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2012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4.2水的组成(同步练习)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34178/1-17072014802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粤版2012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4.2水的组成(同步练习)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34178/1-170720148023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粤版2012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4.2水的组成(同步练习)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34178/1-170720148024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粤版2012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4.2水的组成(同步练习)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34178/0-17072014772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粤版2012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4.2水的组成(同步练习)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34178/0-17072014772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粤版2012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4.2水的组成(同步练习)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34178/0-170720147725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科粤版4.2 水的组成精品随堂练习题
展开基础知识清单
一、水的物理性质
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101.3kPa时,水的凝固点为 0℃。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1g·cm-3)最大。水分子间的间隔大小为:气态 >固态 >液态。
二、水的组成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化学式为_H2O ,表示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而且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电解水实验:
通电源后,可以观察到两电极表面都有气泡产生。
(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两边试管收集到的体积不同,V(正极):V(负极)=1:2。
(3)经检验,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具有可燃烧的性质,它是氢气;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具有助燃的性质,它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因此它是氧气。
由此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此过程为:水氢气+氧气。
从微观角度分析: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由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2:1可知,氢分子与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因此,水的电解过程可以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图完成);由此可知,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即水的化学式为H2O
(5)氢气在氧气里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也推断出同样的结论。
三、氢气
1. 物理性质: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2. 氢气的燃烧
(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2)工业上利用水的电解生产氢气和氧气。氢气可作发射航天器火箭的高能燃料使用。在空间站中,可据此制备氧气,用以保证航天员呼吸的正常供给。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C.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现象上判断:水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3.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C.氢气难溶于水
D.点燃氢气时一定会发生爆炸
4.如图是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不检验纯度,一定会发生爆炸B.a、b两管收集到气体质量比为1:2
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5.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中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6.2021年12月,在我国航天员王亚平等进行的“天宫授课”中介绍了中国空间站通过电解水获得氧气的情况。电解水过程有如图步骤的模型构成(图中●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完整表示电解水过程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①④③D.④①②③
7.下列是两个关于水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2中得到的气体能燃烧B.实验二中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C.实验一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改变D.1、2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2:1
8.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
C.负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
D.正极产生气体的速率比负极快
9.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如图,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水过程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B.由实验可知,C端是电池的负极,D端是电池的正极
C.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用燃着的木条检验,A中的气体使木条燃得更旺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1.(多选)在带玻璃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则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产生淡蓝色火焰B.有黑烟冒出
C.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D.产生黄色火焰
1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B.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C.该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3.通过研究氢气的燃烧来认识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纯氧中安静地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B.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可以看到白烟
C.点燃氢气,罩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只出现水珠,可见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由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4.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向外拉动一支注射器活塞,松开手后,活塞能恢复原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B.U形管中加入的可以是硫酸钠稀溶液
C.实验时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D.正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15.下列从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氢分子和氧分子是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所表示的粒子,可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6.学习了水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进行了以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C.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沉降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1:2
二、填空题
17.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中正极的一端是 .
(2)检验D试管中气体的操作是 .
(3)如图为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CD试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实际实验数据得出这个比值偏大,原因可能是 .
(4)电解水实验说明了 .
18.某实验小组用来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电源的正极在电源的 (选填“左”或“右”)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若实验结束后收集到的气体a的体积为22mL,则气体b的体积约为 mL,得出的实验结论为 。
19.十八世纪末,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把氢气和氧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瓶内壁上出现了水滴。
(1)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可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
(2)上述反应过程中,未改变的粒子是 ,产生的新粒子是 。
(3)从微观上看,水蒸气凝聚成水滴的过程,是因为瓶壁温度较低,水分子遇冷后, 速率减慢, 减小。
20.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难溶于水.据测定在标准状况下,氢气和同体积的空气相比,质量约是空气的.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根据上述内容,用简明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
(2)氢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__;
(3)根据氢气的性质,推测氢气可能具有两种用途______、_______.
(4)用稀有气体氦气,作为大型升空气球的气体,其原因是:①______ .②_______.
21.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如图,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
(2)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 ,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关于这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实验前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其本身不参加反应
B.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氧气,B管收集到可燃性气体
C.在刚开始的时候,负极气体体积:正极气体体积大于2:1,可能是氢气比氧气更难溶于水
D.装置乙的作用是便于检验生成物
22.2023年3月22日是第31届“世界水日”,其主题为“加快变革”。
(1)地下水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是 。实验结束后,可加入 比较水蒸馏前后的硬度变化。
(3)宇航员一部分生活用氧气可通过电解水制得,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目的是: ;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玻璃管 (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3.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简易装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由实验现象可以确定:试管a连接电池____极,若试管a中得到10mL气体,则试管b中得到____mL气体,写出验证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____。
(2)小丽同学将纯净的氢气点燃,观察到管口有__火焰,将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据此,她发现氢气的一个化学性质是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
24.下列是电解水反应示意图(图2)和装置(图1)。示意图①~③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1)图2中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_(填序号)。
(2)②所代表的物质是图1中试管_______(填字母)中产生的气体,图中A是电源的_____(填“正” 或“负”)极。
(3)电解水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A 观察水分解的现象
B 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
C 探究水分解的条件
D 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4)在电解水的过程中,能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写名称);不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是___(写名称)。
(5)检验C管中产物的方法是用拇指堵住试管口,试管口向上靠近酒精灯的火焰,看到的主要现象是___。
25.化学用语帮助我们建立起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联系,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出“两个氢原子”:_________。
(2)水中鱼类可以呼吸因为水中溶有 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下列对于化学式“H2O”的各种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表示水这种物质 B表示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表示1个水分子 D表示水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构成
26.如图为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1)读图获得的信息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2)根据图示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3)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若点燃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就有可能引起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______。
(4)“氢气具有可燃性”,这属于氢气的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此性质决定了氢气的用途是______。
27.(1)实验室可通过电解水制得氢气和氧气。电解时需要接通___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有氢气生成的电极接电源的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待反应结束时,理论上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
(2)可用_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需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下列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B 城市生活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C 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4)下列各种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苏打水
B 稀盐酸
C 果汁
D 雨水
E 水
(5)小红同学对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帮她完成表格:
28.下图是电解水和水蒸发的简易装置图。认真观察A、B两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一段时间后,a、b两试管理论上得到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
(2)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_。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3)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______。
A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 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之比为2:1
C 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 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E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4)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装置和B装置在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______。
29.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不仅江河湖海中含有水,各种生物体也都含有水。下面是关于水的几个小实验。
(1)同学们从水沟中取出了一些浊水,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并完成有关问题。
①甲图中的装置是实验室中过滤水常用的装置,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②甲操作成功完成后,得到的滤液一定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 无色 B 无味 C 澄清透明 D 纯净物
(2)如图乙所示是同学们操作的简易净水器。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_(填“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
(3)(提出问题)水的化学式是H2O,它能不能是HO、HO2或其他呢?
(探究课题)水化学式的推导过程。我的假设:水的化学式是H2O或HO或HO2。
(探究准备)精密电解水设备。
(探究过程)
①用精密的电解水设备电解水,同时测定两试管中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在下表中:
②分析上表中数据可知: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氢气的体积较多,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较少,从第4min开始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
③查阅资料可知: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是0.089g/L,氧气的密度是1.429g/L。由此可计算出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_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④利用化合物各元素质量比的算法,设水的化学式为HxOy,根据各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相应原子个数乘积之比,得出x:y=__________。
(探究结论)水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同学们又查阅到了如下资料:
a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具有腐蚀性。
b 旧版教材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
c 给含有氯化钠的水通电,会发生如下反应:氯化钠+水→氢氧化钠+氢气+氯气(条件为通电)。
请你分析思考:和图丙所示的装置相比,现行教材(图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时,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氢氧化钠换为氯化钠。
(总结交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上述实验的分析对比,请写出在改进实验时需考虑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同学们不但成功探究了水的组成,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还对“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期待在今后的学习中解决更多问题!
30.实验课上,勇往直前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正在进行“水的组成”的探究,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水是一种元素吗?
【进行实验】同学们按照教材中的装置(如图1)进行了实验。
【收集证据】(1)实验中,同学们观察到电极附近有 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切断电源,打开b管顶端的活塞,在管口放置一根燃着的木条,会观察到 。
【讨论分析】(2)实验时,老师在水中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目的是 。
【得出结论】(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通过此结论还能从宏观角度解释,水之所以属于氧化物,是因为 。
【拓展延伸】(4)同学们又查阅到了如下资料:
a.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具有腐蚀性。
b.旧版教材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c.给含有氯化钠的水通电,会发生如下反应:氯化钠+水氢氧化钠+氢气+氯气
请你分析思考:和图2的装置相比,现行教材(图1)装置的优点是 (任意写一点)。进行实验时, (填“能”或“不能”)将氢氧化钠换为氯化钠。
【总结交流】(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上述实验的分析对比,归纳两条在改进实验时需考虑的因素: 、 。
1.(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用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元素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
B.b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
C.该探究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质量比为2:1B.H2具有助燃性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水的电解是物理变化
3.(2023·河南·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位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站。空间站内航天员吸入的氧气可由电解水提供,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中有液氢,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答出一条即可)。
4.(2023·湖南郴州·中考真题)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电解水产生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饮用水越纯越好
5.(2023•益阳中考)如图是通电一段时间后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产生的气体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产生气体b的一端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C.水中加入少量Na2SO4可以增强其导电性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6.(2023•成都中考)电解水,反应一段时间后,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记录的现象如下表。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通电前应将玻璃管内空气排尽
B.两电极产生气泡的速率不相同
C.正极气体为氧气,负极气体为氢气
D.结合气体密度可计算水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7.(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 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 电解水产生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 饮用水越纯越好
8.(2023•襄城县校级模拟)通过研究氢气的燃烧来认识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纯氧中安静地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B.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可以看到白烟
C.点燃氢气,罩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只出现水珠,可见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由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9.(2023•北京中考)用如图电解水实验研究水的组成。
(1)经检验a管中产生H2,由此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推论是 。
(2)用带火星木条检验b管中气体为O2的现象是 。
10.(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氢气作为一种清洁、高能燃料,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某小组同学设计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氢气并验证氢气在空气里燃烧。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图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除采用图示方法外,还可以用_____法收集氢气。
(3)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操作:试管中的水排尽后,_____;若发出_____,表明气体不纯。
(4)如图②,在尖嘴管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观察到的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_____。
11.(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实验1(燃烧法):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到火焰呈______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壁有______且烧杯外壁发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2(电解法):按图进行电解水实验。在两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中,a为______,b为______。
【实验结论】
(3)由上述两个实验都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拓展提升】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点燃纯净的氢气会发生爆炸B.含氧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冰块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D.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5)若电解水产生了mg氢气,则同时产生了______g(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氧气。
(6)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请提出条预防和治理水体污染的措施______。
12.(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为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某小同学设计下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先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含少量NaOH),再接通直流电源。已知:水中加入的NaOH只起增强导电性作用,本身不参与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时,乙玻璃管中产生气泡的位置在_____(填“a”“b”或“c”)处。
(2)甲、乙两支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
(3)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在乙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4)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如下,补全横线上的模型图。
(5)电解纯水速率较慢,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NaOH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如下图:
①电解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时,改变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_____。
②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_____。
实验步骤
点燃纯净的氢气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
实验现象
发出___________火焰
小烧杯内壁有水雾
实验结论
用手摸烧杯的壁,烧杯比发烫,说明此反应中伴随能量变化,把化学能转变成了热能
有___________生成
备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连电源负极的管(A)中 气体/ml
6
12
20
29
39
49
59
69
连电源正极的管(B)中 气体/ml
2
4
7
11
16
21
26
31
两电极
正极端的玻璃管
负极端的玻璃管
现象
有气泡
体积为5.15mL,木条燃得更旺
体积为10.38mL,气体燃烧
化学九年级上册5.4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精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179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5.4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精品同步练习题</a>,文件包含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54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54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粤版第五章 燃料5.1 洁净的燃料——氢气精品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科粤版<a href="/hx/tb_c9179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五章 燃料5.1 洁净的燃料——氢气精品课时练习</a>,文件包含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51洁净的燃料-氢气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51洁净的燃料-氢气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4.3 质量守恒定律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179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4.3 质量守恒定律精品课后测评</a>,文件包含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43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43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