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二十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52讲近现代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展开知识点一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1.美洲物种的外传
2.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3.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知识点二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1.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农业现代化
①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10] 现代农业 转变。
②过程
③表现
(2)畜牧业现代化:从给料、给水到产品收集、包装、运输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
(3)渔业的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
2.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1)粮食储备技术
(2)食物储存技术
冷链物流产业的优缺点
(1)优点:提高了食品的保鲜能力;具有非常高的效率;保证了食品的安全输送等。
(2)缺点:成本较高昂;对温度控制的要求严格,对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覆盖面相对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区域和产业需求等。
3.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1)粮食安全
(2)食品安全
粮食安全、食品安全、消除饥饿之间的关系
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都是为了解决“吃”的问题,前者侧重“吃得饱”,后者侧重“吃得好”,它们都有利于消除“饥饿”。粮食安全问题起源于食物匮乏,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于食物中有害物质的存在,它们是人类社会演进的不同阶段面临的两个历史性难题。当今的市场经济体系、农业技术、产业政策等大大缓解了饥饿问题,但生产者对高产量和低成本的追求,也给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情境1 美洲物种外传的原因
美洲许多农产品是亚欧非诸国人民从未见过的。如玉米这一美洲特产,地理大发现后很快传到中国西南部、非洲及东南欧。马铃薯、烟草、可可等美洲特产,也传到亚欧非诸洲。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美洲作物为什么会传入亚、欧、非各洲?
答案 美洲作物在新航路开辟后,伴随殖民扩张传入亚、欧、非各洲。
情境2 清朝前中期人口变化
下面为清朝前中期人口变化情况图。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外来因素是什么?
答案 高产农作物的引进。
图解历史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情境3 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
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原来在近东贸易中数量极少的商品如香料、茶叶、大米、蔗糖等成为大宗商品,进出口量骤增……许多昔日的奢侈品成为大众日用品。
——摘编自李吟枫《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历史作用》
根据材料,概括食物物种交流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答案 推动了欧洲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加强了欧洲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改变了欧洲民众的消费习惯。
图解历史
现代农业
情境4 印度的农业科技
印度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相继进行了“绿色革命”(种植业)“白色革命”(牛奶生产合作)“蓝色革命”(水产养殖业)。印度农业科技信息系统为农户提供网络交易平台及种植技术等各种信息。
上述材料反映了印度确保粮食供给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答案 在政府引导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农业。
情境5 英国的农业机械化
英国农民感受到时间的新单位是来自于进入村庄中的流动农业机械,谷物脱粒承包人要求按小时收费。很快,拥有机械的农业劳动者帮助邻居耕地也要求按小时计费。年轻人都关心脱粒机和收割机的效益,他们拿着小本子认真地记下这些机械的工作小时和消耗的燃料量。
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科技发展影响农民的劳动观念。
情境6 青铜冰鉴
下图是1977年出土于湖北曾侯乙墓的青铜冰鉴。《周礼注疏》载:“冰若有鉴,则冰不销释,食得停久。”古代这种用于食物冷藏保鲜的器物,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冰箱”。
根据材料,说明食物冷藏技术发展的意义。
答案 有利于食物保鲜储存和长期储存。
情境7 新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将继续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流通能力建设,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将继续努力构建粮食对外开放新格局。
——摘编自《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2019年10月)
根据材料,简析新中国取得粮食安全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
答案 党与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建设;打造粮食对外开放格局。
情境8 食品安全问题
19世纪,生活在伦敦的化学家弗雷德里克·阿库姆写道:“我们吃的泡菜是用铜染绿的;我们吃的醋是用硫酸勾兑的……我们吃的糖果是将糖、淀粉和黏土混合在一起,再用铜和铅染色的。”
材料旨在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 化学添加剂引发食品安全问题。课程标准
命题点
考题取样
核心素养解读
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2023.6浙江T19;
2023北京T20;
2021福建T5
1.通过史料了解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是人类不同文明交往的表现。
2.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辩证认识食物物种交流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3.通过对比古今中外的食物生产与储备技术,认识科学技术进步对食物生产与储备产生的影响,增强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4.了解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需采取的应对措施,对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作出历史解释。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2023湖南T16;
2022江苏T11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2022北京T14;
2020北京T1
命题分析预测
1.分析:本讲知识在高考中考查相对较少,其中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与中外农业机械化生产等是考查重点。
2.预测:可能会考查中外食物生产、农业机械化等知识点,中国采取的保证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措施及其意义可能是考查的热点。
物种
欧洲
亚洲
玉米
①16世纪中叶,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
②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
①[1] 明朝 时传入中国。
②清朝前期,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得到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前,已遍布全国。
马铃薯
16世纪末,作为[2] 食用作物 开始在欧洲推广。
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甘薯
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
番茄
①18世纪中叶在欧洲开始作食用栽培。
②18世纪末,经过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传回美洲。
①明朝万历年间,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
②清朝光绪年间,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
辣椒
①15世纪末传入[3] 西班牙 。
②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明朝时,传入中国,被称为“[4] 番椒 ”。
物种
种类
历程
作物
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5] 葡萄 、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
①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来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②水稻:由[6] 西班牙人 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
禽畜
鸡、牛、驴、马、猪、羊等。
禽畜在美洲繁衍生息,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7] 动物群落 ,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①不同种类的玉米适应了非洲复杂的气候环境,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
②玉米、甘薯引入中国,丰富了粮食种类。
③马铃薯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
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①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小麦在北美的推广,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
②玉米、马铃薯、甘薯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①在北美,水稻大量用于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②在中国,[8] 玉米 等外来农作物投入市场出售,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①殖民者大量种植农作物和繁殖马、牛、羊等,导致原始森林被滥伐,美洲地表植被遭到破坏。
②中国明清时期扩大了耕地面积,导致了[9] 水土流失 。
20世纪中叶
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11] 机械化 ,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20世纪下半叶以来
A.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
B.以高科技为基础的[12] 设施农业 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及禽畜的生产量大幅度增长,保证了农牧产品的供应。
C.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成就
意义
农业机械现代化
A.用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B.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也不相同。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中、小型相结合。
C.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13] 自动化 转变。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杂交育种技术进步
A.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
B.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
C.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
D.2014年,“[14] 中国超级杂交水稻 ”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时间
表现
原始农业社会
利用地窖和陶器存储余粮。
古代农业社会
粮仓的储备技术逐渐改进,具有防鼠、防盗、防潮、防火、保鲜功能。
20世纪50年代
美国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20世纪70年代
中国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21世纪以来
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古代
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还利用自然界中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
近代
①食品加工:自20世纪20年代起,[15] 速冻加工 、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
②食品储存: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起来。
现代
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大大促进了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
产生原因
①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②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③各国政府都把保障[16] 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 作为首要任务。
解决措施
世界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
中国
1996年,发布了《[17] 中国的粮食问题 》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此后,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产生原因
①化肥、[18] 农药 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
②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19] 食品添加剂 。
解决措施
世界
各国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20] 法律法规 进行治理。
中国
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修订。
2023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第35讲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学案: 这是一份2023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第35讲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学案,共15页。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二十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51讲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二十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51讲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共5页。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学案: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生产关系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