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展开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凝结成冰的过程中,体系的混乱度变化
B.铁制品表面镀上铜保护层,是利用牺牲阳极法
C.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
D.“问天”实验舱采用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片,该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正化合价: B.原子半径:
C.能级的能量一定比能级的高 D.区全部是金属元素
3.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 B. C. D.
4.为配制与比为的溶液,可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5.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 B.B C.C D.D
6.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溶液中加入固体后颜色变深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C.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D.在合成氨的反应中,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
7.下图曲线表示放热反应进行过程中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时,①升高温度;②加大的投入量;③增加的量;④缩小容器的体积;⑤加入催化剂。上述条件能使反应过程按曲线进行的是( )
A.①③ B.②⑤ C.④⑤ D.③④
8.离子方程式能直观地表示物质间的反应本质。下列离子方程式符合题意且正确的是( )
A.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
C.实验室用铁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D.碳酸溶液呈酸性:
9.电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负极反应为:
B.电镀时,镀件作阴极
C.电解精炼铜时,阳极底部产生含等元素的阳极泥
D.乙醇燃料电池工作时,热能转化为电能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可大量存在
B.常温下,将的一元酸溶液与的一元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一定等于7
C.相同条件下,分别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的导电能力可比较两种酸的酸性强弱
D.将冰醋酸加水稀释,冰醋酸的电离度逐渐增加,电离常数增大
11.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与混合反应生成的为
B.溶液中,的数目为
C.时,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数目为
D.标准状况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
12.可活化制得,其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反应为
B.总反应的速率由“中间体2→中间体3”决定
C.选用高效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
D.降低温度可增人乙烷的平衡转化率
13.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4.室温下,向浓度为溶液中逐滴加入的溶液,其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点
B.滴定过程中宜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C.点是滴定终点,与恰好完全反应
D.若点,则有:
15.近日,我国化学家通过对过渡金属基尖晶石氧化物进行氧化和还原性能优化,实现高性能长寿的锌-空气二次电池,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充电时,极电极反应式为
B.充电时,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C.放电时,当电路中有通过时,极消耗
D.放电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均不变
16.常温下,向含有的工业废水中逐滴加入溶液,随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或或,曲线①③斜率相同。已知:;当离子浓度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与的关系
B.时,源淮中
C.时,可认为沉淀完全
D.时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17.(12分)铵盐可用于水系电池中降低水的活性,提高放电效率。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元素中基态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占据最高能级电子的电子云轮廊图为________________形。
(2)阴离子组成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比氮小的元素除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下列曲线表示氧族元素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4)组成元素的化合价正负可用元素的电负性判断,元素的电负性还可用于判断元素的其他性质,下表列出10种元素的电负性。
已知:通常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形成离子键;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小于1.7时,形成共价键。
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确定元素电负性的最小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③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②中你选出的物质为离子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
18.(14分)化学反应常伴随热效应。某些反应(如中和反应)的热量变化,其数值可通过量热装置测量反应前后体系温度变化,用公式计算获得(和分别取和,忽略水以外各物质吸收的热量)。
(1)配制溶液,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溶液,则需要称量固体________________。
(2)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取溶液和硫酸溶液进行实验,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重要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用溶液和硫酸溶液进行中和反应,测得生成时放出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借鉴上述方法,甲同学测量放热反应的焓变(忽略温度对焓变的影响,下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1)温度:b________________c(填“>”“<”或“=”)。
(2)________________(选择表中一组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
(5)乙同学也借鉴上述方法,测量反应的焓变。
查阅资料:配置溶液时需加入i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抑制水解。
提出猜想:粉与溶液混合,在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粉和酸的反应。
验证猜想:用试纸测得溶液的不大于1;向少量溶液中加入粉,溶液颜色变浅的同时有气泡冒出,说明存在反应和ii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小结:猜想成立,不能直接测反应的焓变。
优化设计:鉴于以上问题,乙同学根据相关原理,重新设计了优化的实验方案,获得了反应的焓变。该方案如下:iii________________;根据(4)中实验计算得到反应的焓变,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得到反应的焓变为。请补充完整上述方案。
19.(14分)硒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下列流程以含硒物料(主要含等)为原料提取硒。
步骤1:粗硒的制备
(1)硒与硫是同主族的相邻元素,硒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__。
(2)“脱硫”时,测得脱硫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右上图,最佳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酸浸”中,转化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采用硫脲联合亚硫酸钠进行:“控电位还原”,将电位高的物质先还原,电位低的物质保留在溶液中,以达到硒与杂质金属的分离。下表是“氧化酸浸”液中主要粒子的电位。
①控制电位在0.740~1.511V范围内,在“氧化酸浸”液中添加硫脲,可选择性还原。该还原过程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为使硒和杂质金属分离,用亚硫酸钠还原时的最低电位不低于________________V.
步骤2:粗硒的精制
(5)步骤2中“净化”时,溶液中少量的转化为沉淀而除去,若沉淀完全后要求的浓度小于,则此时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
(6)步骤2“洗涤”过程中,证明精硒洗涤干净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___________,如未出现________________,则洗涤干净。
20.(16分)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首次使用“零碳甲醇”作为主火炬塔燃料,实现废碳再生、循环内零碳排放。
(1)有学者提出如下图甲所示的含碳物质转化的技术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涉及的物质中除外,属于电解质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2)以和为原料合成甲醇,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乙所示,则图中处填写的内容为________________。
(3)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在甲、乙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时间均为时,测得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下图丙所示:
①相同温度下催化效果更好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温度下,b点甲醇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
②在甲催化作用下,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图中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③在和温度下,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填“>”“<”或“=”)。
④温度下,点时容器中的总压为,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用分压代替浓度,气体分压气体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列出数学表达式即可,不要求化简)
(4)目前,科研人员在研究光电催化还原为甲醇的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原理如下图丁所示,则生成甲醇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梅州市高中期末考试(2024.1)
高二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说明:1.化学专用名词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2.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时,化学式写错不给分:配平错误、未写反应条件等合扣1分。
3,考生若写出其他合理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17.(12分)
(1)(或)(1分)哑铃(1分)
(2)(2分,选对1个得1分,多选其他,每多选1个扣1分,扣完为止)
(3)(2分,选对1个得1分,多选其他,每多选1个扣1分,扣完为止,写成大写全对得1分)
(4)①(或)(2分)
②b(2分,写成大得1分)
③加热使熔化,做导电性实验,熔融的能导电,说明是离子化合物(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得分)
18.(14分)
(1)5.5(2分)
(2)温度计(1分)
(3)
(2分,方程式与状态标示正确得1分,数值与单位正确得1分,其他合理答案正确即得分)
(4)①(1分)
②[或(2分,单位未写扣1分)
(5)i 硫酸(或稀硫酸)(2分)
ii(2分)
iii将一定量的粉加入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反应,测量反应热,计算得到反应的焓变(2分)
19.(14分)
(1)34(2分)
(2)(2分)
(3)(2分)
(4)①(2分)
②0.345(2分)
(5)(2分)
(6)溶液(或氯化钡溶液、氯化钡、硝酸钡)(1分)白色沉淀(1分)
20.(16分)
(1)①(2分)
②(2分,只写到此步即可)
(2)(2分,物质的量未标或状态未标扣1分)
(3)①乙(1分)(2分)
②点前,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生成甲醇增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点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平衡逆向移动,甲醇产量少(2分,分段给分)
③(1分)
④(或)(2分)
(4)(2分)A.制取无水
B.测定溶液浓度
C.验证对分解反应有倠化作用
D.通过注射器活塞右移,验证与反应放热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含有酚酗的滆液中加入少㠿固体,观察涳液颜色的变化
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
用广泛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测得溶液
溶液呈酸性,证明在水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C
将充有的密闭烧瓶放入热水中
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深
D
缓慢加热溶液至
溶液pH逐渐减小
溶液中逐渐增大,逐渐减小
元素
电负性
1.5
1.5
2.5
3.0
0.9
1.0
3.0
1.8
3.5
2.1
序号
反应试剂
体系温度/℃
反应前
反应后
i
溶液
粉
a
b
ii
粉
a
c
名称
电位
0.345
0.770
1.511
0.74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B
C
A
C
C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D
C
A
D
D
A
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用途, 化学创造美好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版附答案),共8页。
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pdf、梅州市高中期末考试20241高一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