~30 V3.(2020-2021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上)期中)有甲、乙两根材料不同,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金属丝,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甲金属丝的电阻率是乙金属丝电阻率的2倍.以下有关它们电阻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两根金属丝电阻值的相等B.甲金属丝的电阻值是乙金属线电阻值的2倍C.乙金属丝的电阻值是甲金属丝电阻值的2倍D.甲金属丝的电阻值是乙金属丝电阻值的4倍4.一电压表,内阻为3 kΩ,量程为0~3 V,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0~15 V的电压表,需要给它( )A.并联一个12 kΩ的电阻B.并联一个15 kΩ的电阻C.串联一个12 kΩ的电阻D.串联一个15 kΩ的电阻5.伏安法测电阻的接法有如图中甲、乙两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A.两种接法完全等效B.按甲图接法,测量结果偏小C.若待测电阻的阻值很大,按甲图接法误差较小D.若待测电阻的阻值很小,按甲图接法误差较小6.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2bc。当将A与B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电流为I;若将C与D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A.4I B.2IC.eq \f(1,2)I D.eq \f(1,4)I7.如图所示,实线OA和OP分别为某两种电学元器件的UI图线。设OA上任意点对应的电阻为RA,OP上某点P对应的电阻为RP,则关于RA和RP,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RA=5 kΩ,RP=20 kΩB.RA=10 kΩ,RP=20 kΩC.RA=5 kΩ,RP=10 kΩD.RA=10 kΩ,RP=10 kΩ8.(多选)金属材料的电阻率有以下特点:一般而言,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的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有的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根据以上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连接电路用的导线一般不用合金来制作B.电炉、电阻器的电阻丝一般用合金来制作C.电阻温度计一般用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的合金来制作D.标准电阻一般用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金属材料制作9.(多选)如图所示是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线,那么a、b所示的电阻及这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后图像所在的区域正确的是( )A.a表示电阻大的图线,并联后图线在区域ⅢB.a表示电阻小的图线,串联后图线在区域ⅢC.a表示电阻小的图线,并联后图线在区域ⅠD.a表示电阻大的图线,串联后图线在区域Ⅰ10.(多选)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阻值为R,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时,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强度为I,金属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若将金属导线均匀拉长,使其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仍给它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金属导线的阻值为4RB.此时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为eq \f(I,4)C.此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eq \f(v,2)D.此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eq \f(v,4)11.(多选)现代家庭电器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安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下表提供了一组人的部分躯体电阻平均值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表中可看出干燥时的电阻是潮湿时的电阻的40~80倍B.对表中对应人体部位加220 V电压后,若对人的安全电流是22 mA以下,只有出汗或潮湿时是十分危险的C.对表中对应人体部位加220 V电压后,若对人的安全电流是22 mA以下,上述几项都十分危险D.从表中可看出干燥时对表中对应人体部位加220 V电压后的电流值最大是1.1 A12.(多选)如图所示是一电路板的示意图,a、b、c、d为接线柱,a、d与220 V的交流电源连接,ab间、bc间、cd间分别连接一个电阻。发现电路中没有电流,为检查电路故障,用一交流电压表分别测得b、d两点间以及a、c两点间的电压均为220 V,由此可知( )A.ab间电路通,cd间电路不通B.ab间电路不通,bc间电路通C.ab间电路通,bc间电路不通D.bc间电路不通,cd间电路通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8分)(2020-2021学年北京市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末)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1)某学生用螺旋测微器测定该金属丝的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_______mm.紧接着用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该金属丝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丝的长度________cm.(2)该同学先用多用电表粗测其电阻.用已经调零且选择开关指向欧姆挡“×10”挡位的多用电表测量,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度太大,这时他应将选择开关换成欧姆挡的“_______”挡位(选填“×100”或“×1”),然后进行________,再次测量电阻丝的阻值,其表盘及指针所指位置如图所示.(3)现要进一步精确测量其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可选用的器材:A.电流表(量程为300mA,内阻约为)B.电流表(量程为0.6A,内阻约为)C.电压表(量程为3.0V,内阻约为)D.电压表(量程为15.0V,内阻约为)E.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G.电源E(电动势为4V,内阻可忽略)H.开关、导线若干.①为了尽可能提高测量准确度,应选择的器材为(均填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电流表选_________;电压表选_________;滑动变阻器选_________.②下列给出的测量电路中,最合适的电路是_________.③这位同学在一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_V.(4)若本实验中,测得金属丝的长度为L,直径为D,电阻为R,则该金属丝的电阻率的计算式为_______.14.(8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电阻的阻值已标出。当输入电压UAB=110 V时,输出电压UDC是多少?15.(12分)(2020-2021学年海南琼西中学高二月考)如图所示,R1=2 Ω,R2=3 Ω,滑动变阻器最大值R3=5 Ω,则当滑动触头从a滑到b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最小值为多少?16.(12分)(2020-2021学年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如图所示,直流电压U=10 V,电阻R1=3 Ω,R2=2 Ω,R3=5 Ω,电容C1=4 μF、C2=1 μF。(1)K闭合时间足够长时C1、C2带的电荷量各为多少?(2)然后把K断开后,通过R2的电荷量是多少?17.(12分)如图所示的两个串联电阻R1=12 kΩ,R2=36 kΩ,A、B两端的电压保持15 V不变,那么:(1)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2)如果电压表V的内阻是12 kΩ,当S分别与C、D接触时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多少?测量项目干燥时电阻出汗或潮湿时电阻手与手之间200 kΩ5 kΩ手与脚之间300 kΩ8 kΩ脚与塑料鞋底之间800 kΩ10 kΩ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运用(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1~7单选,8~12多选。共48分)1.下列关于电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把电子由负极搬运到正极,保持两极之间有电压B.电源把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过程C.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D.只要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会形成持续的电流【答案】B 【解析】在电源内部,电源把电子由正极搬运到负极,这一过程要克服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电荷的定向移动才形成电流,故选项C错误;电路中要形成持续的电流,既要有电源,电路又要闭合,两者缺一不可,故选项D错误。2.如图所示A、B间的电压为30 V,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触头始终在中间电阻R上)的位置,可以改变C、D间的电压,UCD的变化范围是( )A.0~10 V B.0~ 20 VC.10~20 V D.20~30 V【答案】C 【解析】当触头在最上端时,UCD=eq \f(2,3)UAB=20 V,当触头在最下端时,UCD=eq \f(1,3)UAB=10 V,故UCD的变化范围是10~20 V,选项C正确。3.(2020-2021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上)期中)有甲、乙两根材料不同,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金属丝,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甲金属丝的电阻率是乙金属丝电阻率的2倍.以下有关它们电阻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两根金属丝电阻值的相等B.甲金属丝的电阻值是乙金属线电阻值的2倍C.乙金属丝的电阻值是甲金属丝电阻值的2倍D.甲金属丝的电阻值是乙金属丝电阻值的4倍【答案】B 【解析】由电阻定律公式可以知道,当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金属丝时,电阻与电阻率成正比,因为甲金属丝的电阻率是乙金属丝电阻率的2倍,所以甲金属丝的电阻值是乙金属丝电阻值的2倍,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一电压表,内阻为3 kΩ,量程为0~3 V,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0~15 V的电压表,需要给它( )A.并联一个12 kΩ的电阻B.并联一个15 kΩ的电阻C.串联一个12 kΩ的电阻D.串联一个15 kΩ的电阻【答案】C 【解析】增大电压表的量程,需要给它串联一个电阻,R=eq \f(U-Ug,\f(Ug,Rg))=eq \f(15-3×3 kΩ,3)=12 kΩ,故C正确。5.伏安法测电阻的接法有如图中甲、乙两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A.两种接法完全等效B.按甲图接法,测量结果偏小C.若待测电阻的阻值很大,按甲图接法误差较小D.若待测电阻的阻值很小,按甲图接法误差较小【答案】C 【解析】甲为内接法,适合R≫RA,乙为外接法,适合R≪RV,由两种接法的特点可知,A、B、D错误,C正确。6.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2bc。当将A与B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电流为I;若将C与D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A.4I B.2IC.eq \f(1,2)I D.eq \f(1,4)I【答案】A 【解析】设沿AB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1,沿CD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2,则有eq \f(S1,S2)=eq \f(1,2),AB接入电路时电阻为R1,CD接入电路时电阻为R2,则有eq \f(R1,R2)=eq \f(ρ\f(lab,S1),ρ\f(lbc,S2))=eq \f(4,1),由欧姆定律得电流之比eq \f(I1,I2)=eq \f(R2,R1)=eq \f(1,4),解得I2=4I1=4I,故A正确。7.如图所示,实线OA和OP分别为某两种电学元器件的UI图线。设OA上任意点对应的电阻为RA,OP上某点P对应的电阻为RP,则关于RA和RP,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RA=5 kΩ,RP=20 kΩB.RA=10 kΩ,RP=20 kΩC.RA=5 kΩ,RP=10 kΩD.RA=10 kΩ,RP=10 kΩ【答案】C 【解析】由电阻的定义式R=eq \f(U,I),结合图像得RA=eq \f(2 V,0.4 mA)=5 kΩ,RP=eq \f(4 V,0.4 mA)=10 kΩ,故C正确。8.(多选)金属材料的电阻率有以下特点:一般而言,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的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有的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根据以上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连接电路用的导线一般不用合金来制作B.电炉、电阻器的电阻丝一般用合金来制作C.电阻温度计一般用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的合金来制作D.标准电阻一般用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金属材料制作【答案】AB 【解析】电路中导线输送电能,但由于导线本身有电阻,所以导线也要消耗电能,并转化为热量,导线电阻越小,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损耗的电能也越小,故应选择电阻率小的材料制作导线,由提供的信息知金属较合适;电炉等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流过电热器的电流与导线上的电流相等,但电热器却能明显发热,说明其电阻大,选择电阻率大的合金丝较合适;电阻温度计是利用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有明显变化的原理工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的材料显然不能制作电阻温度计;标准电阻要保证其阻值不变,所以应选用电阻率随温度变化小的材料。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应为A、B。9.(多选)如图所示是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线,那么a、b所示的电阻及这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后图像所在的区域正确的是( )A.a表示电阻大的图线,并联后图线在区域ⅢB.a表示电阻小的图线,串联后图线在区域ⅢC.a表示电阻小的图线,并联后图线在区域ⅠD.a表示电阻大的图线,串联后图线在区域Ⅰ【答案】BC 【解析】根据R=eq \f(U,I)知,IU图像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a表示电阻小的图线,选项A、D错误;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比Rb大,即串联后图线在区域Ⅲ,选项B正确;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Ra小,即并联后图线在区域Ⅰ中,选项C正确。10.(多选)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阻值为R,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时,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强度为I,金属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若将金属导线均匀拉长,使其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仍给它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金属导线的阻值为4RB.此时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为eq \f(I,4)C.此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eq \f(v,2)D.此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eq \f(v,4)【答案】ABC 【解析】将金属导线均匀拉长,使其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eq \f(1,2),根据电阻定律R=ρeq \f(L,S)分析得到,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电压U恒定不变,根据欧姆定律I=eq \f(U,R)可知,电流变为eq \f(I,4),故A、B正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evS,其中n、e不变,电流I为原来的eq \f(1,4),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eq \f(1,2),则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eq \f(v,2),故C正确,D错误。11.(多选)现代家庭电器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安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下表提供了一组人的部分躯体电阻平均值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表中可看出干燥时的电阻是潮湿时的电阻的40~80倍B.对表中对应人体部位加220 V电压后,若对人的安全电流是22 mA以下,只有出汗或潮湿时是十分危险的C.对表中对应人体部位加220 V电压后,若对人的安全电流是22 mA以下,上述几项都十分危险D.从表中可看出干燥时对表中对应人体部位加220 V电压后的电流值最大是1.1 A【答案】AB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选项A正确;由I=eq \f(U,R)可求得对人体加上220 V电压后,干燥时的电流分别为1.1 mA、0.7 mA、0.28 mA,潮湿时的电流分别为44 mA、27.5 mA、22 mA,根据数据可知,潮湿时各种情况均有危险,B正确,C、D错误。12.(多选)如图所示是一电路板的示意图,a、b、c、d为接线柱,a、d与220 V的交流电源连接,ab间、bc间、cd间分别连接一个电阻。发现电路中没有电流,为检查电路故障,用一交流电压表分别测得b、d两点间以及a、c两点间的电压均为220 V,由此可知( )A.ab间电路通,cd间电路不通B.ab间电路不通,bc间电路通C.ab间电路通,bc间电路不通D.bc间电路不通,cd间电路通【答案】CD 【解析】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断路,则横跨断路处任意两点间的电压均是电源电压。由题可知,bd间电压为220 V,说明断路点必在bd之间且ab段是通路;ac间电压为220 V,说明断点又必在ac间且cd间是通路,故bc断路,其余各段均完好,故C、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8分)(2020-2021学年北京市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末)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1)某学生用螺旋测微器测定该金属丝的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_______mm.紧接着用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该金属丝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丝的长度________cm.(2)该同学先用多用电表粗测其电阻.用已经调零且选择开关指向欧姆挡“×10”挡位的多用电表测量,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度太大,这时他应将选择开关换成欧姆挡的“_______”挡位(选填“×100”或“×1”),然后进行________,再次测量电阻丝的阻值,其表盘及指针所指位置如图所示.(3)现要进一步精确测量其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可选用的器材:A.电流表(量程为300mA,内阻约为)B.电流表(量程为0.6A,内阻约为)C.电压表(量程为3.0V,内阻约为)D.电压表(量程为15.0V,内阻约为)E.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G.电源E(电动势为4V,内阻可忽略)H.开关、导线若干.①为了尽可能提高测量准确度,应选择的器材为(均填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电流表选_________;电压表选_________;滑动变阻器选_________.②下列给出的测量电路中,最合适的电路是_________.③这位同学在一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_V.(4)若本实验中,测得金属丝的长度为L,直径为D,电阻为R,则该金属丝的电阻率的计算式为_______.【解析】(1)[1][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游标卡尺的读数是.(2)[3][4]用已经调零且选择开关指向欧姆挡“×10”挡位的多用电表测量,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度太大,知该电阻较小,换用“×1”挡位,换挡后进行欧姆调零.(3)①[5][6][7]电源电动势大约为4V,为了测量的精确,电压表选择C,流过电阻丝的最大电流约为可知电流表选择A.电阻丝的电阻值仅仅约,与的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相差比较大,滑动变阻器阻值越小,调节时电表变化越明显,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E.②[8]待测电阻丝的阻值与电流表内阻相当,属于小电阻,电流表采用外接法.题目要求尽可能提高测量精确度,滑动变阻器应用分压式接法,故选B.③[9]电压表的读数为2.40V.(4)[10]根据,得【答案】(1)3.206(2)5.015(3)×1(4)欧姆调零(5)A(6)C(7)E(8)B(9)2.40(2.40~2.42)V(10)14.(8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电阻的阻值已标出。当输入电压UAB=110 V时,输出电压UDC是多少?【解析】并联部分的等效电阻为R并=eq \f(9R+R×\f(10,9)R,9R+R+\f(10,9)R)=R,则电路的总电阻为R总=10R+R=11R。由串联分压得并联部分R并上的电压为U并=eq \f(R并,R总)·UAB=eq \f(R,11R)×110 V=10 V。而输出电压UDC即电阻R上分到的电压,再由串联分压得,UDC=UR=eq \f(R,9R+R)U并=eq \f(1,10)×10 V=1 V。15.(12分)(2020-2021学年海南琼西中学高二月考)如图所示,R1=2 Ω,R2=3 Ω,滑动变阻器最大值R3=5 Ω,则当滑动触头从a滑到b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最小值为多少?【解析】 设触头上部分电阻为x Ω,则触头下部分电阻为(5-x) Ω,上方支路的总电阻为(2+x) Ω,下方支路的总电阻为(3+5-x) Ω=(8-x) Ω,则电路总电阻R=eq \f((2+x)(8-x),2+x+8-x)=eq \f((2+x)(8-x),10)由数学知识可知当2+x=8-x,即x=3 Ω时,R最大,电流表的示数最小此时Rmax=eq \f(5×5,10) Ω=2.5 Ω,Imin=eq \f(5,2.5) A=2 A。【答案】 2 A16.(12分)(2020-2021学年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如图所示,直流电压U=10 V,电阻R1=3 Ω,R2=2 Ω,R3=5 Ω,电容C1=4 μF、C2=1 μF。(1)K闭合时间足够长时C1、C2带的电荷量各为多少?(2)然后把K断开后,通过R2的电荷量是多少?【解析】 (1)电路稳定后,R3两端电压为0,所以此时电容器C1两端电压为U1=U=4 V此时电容器C1所带电荷量为Q1=C1U1=1.6×10-5 C此时电容器C2两端电压为U2=U=10 V此时电容器C1所带电荷量为Q2=C2U2=1.0×10-5 C(2)把K断开后,两电容器放电,都经过电阻R2,故通过R2的电荷量为Q=Q1+Q2=2.6×10-5 C【答案】 (1)1.6×10-5 C;1.0×10-5 C;(2)2.6×10-5 C17.(12分)如图所示的两个串联电阻R1=12 kΩ,R2=36 kΩ,A、B两端的电压保持15 V不变,那么:(1)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2)如果电压表V的内阻是12 kΩ,当S分别与C、D接触时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多少?【解析】 (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U∝R,所以U1=eq \f(R1,R1+R2)U=eq \f(12,12+36)×15 V=3.75 VU2=eq \f(R2,R1+R2)U=eq \f(36,12+36)×15 V=11.25 V。(2)当S与C接触时,电压表与R1并联,测并联支路电压,并联电阻R并=eq \f(R1RV,R1+RV)=eq \f(12×12,12+12) kΩ=6 kΩU并=eq \f(R并,R并+R2)U=eq \f(6,6+36)×15 V≈2.14 V同理,当S与D接触时R并′=eq \f(R2RV,R2+RV)=eq \f(36×12,36+12) kΩ=9 kΩU并′=eq \f(R并′,R并′+R1)U=eq \f(9,9+12)×15 V≈6.43 V。测量项目干燥时电阻出汗或潮湿时电阻手与手之间200 kΩ5 kΩ手与脚之间300 kΩ8 kΩ脚与塑料鞋底之间800 kΩ10 k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