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
1、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2、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3、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教学重点:
1、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2、把握想象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想象。
课前准备:
学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相关资料与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喜欢神话吗?你们熟悉的神话都有哪些?(生答: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教师出示图片。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抟土造人的神奇。
检测生字词 :
字音字形
女娲 莽莽 榛榛
澄澈 掺和 揉团
掘起 捏泥 抟
词意:
澄 澈:
幽 光:
灵 敏:
绵 延:
神通广大:
莽莽榛榛:
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教师出示单元目标中快速阅读的要求,学生齐读
2.学生用2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全文,并复述故事内容给同桌,然后参考教师的提示语,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教师引导的提示语:
开天辟地以后
有一天
后来
最后
师生一起总结文章的行文思路:
女娲为什么要造人?女娲是怎样造人的?
原因: 感到孤独荒凉
经过: 揉团黄泥造人
挥溅泥点造人
男女婚配造人
借助编者提供的旁批探究文本内容:
1.同学们齐读批注2,并找出文章中表现女娲神性的语句
学生找出后和小组分享
同学们齐读批注1,并找出文章中表现女娲人性的语句
学生们齐读批注3,并找出文章中表现女娲母性的语句
五、比较阅读,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1、请大家把书打开到131页,齐读课后习题下面的词语。然后小声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将课文与课后《风俗通》中的短文比较阅读。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②比较后筛选,课文中哪些情节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有感情地读一读。
2、小组交流后明确:
①大多数同学更喜欢课文。袁珂的《女娲造人》是根据《风俗通》中的两则短文改编的。《风俗通》中的短文想象大胆,情节较简单,是故事的骨架。袁珂的《女娲造人》在此基础上,想象更丰富,情节更具体,使得故事血肉丰满。
②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的情节,如:女娲造人的动机、造人的过程、人类诞生后的喜悦感、女娲的喜怒哀乐……挑出语段品读,着重体会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风俗通》中为什么删掉“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 ?
师生共同总结神话的特点:
(1)天马行空的想象
(2)融入生活的真实
(3)鲜明而正确的思想倾向
六、拓展阅读,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神话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学生谈神话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引导:
神话连接了我们和先祖,它让我们了解先祖的智慧、传承民族的文明。
如果说,人类文明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那么,神话就是这条河的源头
如果说,人类文明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神话就是这棵树的根
课堂小结
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不单让文学之花绚丽绽放,更让科技高速发展,时代不断进步。正因为有了这种想象,人们才不断为之努力,造出了大飞机、宇宙飞船,终于实现了太空漫步。让我们一起去看《中国神话故事》畅游想象之海吧!
作业布置:妙笔生花,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展开大胆奇特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扩写《夸父追日》。选择一处情节,写片断。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海外北经》
板书设计:
女娲造人
袁珂
天马行空的想象
融入生活的真实
鲜明而正确的思想倾向
神性
人性
女性
《女娲造人》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神话,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点,做到了对照课文故事情节,对照《风俗通》中关于女娲的记载,找出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作者的想象力。学习本文,学生明白了课文丰富女娲造人的动机;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的场面等内容。从而理解了作者是借助想象来丰富情节,借助描写来丰富细节。在授课中,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独特的认识、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批注在相关的文句中。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再读课文,合作探究,交流感受,拓展阅读,总结课文,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了解神话及特点,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形象分析,反馈本节课的收获,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案及反思,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