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三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与当代世界的发展第36讲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330286/0-1707106232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三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与当代世界的发展第36讲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330286/0-17071062324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三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与当代世界的发展第36讲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330286/0-170710623244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全套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三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与当代世界的发展第34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三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与当代世界的发展第37讲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三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与当代世界的发展第35讲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二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33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二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31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试卷 0 次下载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三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与当代世界的发展第36讲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展开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三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与当代世界的发展第36讲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共6页。
1.[2024长沙月考]1946年,英国宣布结束对外约旦的委任统治,承认外约旦独立;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即《印度独立方案》,8月15日,英国殖民当局分别向国民大会党和穆斯林联盟移交权力;1948年,锡兰(斯里兰卡)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这些事件( C )
A.表明英国主动调整在亚洲的殖民政策
B.反映了社会主义力量的进一步增强
C.推动帝国主义在亚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D.促使亚非民族独立运动进入新阶段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外约旦、印度、锡兰纷纷获得民族独立,推动帝国主义国家在亚洲殖民体系的瓦解,C项正确;英国被迫同意这些殖民地独立,并非英国主动调整殖民政策的结果,排除A项;这些国家获得民族独立后的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力量的增强,排除B项;D项非材料主旨,排除。
2.[2023河北四调]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20世纪的历史潮流。它首先在亚洲出现高潮,接着转向非洲和拉丁美洲,一浪高过一浪,殖民主义体系的堤坝逐渐坍塌。从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 C )
A.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促进亚非拉独立运动的高涨
C.表明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D.直接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推动了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形成,这表明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C项正确。
3.[情境创新/2023长春质监]20世纪六七十年代,拉丁美洲经济学家提出了“依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世界经济领域中,存在着中心—外围层次,持续依赖中心地区的市场、资本和技术会造成抑制发展的力量。这一理论表明( D )
A.亚非拉美国家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国际霸权主义政策遭遇了强有力挑战
C.发展中国家的地位随国际交往而提高
D.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
解析 材料中理论认为,持续依赖中心地区的市场、资本和技术会造成抑制发展的力量,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会使其处于不利地位,说明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D项正确;材料未反映亚非拉美国家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A项错误;材料中的理论并不能使国际霸权主义政策遭遇强有力挑战,B项错误;材料无法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随国际交往而提高,C项错误。
4.[2023辽宁葫芦岛模拟]1980年,发展中国家出口中的工业制成品占出口商品总量的比重还不足30%。1998年,这一比例攀升至80%左右。1980—2010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商品贸易总额中所占份额从25%增加到47%,在世界经济总产出中所占份额从33%提高到45%。影响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因素有( B )
①冷战的终结 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③美国的衰落 ④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受苏联解体后冷战终结、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的影响,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
5.[2024广东湛江摸底]20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积极支持外资机构设立亚洲货币经营单位,并于1978年全面放开外汇市场。1990年,新加坡将外国人持有本地银行股权比例的上限由20%提高到了40%。这反映出新加坡( C )
A.大量吸引精英移民 B.开创发展知识经济
C.经济发展潜藏危机 D.努力实现产业升级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加坡大力引进外资,扩大外汇市场和本国银行业的开放力度,加大国际资本流通,反映出新加坡经济发展潜藏着危机,C项正确;题干信息是吸引资本,不是吸引精英移民,排除A项;B、D两项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6.[2024广东名校联考]第16届不结盟运动峰会于2012年8月在伊朗召开,会议主要议题之一是核裁军问题,还包括地区问题、人权和发展问题等。来自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高级代表以及观察员国代表等出席了峰会。上述材料反映不结盟运动会议的召开( C )
A.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
B.摧毁了西方主导的世界殖民体系
C.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诉求
D.冲击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政治格局
解析 第16届不结盟运动峰会主要讨论核裁军问题,还讨论地区问题、人权和发展问题,这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的诉求,C项正确。不结盟运动与社会主义革命无关,排除A项;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于20世纪90年代,排除B项;美苏两极格局瓦解于1991年,排除D项。
7.[2024武汉联考]非洲区域经济共同体的成员国经济结构单一、身份严重重叠,仅有11个非洲国家归属单一区域经济共同体,其余国家均同时归属2个或3个区域经济共同体,不同区域经济共同体贸易规则互相冲突。这一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D )
A.促进了区域贸易发展 B.导致战后非洲战乱频繁
C.减少了政府行政开支 D.延缓了非洲一体化进程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非洲大部分国家加入多个区域经济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其消极影响也很明显。例如,增加了政府行政开支,法律法规和贸易规则相互冲突,难以协调;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重叠,阻碍了经济一体化进程等,D项正确。促进区域贸易发展是积极影响,排除A项;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重叠与战乱没有关系,排除B项;机构组织重叠会增加政府财政开支,排除C项。
8.[2024湖北联考]下图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1500—1975年),图中两个殖民收缩期出现的相同原因主要是( A )
A.战争削弱宗主国力量 B.启蒙思想的大力传播
C.国际格局的重新建构 D.殖民地人民广泛觉醒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9世纪初期出现第一个殖民收缩期,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后出现另一个殖民收缩期。第一个殖民收缩期是因为拿破仑战争严重削弱了欧洲殖民地国家的军事力量,第二个殖民收缩期与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国家的实力有关,所以两次殖民收缩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战争削弱了宗主国的力量,A项正确;19世纪初期拉丁美洲有启蒙思想的传播,两次世界大战后也有自由、民主、平等和民族自决等进步思想的传播,但并非最主要的原因,排除B项;从19世纪初期到二战结束前,世界的中心仍在欧洲,排除C项;殖民地人民的广泛觉醒是在二战后,排除D项。
9.[2023广东惠州二调]下表所示的是1960—1965年拉丁美洲18个国家的耕地分布情况,据此可知,土地改革后的拉美国家( C )
A.农业生产经济效率较低 B.农业的生产结构单一
C.保留了殖民经济的残余 D.对外经济依赖性较强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独立后的拉美国家,实行大地产制的农场虽然数量较少,但其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很大,这与欧洲列强在拉美推行种植园经济密切相关,是殖民经济残余的表现,C项正确。
10.[社会热点/天星原创]1947年,智利和秘鲁首先宣布其领海范围为200海里。1970年5月,智利等9个拉美国家通过了《蒙得维的亚海洋法宣言》,重申200海里海洋权。1973年,非洲统一组织通过了《关于海洋法问题的宣言》,宣布非洲国家有权建立限度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或管辖范围。上述史实表明( B )
A.国际社会对海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B.第三世界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日益发展
C.国际经济新秩序首先在海洋领域建立
D.西方国家的海洋霸权地位已经彻底丧失
解析 由材料信息“1947年,智利和秘鲁首先宣布其领海范围为200海里”“1970年5月,智利……重申200海里海洋权”“1973年,非洲……宣布非洲国家有权建立限度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或管辖范围”可以看出,第三世界国家为维护国家权益不断努力,B项正确。
11.[情境创新]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在分析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危机时,将其概括为“小国原罪”,即这些国家因为不具备国际货币金融优势地位,在经济发展中必然以出口为导向,为此必须稳定本币与国际货币的汇率,以保持出口稳定增长。这一分析意在强调( A )
A.后发国家缺乏货币金融实力
B.国际金融货币秩序的不健全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缺失
D.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
解析 根据材料中“这些国家因为不具备国际货币金融优势地位,在经济发展中必然以出口为导向,为此必须稳定本币与国际货币的汇率,以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可知,东南亚国家只能以出口为导向和必须稳定本币与国际货币汇率的原因是其不具备国际货币优势地位,即后发国家缺乏货币金融实力,故选A项;这一分析并没有涉及国际金融货币秩序的不健全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管理问题,排除B、C两项;这一分析强调的是后发国家的劣势,并非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排除D项。
12.[2023广东惠州一调,14分]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与国际局势的发展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橡胶树原产于南美亚马孙河流域,欧洲人发现和殖民美洲后,橡胶慢慢走进了欧洲人的生活。18世纪下半叶,用橡胶制成的密封垫圈在蒸汽机和其他机器上大量应用。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汉考克改进了橡胶加工的硫化法,橡胶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1877年,英国人在新加坡试种橡胶,大获成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东南亚的人工橡胶林已发展到117万英亩。东南亚、南亚的橡胶种植业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橡胶产区。1888年,英国人邓洛普发明充气轮胎,从此,车辆轮胎成了橡胶的最大用场。在第二次技术革命及两次世界大战中,橡胶都大显身手,成为与钢铁、煤炭、石油并列的四大工业原料之一和重要战略物资。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目的之一便是夺取东南亚产胶国家和地区。1941年,全世界橡胶产量猛增到160万吨。
——摘编自张箭《世界橡胶(树)发展传播史初论》
材料二 1949年11月,美国主导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实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禁运政策,天然橡胶被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迫使东南亚国家停止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橡胶出口。1952年9月,由于西方市场的饱和,国际市场的橡胶价格下跌71%,这使印度尼西亚损失惨重。1953年7月,印尼政府试图打破禁运,将200吨橡胶从印度尼西亚运往中国,这引起了美国的强烈反对,并以终止援助为由威胁印度尼西亚。禁运政策也使追随美国的国家,特别是英、法、日的经济受到严重的损害。1956年,马来西亚宣布取消不准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此后,巴黎统筹委员会除美国外的几乎所有成员都仿效了马来西亚。……东南亚国家解除了对中国的橡胶禁运。
——摘编自刘大平《美国与印尼对华出口橡胶问题纷争论析——以艾森豪威尔时期为考察重点》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橡胶产量增长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橡胶禁运的态度变化,并分析其影响。(8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18世纪下半叶,用橡胶制成的密封垫圈在蒸汽机和其他机器上大量应用。19世纪40年代,英国……橡胶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可得出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橡胶的需求量大增;根据材料一中“1877年,英国人在新加坡试种橡胶,大获成功……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橡胶产区”可得出人工橡胶林种植范围扩大;根据材料一中“1888年,英国人邓洛普发明充气轮胎”可得出橡胶加工技术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世界大战也刺激了橡胶产量的增长。
第(2)问,第一小问具体思路如下:
第二小问从对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对美国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橡胶的需求量大增;人工橡胶林种植范围扩大;橡胶加工技术的进步;两次世界大战的刺激。(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态度变化:由追随美国实行禁运政策到解除禁运政策。(2分)影响: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有利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东南亚国家的外交自主性;冲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农场规模(公顷)
占农场总数的百分比(%)
占耕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0—20
75.6
6.6
20—100
16.8
9.5
100—1 000
6.6
24.1
1 000以上
1.0
59.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三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与当代世界的发展第34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共6页。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三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与当代世界的发展第37讲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共6页。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十三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与当代世界的发展第37讲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