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展开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1章~第2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物质中,全部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Ca2+、尿素、水B.溶酶体、葡萄糖、氨基酸
C.麦芽糖、Cl-、O2D.Na+、血红蛋白、抗体
2.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可以用公式(π表示渗透压,c表示物质的量浓度,R为常量,T表示温度)表示。下列有关渗透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相对数量越多,说明其渗透压越大
B.相同温度下,质量浓度相等的两种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C.随着体温的升高,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可能会增大
D.正常情况,人体血浆渗透压与血细胞内液渗透压基本相等
3.人体的某两个神经元如图所示,假设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中距离AP=PB,刺激P点,则B点比A点先兴奋
B.刺激P点,若在A、B两点检测到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在体内的传导是双向的
C.刺激P点,兴奋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的形式在上述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
D.刺激P点,在B点检测到的电位一定表现为外负内正
4.吸氧是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由病理性、生理性因素导致的缺氧。给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来刺激呼吸中枢,这主要利用了( )
A.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免疫调节D.激素调节
5.在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很多时候都离不开受体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B.酶在起催化作用时,必须与底物的受体相结合
C.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被免疫细胞识别,是因为免疫细胞有相应受体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神经元
6.褪黑素是一种能缩短入睡时间并延长睡眠时间,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的激素,它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激素,其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夜晚延长光照有利于人体延长睡眠时间
B.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可作为效应器
C.夜晚,人体中的褪黑素分泌量不断增加
D.褪黑素的分泌过程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同
7.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错误的是( )
A.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比较长
B.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迅速
C.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运输完成的
D.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比较广泛
8.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B.激素是内分泌细胞的重要结构物质
C.人体内激素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所以体内激素含量较高
D.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在提高血糖浓度上具有协同效应
9.饥饿素是由胃部P/D1细胞分泌的促食欲激素(多肽类),其能够随血液循环进入脑部,使人产生饥饿感,调节人的食欲和饮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口服饥饿素可以增加人体进食量
B.人脑部的某些神经元上存在饥饿素特异性受体
C.在调节人食欲的过程中,体液调节发挥了重要作用
D.由题干信息推测,空腹状态下饥饿素含量可能会升高
10.研究表明,B细胞对多数抗原产生免疫应答有赖于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Th细胞和B细胞能分裂和分化
B.Th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
C.B细胞有识别抗原的特异性受体
D.Th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
11.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B.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自稳功能紊乱引起的
C.过敏原引发机体产生的抗体会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
D.找到并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
12.辅助性T细胞极易被HIV攻击,这与该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CCR5有关。某医疗团队将一名CCR5基因异常的捐献者的骨髓移植给同时患有白血病和艾滋病的病人,研究发现该患者在治愈白血病的同时,体内的部分HIV也被清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严重减退但是细胞免疫功能不受任何影响
B.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进而产生抗体
C.HIV不易侵染B细胞的原因可能是B细胞内无编码CCR5的基因
D.捐献者辅助性T细胞表面因无正常CCR5而不易被HIV感染
13.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有机物。下列物质属于植物激素的是( )
A.光敏色素
B.叶绿素
C.脱落酸
D.矮壮素
14.在果树栽培过程中,需要“打顶”去除顶端优势。这样做使侧芽的生长素( )
A.含量增加,以抑制其生长
B.含量增加,有利于其生长
C.含量减少,以抑制其生长
D.含量减少,有利于其生长
15.现有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琼脂块分别标记为A和B,其上均有一定量的生长素。为探究两个琼脂块上生长素的相对浓度,某同学设计了探究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组为对照组,可以排除琼脂块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B.若一段时间后甲组的胚芽鞘长度比实验前的长,则可能是内源生长素的作用
C.若一段时间后乙组的胚芽鞘长度比丙组的长,则A的生长素浓度可能低于B的
D.若一段时间后乙组的胚芽鞘长度与丙组的相同,则可以说明A和B的生长素浓度相同
16.研究人员对某地某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按体重划分)分性别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的种群数量
B.该田鼠种群出生率可能大于死亡率
C.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接近1:1
D.成年雄鼠的生存能力强于成年雌鼠的
17.拟谷盗和锯谷盗均属于面粉虫,某研究小组将等量的拟谷盗和锯谷盗放在盛有面粉的容器内共同培养,两者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拟谷盗和锯谷盗为种间竞争关系
B.前100d,拟谷盗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C.50d后拟谷盗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D.拟谷盗属于影响锯谷盗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
18.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1所示,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K值是指种群达到的最大数量值
B.K/2时的增长速率对应图2中的b点
C.在灭鼠时,要使其数量处于K/2
D.捕捞海洋鱼类后可使其增长速率处于a点
19.某一年生生物(即世代间隔为一年)种群,开始时有N0个个体,到第二年变成N1个,t年后变成Nt个,以λ表示Nt+1/Nt.下列关于“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在理想环境下且λ>1,t年后该种群数量为
B.若λ=1,则该种群没有个体死亡,也没有个体出生,种群数量无变化
C.若λ>1,则表示该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会增加
D.若λ=0,则表示该种群可能已经灭绝
20.长白山景区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有人参、长白松、草苁蓉、平贝母、松毛翠等。某科研团队开展了多个样地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的调查,其中长白松、草苁蓉、平贝母三种植物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人参相比,调查长白松时选取的样方面积应该更大一些
B.可预期草苁蓉、平贝母的种群数量变化分别是稳定、增加
C.平贝母的种群数量变化会受寒流、火灾等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
D.仅根据平贝母的种群密度最大并不能得出其种群数量会增加
21.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B.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
C.在垂直方向上,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和温度有关
D.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
22.我国有些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道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植物之间的原始合作关系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体现了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23.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为因素干扰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发生在裸岩上的群落演替首先经历苔藓阶段
C.发生在裸岩上的群落演替的类型为初生演替
D.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速度相对较快
24.调查某森林群落乔木层的5个优势种的年龄结构,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森林群落中,这五种乔木植物的生态位基本相同
B.野核桃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与其他四种乔木的相同
C.随着群落的演替,香果树种群的优势地位将更加明显
D.野核桃能利用不同层次的光,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5.树线是划分高山景观类型的重要生态过渡带,也是高海拔山地天然森林分布的上限,树线以上为高山灌丛和草甸,树线以下是以乔木为主的森林,如图1所示。气候变暖造成树线以上的植被厚度增加,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如图2所示。植被厚度较大时会形成一道厚厚的封锁墙,种子落于此地难以萌发。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影响树线上下植物群落分布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
B.树线上下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群落,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C.树线以上的植被厚度越大,则树线的上升幅度越小
D.气候变暖使树线上升,过渡带生物的生态位保持稳定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冬季来临,气温明显下降,近期流感病毒、支原体感染等高发,我们在注意保暖的同时,也需要做好防护。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往往会出现鼻塞、发热、咳嗽等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冬天室内外温差大,由室内刚走到室外,就能感觉到寒风刺骨。产生冷觉的部位在______,这个过程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感染流感病毒后,往往会引起人体体温升高,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在体温上升期,该器官还可分泌______(填激素),间接调节甲状腺,______(填“增加”或“降低”)产热量。
(3)流感病毒入侵到宿主细胞后,______细胞可识别并裂解靶细胞。靶细胞裂解后会释放出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可与______结合,或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4)感染流感病毒后,人体需要借助______调节网络使内环境稳态得以恢复。
27.(10分)迷走神经是脑神经中最长和分布最广的神经,刺激迷走神经,会使心跳减慢。延缓心肌衰老对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青年人健康心肌细胞中,受损线粒体可以通过自噬机制被清除,不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会导致炎症反应,适量运动是公认的延缓心肌衰老的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2)有研究表明,衰老心肌细胞中线粒体自噬水平降低,导致受损线粒体堆积,进而产生炎症反应,进一步减弱自噬,这属于______调节机制。很多研究表明,高强度的急性运动反而会引起包括炎症反应在内的一系列不良反应,请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一个导致该现象发生的可能原因:高强度的急性运动可能会使______,进而产生炎症反应在内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3)现有40只生理状况相同的青年小鼠、电子显微镜(可用于观察心肌切片自噬情况)等材料。请设计实验验证适量运动能延缓心肌衰老,并写出预期结果。实验设计: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预期实验结果:______。
28.(11分)糖尿病是一类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疾病。为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有一定的降低血糖的效果,科研人员用小鼠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链脲佐菌素(STZ)能特异性地进入胰岛B细胞,使胞内NAD+和ATP耗竭引起活性氧积累,导致细胞结构被破坏。回答下列问题:
(1)给小鼠注射STZ后,STZ能特异性地进入胰岛B细胞,原因可能是______。注射STZ后,小鼠体内含量明显降低的激素是______。
(2)给小鼠注射STZ的目的是构建______。第一次测量血糖浓度时,表格①处的数据范围为______。第二次测量血糖浓度时,表格②处的数据______(填“>”“<”或“=”)4.10,原因是______。
(3)血糖平衡还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血糖含量降低会使得下丘脑某区域兴奋,通过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______,使得血糖含量上升。
29.(11分)为研究降水量影响草原小型啮齿动物种群密度的机制,科研人员以田鼠幼鼠为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开展,将体重相同的幼鼠放入不同样地中,5个月后测定相关指标,部分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对田鼠进行标记重捕,主要目的是研究田鼠的______。分析图1可知,增加降水组田鼠的体重______,有利于个体存活,育龄个体增多,影响田鼠种群的______,从而直接导致田鼠数量增加。降水量属于限制田鼠种群发展的______(填“密度制约因素”或“非密度制约因素”)。
(2)分析图2可知,在半干旱时,田鼠主要采食______。增加降水有利于______生长,田鼠对其的采食比例增加。常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密度,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时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有______(答出2点)。
(3)进行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田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30.(8分)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温带半干旱区,当农田连续耕作六年后,农作物产量往往下降,弃耕后土地易沙化。对三片弃耕土地分别采取围封禁牧、人工种植灌木、人工种植乔木恢复措施,灌木、乔木成活后该地自然恢复。十五年后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多样性指数可以反映丰富度,多样性指数越高,丰富度越高。
(1)通常在气候适宜的情况下,经历足够长的时间,农田弃耕后______(填“会”或“不会”)演替形成森林群落。上述农田弃耕后土地易沙化,据表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2)上表中土壤全氮增加最明显的是______样地,这是该样地内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相互作用的结果,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__。
(3)从物种丰富度角度分析,在中温带半干旱地区,上述三种恢复措施中更适宜用来改造弃耕后土地的是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
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高二生物学试卷参考答案
1.A【解析】溶酶体、麦芽糖、血红蛋白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A项符合题意。
2.B【解析】相同温度下,质量浓度相等的两种溶液的渗透压不一定相等,B项错误。
3.C【解析】若AP=PB,则刺激P点,A点先兴奋,A项错误。刺激P点,若B点未兴奋,则B点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若B点兴奋,则其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项错误。
4.A【解析】通过二氧化碳调节机体呼吸,这主要利用了体液调节,A项符合题意。
5.C【解析】激素的受体可能位于细胞膜上,也可能位于细胞内,A项错误。酶与底物相结合发挥催化作用,B项错误。神经递质往往不会进入下一个神经元,D项错误。
6.B【解析】夜晚延长光照,会使褪黑素分泌量减少,不利于延长睡眠时间,A项错误。体内褪黑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下丘脑相关神经的作用,进而抑制褪黑素的释放,所以体内的褪黑素不会一直增加,C项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符合“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分级调节的特点,褪黑素的分泌不符合该特点,D项错误。
7.D【解析】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比较广泛,D项错误。
8.D【解析】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A项错误。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B项错误。激素在体内的含量较低,C项错误。
9.A【解析】饥饿素是多肽类激素,口服会使其分解,不能发挥相应作用,A项错误。人脑部能接受饥饿素传递的信息,说明在人脑部的某些神经元上存在着能与饥饿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B项正确。
10.D【解析】辅助性T细胞能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D项符合题意。
11.B【解析】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紊乱引起的,免疫自稳功能紊乱容易引起自身免疫病,B项符合题意。
12.D【解析】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以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所以HIV也会影响细胞免疫过程,A、B项错误。HIV不易侵染B细胞的原因可能是B细胞内编码CCR5的基因没有表达,而并非无相关基因,C项错误。
13.C【解析】光敏色素是接受红光、远红光等光信号的受体,叶绿素是用于光合作用的色素,矮壮素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只有脱落酸是植物激素,C项符合题意。
14.D【解析】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处积累,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出现顶端优势,“打顶”可以减少生长素在侧芽处的积累,有利于侧芽生长,D项符合题意。
15.D【解析】若一段时间后乙组的胚芽鞘长度与丙组的相同,则二者的生长素浓度可能相等,也可能刚好位于最适浓度两侧,此时二者浓度不相等,D项错误。
16.D【解析】成年雄鼠占6.5%,成年雌鼠占14.5%,成年雄鼠的生存能力弱于成年雌鼠的,D项错误。
17.C【解析】50天后拟谷盗种群数量达到K值,种群增长速率几乎为0,C项错误。
18.D【解析】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K/2时的增长速率对应图2中的a点。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在灭鼠时要尽量降低K值。捕捞海洋鱼类后,使其增长速率处于a点,a点时增长速率最大以便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D项符合题意。
19.B【解析】若λ=1,则该种群数量没有变化,但是不代表种群没有个体死亡,也没有个体出生,可能是出生数与死亡数相等,B项错误。
20.C【解析】平贝母的种群数量变化会受寒流、火灾等的影响,这些因素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项错误。
21.A【解析】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高大的乔木层。在垂直方向上,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栖息空间和食物有关。A项符合题意。
22.B【解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植物之间的种间竞争关系,B项符合题意。
23.B【解析】发生在裸岩上的群落演替首先经历地衣阶段,B项符合题意。
24.C【解析】分析图可知,香果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其余4种乔木的接近衰退型,因此随着群落的演替,香果树种群的优势地位将更加明显,C项符合题意。
25.D【解析】物种的生态位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气候变暖使树线向更高海拔迁移,影响了植被所处的空间位置和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过渡带生物的生态位会发生变化,D项符合题意。
26.(1)大脑皮层(1分)不属于(1分)
(2)下丘脑(1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1分)增加(2分)
(3)细胞毒性T(1分)抗体(1分)
(4)神经—体液—免疫(2分)
【解析】(1)产生冷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感觉的形成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2)体温上升期,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终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机体产热增多。(3)流感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并裂解靶细胞。(4)感染流感病毒后,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机体需要借助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恢复内环境稳态。
27.(1)神经元(1分)神经胶质细胞(1分)
(2)(正)反馈(1分)线粒体超负荷,导致更多的线粒体受损(合理即可,2分)
(3)①取这40只青年小鼠平均分为A、B两组(1分)②A组小鼠每天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训练,B组小鼠不进行运动训练(1分)③一段时间后对两组小鼠心肌组织进行切片处理,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自噬情况(1分)A组小鼠的线粒体自噬水平高于B组小鼠的(2分)
【解析】线粒体自噬水平降低,使受损线粒体堆积,进而产生炎症反应,进一步减弱自噬,这一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取题述40只青年小鼠平均分为A、B两组,A组小鼠每天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训练,B组小鼠不进行运动训练,一段时间后对两组小鼠心肌组织进行切片处理,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自噬情况。若A组小鼠的线粒体自噬水平高于B组小鼠的,则可验证适量运动能延缓心肌衰老。
28.(1)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上有STZ的特异性转运体(2分)胰岛素(1分)
(2)高血糖模型小鼠(2分)3.45~6.09(1分)>(1分)与b组相比,c组小鼠的胰岛B细胞被破坏得更严重,血浆胰岛素浓度更低(2分)
(3)交感神经(1分)胰高血糖素(1分)
【解析】给小鼠注射一定浓度的STZ后,STZ会破坏胰岛B细胞,使血糖浓度升高,导致血浆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b组小鼠前2周不注射STZ,后2周注射STZ,其胰岛B细胞受破坏情况好于c组小鼠的,因此表格①处的数据范围为3.45~6.09,表格②处的数据大于4.10。
29.(1)种群密度(1分)增加(1分)出生率和死亡率(2分)非密度制约因素(1分)
(2)克氏针茅(1分)羊草(1分)随机取样、样方大小一致、样方数量适宜(2分)
(3)迁出(1分)捕食(1分)
【解析】分析图1可知,增加降水组田鼠的体重增加。田鼠体重增加有利于个体存活,降低了死亡率,育龄个体增多,出生率上升,从而导致种群数量增加。分析图2可知,相对于半干旱组,增加降水组羊草的相对生物量增幅最大,所以增加降水有利于羊草生长,田鼠对其的采食比例增加。
30.(1)会(1分)土壤含水量过低(1分)
(2)人工灌木林(1分)互利共生(1分)
(3)围封禁牧(或禁牧草地)(1分)围封禁牧后草本植物物种数较多,土壤小动物多样性指数增加更明显,物种丰富度更高,说明其土壤条件适合土壤小动物的生存,土壤条件更好(3分)
【解析】(1)通常在气候适宜的情况下,经历足够长的时间,农田弃耕后会演替形成森林群落。上述弃耕农田可能因为土壤中含水量过低等原因,土地容易沙化。(2)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的关系。(3)围封禁牧后草本植物物种数较多,土壤小动物多样性指数增加更明显,物种丰富度更高,说明其土壤条件适合土壤小动物的生存,土壤条件更好。植物
老年植株
成年植株
幼年植株
密度/
(株·hm-2)
占比/
%
密度/
(株·hm-2)
占比/%
密度/
(株·hm-2)
占比/%
长白松
94
92.16
8
7.84
0
0
草苁蓉
138
34.24
125
31.02
140
34.74
平贝母
60
4.22
307
21.57
1056
74.21
实验步骤
a组
b组
c组
1.注射一定浓度的STZ
不注射
前2周不注射,后2周注射
持续4周注射
2.第一次测量血糖浓度/(mml·L-1)
3.45
①
6.09
3.注射IFGF/(1mg·kg-1)
不注射
每3天一次,3次
每3天一次,3次
4.第二次测量血糖浓度/(mml·L-1)
3.43
4.10
②
样地
指标
土壤含水量/%
土壤全氮/
(g·kg-1)
草本植物物种数/种
土壤小动物个体数/
(只·样本-1)
土壤小动物多样性指数*
弃耕地(对照)
0.26
0.09
1.1
3.1
0.6
禁牧草地
0.66
0.36
2.6
9.4
1.7
人工灌木林
0.77
0.42
2.8
7.4
0.8
人工乔木林
1.37
0.27
1.6
10.0
1.1
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PDF版附答案),共3页。
2024新疆兵团地州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生物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新疆兵团地州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生物PDF版含答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