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练习
展开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彰明
B.知止而后有定知:知道
C.定而后能静静:心不妄动
D.安而后能虑虑:忧虑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在句中的意思。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______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止而后有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 不以其道得之
B.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D.欲治其国者 其 皆出于此乎
5.下列对文中有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周礼》《礼书》合称“三礼”。
B.儒家所称道的礼,可谓包罗万象,其内容涵盖政治制度、宗教仪式和社会风俗习惯等。
C.中国古代礼乐并称,乐其实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
D.孔子教导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周朝时,礼、乐皆为贵族社会专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礼乐文化的传承载体,除了社会习俗、礼器文物之外,主要是以儒家“十三经”为主体的文献典籍,尤其是其中的“三礼”经籍。涉及“三礼”的还有古文经学、今文经学、文本真伪、经师家法、传承谱系等极为复杂的经学问题;加之古书残缺,古制茫昧,古文简奥,异说纷纭,更增添了解读之难度。尤其自清末民初始,中国封建专制制度①____,儒学花果飘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时救国成②____,时人为救国危,对礼教大加挞伐。“五四”新文化运动,更将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礼教,(),因而倡言实现传统“创造性转化”的诸位知名学者,亦不得不在推行“儒家伦理”的同时,特别声明首先要排除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孔孟之道”,或在肯定儒家“仁”学现代意义的同时,提出必须借助对“仁”的重新取向,分离传统的“礼”。可见,礼是否曾因作为封建传统阻碍中国文化健康发展,就完全丧失了现代转化的文化生机,仍然是当代礼学研究无法绕过思维屏障。于是,对礼学的平心静气的研究,也就③____了。
6.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礼乐传统在相当广泛的社会层面上被等同于封建糟粕
B.在相当广泛的社会层面上,礼乐传统被等同于封建糟粕
C.以致在相当广泛的社会层面上,礼乐传统被等同于封建糟粕
D.况且礼乐传统在相当广泛的社会层面上被等同于封建糟粕
8.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自由的第一个高峰。但大家只注重了“争”的一面,①。几十年来陆续出土的战国简帛印证了“诸家杂糅”的事实。郭店简中,可以看到儒家与道家共存;上博简中,可以看到儒家与墨家共存;马王堆帛书中,可以看到道家与法家共存。“德”不为孔孟独享,“道”不为老庄专有,“法”不由商韩把持。在秦征服六国之前,诸子百家的思想互“融”已经开始。
诸子百家虽然哲学体系差异极大,②,即建立“统一秩序”。儒家强调“定于一”的礼乐道德秩序,法家强调“车同轨、书同文”的权力法律秩序,墨家强调“尚同”与“执一”的社会行动秩序。即便强调极端自由的道家,③。老子的“小国寡民”经常被说成主张分治,但实际上“小国”只是政治过渡的单元,“邦国”之后还有“天下”这一最终秩序——“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0.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2)《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修身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对国家治理走上轨道的重要性。
(4)《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__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______________”是说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二、能力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节选自《礼记·大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B.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C.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D.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知在格物,即格物致知,指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B.庶人,周代社会的平民,后世无官爵者亦称庶人。
C.曾子,名参,字子舆,是曾点的父亲。父子二人都曾求师于孔子。
D.矜,怜悯,与《陈情表》“犹蒙矜育”中的“矜”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第二段提出了“八条目”之说,“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
C.要做到“诚意”,需要不自欺欺人;要做到“正心”,需要摒弃不良情绪和外界干扰。
D.选文中使用了顶真、排比等修辞,使得道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增强了说服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2)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5.请结合选文前两段内容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①;其乐心感者,其声啴②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③,非致味也。《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节选自《礼记·乐记》)
【注】①噍(jiā)以杀(shài):噍,声音急促。杀,衰微。②啴(chǎn):宽舒。③食(sì)飨之礼:食礼和飨礼,古代招待宾客及宗庙祭祀之礼。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B.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C.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D.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干、戚、羽、旄:干、戚,盾和斧,跳武舞时所执的道具;羽、旄,雉羽和旄牛尾,跳文舞时所执的道具。
B.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以礼、乐追求享乐,教化百姓,并以此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C.郑、卫之音:本指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其音淫靡,不同于正统的雅乐,被斥为乱世之音。
D.玄酒:文中指的是水。水深色黑,谓之玄。太古无酒,以水代之,所以称祭祀用的水为玄酒。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心有哀、乐、喜、怒、敬、爱等不同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有急、缓、散、厉、直、柔等之别。
B.声的产生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动,人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动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
C.桑间濮上之音属亡国之音,它反映的是国家政治混乱、百姓不受约束、统治者自私自利。
D.审声才能知音,审音才能知乐,审乐才能懂得政事,因此审声就能懂得政事。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2)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10.文中是怎样具体论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论述这个道理的目的何在?
参考答案
一、基础巩固
1.D
【解析】 虑:思虑精详。
2.(1)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学问。
(2)到。
3.(1)“明明德”中的前一个“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彰明。
(2)止:动词活用为名词,停止的地方,文中指“至善”的境界。
(3)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
4.B
【解析】 均为介词,在。A项,助词,的;代词,它们。C项,介词,把;连词,表修饰。D项,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大概。
5.A
【解析】 《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6.【答案】 ①土崩瓦解②燃眉之急③难上加难
【解析】 第①处,这里说的是清末民初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状况,可填“土崩瓦解”之类的成语。土崩瓦解:形容彻底崩溃。第②处,语境是说救国在当时是很紧急的,可填“燃眉之急”之类的成语。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非常紧急的情况。第③处,前面说对礼学的研究已经很难了,要做到“平心静气”则更难,故此处可填“难上加难”之类的成语。难上加难:困难上面又增加困难。指困难重重。
7.C
【解析】 分析括号所在句可知,此处应该填写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造成的结果,“况且”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和原文的内容不符,排除D项。分析A、B、C三项可知,C项以“以致”开头,更能突出礼乐传统被等同于封建糟粕这一结果,故选C项。
8.【答案】 礼是否因曾作为封建传统阻碍中国文化健康发展,就完全丧失了现代转化的文化生机,仍然是当代礼学研究无法绕过的思维屏障。
【解析】 画波浪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曾因”应改为“因曾”;二是结构混乱,可在“思维屏障”前加“的”。
9.【答案】 ①却忽视了“融”的一面②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③对统一秩序也是认同的
【解析】 第①处,语境是一个转折复句,此处应用转折连词;前面说“只注重了‘争’的一面”,后面应说忽视了什么,再结合下文说的“融”,可填“却忽视了‘融’的一面”之类的内容。第②处,语境是一个转折复句,呼应前面的“虽然……”,可以用“但……”;前面强调差异极大,后面又说“建立‘统一秩序’”,可见其目标相同,据此可填“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之类的内容。第③处,语境强调诸子百家有统一的秩序,此处是一个假设复句,对应“即便强调极端自由”,此处可填“对统一秩序也是认同的”之类的内容。
10.【答案】 ①连续运用了两组排比句式,形式整齐,富有节奏感。②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气势和力度,突出了诸子百家思想融合的观点。
【解析】 从修辞手法和句式看,画波浪线句是两组排比句,句式相同,结构整齐一致。从内容看,两组排比句都强调诸子百家思想上的融合。从表达效果看,排比句式能突出观点,增强语句的气势,使文章朗朗上口,有音律美和节奏感。
11.(1)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2)先修其身 先正其心
(3)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4)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二、能力提升
1.C
【解析】 “焉”是代词,作“在”的宾语,其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视而不见”与“听而不闻”是对称结构,其间应断开,排除D项。
2.C
【解析】 曾点,字皙,是曾参之父。
3.B
【解析】 “‘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错,“八条目”之间是递进关系,“修身”是其核心。
4.(1)【答案】 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关键词:“明明德”“治”)
(2)【答案】 所以,喜欢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很少!(关键词:两个“恶”,“鲜”)
5.【答案】 ①要树立远大理想;②要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③要端正态度,注重自我素养的提升。
【解析】 选文前两段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还指出“修”“齐”“治”“平”的人生追求,由此可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有高远的奋斗目标;由“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可知要探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由“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可知要正心修身,即要端正态度,注重自我修养的提升。
参考译文
(前两段译文略)
所说的使意念真诚,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道德修养不高的小人在独处、别人看不见时做不好的事,没有什么坏事不干的,见到道德修养高的君子后就隐藏起来,掩盖做过的坏事,特意显现自己做过的好事。别人看他,就如同看清了他的肺肝一样,他这样做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叫作内在的真实德行,在外表上一定会表现出来,所以君子在独处、别人看不见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动。曾子说:“(独处时也要像)有很多双眼睛在注视着你,很多只手在指点着你,这是多么严密的监督啊!”财富可以装饰屋室,道德可以润饰身心,心胸宽广,身体自然安适,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所说的修养自身德行在于(首先)端正自己的内心:如果心中有愤怒的事,那么内心就不能端正;如果心中有畏惧的事,那么内心就不能端正;如果心中有喜好的事,那么内心就不能端正;如果心中有忧患的事,那么内心就不能端正。心思不能专注于要做的事情上,虽然在看一件东西,却好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一种声音,却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一种食物,却不知道它是什么滋味。这就是修养自身德行在于(首先)端正自己的内心的道理。
所说的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在于(首先)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普通的人,对于自己所亲近或怜爱的人,(往往会过分地亲近怜爱他,因而)会不可避免地有所偏爱;而对于自己所鄙视和厌恶的人,(往往会因心有成见而过分地鄙视厌恶他,因而)会不可避免地有所偏恶;对于自己所畏服恭敬的人,(往往会过分地畏服恭敬他,因而)会不可避免地有所偏敬;对于自己所怜悯同情的人,(往往会过分地怜悯同情他,因而)会不可避免地有所偏护;对于自己所傲视和怠慢的人,(往往会过分地傲视怠慢他,因而)会不可避免地有所偏轻。所以,喜欢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很少!这就是说,自身的品德没有修养好,就不能整治好自己的家族。
6.A
【解析】 “物使之然也”为判断句,句子结构完整,其前应断开,排除B项。“故形于声”中的“故”表原因,其前应断开,排除C、D两项。
7.B
【解析】 “古代帝王常以礼、乐追求享乐”错。文中说的是“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8.D
【解析】 审声是懂得政事的前提,但不能说审声就能懂得政事。
9.(1)【答案】 所以用礼制来引导人们的意志,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声音,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罚来防止人们的奸邪。(关键词:“道”“和”“一”)
(2)【答案】 混乱世道的音,其曲调怨恨而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乱。(关键词:“怨以怒”“乖”)
10.【答案】 (1)文中先通过道理论证论述了音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然后举例子具体论证,讲治世之音、乱世之音、亡国之音等与不同的政治状况存在的内在联系。
(2)通过了解一个时代的音乐,就可以知道其政治状况,而利用音乐进行教化,就可以教育人民辨别好坏,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
【解析】 回答第一问,首先要找到该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根据语境分析作者所采用的论证方法。结合原文可知,文章先通过道理论证阐述了“声音之道”,然后通过“治世之音”等例子论证了“与政通矣”。对于第二问,根据文意可知,文章最后一句话“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反人道之正也”正是论述目的,将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参考译文
音的产生,都是出于人类有能够产生思想感情的心。人类思想感情的变动,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人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变动,就会用“声”表现出来。不同的声彼此应和,所以产生变化。把这种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表现出来,就称作“音”。排列这些“音”而且配上乐器演奏,并手持干、戚、羽、旄跳舞,就称作“乐”。
乐,是从音产生的,其根源在于人心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所以,人心有了悲哀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急促而衰微;人心有了快乐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宽舒而舒缓;人心有了喜悦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开朗而自由;人心有了愤怒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粗暴而严厉;人心有了崇敬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刚直而廉正;人心有了爱慕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温和而柔顺。这六种声音,并非天性如此,而是人的内心受到外界事物影响才产生的。因此先王对于能够影响人心的外界事物十分慎重。所以用礼制来引导人们的意志,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声音,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罚来防止人们的奸邪。礼制、音乐、刑罚、政令,它们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就是用来统一民心而实现天下大治。
音,皆出于人心。感情激荡于心,所以就表现为声。把声组成一定形式的曲调,就叫音。所以太平盛世的音,其曲调安详而欢乐,反映了政治的和谐;混乱世道的音,其曲调怨恨而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乱;亡国之音,其曲调哀伤而忧郁,反映了人民的困苦。声音的道理,和政治是相通的。
郑、卫两地的音乐,属于乱世之音,接近于慢音了。桑间濮上的音乐,属于亡国之音,它象征着政教散乱,人民放纵,臣子犯上欺下、图谋私利而无法遏止。
音,都是出于人心;乐,则是与社会伦理相通的。所以懂得声而不懂得音的,那是禽兽;懂得音而不懂得乐的,那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懂得乐。所以君子才能通过辨别声进而懂得音,通过辨别音进而懂得乐,通过辨别乐进而懂得政事,于是就有了一整套的治国方法。所以,对于不懂得声的人,就没法和他再进一步谈音;对于不懂得音的人,就没法和他再进一步谈乐;懂得乐的人也就近乎懂得礼了。礼、乐都能够懂得,那就叫有德。德就是得到的意思。所以,无论多么隆重的乐,并不是为了极尽听觉上的享受;无论多么盛大的食飨之礼,并不是为了极尽味觉上的享受。演奏《清庙》所用的瑟,上面是朱色丝弦,下边是稀疏的孔,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应和咏叹,形式简朴却余音袅袅;又如大飨之礼,以水代酒且放在前列,盘子里放的是生肉生鱼,肉汁也不加任何调料,食物简单却余味无穷。由此看来,先王制礼作乐,其目的并不是要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要教育人民辨别好坏,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巩固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综合运用,句子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课后测评,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情景默写,选择题,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当堂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选择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