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家用电能表抄见数所用的单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如图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示意图,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装置中,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是( )
A.动圈式话筒B.小小电动机
C.手摇发电机D.电铃
3.关于热机,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吸入汽缸
C.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时,进、排气门同时关闭的是压缩和做功冲程
D.柴油机的效率一般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大
4.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后如图所示,则( )
A.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带正电荷
B.B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B带正电荷
C.金属棒中有持续电流从A流向B,使B张角增大
D.金属棒中有持续电流从B流向A,使A张角先减小后增大
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50℃水的内能一定比10℃水的内能多
C.物体放出了热量,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一定降低
D.热传递过程中,吸热的物体温度一定比放热的物体温度低
6.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个不相同的是
A.冬天搓手取暖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混合气体的内能增大
C.烧水时水温升高D.小朋友滑滑梯时臀部发热
7.下列日常使用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食品夹
B.羊角锤
C.瓶起子
D.钢丝钳
8.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两端的电压为380V,线圈的电阻为2Ω,线圈中通过的电流为10A。这台电动机工作1s产生的热量为( )
A.3800 JB.72200 JC.200 JD.4000 J
9.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 )
A.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
B.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C.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D.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
10.家用电能表抄见数所用的单位是
A.千瓦B.千瓦时C.库仑D.伏特
11.下列现象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反复弯折,铁丝发热
B.按下电火花的按钮,塑料盒的盖子飞了出去
C.在太阳照射下,热水器中水温上升
D.迅速压下活塞,棉花着火燃烧
12.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排气冲程的是( )
A.B.
C.D.
13.由一个标有“220V或110V,500W”的电炉,它对应的电炉丝连线图如图所示,其中B为电热丝AC的中点抽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AB端与220伏特电源相连功率为250瓦特
B.将AC端与220伏特电源相连功率为500瓦特
C.将AC连在一起作为一个接线端,再将它和B端与110伏特电源相连功率为1000瓦特
D.将AC端与110伏特电源相连功率为250瓦特
14.如图所示为四冲程汽油机未按工作循环顺序排列的各冲程示意图,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A.B.
C.D.
15.家中有A、B两盏白炽灯泡,其中A灯的灯丝比B灯的灯丝粗些、短些,则正常工作时
A.A灯的额定电功率较大
B.B灯的额定电功率较大
C.A、B两灯的额定电功率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B.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热量越少
C.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会发生热传递
D.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增大
17.小林做作业时发现,家里的空调启动时,与之并联的台灯变暗,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进户线中电流变大B.电灯的实际功率变小
C.干路中导线热损耗变小D.灯泡两端电压变小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越充分,它的热值就越大
B.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的燃料,热值越大
C.内燃机用水做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比热容越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一定越多
19.以下正确的图是(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和NS极)( )
A.B.C.D.
20.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园林日出静无风,雾淞花开树树同。”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21.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发现电灯L不亮,用测电笔测试c、d两点时,氖管都发光, 测试a、b两点时,只有a点氖管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A.火线与零线短路
B.b、c之间某处断路
C.a、d之间某处断路
D.电灯的灯丝断了
22.下列事例中,哪一个事例不能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A.衣箱中的卫生球变小了,衣服上充满了卫生球的气味
B.在皮肤上擦点酒精,立即就能闻到酒精的味道
C.在墙角堆煤,过一段时间,墙表面及其内部靠近表面的一浅层都变黑了
D.看到雪花在空中飞舞
2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是电表,闭合开关要使电灯发光,则
A.a、b都是电流表
B.a、b都是电压表
C.a是电流表,b是电压表
D.a是电压表,b是电流表
24.下列生活实例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有
甲:小车在推力的作用下前进了一段距离 乙: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丙:物体在绳子力作用下升高 丁:用尽全力搬石头,搬而未起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丙和丁
25.现有L1“6V 3W”和L2“6V 9W”两只小灯泡,若将两灯串联接人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中,假设灯泡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灯均能正常发光B.两灯的额定电流相同
C.灯L1可能被烧毁D.灯L2可能被烧毁
26.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
B.用热水袋取暖
C.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
D.双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2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的温度为0℃,其内能也为零
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28.清朝曹寅一首《荷花》: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请解释为何“香满家”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9.下列说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将控制电灯的开关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
B.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可以使用双孔插座
C.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试电笔上的金属部分
D.发现用电器有灰可用湿抹布擦干净
3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D.热传递过程中,能量也可能是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雨林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最右端移动到最左端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乙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__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A .
3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把内能转化为_____能,发动机散热器常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_____大.
33.小明家的电能表如图所示,示数是__,电路中接入的最大电功率不得超过__W,断开其他用电器,只让电饭锅单独工作2min,转盘转了32转,则电饭锅消耗的电功率为__W。
34.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变大,这是由于验电器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带的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增多的缘故.
35.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其优点是既可以省力又可以______;每件货物重100N,每次运送的量不同,如图乙记录了在整个过程中拉力F随货物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动滑轮重为______牛,当400牛重的货物上升6米高时,拉力F所做的功是______焦。(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36.甲、乙两只灯泡,分别标有“6V 1.5W”和“6V 3W”的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则甲、乙两灯的电阻之比R1:R2=_______;将它们串联后接在电源上,通电后发现有一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只灯泡较暗,其中能正常发光的是灯泡_______,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_______A,电源电压是_______V。
37.如图所示为一种人们设想的永动机,它高处的水流下时将_____能转化为动能,冲击叶片,叶片转动又带动抽水机将水抽到高处,从而循环工作,这种不消耗能量又不断对外做功的“永动机”是_____(选填“能够”或“不能够”)水远工作下去的,它违背了_____定律,抽水机在工作过程中,有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_____,机械能总量减少。
38.在烹饪肉片时,直接爆炒,会将肉片炒焦,失去鲜味,在肉片外附着上淀粉糊,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又美味,在炒肉的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是通过_____方式实现的,附近能闻到肉香是_____现象。
39.有一台柴油机飞轮的转速为1200r/min,则在1s内,柴油机完成_____个冲程;对外做功的次数是______次。
40.某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则这台汽油机在1s内对外做功___________次。如图所示是汽油机___________冲程,它___________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选填“是”或“不是”)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如图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应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
(1)本次探究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______法;
(2)为了探究电热与______的关系,应该选择图乙实验;
(3)图甲中10Ω和15Ω两电阻串联,是为了控制通电时间和______相同,探究电热与______的关系;
(4)通电相同的时间,甲装置中右边U型管的高度差更______(填“大”或“小”).
42.某实验小组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数据如下表:
(1)请你在图中画出本实验中滑轮的绕绳方法.
(_______)
(2)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的额外功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提升的物重增加时,克服摩擦和绳重所做的额外功变_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______.
(3)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_________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4)由本实验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推断: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跟物重均有关.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将标有“6V 9W”阻值不变的小灯泡L与阻值为6Ω的定值R0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6V。求:
(1)电流表的示数
(2)电源电压
(3)工作1min定值电阻R0产生的热量。
44.如图甲所示是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所用动滑轮和筐受到的总重力为20N.某次操作中,将重423N的泥土以0.4m/s的速度匀速提起,在工人提取泥土的全过程中,工人的拉力F所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细绳的质量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1)该过程中拉力F做功的功率;
(2)利用该装置提升泥土的机械效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D
2、D
3、C
4、B
5、D
6、C
7、A
8、C
9、B
10、B
11、C
12、D
13、B
14、D
15、A
16、D
17、C
18、C
19、B
20、B
21、B
22、D
23、C
24、B
25、C
26、B
27、D
28、D
29、A
30、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20 0.3
32、机械 比热容
33、3286.4 8800 600
34、得到 负
35、改变施力方向 100 3000
36、2:1 甲 0.25 9
37、重力势 不能够 能量守恒定律 内能
38、热传递 扩散
39、40 10
40、20 做功 不是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转换法 电流 电流 电阻 大
42、(1)如图所示;
(2)相同;大;大;(3)C;(4)不能.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1)1A ;(2) 10V ;(3)360J。
44、(1)180W ;(2)94%
实验次数
动滑轮重G动/N
钩码重G物/N
钩码上升高度h物/m
直接将钩码举高做的功W有用/J
动力F动/N
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动/m
使用滑轮组动力做的功W总/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
0.53
1
0.1
0.1
0.7
0.3
0.21
47.6%
2
2
0.1
0.2
1.1
0.3
0.33
60.6%
3
4
0.1
0.4
2
0.3
0.6
66.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廊坊市名校物理九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用电器中不属于电热器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2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