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优质课课件ppt
展开科学观念: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具体内容, 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了解卢瑟福 实验现象和建立猜想的过程;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建立模型的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探究实践:培养学生根据分析获得的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态度责任:让学生感受模型建立的发展过程,体念科学发展历 程的艰辛,感受科技发展和科学进步之间个关系。
1、举出几例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2、试用模型表示水分子、甲烷分子、氧分子等微粒。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中含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每个氧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硅、碳、硫等都是原子直接构成的,……。
碳原子 氧原子 氢原子
原子是质量、体积都很小的微粒。那么,原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能不能再分?人类认识原子的过程是漫长的……。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1、道尔顿原子模型: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2、汤姆生原子模型: 1897年,汤姆生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他认为,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原子之中,而电子就像是面包中的葡萄干一样散布在原子的正电荷之中。
很快,道尔顿的实心原子模型与汤姆生的枣糕原子模型很快被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所否定。
3、卢瑟福的核式原子结构模型: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发现过程: 卢瑟福用带正电的 α 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多数α 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少数 α 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分析: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运动,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那样。
卢瑟福核式的原子核结构
4、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3 年,丹麦科学家波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他认为:①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不辐射能量。②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③当且仅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
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人类认识原子的过程是漫长的、永无止境的……。
5、现代电子云原子结构模型: 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了中子,提示了微观世界波粒二象性规律,认识到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不遵循经曲力学的原理,建立用量子力学方法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的数学模型。
二、原子结构模型 1、原子结构模型: 原子是由带1个正电荷的原子核与一定数量的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为了探索原子内部的构造,科学家们进行了无数次实验。他们使用原子模型来表示原子并用实验不断地修正模型。
2、原子呈电中性的原因: 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
3、原子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 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 原子核的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的体积虽然很小,但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的质量相对要小得多。
三、揭开原子核的秘密 由于原子核很小,又带正电荷,因此,要认识原子核的结构就更困难了。科学家用高能量的粒子撞击核的方法来揭示原子核的秘密。1、原子核的结构模型: 通过实验,科学家们最终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两种粒子——质子和中子构成。
2、原子核带正电: 根据科学家们的测定: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
3、 核电荷数: 科学上把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 不同原子的原子核,其核电荷数是不同的。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 原子核的结构举例: 1)原子核结构: 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则氧原子核带8个单位正电荷(即+8),其中核电荷数为8。 2)碳原子核结构: 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则碳原子核带6个单位正电荷(即+6),其中核电荷数为6。
5、 粒子的质量很小: 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在整个原子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夸克: 科学家们又对质子和中子的构成进行了研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的。
1、在原子核里一定含有的微粒是( ) A. 质子和中子 B. 质子 C. 中子 D. 质子和电子
2、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卢瑟福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B.α粒子可能是某种原子的原子核C.图乙所示原子核式结构是一种模型D.通过该实验可知原子是空心的
3、2020年12月初,考古发掘队在三星堆遗址5号祭祀坑中出土了举世绝美的黄金面具。已知金(A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7,质子数是7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金(Au)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是79 C.该原子的核外有118个电子 D.该原子的核内有79个中子
4、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A.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B.因为质子数不同,所以碳原子和氮原子所属的元素种类不同C.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完全不同D.因为电子层数及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钠原子和钠离子 的化学性质不同
5、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C.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6、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911 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 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 方向,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 。(2)当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填字母)。
7、如图是 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试回答:(1)一个 Mg2+核外共有 个电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和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通过对该图的分析,你能发现哪些规律?请写出其中一个 。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
8、下表是某位同学收集的一些微粒的资料,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是 。(2)根据表格信息可知 C 的带电性为 。(3)表格中互为同位素的粒子是 。(4)比较 C 与 D 两种粒子,其中质量较大的是 。
1、卢瑟福的核式原子结构模型认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运动。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3、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断地修正模型。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4、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5、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6、质子和中子都是由 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的。
2.3 原子结构的模型(1)
1、 原子结构的模型2、原子结构:
汤姆生的“原子实心结构” 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玻尔的“能级原子结构”
原子核(+)核外电子(-)
质子(+)-夸克中子(不带电)-夸克
1)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2)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电性相反,电量相等;整个原子不呈电性。3)原子核中不一定有中子。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土壤的成分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423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节 土壤的成分精品课件ppt</a>,文件包含41土壤的成分1pptx、41土壤的成分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41土壤的成分1学案含答案doc、土壤中有无机盐mp4、土壤中有水mp4、土壤的作用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571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精品课件ppt</a>,文件包含23原子结构的模型2pptx、23原子结构的模型2教学设计表格式doc、23原子结构的模型2学案含答案doc、离子的形成mp4、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5节 磁生电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574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5节 磁生电一等奖课件ppt</a>,文件包含15磁生电1pptx、15磁生电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15磁生电1学案含答案doc、电磁感应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