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意图)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8/15325212/0-17070124323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民教育出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意图)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8/15325212/0-170701243241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民教育出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意图)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8/15325212/0-170701243244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人民教育出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意图)
展开这是一份人民教育出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意图),共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意图)第1课《形的魅力》第一课时:【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有趣的拼图游戏视频,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本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设计意图】认识形的概念,掌握要点知识。形就是平面的形状,几何直线形,自由直线形。教师总结“形”的分类知识,既平面形可分为“几何形”和“不规则形”。【设计意图】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点,拓展学习认识不同的造型。第二课时:【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感受所学的知识点的延续创作。【设计意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绘画的作品的设计。第 2 课 《形体的组合》第一课时:【设计意图】教师采用形与形体的比较,让学生对直接进入本节课的认识与学习,师生一起分析手上的图形。第二课时:【设计意图】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师生一起利用废旧材料一起制作自己喜欢的创作品。【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所学本课知识点,进行创作设计,并能进行美学的装饰方式,达到本课所学的知识点的练习。【设计意图】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鼓励和瞻仰,让学生能更加的在今后的创作中获得成就感。第 3 课《抽象的雕塑》第一课时:【设计意图】让学生把以前所学的知识点应用到现在的知识点上点、线、面、色彩等造型元素表达当中。第二课时:【设计意图】利用所学让学生与生活中的雕像相联系在一起,并能更好认识抽象的结构。【设计意图】对学生在创作时候能更在应用所学知识点,创作出独特的作品。【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鼓励,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能更好的赏析自己的作品。第4课《学构图》第一课时:【设计意图】让学生先欣赏各种不同形式的作品,再引入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习中。第二课时:【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图片的形式去感知,了解本课的知识点构图形式的不同视觉感受。【设计意图】检视绘画内容与本课所学知识点,运用构图的形式与法则组织画面的特点。【设计意图】对学生在创作时候能更在应用所学知识点,创作出独特的作品。【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鼓励,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能更好的赏析自己的作品。第5课《静物写生》第一课时:【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充分感受美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及艺术形式美感,逐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第二课时:【设计意图】 启发学生充分感受美术表现形式性及艺术形式美感,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设计意图】想让学生在每次学习作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构图意识。【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鼓励,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能更好的赏析自己的作品。第6课《喜怒哀乐》【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初步认识喜怒哀乐的表情变化,通过欣赏古今中外名画作品,发现总结不同情绪的表情特点。【设计意图】 教师示范,讲解基本作画步骤,使学生掌握绘画表现人物表情的基本要领。【设计意图】学生能在绘画创作中加深理解不同表情下的不同感受及经历,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第7课《夸张的脸》【设计意图】明星漫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观察漫画人物的五官及表情、着装、动作等方面的特点,捕捉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神态或动作。【设计意图】通过故意扩大或者缩小事物的某一部分,可以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丰富,收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这种艺术的夸张手法,在中外艺术史上都很早采用。【设计意图】利用相对应的联系,让学生能更好的学有所用。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第一课时:【设计意图】悬念,是触发学生激情与热情的情境之一。悬念设置在课头,目的在于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产生非知不可的感觉。在老师故弄玄虚的表演下,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到答案,成了主动的探索者。【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运用各种小技法创作的绘画作品,使学生了解运用小技法在画面中所产生自然美状态,自然似无修饰,变化万千,层次丰富。体验小技法运用所产生的美感,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 第二课时:【设计意图】教师展示漂亮的彩色底版,可以先复习一些配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画面的色彩效果。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谈谈制作彩色底版的注意点,让学生自主提出运用肥皂粉制作特殊效果时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设计意图】可以运用裁剪和添加的方法,请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彩色底版上发挥想象,可以根据画面进行取舍,剪裁出各种想象的形状。或添加亭子、房屋、车辆、人物等,增加画面意境和透视空间,制作成一幅装饰画。并为自己的作品添加题目。在创作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享受创造的乐趣,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 第9课《写意蔬果》【设计意图】回顾以前所画蔬果的方式,导入本课所学内容。【设计意图】在学画的同时,也可以更好的认识大师的作品,提升欣赏的探究。第10课《写意动物》【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知识点,着重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能更好的感受本课所学知识点。【设计意图】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围绕作品中的动物形象的笔墨特点、构图形式进行欣赏。【设计意图】为下节课的知识点进行铺垫,让学生能根据下节课的知识点去提前学习。第11课《学画松树》第一课时:【设计意图】认识松树的的特点,为后期学习绘画的时候找准方向。第二课时:【设计意图】感受不一样的松树,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去创作绘画。第12课《十二生肖》第一课时:【设计意图】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对十二生肖的来历、作用、故事、传说有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课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欣赏历代十二生肖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积极情感。【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橡皮泥制作技法,引导学生从造型、块面、色彩上制作有创意的生肖形象。【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使学生融入集体,展现自我,学会发表自己的见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第13课《风筝的魅力》第一课时:【设计意图】教师在引入风的学习时候,也在开课,并融入安全教育学习。【设计意图】让学生也说说平时是怎么玩乐风筝的,让学生认识风筝的历史原因。【设计意图】在这课中学会制作风筝的多种方法,让学生能学到更多的制作方式。第二课时:【设计意图】认识风筝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并开课接着学习本课的知识点。【设计意图】融入风筝这节课的总要知识点,对称式构图和均衡式构图的特性学习。【设计意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学习正确制作完成一个板式菱形风筝,学生能了解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为了验证自己风筝的正确飞的情况,还可以回家尝试放飞的技巧。第14课《微观世界》第一课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平时的物体,再观察该物体在显微镜或方法镜下局部放大后的情况,感受不同场景的感受。第二课时:【设计意图】寻找一些动植物的局部彩色细节图片,供学生观察学生写生用,在描绘阶段,鼓励学生大胆地应用原有的知识点来表现画面。第15课《会亮的玩具》第一课时:【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多种光源制作的探索,并在完成光源制作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的构思,如何设想会亮的玩具。【设计意图】通过发现、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物品发亮的原理。通过观察,进一步了解会亮的玩具的构造以及制作时的相关注意事项。第二课时:【设计意图】通过对其他玩具的欣赏,让学生对会亮的玩具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并通过仔细观察了解各种不同的装饰材料及方法。【设计意图】教师示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俩基恩玩具的制作过程。师生互动,边探讨边示范,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和实践主动性。第16课《小布偶》第一课时:【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民间艺术(人偶人),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第二课时:【设计意图】欣赏感悟不同布偶造型,从色彩搭配到材料选择都力求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第17课《电脑美术——对称图形》第一课时:【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欣赏、感知对称物品和美术作品的基础上,体验电脑“画图”编辑菜单下的复制、粘贴、翻转等功能设计对称图形的方法。第二课时:【设计意图】用Windows画图板绘制对称图形,感受电脑绘画便捷、有趣的特点,探索电脑美术的多样表现形式。第18课《旅游节》第一课时:【设计意图】对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利用所学美术技能对地图进行再创造。第二课时:【设计意图】强调团队合作,互帮互助,教师要起到协调作用,创作需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第19课《舞台上的布景》第一课时:【设计意图】确定主题,集体构思设计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集体力量。分工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第二课时:【设计意图】基本掌握了舞台布景的设计流程与制作方法,让学生实际练习丰富布置制作的材料以及制作舞台布景的好方法。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第一课时:【设计意图】教师的讲解分析、师生互动,让学生了解中国青铜艺术的起源、发展、用途和艺术特点。第二课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欣赏、评说进行文化渗透,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