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优秀课时练习
展开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收益。某地理研究课题组将区域内土地利用分为若干类型,为每种土地利用的每种服务功能赋予单位面积的价值,求和可得出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ESV)。下图为2015年我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黑龙江地均ESV高于其他北方省级行政区和西北地区省级行政区的主要原因是黑龙江( )
A.人口密度小 B.森林面积大
C.土地面积广 D.经济总量大
2.下列提升安徽省人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提升森林覆盖率 B.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C.适度控制人口数量 D.关停一切高污染企业
锂有“白色石油”之称,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21世纪的能源金属,是可充电电池必不可少的成分。我国锂矿资源较为丰富,2017年探明锂储量为320万吨,居锂生产国第四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柴达木盆地盐湖卤水型锂矿镁锂比高,提锂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目前我国锂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但国内生产量较低,对外依存度超过85%。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影响我国锂资源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消费需求增长快 B.人口快速增长
C.资源供给不足 D.资源已面临枯竭
4.我国锂储量丰富但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有( )
①提炼技术水平低 ②常规能源较为短缺
③矿区自然环境差 ④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深中(深圳至中山)沉管隧道采用一体船进行浮运安装,浮运时船管间使用刚性拉索连接。下图为沉管及一体船连接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沉管浮运过程中,海水密度下降易造成( )
A.船体上浮 B.船速加快 C.沉管断裂 D.船管脱离
6.7月影响管节沉放安装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 )
A.风浪 B.潮汐 C.海啸 D.洋流
7.深中沉管隧道建设利于( )
A.优化海洋空间资源利用 B.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C.缓解城市内部交通拥堵 D.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粮耕价值比即粮食作物产值与耕地经济价值的比值,其中耕地经济价值由耕地上粮食作物总产值与经济作物总产值共同构成。粮耕价值比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耕地利用中粮食种植的经济效益,揭示耕地“非粮化”的总态势。下图示意2004—2020年我国粮耕价值比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8.2004—2020年我国粮耕价值比总体下降是因为( )
①粮食作物产值降低 ②耕地经济价值降低
③种粮比较效益降低 ④经济作物产值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我国粮耕价值比总体下降会导致( )
A.耕地“非粮化”现象增多 B.大量耕地荒废无人耕种
C.农业人口比重下降 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10.为提高粮耕价值比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扩大耕地面积 ②粮食规模化生产
③增加种粮补贴 ④推广经济作物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桑干河是永定河的重要源头,山西省境内流域面积约占永定河总流域面积的40%。近10年来,永定河主要河段年均干涸120多天,生态系统严重退化。2017年6月,山西省启动桑干河生态补水工程,将黄河水经万家寨引黄工程引入桑干河,这是黄河水首次跨流域生态补水。下图示意桑干河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山西省实施桑干河生态补水工程可以( )
A.扩大永定河流域面积 B.减少桑干河流域水土流失
C.打通黄河入海新通道 D.保障北京水资源安全
12.桑干河中上游流域属于农牧交错带,山西省在桑干河流域实施永定河生态修复的有效措施有( )
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行退耕还草
②应用高效节水设施,缩减农业灌溉用水
③实施人口异地搬迁,减少生活生产用水
④实施多措并举,提高深层地下水开采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南极磷虾营养价值高而且蕴藏量惊人,乐观估计有50亿吨,被看作“未来粮库”。目前,我国每年捕捞南极磷虾约6.5万吨,排名世界第二。南极磷虾生活在环绕南极洲的海洋中,以冰藻(冰层下的藻类植物)及浮游藻类为食。南极磷虾的粪便、蜕壳以及尸体富含有机碳,它们的沉降可以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固定在海底的有机碳。下图示意普里兹湾附近海域南极磷虾资源密度及等深线。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3.普里兹湾附近海域南极磷虾资源密度分布的特点有( )
①互相平行,大致与等深线垂直 ②浅海区大于深海区
③最高值区位于海湾口中部 ④由海湾内向海湾外递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南极磷虾对海洋碳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是由于( )
A.南极磷虾生物量巨大
B.南极磷虾营养价值高
C.南极磷虾以藻类为食
D.南极磷虾粪便、蜕壳、尸体有机碳含量高
15.我国远赴南极海域捕捞南极磷虾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有( )
①缓解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②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③提高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水平 ④维护我国领海的海洋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根据我国生态区的分类标准,京津冀地区可划分为草原生态区、森林生态区和农田生态区(下图),其中草原生态区和森林生态区是京津冀地区的水源涵养地及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下表为京津冀各生态区的面积及水源涵养量统计表。
(1)据表对京津冀各生态区的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进行排序。(3分)
(2)写出图中甲、乙生态区的名称,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3)阐述乙生态区为京津冀地区提供的服务功能。(3分)
17.读我国油气资源供应体系的两个海外战略安全区示意图(下图)及我国第Ⅰ安全区某年成品油产量和市场缺口预测表(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根据图表分析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特点。(4分)
(2)第Ⅲ安全区中,资源前景最好的地区和制度风险最高的地区分别是什么地区?(2分)
(3)除拓宽国际能源进口渠道外,为解决能源问题,我国还可采取哪些措施?(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马铃薯被誉为全营养食物,除了淀粉,蛋白质、维生素、钾和钙等含量也很丰富,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之外),还可作为蔬菜及高附加值食品、工业和医药制品的原料。马铃薯耐寒、耐旱、耐贫瘠,对环境适应性强,最适宜生长在孔隙度大的土壤中,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传统粮食作物产量虽连续多年增长,但未来20年内仍需增产1亿吨粮食,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目前我国马铃薯作为主粮的存在感低,马铃薯“主粮化”势在必行。下图示意我国马铃薯消费构成。
(1)简析在我国马铃薯作为主粮存在感低的主要原因。(4分)
(2)描述我国马铃薯的消费结构特点。(4分)
(3)解释我国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在人类成为一个重要的扰动因素之前,自然界通过碳循环维持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相对稳定。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碳循环过程,碳排放增加引起的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一直是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下面图1是全球燃料排放二氧化碳和地球表面平均气温的逐年变化图,图2为碳循环示意图。
(1)说明1900年以来图1中两条曲线的变化特点及二者的关系。(5分)
(2)阐释人类活动是如何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大的。(4分)
(3)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6分)
答案全解全析
全书综合测评
1.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龙江拥有我国大小兴安岭原始森林,森林面积大,使得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明显高于其他北方省级行政区和西北地区省级行政区,B正确;与黑龙江相比,新疆和内蒙古土地面积更广,人口密度更小,A、C错误;黑龙江经济总量在北方和西北地区各省级行政区中并不大,D错误。故选B。
2.D 提升人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需提高河湖、森林等生态用地面积,同时采取适当的人口政策以适度控制人口数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A、B、C不符合题意;对高污染企业应当进行整顿和改造,但一味地关停不利于经济发展,D符合题意。故选D。
3.A 由材料“目前我国锂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但国内生产量较低,对外依存度超过85%”可知,锂资源消费需求增长快、供不应求是影响我国锂资源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故选A。
4.C 根据材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柴达木盆地盐湖卤水型锂矿镁锂比高,提锂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可知,我国锂矿提炼技术水平低,且矿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矿区自然环境差,并且受制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使得我国锂储量丰富但产量较低,①③④正确。与常规能源的丰歉程度关系不大,②错误。故选C。
5.D 沉管浮运过程中,通过刚性拉索与船体连接,随着海水密度下降,沉管下沉幅度增大,会存在船管脱离的风险,D正确;海水密度下降,船体会下沉,A错误;海水密度的变化对船速影响不大,主要是影响浮力,B错误;图中显示沉管与船体由刚性拉索连接,整体浮沉,不存在断裂风险,C错误。故选D。
6.A 7月珠江口处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风浪大,使得船体和沉管摆动加剧,影响管节沉放安装稳定性,故选A。
7.A 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级跨海集群工程,是对海洋空间(海岸、海上、海中和海底)资源的利用,沉管隧道主要是对海底空间资源的利用,优化了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故选A。
8.D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4—2020年我国粮食作物产值整体上升,①错误;耕地经济价值也明显呈整体上升趋势,②错误;经济作物产值整体高于粮食作物产值,且经济作物产值上升速度远比粮食作物产值上升速度快,由此可知,种粮比较效益降低和经济作物产值上升导致我国粮耕价值比总体下降,③④正确。故选D。
9.A 粮耕价值比下降,说明种植粮食的效益降低,这样必然导致部分耕地改种经济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即耕地“非粮化”现象增多,故选A。
10.B 扩大耕地面积不一定能增加种粮收益,因此不一定能提高粮耕价值比,①错误;粮食规模化生产可以产生规模效益,从而提高粮耕价值比,②正确;增加种粮补贴同样可以提高粮耕价值比,③正确;推广经济作物会加大耕地“非粮化”,降低粮耕价值比,④错误。故选B。
11.D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桑干河是永定河的重要源头,永定河对北京意义重大,对桑干河生态补水有助于保障北京水资源安全,D正确;对桑干河进行生态补水不会扩大永定河的流域面积,A错误;水土流失与植被覆盖率关系密切,该补水工程没有增加植被覆盖率,不能减少桑干河流域的水土流失,B错误;桑干河生态补水工程用于补充永定河的水量,不是黄河入海新通道,C错误。故选D。
12.A 桑干河中上游属于农牧交错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行退耕还草,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①正确;应用高效节水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缩减农业灌溉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减少浪费,②正确;山西省人口稠密,不适宜异地搬迁,且减少生活生产用水做法不可取,③错误;过度开采深层地下水会产生地下水漏斗,造成地面沉降,④错误。故选A。
13.B 读图可知,南极磷虾资源分布不与等深线垂直,①错误;普里兹湾附近海域南极磷虾主要在深度大约250~1 200 m分布,浅海区南极磷虾资源密度大而深海区资源密度小,②正确;水平方向上,资源密度最高值区位于海湾口中部,大致由海湾内向海湾外递减,③正确、④错误。故选B。
14.A 海洋碳汇是指一定周期内海洋固碳的能力或容量。南极磷虾对海洋碳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指其蕴含的海洋碳汇总量巨大,这关键在于南极磷虾蕴藏量惊人,即生物量巨大,A正确;南极磷虾营养价值高和海洋碳汇无关,B错误;由材料可知,南极磷虾以藻类为食,排泄的粪便、蜕壳以及尸体富含有机碳,它们的沉降可以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固定在海底的有机碳,这说明了南极磷虾形成海洋碳汇的过程和方式,但并不能说明其固碳的数量是多还是少,C、D错误。故选A。
15.B 南极磷虾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的来源,减小我国的耕地压力,缓解粮食安全问题,有利于维护我国粮食安全,①正确;可以缓解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水平,③正确;南极磷虾不作为能源使用,不能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②错误;远赴南极海域捕捞南极磷虾,不涉及对我国领海的海洋权益维护,④错误。故选B。
16.答案 (1)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农田生态区。(3分)
(2)甲为草原生态区,(1分)乙为森林生态区。(1分)
理由:甲生态区受地形和海陆位置影响,受夏季风影响较弱,降水相对较少,发育草原植被;(2分)乙生态区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充足,发育森林植被。(2分)
(3)提供森林、动物等资源供给服务;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质等调节功能;提供美丽风景、供人类旅游休憩等文化服务;维持生物多样性、增加土壤肥力等支撑服务。(答出三点即可得3分)
解析 (1)各生态区的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可以用水源涵养量除以面积计算出来,通过表中数据可计算出,京津冀各生态区的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排序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农田生态区。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生态区位于乙生态区西北部,距海较远,海拔较高,受夏季风影响较弱,降水相对较少,应为草原生态区;乙生态区距海洋更近,海拔较低,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充足,为森林生态区。
(3)乙生态区为森林生态区。森林可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森林资源;森林为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多种资源;森林可促进下渗,涵养水源;蒸腾作用强,对气温调节作用强,可改善局部气候;森林具有净化空气和水质的作用;森林环境优美,为人类提供旅游休憩之地;枯枝落叶可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
17.答案 (1)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不均;(2分)大多数地区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能源供应紧张。(2分)
(2)中东、非洲。(2分)
(3)加强能源勘探,提高后备储量和产量;(2分)积极开发新能源,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2分)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产业。(2分)
解析 第(1)题,由表格数据可知,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成品油生产量和消费量大于东北区、西南区、西北区,说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不均;多数地区消费量大于生产量,我国整体能源供应紧张。
第(2)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在第Ⅲ安全区内,制度风险最高的是非洲,而资源前景最好的是中东。
第(3)题,除拓宽国际能源进口渠道外,为解决能源问题,我国还可采取的措施可以从开源、节流和储备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开源的角度来看,需要加大能源勘探和开发力度;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从节流的角度来看,需要进行技术的革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降低高能耗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从储备的角度来看,需要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和其他能源储备基地,增加战略储备,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18.答案 (1)在我国的传统饮食结构中,马铃薯属于蔬菜,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人们接受意愿低;马铃薯易发芽,储存困难;马铃薯价格低,大面积种植收益低;马铃薯加工率低;等。(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2)以食用为主,以作为蔬菜消费为主;其次为畜牧业饲料和加工原料;损耗较大。(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3)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和减少坡地水土流失;有助于推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助于拓宽“粮食安全”和“膳食营养”的内涵;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利于提升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等。(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解析 (1)结合生活实际和材料信息“还可作为蔬菜”可知,马铃薯在我国的饮食结构中属于蔬菜,并且在我国传统意识中,马铃薯作为主粮多出现在穷苦年代,人们的接受意愿低;马铃薯价格较低,规模种植效益低,农户种植意愿低;马铃薯不易保存,易发芽变质;结合材料可知,马铃薯还可作为高附加值食品、工业和医药制品的原料,但在我国马铃薯加工率低。因此,在我国马铃薯作为主粮存在感低。
(2)由图可知,在我国马铃薯消费构成中食物占59.73%,马铃薯的消费以食用为主;饲料占23.07%,加工占8.74%,马铃薯的消费其次为畜牧业饲料和加工原料;损耗占5%,由此可知损耗较大。
(3)马铃薯主粮化,就是要以保证营养为基础,将马铃薯通过多种方式加工成符合居民口味的馒头、面条、米粉、面包等主食产品,实现目前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消费转变,使马铃薯成为与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互为补充的第四大粮食作物。结合材料信息“马铃薯耐寒、耐旱、耐贫瘠,对环境适应性强,最适宜生长在孔隙度大的土壤中,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可知,马铃薯是一种耐旱作物,对于光照、热量、水分等条件的要求较低,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有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如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和减少坡地水土流失等;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提升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结合材料信息“马铃薯被誉为全营养食物,除了淀粉,蛋白质、维生素、钾和钙等含量也很丰富,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之外),还可作为蔬菜及高附加值食品、工业和医药制品的原料”可知,马铃薯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膳食纤维,其营养结构更有益于人体健康;马铃薯的加工产业链延伸空间大,可以开发多种主食产品和其他产品,对于我国粮食的安全供给有很大的保障。可见,马铃薯主粮化还有助于推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助于拓宽“粮食安全”和“膳食营养”的内涵等。
19.答案 (1)变化特点:1900年以来,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呈波动上升趋势(1900—1940年、1950—2000年气温明显上升),(1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上升速度呈越来越快趋势(1分);全球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呈持续上升趋势,(1分)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分)
二者的关系: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与全球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上升趋势较吻合,说明二者具有正相关关系。(1分)
(2)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规模开采、使用化石燃料,使地质时期固定的碳变为二氧化碳回到大气中;(2分)人类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破坏湿地等扰动土地的行为,都能使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增大其浓度。(2分)
(3)减少碳排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2分)增加碳汇(植树造林、恢复湿地);(2分)提高农业适应能力(建设水利工程、发展节水灌溉)。(2分)
解析 (1)读图1中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曲线可知,1900—1940年、1950—2000年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明显上升,1940—1950年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下降,且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上升速度呈越来越快趋势;读图1中全球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曲线可知,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20世纪50年代以前增长速度较慢,20世纪5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读图可知,自1900—2000年,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的同时,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总体上升,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与全球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上升趋势较吻合,说明二者具有正相关关系。
(2)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大的人类活动有:有机物等的燃烧(煤炭、甲烷、天然气、汽油等),动植物的呼吸,绿化环境的减少(大量砍伐树木等破坏自然环境)。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规模开采、使用化石燃料,使地质时期固定的碳变为二氧化碳回到大气中;人类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破坏湿地等扰动土地的行为,都能使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增大其浓度;虽然大气中部分二氧化碳可以被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吸收,但短时间内进出大气的二氧化碳难以形成新的收支平衡,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可以通过倡导绿色出行、推行清洁生产等方式减少碳排放,缓解全球变暖;同时也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等方式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尽可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还可以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发展节水农业等提高农业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灾害的能力。
区域
面积(×104km2)
水源涵养量(×108m3)
草原生态区
1.87
6.54
森林生态区
10.56
64.76
农田生态区
9.12
3.28
第Ⅰ
安全区
汽油(万吨)
煤油(万吨)
柴油(万吨)
生产量
消费量
生产量
消费量
生产量
消费量
华北区
290
757
54
187
545
995
东北区
0
444
0
55
0
881
华东区
1 309
1 173
401
245
2 438
3 360
中南区
789
1 039
270
276
1 438
2 243
西南区
0
365
0
121
0
459
西北区
0
400
0
91
0
704
1.B
2.D
3.A
4.C
5.D
6.A
7.A
8.D
9.A
10.B
11.D
12.A
13.B
14.A
15.B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全书综合测评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本册综合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书综合测评-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这是一份全书综合测评-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23页。
全书综合测评(二)-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这是一份全书综合测评(二)-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