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压强精品复习练习题
展开(章末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3分/题,共39分):
1.如图所示的科学家中,其名字被命名为压强的单位的是( )
A.牛顿B.阿基米德
C.帕斯卡D.伽利略
【答案】C
【解析】为纪念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做出的贡献,人们将其名字规定为压强的单位。故ABD错误,不符合题意;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2.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B. 书包带做得较宽
C. 切鸡蛋的钢丝很细D. 滑雪板底面积较大
【答案】C
【解析】根据可知,增大压强的方法有两个: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A.在铁轨下面铺枕木,增大了受力面积,是为了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书包带做得较宽,增大了受力面积,是为了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切鸡蛋的钢丝很细,减小了受力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
D.滑雪板底面积较大,增大了受力面积,是为了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
B.因为大气压大于玻璃管内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所以水银柱不会落下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玻璃管倾斜后会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玻璃管内装满水银,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故A错误;
B.倒立在水银槽的玻璃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当手指移开管口时,管内水银柱会下落一小段距离,故B错误;
C.玻璃管内水银柱不会落下的原因是大气压强的支持作用,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C正确;
D.实验时,玻璃管如果倾斜,会使长度增加,但高度不变,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故D错误。
故选C。
4.大气压与人们的生活、科研紧密相连,下面有关大气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医生打针前在抽取药液时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B.客机飞行时的海拔高度越高,外界大气压强越大
C.给轮胎充气,是利用了大气压强大于轮胎内的气压才充进的
D.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使水的沸点降低
【答案】A
【解析】A.将注射器的活塞推下时,将针筒内的空气排出,再向上提起活塞时,针筒内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药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针筒内,故A正确;
B.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客机飞行时的海拔高度越高时,这时外界大气压强就越小,故B错误;
C.给轮胎充气,打气筒内的气压高于轮胎内的气压时会向轮胎内充气,与大气压无关,故C错误;
D.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锅内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温度,所以食物容易熟,故D错误。
故选A。
5.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茶壶B.锅炉水位计C.喷雾器D.船闸
【答案】C
【解析】A.茶壶的壶嘴与壶身底部相通,上端开口,壶嘴和壶身在同一高度,倒满水后,液面相平,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锅炉水位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锅筒的蒸汽空间、水空间直接连接,因此水位计中水位与锅炉水位是一致的,水位计中的水位变化即为锅筒中水位的变化,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喷雾器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制成的,不是应用连通器原理,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打开船闸的一端,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外面的船就可以开进船闸。然后把这一端船闸关闭,然后打开另一端的船闸,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船就可以开到另一端去,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C.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答案】C
【解析】该实验是探究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因此针对该实验可以提出问题为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有压强吗?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有压强;目的是探究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是否有压强;结论: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有压强,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生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生素不能在超过 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
A.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高于 80℃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 80℃
C.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高于 80℃
D.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 80℃
【答案】B
【解析】液体的沸点受温度影响,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从溶液中提取抗生素时,要用加热的方法、在不超过 80℃的温度下使溶液沸腾而除去水分降低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必须低于80℃,因此可以减小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降低到低干80℃,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下面的四幅图中,有一幅图和其它三幅图说明的物理学道理不一样,这个不一样的情境图应该是( )
A.增加书包背带的宽度B.铁轨铺在路枕上
C.用切蛋器切熟鸡蛋D.快速抽出水杯下纸条
【答案】D
【解析】A.书包带子做得宽一些,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B.轨道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C.切蛋器的刀片做得较薄,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玻璃杯原来是静止的,当快速抽动纸条时,玻璃杯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纸条被抽走了,杯子却留在原处。
分析可知ABC与压强有关,D与惯性有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如图所示,四个图中涉及到压强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如图:微小压强计是用来测量大气压强的
B.如图: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长
C.如图: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时,是嘴的吸引力把饮料吸到嘴里的
D.如图:茶壶的壶嘴与壶体构成连通器,壶体的水位总是比壶嘴的水位高
【答案】B
【解析】A.甲图的微小压强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不是用来测量大气压强的,故A错误;
B.在托里拆利实验的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会变长,故B正确;
C.丙图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时,吸管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是大气压把饮料压到嘴里的,故C错误;
D.丁图茶壶的壶嘴与壶体构成连通器,壶体的水位总是与壶嘴的水位相平,故D错误。
故选B。
10.如图,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种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答案】C
【解析】AB.从图中可知乙中液体的体积小于甲中液体的体积,因为液体质量相同,根据可知
因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知,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因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故AB错误;
CD.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容器中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容器的质量相等,二者的总重力相等,因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故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受力面积相同,根据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1.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中分别装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A点的压强等于B点的压强
B.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C点的压强小于D点的压强
C.若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要使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以在两容器中分别倒入体积相等的液体
D.若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的质量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甲、乙两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关系为V甲液>V乙液,因两容器中的液体质量相等,所以由
可知,两容器内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液<ρ乙液;两容器完全相同,则容器中向外凸出部分的容积V凸相同,因ρ甲液<ρ乙液,所以由
可知乙容器中凸出部分的液体重力较大,而两容器中液体的总重力相等,则两容器中柱形部分的液体重力G甲液′>G乙液′,所以由F=G柱液可知,两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液>F乙液;又因为两个容器完全相同,其底面积相同,所以由压强定义式可知,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液>p乙液①
由图可知,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由
和ρ甲液<ρ乙液可知,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pA下<pB下②;
因p甲液>p乙液,所以,由
可知,pA上>pB上,即甲容器中液体对A点的压强大于乙容器中液体对B点的压强,故A错误;
B.由图可知,C、D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由
和ρ甲液<ρ乙液可知,C、D两点到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pC下<pD下③;
因p甲液>p乙液,所以,由
可知,pC上>pD上,即甲容器中液体对C点的压强大于乙容器中液体对D点的压强,故B错误;
C.若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由图可知,甲、乙两容器内液体的深度关系为h甲液>h乙液,所以由
可知,两容器内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液<ρ乙液,在两容器中分别倒入体积相等的液体,因两容器相同,则容器内液体升高的高度相等,即△h甲=△h乙,由
和ρ甲液<ρ乙液可知,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关系为△p甲<△p乙,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故C正确;
D.若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因两容器相同,由
知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容器竖直方向上的甲的质量等于乙的质量,所以ρ甲<ρ乙,即容器凸起部分的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所以总的甲的质量小于乙的总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C。
12.如图所示,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高度是B的3倍,按如图1所示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时,A对地面与B对A的压强之比为3∶1;若将A、B倒置后仍然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2所示),则此时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1∶3B.1∶2C.4∶1D.1∶1
【答案】D
【解析】设圆柱体A、B的横截面积为、,高为、,两圆柱体由同种材料制成,设其密度为,则由重力公式和密度公式可得,圆柱体A、B的重分别为
,
在甲图中,A对地面的压强
B对A的压强
因
∶p2=3∶1
所以
解得
则
已知
所以可得
在乙图中,A对B的压强
B对地面的压强
所以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h甲和h乙(h甲>h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质量,则剩余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是( )
A.p'甲一定大于p'乙B.p'甲可能大于p'乙
C.p'甲可能等于p'乙D.p'甲中一定小于p'乙
【答案】A
【解析】甲、乙是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所以对地面的压强
p=ρ甲gh甲=ρ乙gh乙
即有
①
因为h甲>h乙,所以ρ甲<ρ乙。由于截去的质量相同,所以
即有
②
联合①②两式得
因为h甲>h乙,所以,据p=ρgh知,截去部分的压强关系
而剩余的压强
p'甲=p-∆p甲,p'乙=p-∆p乙
所以有p'甲>p'乙。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4.如图为用瓶子、细玻璃管(两端开口)和带颜色的水自制的气压计,拿着自制气压计从一楼到五楼,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 ___________(选填“逐渐升高”、“逐渐降低”或“保持不变”),这说明随着高度的增加,瓶外的大气压 ___________(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保持不变”)。
【答案】逐渐升高 逐渐减小
【解析】[1][2]拿着自制气压计从一楼到五楼,高度在升高,瓶外的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则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逐渐升高。
15.小明暑假坐飞机旅行,飞机升空后发现原来密封很好的袋装食品的袋子鼓起来了。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飞机升空后舱内的大气压比在地面时的大气压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与鼓起来之前相比,袋内气体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 降低 变小
【解析】[1]随着高度的增高,大气压也随之降低;而袋内气体由于密闭,气压几乎不变,外界大气压小于袋内气压,外界大气压的降低导致袋装方便面内部气体膨胀。
[2]袋内气体膨胀后体积变大,由于气体的质量不变,根据公式可知,袋内气体密度变小。
16.如图所示,将装有一定量水的细玻璃管倾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将玻璃管沿逆时针旋转到竖直状态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增大了___________Pa()。
【答案】 800 200
【解析】[1]由图知,倾斜放在水平桌面上,水的深度
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
[2]由图知,玻璃管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水的深度
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
故将玻璃管沿逆时针旋转到竖直状态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增大了
17.逃生安全锤有一端设计成锥形,这样设计是为了________受力面积,从而________压强来破坏玻璃窗逃生。
【答案】 减小 增大
【解析】[1][2]逃生安全锤有一端设计成锥形,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从而容易破坏玻璃窗逃生。
18.“陆战之王”99A坦克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现役坦克,它的履带比较宽,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5m2,这是通过_______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99A坦克的总质量约55t,在水平对地面上行驶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
【答案】 增大 1.1×105
【解析】[1]压强和压力大小、受力面积有关,坦克的履带比较宽,这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2]该坦克重量被接触面完全承当,则坦克对地面的压力为
坦克对地面的压强为
19.如图是液压机的工作原理图,小活塞的面积S1和大活塞的面积S2(即S1<S2),当用力F1向下压小活塞时,小活塞下方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为p1,此时大活塞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2,大活塞受到液体的压力F2,.则p1___________p2,F1___________F2(填“<”“>”或“=”)。
【答案】 = <
【解析】[1]根据帕斯卡原理可知,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故p1= p2。
[2]由可知,力F1为
大活塞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
因为S1<S2,所以
20.如图,圆柱体甲高50cm,底面积100cm2,质量为4kg;足够高的容器乙,底面积为200cm2,内装有10cm深的水,则此时水对乙容器底的压强为 _____Pa。现将甲水平横切高度为a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缓慢竖直放入容器乙中,此时甲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与乙容器中水对容器底压强之比为2∶1,则切去部分体积与圆柱体甲总体积之比为 _____。
【答案】 1000 1∶4
【解析】[1]乙容器内水的深度
h=10cm=0.1m
此时水对乙容器底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2]圆柱体甲的密度
若将甲水平切去一部分,并缓慢放入乙中,静止时沉底。
则容器中水的高度变为
则此时甲浸入水中的高度为0.2m,圆柱体甲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p甲剩=ρ甲gh剩=ρ甲g(h总-a)×10-2m=0.8×103kg/m3×10N/kg×(50-a)×10-2m=(4000-80a)P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水=ρ水gh水=1.0×103kg/m3×10N/kg×0.2m=2000Pa
由p甲剩=2p水知道
(4000-80a)Pa=4000Pa
故
a=0cm
所以此时,故假设不成立。
若将甲水平切去一部分,并缓慢放入乙中,静止时漂浮。
则漂浮时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为
即
则
此时甲浸入水中的深度
水面上升的高度为
甲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由p甲剩=2p水知道
a=12.5cm
故假设成立。
此时切去部分体积与圆柱体甲总体积之比
三、实验题(21题4分,22题6分,23题12分,共22分)
21.同学们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如图甲所示是用来研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压强计,发现U形管两端的液面高度不相同,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
(2)分析A、B两图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两图进行对比;
(4)小明保持B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他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同学小婷认为他的结论不可靠,原因是_____。
【答案】 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B、C 没有控制液体深度相同
【解析】(1)[1]压强计未使用前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应相平,若不相平,应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2)[2]A、B两图液体的密度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不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并且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3]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使探头的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应选择乙中的B、C两图。
(4)[4]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深度不变。小明保持乙中B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液体的深度增大,密度增大,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增大,没有控制液体深度不变,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可靠。
22.某实验小组利用标有最大刻度值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
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步骤a中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目的是______,该实验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______(选填“注射器筒”或“活塞”)的压力;
(2)若某次实验测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则计算可得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______,大气压强是______Pa;
(3)实验小组完成多次实验后跟老师交流,老师指出他们的测量值始终大于真实值的,对此小组成员们分析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A.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前端有残余气体;
B.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因此,小组成员小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这一实验步骤,则在第(2)小题中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应修正为______(答案保留2位小数)。
【答案】排尽空气 活塞
【解析】(1)[1][2]将活塞推到底部,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活塞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大气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可间接测得大气压力的大小,结合活塞的面积可算出大气压强的大小,所以,步骤a中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目的是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避免注射器内的气体对活塞的压力影响测量结果,该实验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2)[3]注射器容积为5mL,即,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4]因为注射器为圆柱体,根据其体积公积可得
大气压强是
(3)[5]A.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如果前端有残余气体,注射器内部有一定压强,最终会使测力计测出的结果偏小,测量的压强结果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大气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时,此时拉力F一定大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从而使测量值偏大,故B符合题意;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可能导致测量值偏大,也可能导致测量值偏小,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则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的摩擦力为0.8N,故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为
F′=F-f=7N-0.8N=6.2N
则大气压强为
23.小强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及肥皂“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1)小强通过观察海绵的 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里用的科学方法是 _____。
(2)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_____。
(3)比较图 _____和 _____实验可知,压力一定时,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这里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_____。
(4)如图丁,小强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发现无论是大块还是小块肥皂对海绵的作用效果与之前一样,他经过分析、论证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小强的方法是: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
(5)此实验 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硬纸板代替海绵,原因是 _____。
(6)在物理学中,用 _____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答案】凹陷程度 转换法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 丙 受力面积 控制变量法 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保持不变 不能 硬纸板的形变不明显 压强
【解析】(1)[1][2]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海绵凹陷程度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反映作用效果,是转换法。
(2)[3]甲、乙两图,受力面积大小相同,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可得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4][5][6][7]图乙和图丙,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可得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研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此为控制变量法。
(4)[8][9]小强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压力变化,受力面积同时也发生变化,这个实验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同,就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是错误的。
(5)[10][11]如果用硬纸板代替海绵,由于硬纸板的形变不明显,将不容易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所以不能用硬纸板代替海绵。
(6)[12]在物理学中,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是压强。
四、计算题(24题6分,25题9分,26题10分,共25分)
24.如图所示,一个盛水的平底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壶中放有250g的水,壶底面积为,壶中水深(),求:
(1)水对壶底的压强;
(2)水对壶底的压力。
【答案】(1)1200Pa;(2)
【解析】解:(1)水深
由可知,水对壶底的压强为
(2)壶的底面积,由得,水对茶壶底的压力
答:(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为1200Pa。
(2)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为。
25.如图,A是一个底面积为200cm2的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装15cm深的水,B为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密度为1.5×103kg/m3,C是边长为20cm的实心正方体,重力为30N。现将A、B、C三个物体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g=10N/kg,ρ水=1.0×103kg/m3)求:
(1)求B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把B放在A容器中,求静止时容器A对桌面压强增加量(水未溢出);
(3)如果从B(或C)的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部分长方体放在C(或B)上面。最后使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应该截取B还是C?并求出截取的高度。
【答案】(1)1500Pa;(2)750Pa;(3)B,4cm
【解析】解:(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所以B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静止时容器A对桌面压力的增加量
静止时容器A对桌面压强增加量
(3)C对地面的压强
由
可知,应从B的上侧水平截取一部分放在C上,才能使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设截取B的高度为h,则B截取部分的重力
则C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
由于此时B剩余部分的压强和C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所以
即
则截取的高度
即应从B的上侧水平截取4cm放在C上,才能使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答:(1)B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1500Pa;
(2)静止时容器A对桌面压强增加量为750Pa;
(3)应该截取C,截取的高度为4cm。
26.如图甲所示,一个上、下部均为柱形的容器(足够高)放置在水平桌面,容器的下底面积为200cm2。边长10cm的不吸水正方体A,通过轻质细杆(体积不计)固定在容器底部的中央,此时杆受到的压力为5N,现以50cm3/s的速度匀速向容器中注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己知当t=35s时,A刚好浸没。求:
(1)物体A的密度;
(2)当A刚好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若在某一时刻停止注水后,将另一底面积为50cm2高为6cm的柱形物体B,轻放在A的正上方,物体B恰好浸没。求注水的总体积。
【答案】(1);(2);(3)2350Pa
【解析】解:(1)边长10cm的不吸水正方体A,通过轻质细杆(体积不计)固定在容器底部的中央,此时杆受到的压力为5N,可知正方体A的重力为
GA=5N
边长10cm的正方体的体积为
VA=(0.1m)3=0.001m3
物体A的密度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己知当t=35s时,A刚好浸没。根据如图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可知,0~20s的图线对应水面上升到A底部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20~30s的图线对应水面从A底部上升到下面底面积较大容器的顶部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30~35s的图线对应水面从A底部上升到与A顶部平齐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35~50s的图线对应水面从A上部平齐继续上升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现以50cm3/s的速度匀速向容器中注水,由0~20s对应的图线可知,这个过程流入水的体积为
V1=50cm3/s×20s=1000cm3
故可知A底部距容器底部的高度为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己知当t=35s时,A刚好浸没,由图乙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3)根据图乙可知,从30~35s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为,这个过程中注入水的体积为
V3=50cm3/s×5s=250cm3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从30~35s增加的水的深度为
30~35s注入的水的体积为
V3=(S上-SA)h3
即
250cm3=(S上-100cm2)×5 cm
上面容器的横截面积为
S上=150cm2
放入柱形物体B,物体B恰好浸没,A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以上水的体积
V上=S上hB -VB =150cm2×6cm-6cm×50cm2=600cm3
故若在某一时刻停止注水后,将另一底面积为50cm2高为6cm的柱形物体B,轻放在A的正上方,物体B恰好浸没,注水的总体积为
V总= V+ V上=1750cm3+600cm3=2350cm3
答:(1)物体A的密度为;
(2)当A刚好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3)若在某一时刻停止注水后,将另一底面积为50cm2高为6cm的柱形物体B,轻放在A的正上方,物体B恰好浸没,注水的总体积为2350cm3。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优秀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7767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2.1 杠杆优秀同步练习题</a>,文件包含讲义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浮力章末检测原卷版docx、讲义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浮力章末检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11.1 功优秀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a href="/wl/tb_c7766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1.1 功优秀课堂检测</a>,文件包含讲义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功和机械能章末检测原卷版docx、讲义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功和机械能章末检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9.1 压强优秀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a href="/wl/tb_c7765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9.1 压强优秀课时练习</a>,文件包含讲义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压强知识清单+专题突破原卷版docx、讲义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压强知识清单+专题突破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