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334815/0-17072194153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334815/0-17072194154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334815/0-170721941543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课后复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_________(恳求、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xǐ chū wàng wài】了。
(1)给文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憔悴( ) ②xǐ chū wàng wài
(2)从文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文中的空缺处。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脾气 甜美 雁阵 可恨B.敏感 漂落 墙壁 艰难
C.恢复 热烈 踩扁 深沉D.砸碎 高洁 昏迷 狠命
3.下面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化。黄色的花 ,白色的花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 ,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 。
A.深沉 高洁 淡雅 浪漫
B.高洁 淡雅 深沉 浪漫
C.深沉 淡雅 高洁 烂漫
D.淡雅 高洁 深沉 烂漫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的妈妈不仅是我最爱的亲人,也是我最知心的好朋友。
B.我这次没有考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C.秋天的槐荫公园,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D.随着愧荫大道的“刷黑”成功,将使孝感城区交通压力大大缓解。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
B.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C.“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D.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来成年的女儿”……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梦想不是一场比赛,制定不出比赛的标准,也根本无法比赛。
②不要为了梦想去“直奔主题”,那会失去很多人生的阅历和积淀。
③梦想从不卑微,你只要牢牢拥有它,追逐它,它就是高贵的。
④当有一天你实现了那个说不出口的梦想,你会“呵呵”地笑出声来,快乐充盈着每一个细胞。
⑤只要你心中梦着、想着,你的生活就会一直希望着、美好着。
A.①③⑤②④B.③①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D.③①②④⑤
二、综合性学习
7.学习了《秋天的怀念》一文后,文中那种最伟大无私的母爱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为此,七年级(1)班决定举行以“感恩母爱”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活动。
(1)【名人品母爱】母爱是世间最伟大、最美丽的爱,请你写出两句歌颂母爱的名言吧。
示例:世界上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2)【采访谈母爱】沐浴在母爱中的你真正了解自己的母亲吗?老师也一定让你去采访过自己的母亲,你采访过了吗?你又是怎样进行采访的?把你设计的采访内容展示出来吧。(不少于三条)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池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米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未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浸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8.文章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主要体现在文中的一些细节上,请品析下面两处细节的感人力量。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母亲进未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9.“好好儿活”在文中出现两次,分别在第①段和第⑦段,含义各有侧重。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10.文中②⑤两段的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相关词语简要分析。
十毫升母爱
邓琴
①这半年,我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疲惫不堪,吃不好睡不好,身体慢慢变差。虽已立春,但春寒料峭,凛冽的风仍不时从门缝往里吹。瘦弱的我受了风寒,终于熬不住,病倒了。
②丈夫建议:“要不把孩子姥姥接过来吧?帮忙带带孩子!”我却犹豫了。
③我从小就怕母亲。记忆中,母亲脾气暴躁,一直以凶神恶煞的面目出现。我有丝毫让她不满意的地方,她便会严厉地指责我,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浓浓的阴影。
④母亲几乎没有夸奖过我,也许是没有文化的缘故,她甚至不懂得在我难过之际给予一点安慰。高考结束,我的成绩不太理想,母亲却没有安慰我,只是忙着做自己的事。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递给母亲看。她没有接,低着头冷冷地说:“叫你不要报这么差的大学。”我的眼泪禁不住簌簌地落下。
⑤这些年,我们母女的关系一直淡淡的,交流很少,彼此都习惯了对方的淡漠。
⑥丈夫瞒着我给母亲打了电话。没想到,她竟然很快从千里之外坐车赶来了。打开门,看见母亲扶着墙壁站在我面前时,我竟有些不知所措。母亲晕车厉害,一上车便开始吐。等到下车,她虚弱得简直像丢了半条命。
⑦我赶紧把母亲迎进门,母亲顾不上自己身体不适,一个劲盯着我看,说:“就你逞能,都累成这样了!”语气一如既往的不中听。我已经习惯了,无声地笑了笑。
⑧母亲来了,我的担子被她分去一部分,顿感轻松多了。我的病却很奇怪,药吃了一周,不见好。尽管穿着厚厚的棉服,还是咬着牙关瑟瑟发抖。晚上我早早地躲进被窝,母亲则在客厅打电话。连续几个晚上,她都在电话里和她的老姐妹拉家常。
⑨一天早上,母亲从外面回来,放下包便进了厨房。许久,从厨房猫着腰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水,递给我,催促我快点喝完。看着她期待的眼神,我忍着怪味把那碗汤水一饮而尽。和小时候一样,看到我乖乖的表现,母亲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⑩连续几天,母亲都会做一碗这样的汤水让我喝。我实在忍不住,问这是什么东西。母亲说是一位老姐妹提供的秘方,专治体虚怕冷的毛病。听了这话,我感觉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原来那些天,她和老姐妹们煲电话粥,是在帮我找药方。
⑪病假结束了,我得赶早上班。早上六点,母亲已不在家,她每天早早去买菜,按她的说法,早晨的菜新鲜。我从小都在服从她,自然无法说服她多睡一会儿。
⑫我骑车赶往单位。朝阳还没露头,只把天空染成一抹粉色。寒风裹着地上的落叶从人们脚边一扫而过。我不由得缩紧了脖子。路上,有个声音夹杂着风声钻进了我的耳朵:“阿姨,今天又这么早来接露水啊!”我好奇地循声望去,一片树丛中,蹲着一个人,竟是母亲!
⑬我远远地站着,听着那人和母亲的对话。
⑭“阿姨,你在这接了一周了吧?每次一个多小时吧?这露水真的能入药吗?”
⑮“我老姐妹说,不同叶子上的露水有不同功效,不管它有没有用,总要试试。药方所需露水不多,每次只要这么一小瓶。”
⑯母亲扬了扬手中的瓶子。那是一个口服液的瓶子,容量为十毫升。母亲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久坐,为了十毫升露水,却在呼啸的冷风中不知疲倦地蹲着。
⑰母亲捶打着腰,蹒跚着往家的方向走去。我站在风中,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有些爱很微小,微小到只能用毫升衡量。即便十毫升的瓶子,里面装的也是满满的母爱——是我从未靠近却真实存在的亲情。
【链接】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节选自《秋天的怀念》)
11.请赏析文中的划线句。
(1)许久,从厨房猫着腰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水,递给我,催促我快点喝完。
(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12.对《秋天的怀念》这个题目的理解,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秋天是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有意境。
B.母亲是在秋天去世的,更易引发怀念之情。
C.“我”是在秋天懂得了母爱,同时收获了生存的勇气。
D.秋天萧条景象衬托“我”遭遇不幸后的绝望心情,反映“我”的人生一直是“秋天”。
13.《十毫升母爱》第③段有何作用?
14.请赏析《十毫升母爱》这个标题的妙处。
15.母亲节快到了,请给你的母亲发一条信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1) qiá cuì 喜出望外
(2)央求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正确书写。
①憔悴:qiá cuì;意思为,指黄瘦、瘦损、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
②喜出望外:xǐ chū wàng wài;意思为,指因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小题2】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
恳求:向别人以一种诚恳真挚的态度请求对方帮助你做事情。
央求:恳求;乞求。请求别人宽恕自己的错误;有时可以比喻这个人非常有礼貌。
此处表示母亲盼望儿子早日从阴影中走出来,有害怕自己等不到那一天的焦急心情,所以是对儿子的一种乞求,所以选择“央求”更恰当。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B.漂落——飘落;
故选B。
3.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此题一方面要熟记文本的内容,一方面要分析某种颜色通常代表的事物特点。三个颜色中,“紫红色”与“深沉”搭配最恰当;其次“白色”通常表示纯洁,那便可以“高洁”来代表;最后“黄色”便代表“淡雅”。花儿开放是“烂漫”而不是“浪漫”。
故选D。
4.A
【详解】B.句式杂糅,去掉“因为”或“的原因”;
C.搭配不当,可将“季节”改为“地方”;
D.成分残缺,可去掉“随着”;
故选A。
5.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了解与辨识能力。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A项“仿膳”应加“单引号”;C项“句号”应放到引号里面;D项“省略号”应放到引号里面。
【点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管是读书或是写作,除了领会文章的立意,理解布局谋篇,品读词句外,还要重视标点符号,把标点符号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阅读、思考、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全面提高读写能力。
6.B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做本题时注意上下的过渡和衔接,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注意语段中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具体方法是紧紧抓住“序”字做文章,先确定中心句;然后再梳理各句之间的关系,如果有关键词的一定要抓关键词;最后逐句推敲,看整段是否符合一定的顺序。B项正确,“梦想从不卑微”是总起句,所以③为第一句,排除AC项,①⑤意思相连,按时间顺序④排在后面,最后②点明梦想需要等待。
7.示例: (1)①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②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2)①妈妈,您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的生活和学习,有时您会觉得累吗?
②妈妈,有时候我错怪了您,甚至大发脾气,您还怪我吗?
③妈妈,您对我最大的期望是什么?假如我没有达到您的期望,您会对我失去信心吗?
【详解】试题分析:(1)考查学生的日常积累。所写的内容要符合题目的要求,围绕着“母爱”来选择名言,特别要注意要写出作者是哪位名人。(2)设计采访的内容要围绕着主题“母爱”来设计,符合题意即可,答案不唯一。
8.(1) “悄悄地躲出去”,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痛苦需要发泄的理解;“偷偷地听”,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担忧,怕儿子有过激行为。两个细节里全是母亲深沉的爱。
(2) “挡”字里是母亲的细心和体贴,她担心飘零的落叶勾起儿子悲观的情绪。母亲的心里,全是儿子。 9.第①段中的“好好儿活”是母亲说的,是母亲担心儿子寻短见鼓励劝说瘫痪的儿子能够有勇气活下去;第⑦段中的“好好儿活”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理解,结合作者对菊花生命状态的描写,这里更强调自己要活出生命的价值,生命的灿烂。(写出大意即可) 10.“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包含着我对自己冲母亲发脾气拒绝母亲去看菊花的愧疚;“我没想到”“绝没想到”表达对母亲去世我却不能让她放心的痛苦、遗憾。(允许学生有自己合情合理的理解,比如未能尽孝的遗憾、未能看到儿子成就的遗憾等等。写出两点即可得)
【解析】8.本题考查赏析文章句子。
(1)结合第①段“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可知,这句话写出了母亲在“我”发脾气时的表现。运用细节描写,“悄悄地躲出去”,写出母亲的动作很轻,不想打扰“我”,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体谅,尽可能不去打扰儿子,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痛苦需要发泄的理解。“偷偷地听”,写母亲并未真的离开,而是在默默关注“我”,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担忧,怕儿子有过激行为。两个细节包含了母亲揪心的疼痛和对和儿子的深厚的爱。
(2)“挡”的意思是拦住、抵挡。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表现出母亲是主动的有意的动作,结合第③段“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拉刷拉’地飘落”可知,秋天到了,窗外树叶飘落,母亲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写出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坚强和细腻。
9.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
第①段中,“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此时母亲自己已身患绝症,面对的是儿子双腿瘫痪后的自暴自弃,所以母亲此时的“好好儿活”,是希望自己和儿子都能坚强地面对灾难,乐观地活下去。
结尾处,“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是“我”的心理活动,此时母亲已经离世,在经历了人生的生离死别之后,“我”体会到了母亲的良苦用心,理解到了母亲的心愿,变得坚强、乐观起来,要勇敢地活下去。
10.本题考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根据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第⑤段中的画线句“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可知,对于母亲身患重病以及后来突然离世,“我”是有些始料不及的。结合第①段和第③段的内容可知,母亲虽早已身患重病,但她仍在坚持照顾“我”。“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包含了作者对当时自己冲母亲发脾气的愧疚、自责。“我没想到”“绝没想到”表现出“我”由于沉浸在双腿瘫痪的巨大痛苦中,根本没有关注到母亲的病情,以致于母亲去世,“我”才知道她病得如此严重,体现出作者内心的难过、遗憾、愧疚和自责以及到母亲去世时“我”却依旧没有让她放心的痛苦、遗憾。
11.(1)这句话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如“猫”“端”“递”“催促”等一系列动词突出母亲重视手里的汤水,把母亲对“我”的悉心呵护生动地刻画了出来。反映出母亲对“我”的关爱。(2)运用排比的修辞,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 12.D 13.本段回忆母亲对“我”的严格要求(或答出插叙),与后文母亲大清早为“我”接露水治病形成对比(或欲扬先抑),增加了文章的波澜,展现了作者由畏母到敬母的心路历程,体现了母爱的深沉。 14.①标题中的“母爱”点明了文章的主题;②新颖,“10毫升”将母爱这抽象不可见的东西具体化;③以小见大,用“十毫升”这极少的体积来表现深沉无边的母爱,给读者留下的强烈印象。 15.示例:母爱是雨,沐浴着我长大;母爱是光,照亮了我前行。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祝愿您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解析】11.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1)“猫”“端”“递”“催促”是对母亲的运作描写。“从厨房猫着腰出来了”是怕把手里的药洒了,体现了母亲对药的重视。递给我,催促我快些喝掉,是想让我吃了药快点好起来,体现了母亲对我的悉心呵护,从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关爱。
(2)从修辞的角度来看,“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联系“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可知,表现了菊花开放时显现出来蓬勃的生命力。联系后句“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可知,此处对菊花的描写,表现了我内心的转变。我听明白了母亲的话,变得积极、坚强,要和妹妹好好活下去。
12.本题考查赏析题目。
D.联系末段中的“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可知,母亲去世以后,我重新振作起来,决心要和妹妹一起好好活下去。此时,作者已经走出人生的“秋天”。故选D。
13.本题考查对段落作用的分析。从内容上看,这段话交代了母亲在“我”成长中对“我”的态度,与后文母亲对“我”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很明显是为了突出母爱的深沉,这从写作手法上看,实为欲扬先抑的写法,为下文赞美母亲,歌颂母爱做铺垫。
14.本题考查标题的赏析。解答此题可先分析标题的含义,然后从其所蕴含的情感来分析绝妙之处。结合全文内容来看,“母爱”是全文的主旨,标题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十毫升”是指母亲所接的露水的多少,但正是这“十毫升”却将母爱这看不见的情感具体化,以此来集中地表现母爱的多少。理解了含义,再分析作用,很明显,标题能起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并点明了本文的主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是红莲,您就是荷叶,当人生的风雨袭来时,是您用自己的身躯为我遮挡。谢谢您,妈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同步测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秋天的怀念同步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同步训练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