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 1 \* ROMAN 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来人工智能(AI)续写经典小说,情节曲折却又颇有创意,在一些文化社区和视频网站引发热议。一时间,人类作家能否保住饭碗再次成为讨论话题。
这种担忧并非文学创作领域所独有。在新闻业中,新闻算法程序或所谓的新闻写作机器人早已实现广泛应用。这些程序除了能撰写和发布新闻资讯外,还能基于用户的新闻信息消费行为特征,对后续新闻主题进行智能化筛选和推送,让新闻信息分发兴更加准确有效。自动新闻写作软件“叙事科学”(Narrative Science)的开发者甚至认为,未来此类人工智能软件还将逐渐转移到“新闻产业链的上端”———解释性新闻。同样,在剧本写作、电影剪辑、音乐创作、艺术设计等超越纯粹重复劳动,以人类独特的创造性为存在基础的领域,人工智能的介入程度也越来越深。所有这一切,是否意味着人工智能终将取代人类,成为文化生产的主角?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在不少方面确实比人类要高效得多,但若仅据此就得出人类必将被其取代的结论,显然为时过早。无论人工智能多么接近人脑,其内在的局限性决定了两者之间的差别始终是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而这绝不只是量的差别,更是质的差别。人工智能获得和人一样的自我意识,成为和人平起平坐的意识主体,甚至反过来控制人类,这样的场景基本上只存在于科幻电影的虚构剧情中。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深度学习以及自然语言生成技术完成诗歌创作或小说续写,但这并不意味着机器的“思考”过程就等同于人类的思维过程,更不意味着人工智能算法机制生产出来的诗歌或新闻等文本产品,与人类生产出来的类似作品具有同等的创造性或文化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工智能技术始终无法突破符号操控的层次,也就无法出现具有心灵和主体观念的机器。它无法像人类那样具有自我意识,从而可以制造出复杂的概念、价值和意义体系。
尽管人工智能算法能对特定的结构化信息进行识别,甚至随着技术的进步,它可以对情绪、情感以及态度等相对复杂和模糊的信息进行甄别和定位,但人工智能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自身并不会产生相应的复杂情绪和情感反应。它始终不会产生“自我”概念,对“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进行解释,从而赋予自身的存在一种意义和价值。而人类意识的独特之处则在于,人类不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样做的意义为何,而且对自身行为的意义进行阐释,将其与复杂的情感和社会语境相结合,从而产生无穷的意义阐释的可能性,并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对此前的意义体系进行修正,从而产生特定的观念谱系和文化史。而这些都是只能对信息的符号形式特征进行学习和分析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程序无法做到的。
与人类相比,人工智能即便在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具备分析情绪或软性事实,并识别不规则或异常数据信息的能力,依然无法理解人类表达中的细微之处,也无法形成价值判断和道德使命感。而正是这些无法被量化的意义内涵,影响到人类进行文化创作时独特的表现方式,同时也凸显了人类文化实践丰富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摘编自黄典林(AI续写名著成爆款,我们该为此忧虑吗》,有删改)
材料二:
Al续写最近火了。AI 续写的故事情节让网友们直呼匪夷所思、脑洞大开。Al续写故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写不了的。如蒲松龄的故事《狼》被AI赋予了不一样的现实意义,改变了画风。故事中的屠户最终还是被狼吃掉,而这两只狼到处兴风作浪,官府出动了三百官兵围剿,却被狼击败,全军覆没。直到后来猎人在森林里发现,这两只狼已经寿终正寝,人们才彻底放下心来。看完故事有网友认为,这篇续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比原作多了几分悬疑感。
其实,这已经不是人工智能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现“创作能力”。前几年一度流行的“AI写诗”,便曾赚足舆论的目光。
Al写作能够代替人类创作吗?对此,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张鹏有自己的看法:经典作品一定是做到连贯性的情感呈现。当文学阅读已经变成文化消费,在文化消费普及的情况之下,人工智能写作有可能成为文化商品或文化产品,但是不能超越人类。因为作为经典,“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真正的经典需要深度挖掘人性,并在不同的情节中展示其细微变化。
主持人侯贞认为,未来AI写作大有可能会取代网络“写手”,但真正有思想、有情感共鸣的文学创作必然还是出自人类之手。这就好比服装加工流水线上的操作员会被智能机器人取代,而手工创作工匠却不会被机器超越一样。
(选自“新浪网”《新闻评谈》,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在以人类独特的创造性为存在基础的领域,如剧本写作、电影剪辑等,人工智能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
B.人工智能内在的局限性,决定了它和人脑之间的差别是无法逾越的,这不是量的差别,而是质的差别。
C.人工智能写作可能成为文化商品或文化产品,前提是文学阅读变成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得以普及。
D.AI续写的故事让网友觉得匪夷所思、脑洞大开,有的故事画风改变,被赋予了不一样的现实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因为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确实比人类更为高效,所以有人认为人类可能会被其取代。
B.人类的独特意识是那些只能对信息的符号形式特征进行学习和分析的AI无法拥有的。
C.虽然无法突破符号操控的层次,但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及语言生成技术来创作。
D.主持人侯贞认为正如手工创作工匠不会被机器超越一样,AI写作不可能取代人类创作。
3.下列事实能够作为“人类作家能否保住饭碗”这一担忧的依据的一项是( ) (3分)
A.经过训练,微软机器人小冰掌握了写诗技能,并出版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
B.AI可以在几秒内完成文章续写,并提供多个版本,在不同风格之间任意切换。
C.AI在对网文进行大数据采集的基础上,通过符号学习,完成文句的联想组合。
D.AI续写《寂静的春天》,主角不忍风暴吞噬生灵,最终促成上帝与人类的和解。
4.在讨论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创造的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4分)
5.根据材料阐述的观点,结合蒲松静的原作,分析AI续写的故事《狼》的局限性。(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
曹靖华
且说当年北京,我总觉有所不同。尽管岁月飞逝,人世沧桑,而阴丹士林一类的蓝大褂“江山”,总稳如磐石。男女老幼,富贵贫贱,无不甘为“顺民”。春夏秋冬,时序更迭,蓝大褂却总与其主人形影相随也。溽暑盛夏,儒雅之士,倘嫌它厚,改换纺绸、夏布之类的料子而已。但其实,那也不见得真穿,出门时,多半搭在肘弯上做样子,表示礼貌罢了。短促的酷暑一过,又一元复始了。其他季节,不管“内容”如何随寒暖而变化:由夹而棉,或由棉而皮,也不管怎样“锦绣其内”,外面却总罩着一件“永恒的”蓝大褂。实在说,蓝大褂在长衣中也确有可取之处:价廉、朴素、耐脏、经磨,宜于御风沙……对终日在粉笔末的尘雾中周旋的穷教书匠说来,更觉相宜;这不仅使他一出教室,轻轻一掸,便故我依然,且在一些富裕的同类和学子面前,代他遮掩了几许寒酸,使他侧身“士林”,也满可无介于怀了。
不仅此也。在豺狼逞霸,猎犬四出的当年,据说蓝大褂的更大功能,在于它的“鱼目混珠”。但其实也不尽然。同样托庇于蓝大褂之下,而竟不知所终者,实大有人在!不过同其他穿着相比,蓝大褂毕竟“吉祥”得多了。这虽然是无可奈何中的聊以自慰的看法。
某年的秋夜,一个朋友把我从一个地方送到北平。另一个朋友相见之下,惊慌地说:
“呀,洋马褂!不行,换掉!换掉!”
我窘态万状,无言以对。殊不知我失掉“民族形式”的装备也久矣。他忽然若有所悟地转身到卧房里取了一件蓝大褂,给我换上,就讲起北平的“穿衣经”来。
实在说,我向来是不喜欢“洋马褂”,喜欢蓝大褂的。不过这以前,此一地,彼一地也。穿着蓝大褂在异邦马路上行走,其引人注目,正不亚于狗熊在广场上表演。而现在和蓝大褂重结不解之缘,恰是“适怀我心”了。
不久,我就穿着这“适怀我心”,而且又能“鱼目混珠”的蓝大褂,到了阔别的十里洋场。
不知怎的,也许因为久别重逢,分外兴奋的缘故吧,我这如此“土气”的蓝大褂,昨天整整半日,鲁迅先生仿佛都没有发现。第二天,早饭之后,一同登楼。坐定之后,正不知话题从何开始。窗明几净,鸦雀无声,旭日朗照,满室生辉。我们恬淡闲适,万虑俱无。如此良辰,正大好倾谈境界也。这时鲁迅先生忽然把眉头一扬,就像哥伦布望见新大陆似的,把我这“是非之衣”一打量,惊异地说:
“蓝大褂!不行,不行。还有好的没有?”
我感慨地说:“北方之不行也,洋马褂……”
他没待我说完,就接着说:
“南方之不行也,蓝大褂呀!洋马褂倒满行。还有好的没有?”
我一面答有,一面把那顿成“不祥之衣”的蓝大褂下襟往起一撩,露出了皮袍面:这是深蓝色的,本色提花的,我叫不出名字来的丝织品,堪称大方、素雅,而且柔和、舒适。
鲁迅先生一见,好像发现了我的保险单一样,喜不自胜地说:
“好,好!满及格!”
他放心了。面露微笑地喷了一口烟说:
“没事别出门。真要出门时,千万不能穿这蓝大褂。此地不流行。否则易被注意、盯梢,万一被盯上可不得了!”
当时的确如鲁迅先生所说:“沪上实危地,杀机甚多,商业之种类又甚多,人头亦系货色之一,贩此为活者,实繁有徒,幸存者大抵偶然耳。”
接着他就谈到不但要注意穿着,而且要注意头发梳整齐,皮鞋擦光,等等。蓬首垢面、衣冠不整、外表古怪,都足引起注意,闹大乱子。连举止也都要留神……
“这是用牺牲换来的教训呀。”
他结论似的这么来了一句,又点起一支烟,吸了一口,若有所思地沉默了一下,接着说:
“在上海过生活,就是一般人穿着不留心,也处处引起麻烦。我就遇到过。”
他又喷了一口烟,停顿了一下,用说故事的口气,从容不迫地一边回忆,一边说起来:
“有一次,我随随便便地穿 着平常这一身,到一个相当讲究的饭店,访一个外国朋友。饭店的门丁把我浑身上下一打量,直截了当地说:‘走后门去!’”
“这样饭店的‘后门’,通常只运东西或‘下等人’走的。我只得绕了一个圈子,从后门进去,到了电梯跟前,开电梯的把我浑身上下一打量,连手都懒得抬,用脑袋向楼梯摆了一下,直截了当地说:‘走楼梯上去!’”
“我只得一层又一层地走上去。会见了朋友,聊过一阵天,告辞了。”
“据说这位外国朋友住在这里,有一种惯例:从来送客,只到自己房门为止,不越雷池一步。这一点,饭店的门丁、开电梯的,以及勤杂人员,都司空见惯了。不料这次可破例了。这位外国人不但非常亲切而恭敬地把我送出房门,送上电梯,陪我下了电梯,一直送到正门口,恭敬而亲切地握手言别,而且望着我的背影,目送着我远去之后,才转身回去。刚才不让我走正门的门丁和让我步行上楼的开电梯的人,都满怀疑惧地闭在闷葫芦中……”
他喷了一口烟,最后结束说:
“这样社会,古今中外,易地则皆然。可见穿着也不能等闲视之呀。”
1961年9月3日追忆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本开篇说当年的北京,人们总是穿着“永恒的”蓝大褂,目的是说明蓝大褂在北京确有可取之处,与下文形成对照。
B.鲁迅先生看到“我”的皮袍面,“好像发现了我的保险单一样,喜不自胜”是因为上海不流行蓝大褂,穿它容易引起麻烦。
C.文本最后一段揭示了古今中外不同地域都存在“先敬罗衣后敬人”的世俗风尚,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此种社会现象的鄙夷和憎恶。
D.作者回忆了与鲁迅先生的交往,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开篇以“且说当年北京……”扣题,既引领下文,又反衬出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
B.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传神地表现了“穿着蓝大褂在异邦马路上行走”的寒酸可笑、不合时宜。
C.本文熔记叙、描写、议论于一炉,行文舒缓自然,灵活多姿,语言诙谐风趣,毫无刻意雕琢的痕迹。
D.本文结构颇有特色,看似散漫无边,实际上贯穿着一条线索,那就是“穿衣不能等闲看”。
8.本文的标题朴素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
9.文本对鲁迅先生的刻画很有特色,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是从哪几个方面刻画的?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10.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B.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C.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D.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庖丁,意思是名为“丁”的厨师,“庖”是职业,“丁”是名字。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B.官知,是指感官之知。与“神遇”相对。庄子把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官知”属感知阶段,“神遇”属思维阶段。
C.肯綮,“肯”指附在骨上的肉;“綮”指筋骨结合处。现在以“肯綮”比喻要害或关键之处。
D.踌躇,指徘徊不进。有“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意思,还有“研究,反复思量”的含义。在本文中是指犹豫,迟疑不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节选自《庄子·养生主》,所谓“养生主”,意思是保养生命、保存天性的根本原则。选文开头第一段是全文的总纲,接下来用两则寓言加以阐释。
B.寓言“庖丁解牛”开头,先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整个解牛的过程如同一场充满美感的乐舞表演。
C.寓言“庖丁解牛”写文惠君的话总共有两句:第一句是文惠君的赞叹,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第二句借以点明题旨,说明“解牛”与“养生”的关系。
D.寓言“秦失吊丧”,表达了庄子的生死观:人虽应时而生,顺依而死,生死之大限是必然,死亡犹如解除倒悬之苦,但是人不应安于天理和常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4.“庖丁解牛”是一则寓言,它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不睡
文天祥
只因知事翻成恼,未到放心那得眠。
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频搔白首”是诗人忧心如焚的表现。古人常以“搔首”表达忧思之重,如杜甫的“白头搔更短”就是这样。
B.“细雨”句写雨声中青灯下,诗人思绪纷乱夜深不寐的情形,画面感强;且又紧承上句诗意而来,暗扣题目。
C.颔联从时空角度落笔,以“三万里”“几千年”呈现诗境之开阔,表现诗人忧思之深广,为下联的感慨伏笔。
D.诗人以“不睡”为题,并由这一寻常的生活细节展开想象,心游万仞,思接千载,最后回到现实,结构严谨。
16.有论者以为尾联构思新巧、表意丰富,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形象地论证了民饥而死、民不加多的根源不在荒年,并提出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贯串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且持续了一千三四百年之久的作为中国天文学史上一件大事的浑盖之争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以及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例如,被后人奉为中国古代历法的圭臬的《太初历》,是浑盖之争的直接产物;又如,在中国历史上①___________的“小儿辩日”问题,是在浑盖之争过程中得到了合理的解答;再如,在中国数学史上著名的“勾股定理”'以及相关的测高望远之术,是在浑盖之争中为发展天文测算方法而形成的;更如,唐代僧一行组织的天文大地测量,是为了解决浑盖之争的一个重要命题而得以实施的;还如,中国天文仪器的发展,亦与浑盖之争②___________;类似例子,③___________。这表明浑盖之争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延续时间长、参与人员多、涉及面广、讨论内容丰富、后续影响大等特点,它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程度,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态度。这种规模和深度的争论即使在世界文明史上亦不多见。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浑盖之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学术论争之一,将永载中华文明发展的史册。
18.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它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程度,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严谨态度。
B.它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态度,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关注程度。
C.它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关注程度,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态度。
D.它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严谨态度,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程度。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20.请将文中画框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般来说,地下水(包括绝大多数真正的矿泉水)都是比较硬的。有人认为由地下提取的自来水太硬,烧开后有水垢,不如①______,这是很可笑的。因为把矿泉水烧开,也一定有水垢,只是人们喝矿泉水不会浇开而已。另外,水垢中实际上并不只有碳酸钙和碳酸镁,即使是合格的水源,也会有极少量的其他重金属离子。这些重金属离子日久天长沉积在水垢中,含量就有可能会增加,再加上水垢还会影响烧水的热效率,所以②_______。对于工业锅炉,过多的水垢可是个大问题,会堵塞管道其至会引起爆炸,工业锅炉用水需要专门加以软化。在植物中,镁离子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动物包括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生存,主要是因为有植物作为直接或间接的食物。而植物的生长。则是因为③________,光合作用把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成葡萄糖和其他有机物,这是一个需要能量输入的反应,这个天然能量就是阳光。在这个反应中吸收阳光的关键分子就是叶绿素。叶绿素的分子结构中包括四个吡咯构成的卟啉环,四个吡咯与中间的镁离子结合。
21.下列句子中括号的用法和文中画横线句子中括号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B.有朝一日,时来运转(这是他的一句口头禅),给房子装上凸肚窗得花多少钱。
C.乡里(古代居民组织单位)立刻派人送到县衙去,县官就放到自己家里。
D.艺术是对自然(不仅指大自然,也指客观的现实生活)的模仿。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唐诗与宋词是我国诗歌史上两座并肩而立的高峰,交织着现实与浪漫,辉映着婉约与豪放。品读唐诗宋词,如登高而望远,临山而探幽,风景无限;又如朋聚相庆,晤言室内,抵掌而谈……本学期你学习了唐诗宋词,肯定有很多收获和感悟。
班级将举办以“唐诗(或宋词、或唐诗宋词)与中学生精神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①材料一主要从人工智能的内在局限性、思维特点以及不能形成独立意识的角度来阐述人工智能无法替代人类。②材料 二通过举典型事例及一些专家对AI续写所发表的见解,得出人工智能在多个方面不能和人类相比的结论。
5.答案:①无法构造复杂概念、价值和意义体系。蒲松龄在特定历史语境中,基于自己独特的处境,产生了创作这篇文言小说的冲动,并 以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将其呈现出来,体现了人在与狼周旋时的行为心理和社会意义,而续作一味强调暴力攻击,炮制惊悚情节,体现不出人的主体意识。②不能深度挖掘人性,让人性在不同情节中进行变化。原作在屠户变退为进,以弱胜强的情节变化中揭示复杂人性,如忍让与贪 婪,胆怯与勇敢,狡诈与智慧等;续作在人性刻画上则空洞苍白,缺少社会性。③不能将复杂情感和社会语境结合,缺乏价值判断和道德使命感。原作肯定人们对抗邪恶势力的勇气与智慧,而续作中吞噬无 辜生命的狼寿终正寝,人类抗争软弱消极,模糊了善恶的道德判断,消解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①标题中说“切莫等闲看”,而从全文的叙述看,作者对“穿着细事”的真实态度却是“等闲看”的,这种反差使标题带有讽刺的意味。②文本通过叙述“穿着细事”,揭露了旧社会以貌取人、虚荣势利的弊病,社会的畸形病态导致了“切莫等闲看”,取得了令人想笑却不能的效果,深化了“穿着细事”的社会内涵。
9.答案:①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从语言、神态、动作几个方面入手,刻画出鲁迅先生的幽默和对青年人的一片爱护之心。②“眉头一扬”“打量”等神态、动作描写传神地刻画出鲁迅先生看到蓝大褂之后的惊异;“不行,不行。还有好的没有?”两句则表现出鲁迅先生对“我”的关爱。③“喜不自胜”“面露微笑”“满及格”“喷了一口烟”等神态、语言、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风趣、宽和慈爱。④文中鲁迅先生对“我”交代的话语也说明了鲁迅先生对“我”的关爱之情。
10.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1)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戒惧地提高警惕。
(2)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解析:参考译文: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真是危险啊!已经有了危险,还要执著地去追求知识,那么除了危险以外就什么都已经没有了。做好事不要求名,做坏事不要受刑罚,以遵循虚无的自然之道为宗旨,便可以保护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养护新生之机,可以享尽天年。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发出“騞”的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天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戒惧地提高警惕,眼睛因为筋骨交错聚集之处而凝视不动,动作也因此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然后发出“謋”的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大哭几声便离开了。老聃的弟子问道;“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弟子们又问:“那么吊唁朋友像这样,行吗?”秦失说:“行。原来我认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刚才我进入灵房去吊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做孩子的哭自己的父母。他们之所以会聚在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如此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他们都忘掉了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将这种作法叫做背离自然的过失。偶然来到世上,你们的老师他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他顺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人们称这样做就叫做自然的解脱,好像解除倒悬之苦似的。”
14.答案:①社会是复杂的,要学会适应环境、顺应自然才能保全天性。②面对具体问题,要谨慎戒惧,才能把事情做好。③只有认识并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④凡事要内敛,不要得意忘形。
15.答案:D
16.答案:前三联直接写自己,尾联宕开一笔,以写马前卒来写自己,笔法灵活,曲折有致,增强了艺术表现力:①以马前卒眼不识丁而能陶然酣睡与自己因“知事”而不睡对比,突出了诗人系心国事的强忧。
②表面上有羡慕马前卒酣睡之意,实质是写诗人忧思无可倾诉、无人理解之恨,暗示了他的孤独寂寞,意蕴更加丰富。
17.答案:
(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8.答案:A
19.答案:①赫赫有名;②息息相关;③不胜枚举;
20.答案:持续了一千三四百年之久的浑盖之争(或“浑盖之争持续了一千三四百年之久”),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贯串于这个时期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过程之中,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
21.答案:A
22.答案:①用矿泉水代替;②要及时清除水垢;③能进行光合作用。
23.答案: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