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二十一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54讲工业革命与现代科技进步
展开知识点一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1.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1)机器大生产
①背景: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②标志: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1] 改良蒸汽机 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
③特点:工人聚集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
(2)工厂制度
2.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知识点二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2.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的含义
(1)农业革命: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
(2)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3)信息革命:指由于信息生产、处理手段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以互联网与全球化的普及为重要标志。
情境1 英国工厂制度建立的原因
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动力的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工具的变革,生产工具的变革必然导致生产的经营和管理上的变化。因此纺织、冶炼、机器制造、造纸、玻璃等行业建立了一系列工厂,工厂制度开始形成。
——摘编自邹冠秀《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生产模式的转换及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厂制度建立的原因。
答案 工业革命引发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迅速发展;工厂的广泛建立。
图解历史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情境2 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
下面为不同时期英国城乡人口统计表。
——摘编自荻茨《英国经济史》
材料反映了英国城乡人口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变化:农村人口增长缓慢,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影响: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概念
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地理空间城市化和社会文明城市化。
情境3 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
“互联网+”是当今热门概念,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催生许多新兴产业。
“互联网+”最能反映第三次科技革命怎样的特点?
答案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引起其他技术的革命,即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种技术的革命。
情境4 人工智能的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在工作中大大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甚至人工智能的一些“机器学习、记忆、自动推理”的功能,还可以极大地降低人类脑力劳动的强度,并辅助人类进行数据分析或事务决策。
——摘编自杜森《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反思》
根据材料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降低人类脑力劳动的强度;协助人类科学分析数据和作出决策。
图解历史
三次科技革命
课程标准
命题点
考题取样
核心素养解读
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机器大生产
与工厂制度
2023广东T20;
2022湖南T7;
2021.1浙江T18
1.从时空观念角度,掌握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确立的发展历程,认识生产力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从史料实证角度探究工业革命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革命性意义。
3.从时空观念角度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从史料实证角度探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4.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理解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
工业革命后生活
方式的变化
2021广东T18;
2021.1浙江T29;
2020江苏T18
现代科技革命
2023.6浙江T14;
2023北京T10;
2022.1浙江T24;
2022全国卷乙T41;
2021湖北T19
命题分析预测
1.分析:本讲知识是高考高频考点,突出考查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工业革命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等。
2.预测:高考可能主要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表现及影响等,尤其需要关注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大生产及工厂制度的出现给人们的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对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
特点
制度
工人实行[2] 倒班制 ,规章制度严格,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
生产
[3] 生产流水线 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
原料
原料由[4] 工厂 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影响
世界
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
①19世纪中后期,洋务派创办了[5]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②张謇、范旭东等主张[6] 实业救国 ,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变化
视角
概况
促进了[7] 城市化 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问题
大城市工业人口猛增,但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
措施
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表现
工业革命对煤等矿石的需求刺激了运河的开凿。
影响
形成了[8] 水陆运输网 ,促进了城际、国际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
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表现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9] 农业机械 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
影响
大量人口从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
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增强。
原因
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出现。
表现
[10] 准时准点 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往往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
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背景
[11] 机器生产 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表现
①西方国家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并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
②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12] 癸卯学制 ”,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表现
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
结果
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标志着[13] 工人阶级 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领域
成就
意义
计算机
1946年,美国军方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
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互联网
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计算机网络后演化为[14] 互联网 ,20世纪90年代实现[15] 商业化 。
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走入家庭。
人工智能
已涵盖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大量应用。
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航空航天
①1957年,[16] 苏联 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②许多国家已研发出多种类型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在太空中建立了严密的[17] 地球测控网 。
航天技术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海洋技术
①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②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 000米处进行试验。
③2020年,中国的“[18] 奋斗者号 ”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标志着中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海洋技术在现代科技进步中处于重要位置。
新材料技术
高分子材料、[19] 纳米材料 、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社会生产
生产力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劳作方式
由粗放型转化为[20] 集约型 ,人们越来越依靠技术革新来实现利润增长。
企业管理
以[21] 市场 为导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
文化生活
方便沟通
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轻松了解社会动态,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
丰富生活
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认识世界
全媒体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人类视野
积极
使地球成为“地球村”;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消极
现代科技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时期
农村人口数
城市人口数
16世纪
337.5万
112.5万
19世纪前期
400万左右
800万左右
2023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第35讲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学案: 这是一份2023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第35讲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学案,共15页。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二十一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53讲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二十一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53讲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共4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