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有固定熔点的是
A.水泥B.玻璃C.Na2O•SiO2D.水玻璃
2.我国科学家合成的3 nm长的管状碳纳米管,长度居世界之首。这种碳纤维具有强度高、刚度(抵抗变形的能力)高、密度小、熔点高,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因此被称为“超级纤维”。下列对碳纤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制造飞机的理想材料
B.它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元素
C.它的结构与石墨相似
D.碳纤维复合材料耐高温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制成的玻璃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通讯光缆
B.水分子中O-H键的键能很大,因此水的沸点较高
C.Na2O2中 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但Na2O2属于离子化合物
D.1 ml NH3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为4NA (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
4.2020 年 12 月 17 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面。下列所涉及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超声电机的心脏——压电陶瓷
B.主体框架——钛合金、铝合金
C.国旗旗面——芳纶纤维
D.发动机包裹材料——碳纤维
5.中国是全球光伏发电安装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
A.锂B.硅C.铜D.硫
6.化学在社会进步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专用演出服为石墨烯智能发热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卡塔尔世界杯官方用球使用线形结构的新聚氨基酯(PU)材质,具有透气性、热固性
C.“天问一号”火星车使用的热控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D.“嫦娥五号”月球车上的国旗是由优质高分子材料嵌入纤维制成的,纤维也属于高分子材料
7.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
A.Na→Na2O2B.Fe→FeCl3C.SiO2→H2SiO3D.Al→AlO
8.2MgO·SiO2中的酸根离子是
A.SiO32-B.Si2O64-C.SiO44-D.SiO22-
9.下列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硅钢B.硅橡胶C.陶瓷D.塑料
10.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硅酸盐经常用来制作水晶项链B.硅胶可以用作瓶装药品干燥剂
C.高纯单质硅可用来制造光电池D.二氧化硅可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1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及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铁溶液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蚀刻铜制品
B.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泡沫灭火器可用于金属钠着火后灭火
C.浓硫酸难挥发,可用于实验室制备盐酸
D.高纯硅是半导体,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领域
12.实验室保存少量下列药品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浓盐酸保存在广口瓶中
C.碳酸钙保存在细口瓶中
D.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13.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陶瓷、玻璃、水泥容器都能贮存氢氟酸
B.硅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所以硅酸钠可以保存在具有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用SiO2制取硅酸,应先使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再通入CO2
D.由Na2CO3+SiO2CO2↑+Na2SiO3可知,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泡沫灭火器中的Al2(SO4)3溶液贮存在钢筒内
B.乙醇和双氧水都可用于消毒,二者消毒原理相同
C.太阳能电池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D.工业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均需要用石灰石作原料
15.下列物质的名称或符号不正确的是
A.泡花碱:Na2SiO3B.摩尔盐:(NH4)2SO4·FeSO4·6H2O
C.碳铵:NH4HCO3D.新戊烷:(CH3)2CHCH2CH3
16.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陶瓷属于下列材料中的
A.硅酸盐材料B.金属材料
C.天然高分子材料D.合成材料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因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
D.与反应的实际应用之一是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18.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
C.具有漂白性,可用于豆芽菜银耳等食品的漂白
D.在食品袋中放入装有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19.中国在航天、天文等领域的发展受到世界瞩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天眼”,其镜片材料为SiC,断裂其中化学键Si-C,需要吸收能量
B.彩色玻璃是制玻璃过程中加入一些金属氧化物或盐制得的,可用于建筑和装饰
C.“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D.“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0.下列各组物质依次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图中箭头表示一步转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1.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 ( )
A.Na和O2B.NaOH和CO2C.Fe和盐酸D.木炭(C)和O2
22.下列“类比”错误的是
A.在足量中燃烧生成,则在足量中反应生成
B.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则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
C.在中燃烧生成和,则在中燃烧生成和
D.溶液通入过量生成,若通入过量生成
23.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按右图所示转化关系每一步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A.AB.BC.CD.D
24.“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赞誉越窑秘色青瓷的诗句,描绘我国古代精美的青瓷工艺品,玻璃、水泥和陶瓷均为硅酸盐制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制品B.制水泥的原料为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C.硅酸盐制品的性质稳定、熔点较高D.沙子和黏土的主要成分均为硅酸盐
25.下列有关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 某酸雨样本放置一段时间后,pH 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② 二氧化硅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也与氢氟酸反应,所以二氧化硅属于两性氧化物
③ 氯水、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均是先变红后褪色
④ 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⑤ 将适量SO2和CO2分别通入BaC12、CaC12、Ba(NO)2溶液中,均无白色沉淀生成
⑥ SiO2制成的玻璃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透通讯光缆
⑦ 足量的镁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反应,均生成混合气体
⑧ 铁盐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较子,可以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⑨ 利用高纯硅的半导体性能,可以制成光电池
⑩ 灼烧某物质时,用眼直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则可判断该物质不含钾元素
A.1 句B.2 句C.3 句D.4 句
二、填空题
26.①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S + 2KNO3 + 3C =K2S +N2 +3CO2 .该反应中还原剂是 ,氧化剂是 。
②Al2O3 和Al(OH)3既可与 反应,又可以与 反应,它们分别是 氧化物和 氢氧化物。
③铁元素可以形成 , , 三种氧化物。
④玻璃的主要成分是 ,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⑤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合金是 ,根据其化学成分,可分为 和 两大类。
⑥在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 塞而不用 塞,因为(写出化学方程式) 。
2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Na2CO3俗称 ,制造计算机芯片的半导体材料是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
28.三氯氧磷(POCl3)可用作半导体掺杂剂及光导纤维原料,是能推进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发展壮大的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以直接氧化PCl3制备POCl3,反应原理为:P4(白磷)+6Cl2=4PCl3,2PCl3+O2=2POCl3。
已知:PCl3、POCl3的部分性质如下:
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该工艺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某些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已略去):
C反应温度控制在60~65℃,不能过高或过低的原因是 。分离提纯获得POCl3的实验方法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B
Si
C
NO
D
Cu
CuO
熔点/℃
沸点/℃
相对分子质量
其它
PCl3
-112
75.5
137.5
遇水生成H3PO3和HCl
POCl3
2
105.3
153.5
遇水生成H3PO4和HCl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混合物没有固定熔点,纯净物有固定熔点来解答。
【详解】水泥、玻璃、水玻璃含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熔点,Na2O•SiO2属于纯净物,有固定熔点;
故答案选C。
2.C
【详解】A.这种碳纤维的强度高、刚度高、密度小、熔点高、化学稳定性好,是制造飞机的理想材料,故A正确;
B.该材料为碳纤维,是碳的一种单质,主要元素为碳,故B正确;
C.石墨的强度小、刚度低,与碳纤维性质差别较大,所以石墨与这种碳纤维的结构不同,故C错误;
D.碳纤维复合材料熔点高,可以耐高温,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3.C
【详解】A.二氧化硅是绝缘体不能导电,光导纤维中传递的是激光,利用的是二氧化硅的导光性,A项错误;
B.水的沸点高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与水分子内的O-H键键能无关,B项错误;
C.物质只要含有离子键则为离子化合物,过氧化钠中Na+和是以离子键结合,中的O是以共价键结合,C项正确;
D.NH3中有三条共价键,共价键即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所以1mlNH3中含有3NA个共用电子对,D项错误;
答案选C。
4.B
【详解】A.陶瓷是无机非金属材料,A不选;
B.钛合金、铝合金是金属材料,B选;
C.芳纶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C不选;
D.碳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不选;
故选:B。
5.B
【详解】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故答案为:B。
6.B
【详解】A.石墨烯是碳的一种单质,是无机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
B.卡塔尔世界杯官方用球:使用线形结构新聚氨基酯(PU)材质,具有透气性,线形结构的塑料具有热塑性而不是热固性,B错误;
C.纳米气凝胶即形成胶体,故可产生丁达尔效应,C正确;
D.国旗由优质高分子材料嵌入纤维制成的,纤维也属于高分子材料,D正确;
故答案为:B。
7.C
【详解】A. Na在氧气中燃烧直接生成Na2O2,A不符合题意;
B. 在点燃下,Fe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B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SiO2和H2SiO3均不溶于水,故二氧化硅不能一步转变为硅酸,C符合题意;
D. Al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AlO和氢气,一步完全转化,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8.C
【分析】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时: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写在前面,再写SiO2,含有氢元素的H2O最后写,硅酸盐可以写成氧化物形式,依据元素化合价分析判断。
【详解】硅酸盐可以写成氧化物形式,2MgO•SiO2中写成盐为Mg2SiO4,所以2MgO•SiO2中的酸根阴离子为SiO44−,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硅酸盐改写,解答时,须掌握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的方法,把改写后的形式还原回去,然后根据化合价进行判断。
9.C
【分析】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玻璃、陶瓷、水泥等。
【详解】A. 含硅为1.0~4.5%,含碳量小于0.08%的硅合金钢叫做硅钢,硅钢属于合金材料,属于金属材料,故A错误;
B. 硅橡胶是指主链由硅和氧原子交替构成,硅原子上通常连有两个有机基团的橡胶,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
C. 陶瓷是硅酸盐产品,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
D.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有机材料,故D错误;
答案选C。
10.A
【详解】A. 硅酸盐经常用来制作水泥,玻璃,水晶其实是一种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故A错误;
B. 硅胶疏松具有吸水性,所以可用作实验室和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等的干燥剂,故B正确;
C. 单质硅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可以制成光电池,故C正确;
D. 光导纤维是利用光反射原理制成,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导光能力强,能同时传输大量信息,故D正确;
故选A。
11.B
【详解】A.氯化铁溶液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蚀刻铜制品,对应化学反应式为,A正确;
B.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但钠燃烧后会产生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后会产生助燃的氧气,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与氧气高温会爆炸,所以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错误;
C.浓硫酸难挥发,可用于实验室制备盐酸,对应化学反应式为,利用浓硫酸的难挥发性,C正确;
D.高纯硅是半导体,在信息技术领域中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在新能源技术领域是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D正确;
故选B。
12.A
【详解】A.金属钠是活泼的金属单质,容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也容易与水反应,而不能与煤油反应,且密度大于煤油,可以保存在煤油中隔绝空气,故A正确;
B.浓盐酸是挥发性液体,应该保存在细口瓶中并密封,故B错误;
C.碳酸钙是比较稳定的固体,需要保存在广口瓶中,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时间长了,瓶塞不易打开,应该保存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故D错误;
故选A。
13.C
【详解】A.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和HF反应生成SiF4,所以不能用玻璃容器盛放HF,故A错误;
B.硅酸钠属于粘性的物质,能将玻璃塞和试剂瓶瓶口粘结在一起而打不开,故B错误;
C.二氧化硅难溶于水,所以无法用二氧化硅和水直接反应制得,用SiO2制取硅酸,先使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因碳酸酸性强于硅酸且硅酸溶解度较小易沉淀,所以通入CO2,发生Na2SiO3+CO2 +H2O=H2SiO3↓+Na2CO3,制得硅酸,故C正确;
D.酸性强弱的比较只有在没有外界条件干扰化学反应时才能比较,Na2CO3+SiO2CO2+Na2SiO3中反应条件为高温干扰化学反应,所以不能说明硅酸酸性比碳酸酸性强,一般在溶液中强酸可制得弱酸,即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制得硅酸说明碳酸酸性强于硅酸,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4.D
【详解】A、Al2(SO4)3溶液显酸性,对铁具有腐蚀性,故不能贮存在钢筒内,选项A错误;
B.酒精可使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消毒,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而杀菌消毒,所以二者杀菌消毒原理不同,选项B错误;
C、硅是半导体材料,是常用的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材料,而不是二氧化硅,选项C错误;
D.制玻璃的原料: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制水泥的原料:石灰石和黏土;制漂白粉的原料:用石灰石可以制得氧化钙进而得到消石灰,用氯气与消石灰反应得到漂白粉,因此工业上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5.D
【详解】A.泡花碱是硅酸钠,化学式是Na2SiO3,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 六水硫酸亚铁铵为摩尔盐,化学式:(NH4)2SO4·FeSO4·6H2O,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碳铵是碳酸氢铵,化学式是NH4HCO3,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异戊烷是2-甲基-丁烷,结构简式是(CH3)2CHCH2CH3,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6.A
【分析】陶瓷属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详解】A. 陶瓷属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故A正确;
B. 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故B错误;
C. 天然高分子材料指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可达几千乃至几百万的一类天然有机化合物,陶瓷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
D. 合成材料是指人工利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故D错误;
答案选A。
17.B
【详解】A. 利用高纯硅的半导体性能,可制作光感电池,A项正确;
B. 可用于制光导纤维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传导能力,B项错误;
C. 石英砂的主要成分为,可用焦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得到粗硅,粗硅经提纯得到单晶硅,C项正确;
D. 玻璃器皿的主要成分为,与发生反应,所以氢氟酸能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D项正确;
故选B。
18.D
【详解】A.不导电,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A错误;
B.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因此可用作自来水的净水剂,但不能用于消毒剂,B错误;
C.具有漂白性,但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用于豆芽菜银耳等食品的漂白,C错误;
D.在食品袋中放入装有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硅胶是吸水剂,铁粉是抗氧化剂,因此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D正确;
答案选D。
19.C
【详解】A.“中国天眼”的镜片材料耐高温,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成分为SiC,旧的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断裂其中化学键Si-C,需要吸收能量,故A正确;
B.玻璃中加入一些金属氧化物或盐可以得到不同颜色的玻璃,如加入氧化亚铜可以得到红色玻璃,可用于建筑和装饰,故B正确;
C.晶体硅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是制造太阳能电池原料,二氧化硅为绝缘体,不具有此用途,故C错误;
D.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性能上比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有了很大的提高,可适用于不同的要求。如高温结构陶瓷、压电陶瓷、透明陶瓷、超导陶瓷等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正确;
故选:C。
20.D
【详解】①SiO2难溶于水,由SiO2生成H2SiO3不能一步实现;
②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AlCl3,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能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能生成氯化铝,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氢氧化铝溶于盐酸中生成氯化铝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所以②能一步实现;
③由CuO生成氢氧化铜不能一步实现;
④Na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NaOH和碳酸钙,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碳酸氢钠和过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NaOH、水和碳酸钙;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所以④能一步实现;
答案选D。
21.C
【详解】A.钠与氧气的反应,如常温下反应,产物是氧化钠;如果燃烧,产物是过氧化钠,故A错误;
B、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如果二氧化碳不足,产物是碳酸钙;如果二氧化碳过量,产物是碳酸氢钙,故B错误;
C、Fe与盐酸的反应,无论改变何种条件,产物都相同,故C正确;
D、木炭和O2的反应,如果氧气不足量,产物是CO;如果氧气过量,产物是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条件不同产物不同的反应要注意归纳总结,除上述A、B、D以为还有比如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偏铝酸钠溶液与盐酸、碳酸钠与盐酸等。
22.C
【详解】A.同主族元素,结构相似,性质相似,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硅单质在足量氧气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硅,故A不符合题意;
B.铁元素和铜元素都是变价金属元素,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高价态的氯化铜,则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也生成高价态的氯化铁,故B不符合题意;
C.钠的金属性强于镁,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则钠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钠和碳,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性质稳定的碳酸钠,所以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碳,故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量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则过量的二氧化硫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D
【详解】A.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也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铁,选项A不符合;
B.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不能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硅,选项B不符合;
C.NO不能一步反应生成硝酸,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氨气,选项C不符合;
D.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铜,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铜,转化关系每一步都能一步实现,选项D符合;
答案选D。
24.C
【详解】A.陶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材料,不是玻璃,A错误;
B.水泥的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纯碱、石灰石、石英是制造玻璃的原料,生成玻璃不需要黏土,B错误;
C.硅酸盐性质稳定,熔点较高,所以硅酸盐制品一般具有性质稳定、熔点较高的特点,C正确;
D.沙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为氧化物,不是硅酸盐,D错误;
故答案选C。
25.C
【详解】①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所以导致雨水的pH值小于5.6,亚硫酸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使溶液的pH值变得更小,故①错误;②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和水,其中SiF4不属于盐,不满足碱性氧化物的概念,二氧化硅只是酸性氧化物,故②错误;③氯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先变红后褪色,而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滴蓝色石蕊试纸上,只变红不褪色,故③错误;④食盐既是调味剂,也是食品防腐剂,故④正确;⑤CO2分别通入BaC12、CaC12、Ba(NO)2溶液中,均无白色沉淀生成,将适量SO2通入BaC12、CaC12溶液中也没有白色沉淀生成,但适量SO2通入Ba(NO)2溶液中有BaSO4白色沉淀生成,因NO3-在酸性条件能氧化SO2得到SO42-,故⑤错误;⑥SiO2没有导电能力,但其传输光的能力强,可用于制造通讯光缆,故⑥错误;⑦因浓硫酸或浓硝酸随反应的进行,浓度会变稀,则足量的镁与浓硫酸反应可生成SO2和H2的混合气体,而足量的镁和浓硝酸反应,可得到NO2和NO的混合气体,故⑦正确;⑧铁盐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以用于饮用水的净水剂,但不能用作消毒剂,故⑧错误;⑨高纯硅是半导体,是制光电池原料,故⑨正确;⑩灼烧某物质时,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是否显紫色,才能判断是否含有钾元素,故⑩错误;只有④⑦⑨正确,故答案为C。
26. C ( 碳) S (硫) 和 KNO3 ( 硝酸钾 ) 酸 碱 两性 两性 FeO (氧化亚铁) Fe2O3(氧化铁或三氧化二铁) Fe3O4 (四氧化三铁) SiO2 (二氧化硅) SO2 (二氧化硫) CO2 (二氧化碳) 钢 碳素钢 合金钢 橡皮 玻璃 SiO2 + 2 NaOH = Na2SiO3 + H2O
【详解】①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还原剂为C;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所以S 和 KNO3均为氧化剂,故答案为:C(碳);S(硫)和KNO3(硝酸钾);
②Al2O3 和Al(OH)3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它们分别是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故答案为:酸;碱;两性;两性;
③铁元素的氧化物有FeO、Fe2O3、Fe3O4三种,故答案为:FeO (氧化亚铁)、Fe2O3(氧化铁或三氧化二铁);Fe3O4 (四氧化三铁);
④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SiO2 (二氧化硅);SO2 (二氧化硫);CO2 (二氧化碳);
⑤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合金是钢,根据其化学成分,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故答案为:碳素钢;合金钢;
⑥实验室中盛装氢氧化钠溶液时因为氢氧化钠会和玻璃发生反应,因此用橡胶塞而不用玻璃塞,故答案为:橡皮;玻璃;SiO2+2NaOH=Na2SiO3+ H2O;
27. Al 纯碱 Si SiO2
【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Na2CO3既叫纯碱又叫苏打;硅常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芯片、半导体材料等;硅的氧化物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l;Na2CO3既叫纯碱又叫苏打,Na2CO3俗称为纯碱或苏打;制造计算机芯片的半导体材料是Si;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答案为:Al;纯碱;Si;SiO2。
【点睛】在解题时,常会将Si与SiO2的用途弄混,为易错点。
28. PCl3易挥发,利用率降低 蒸馏
【详解】在装置C中发生反应:P4(白磷)+6Cl2=4PCl3,2PCl3+O2=2POCl3.C中反应温度控制在60~65℃,不能过高或过低,这是由于温度太低,反应速率变慢;
温度过高,PCl3易挥发,利用率降低;由PCl3、POCl3的熔沸点信息可知其在常温下为液态,分离混溶的液态混合物应采用蒸馏法,故答案为:PCl3易挥发,利用率降低;蒸馏。
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必修 第二册<a href="/hx/tb_c400003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当堂检测题</a>,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hx/tb_c400003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a>,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无机非金属材料 同步训练,5L稀硝酸,6 mL浓硫酸,实验操作如下,装饰品如水晶、石英等;2,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复习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